丁庆如[1]2004年在《教育伦理体系合理性研究》文中指出教育伦理体系简言之,是指以一定的教育伦理价值为导向,形成相应的教育伦理规范,并诉诸于一定的教育伦理规范,作为社会对教育劳动者的教育行为的“应有”的期待模式,是教育者教育行为的伦理路标。应该说,作为求索何为“教育善”及其实现的学问,教育伦理体系的价值导向和规范要求能够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同,转化相应的教育伦理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而教育伦理体系现实转化为教育道德实践的关键因素之一,即教育伦理体系自身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包括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就其形成合理性而言,主要是指教育伦理体系建设必须植根于现实教育道德国情;设定的价值目标能够反映教育者教育价值取向;体系构建必须完整和谐,能全面完成对教育活动的道德调控;教育伦理体系要体现发展性特色。就其实质合理性而言,主要指教育伦理体系的本真内容是否能够提升教育者的教育德性,由此,教育伦理体系在其内容设定上应体现对教育者德性发展的正确定位;在其终极关怀上应以教育者为根本指向;在其价值评判上应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对教育伦理体系合理性问题的切实关注和有效解决,有助于教育伦理的现实转化和价值实现,从而有利于教育伦理建设效益的提高。
刘钊[2]2013年在《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择以“伦理视域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为研究题目,是希望能尝试借助伦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尝试思想政治教育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但也绝非仅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学两者“是否存在交叉部分”、“何者为交叉部分”的研究,而是从伦理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性、合理性的研究。具体来说,是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从宏观的层面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选择伦理作为一种研究角度切入,以“价值分析”(亦即求善)的方式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透过表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否合理的道德追问来揭示其内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关注隐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诸多制度和技术层面背后丰富而又复杂的伦理关系和利益需求,寻找教育管理本身所蕴涵的伦理性质和伦理特征,对教育活动给予道德评价,使教育获得理想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指导,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伦理的关系,建构伦理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模式,并借助分析模式尝试提出构建伦理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种体系的构建并不是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彻底否定和颠覆,而是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创新和发展,着力于通过伦理这一特殊的视角构建一种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种具有伦理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种体系内蕴着伦理精神、体现着伦理关怀、彰显了伦理特色,各个组成部份按照其内在联系和固有规律互相衔接、配合,互相渗透、协调,各利益主体在一个整体目标下共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更佳效果,达到整体最优的目的。本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第一,对伦理视域进行概念界定。指出伦理视域是一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路径,这种路径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经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只是“伦理路径”作为一种概念没有惯常使用。伦理路径主要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同利益的参与主体在接触和碰撞中产生的各种各样复杂的伦理关系。第二,伦理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源流。分别对我国古代思想家、西方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以及我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的相关论述进行考察,从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追根溯源,达到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教育的文化传统和实践经验的目的。第叁,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模式的构建研究。对伦理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模式的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原则进行论述,并着重探讨分析模式运行的内在机理。第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现状进行概述并运用分析模式从伦理视域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面临的问题。第五,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分别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实施手段、教育伦理评价、伦理环境等入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成部份的伦理特性和伦理要求进行论述。
陈新星[3]2016年在《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助人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作为一个半专业的心理助人者,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深入贯彻党和政府关心关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实矛盾的切实回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日益精细化、科学化的表现;更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取得更多进展和实效的期冀和思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开展这项工作,而辅导员的身份和素质让他们不但能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且有其突出的优势做好这项工作。本文围绕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沿着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相结合的路线,既指明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角色定位,也分析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及其原因。基于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以辅导员的视角切入,构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探寻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蕴,分析其教育队伍组建及协同工作策略,呈现其主要教育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让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在高校真正落地;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辅导员这个向度上,有一个具体的突破;让辅导员对自身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拥有一本“操作手册”。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绪论:主要包括本文选题的原因和研究的意义;对近十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近五年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予以梳理,并进行简单述评;对本研究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助人者”、“半专业心理助人者”予以界定和澄清;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做初步的介绍。力图从时间的更迭和质性的逾越两方面,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阐释,为进一步关于必要性、独特性等方面的论证打下基础。第一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她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目标和路径;以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以协同学相关理论作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他山之石”。第二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寻研究的现实出发点。文章从对福建省各级各类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入手,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概括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不足,并分析取得成效和存在不足的深层原因。对现状的具体把握,既是“传经验”,又是“树靶子”,是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现实依据。第叁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与角色定位。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大学生对心理成长的渴望、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要求辅导员必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美国关于心理助人者的分类,展开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定位探讨,尝试将其工作角色性质定位为“半专业心理助人者”,进而阐述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角色定位——核心价值的引领者、普及性、发展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者”、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协同者”。第四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构建。本章尝试探讨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科学的、合适的角色定位,梳理了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以之为凭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分析了辅导员在这项工作上面临的特殊的现实冲突、伦理混沌和法律窘境,明确了建构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规范伦理、完善法律的原则和建议。第五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蕴。本章论述了价值观与心理健康、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密切的关联性,并从这些关联性出发,阐述了价值引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核,以及辅导员如何利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重要抓手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六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复合型、素质高、善协作、高效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本章以辅导员作为观察点,探讨辅导员与专业心理助人者、思政课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大学生朋辈这四支力量的协同队伍建构策略,阐释每支“协同队伍”在功能上的互相促进,探索每支“协同队伍”的工作抓手等,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第七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索。本章基于辅导员的视角,打破学科界限,加强队伍沟通和整合,在加深和拓展_工作内容的同时,实现队伍间功能的互补互促。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增进学科合作,进一步揭示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与干预,实现从防治大学生心理问题向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让辅导员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结语:在在充分论述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梳理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所成就、剖析了其间的价值向度、规划了教育路径之后,特别提出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需要注意处理好的两大问题——“边界”的问题,和“协同”的问题。处理好这两个问题,才能更好地收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苗玉宁[4]2014年在《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分支,有关生命伦理学、经济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伦理学逐步发展起来,其研究视域也从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逐步转向教育总体的道德性质、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以及教育的各个局部和各种要素的伦理矛盾及其道德实践。随着管理学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义。当关注人性、关注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时,以伦理道德为调节手段处理人际间关系的伦理学研究思想与方法也必然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新视域和新方法。管理与伦理的结合已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现代管理发展的伦理化趋势,推动了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而伦理是对社会理想和人的崇高价值的追求,这种精神正是教育管理所追求的。为此,提倡教育管理的伦理调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独立学院管理伦理是指独立学院管理者在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在尊重人性、弘扬人道的基础上,借助道德的手段与力量协调独立学院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与冲突,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促进独立学院及相关主体的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本研究以影响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特殊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为研究对象,期望从伦理追问的角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的新思维、新方法。伦理追问是一种道德关怀,是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事物,从而对事物进行伦理审视和价值判断,旨在厘清高校教育管理一般伦理意义上的独立学院特殊管理伦理问题,以此探索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与建构。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一是理论论证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通过对伦理学、教育学、教育伦理学、管理学和管理伦理思想与方法等基础理论的递进研究,在教育价值与伦理价值趋同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立场追问大学教育的时代价值,对当代大学管理的伦理审视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二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在时下多元文化价值共生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独立学院相关利益主体基于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综合理论与知识指导下的调查研究,从体制认知、机制评价、组织氛围、员工态度、劳动关系、学生收益等方面获得资料,进而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管理现状做出价值判断。叁是系统分析的方法。在理论梳理、实证研究和制度解析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求解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实证研究在全国选择5所独立学院为被调查样本单位,针对相关利益群体设计4套调查问卷,总设问114题,在5个被调查单位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92份,总有效回收率90.5%。从伦理的角度对调查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独立学院办学的教育公益性质疑;独立学院董事会的价值导向及其对发展的影响;独立学院全额收费与自负盈亏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教育价值追求;独立学院教师的离职倾向;学生对独立学院的整体认同度偏低等问题。本研究经过理论准备、调查研究,从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各个侧面基本把握了独立学院目前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从中梳理出具有价值排序和道德选择的伦理学问题。就独立学院管理与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梳理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基本经验,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难点,从伦理的视角进行制度价值判断。运用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学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从七个方面提出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相关价值命题,以期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出基于伦理价值判断的管理路径选择。第一,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独立学院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国家人才培养体系,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在其教学管理中必须贯彻教育公益性的原则。第二,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思想。独立学院大学伦理品性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主体价值的人本伦理精神;独立学院经营理念的自主伦理精神;独立学院应用思想的求真伦理精神。第叁,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独立学院自身组织的特殊性产生了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组织伦理冲突。应以组织伦理之维从组织使命、权力机制、教学模式、教育共同体、和谐秩序等方面建构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第四,独立学院经营管理的伦理规范。独立学院运行机制是市场法则的必然。兼顾高等教育的教育性、社会性和经济性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坚持教育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坚持社会性就是要坚持以质量为根本,突出教育的社会效应,突出民生收益和国家收益;坚持经济性就是要坚持经营办学,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自身办学的经济收益。第五,独立学院人际利益的伦理调节。正确认识独立学院的叁种利益关系:独立学院与教职工的伦理关系是在显性契约形式下的价值同盟;独立学院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基于供需关系的利益共同体;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由独白走向平等对话的理念转换。第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伦理实践。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势,在以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的目标定位、以增加学生收益为根本的目标定位、以办学特色为竞争力的目标定位、以文化促进力为内涵的教师培养机制定位的结合上,探求转型发展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理性定位。第七,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环境。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典型的先产生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路径模式。从管理伦理的角度,审视行政立法,应把规范独立学院外部制度环境的重点放在教育公益性、利益均衡性和价值公平性叁个方面。同时,对进一步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规范行政伦理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张西方[5]2007年在《教师德性伦理及其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教师伦理历来是一个重大而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现实中存在着把教师伦理等同于教育伦理、等同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倾向。这种倾向或扩大或缩小了教师伦理的范围,不利于教师伦理理论的建立,也不利于教师伦理实践的建设。教师伦理是不同于教育伦理、也不同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且有密切关系的由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德性伦理构成的互相成长的有机体系。教师伦理是教育伦理的重要范畴,与教师职业道德有明显的不同,教师制度伦理和教师德性伦理构成了教师伦理的全部内容。教育伦理是指教育主体与客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沟通和交流,从而明辨善恶的、指导教育主客体实践的规范体系,以及主体内化于心中的评价善恶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精神。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社会、与集体等的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从中内化而成的道德观念或行为品质。教师制度伦理是指教师制度本身内蕴着的教育伦理原则、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以及使教师和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与价值目标制度化的规则、规章、法规等的总称。教师德性伦理是指教师主体对教师的职业意义、精神归属、教育方式以及对教育伦理精神自觉体认后所形成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境界。教师制度伦理和教师德性伦理是教师伦理的全部内容,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强各自建设和教师伦理建设都有重要意义。那些认为加强教师制度伦理建设是因为教师德性伦理已经过时或作用有限的即把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德性伦理对立起来的观点,我们是不赞同的。实际上,二者之间非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互作用并可相互转化的。从作用来讲,教师德性伦理的力量则更加巨大。因为“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以及教育风气不良,道德水准下降等现象,有很多并不是完全源于教师制度本身的不健全或不完善,而是教师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制度所展示的伦理意义和精神价值,没有完全具备与制度要求相适应的精神品质所致。所以,在理论上单靠教师制度伦理的强制性约束,不重视教师德性伦理的软性良心自律,是不可能提高教师伦理水平的;在实践中片面强调教师制度伦理的制度强制功能,就会把教师仅仅视为管理的对象,忽视教师对制度的能动性与自觉性,而教师的能动性与自觉性恰恰是教师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教师德性伦理较之教师制度伦理是更为高级的伦理。加强教师德性伦理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构建教师德性伦理规范体系,建立教师德性伦理运行机制。教师德性伦理规范的建构应研究在我国教育道德宏观背景下的教师行为之“应然”,借鉴外国的研究成果是为了服务于我国教师德性伦理规范的建设;在分析教师德性伦理所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使其更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和明确的针对性;立足于教师的德性伦理现状以及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领悟时代的发展和当下教育改革的现实对教师提出的德性伦理要求并准确表述之,以确立教师德性伦理规范体系。教师德性伦理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外部的法律制约机制和内部的道德制约机制。外部的法律制约机制对教师德性伦理运行机制发挥着宏观上的约束作用,内部的道德制约机制则是启动教师德性伦理运行机制的直接动因。教师德性伦理的法律制约机制是通过法律形式对教师德性伦理的规定,即通过法律形式显示道德的力量。教师德性伦理的道德制约机制是教师自主精神的充分体现,是通过法律规范转化为教育主体(教师)的法律行为,由教育主体(教师)的法律行为再转化为教育生活中的法律关系实现的,其作用比外在制约机制更为直接和有效。第二,针对教师德性伦理缺失原因,确立教师德性伦理精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德性伦理精神是由构成教师职业伦理价值的各种要素所形成的生命体,是由教师主体对教育伦理价值的追求所建构的活生生的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的教育精神。在其价值合理性上,是指教师伦理精神本身的合理性以及与文化、经济、社会、教师、学生等的生态关系的合理性。教师伦理精神主要包括教书育人精神、敬业勤业精神、疑旧创新精神、乐于奉献精神等。加强师德修养教育,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促使教师把各项规定和要求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教师;完善社会监督激励机制,通过组织监控、群众监督、奖罚制度等影响、规范和激发教师的教育道德行为。第叁,发挥教师制度伦理功能,促进教师德性伦理建设。即发挥教师制度伦理的调节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调节功能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法律、制度规范之下,受社会道德氛围的外在舆论作用和主体内在品德的良心自律,引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按照一定的伦理原则和规范遵守教育的基本法则,履行教育的道德义务,保障教育活动的有序和高效。评价功能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师制度、教师伦理关系及其工作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评判。激励功能是指调动和激发教师主体行为能动性的一种动力机制,促成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积极投入,焕发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推动教育绩效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约束功能是指通过教师(教育)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及其所体现的道德规范的“应当如何”的要求,对教师以及培养和促进教师个体教育行为道德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的约束作用。
宋晶[6]2013年在《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伦理关注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幸福,关照个体职业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本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以伦理视角审视现代职业教育的伦理精神,探索现代职业教育精神生成的有效途径。培养个体自主、自为意识,具有积极职业精神,勇于承担责任的劳动者,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使命。本研究综合采用历史、文献、比较、调查等研究方法,在对职业教育伦理精神的历史与现实判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理论,形成职业教育伦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论证和证实该理论框架的合理性,提出培养学习者职业伦理精神的有效途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职业教育伦理精神渊远悠长、短暂迷失和自觉。它源于原初生存教育中的自然、朴素、平等,体现于师徒教育之爱,迷失于契合大机器生产的工厂学徒教育,自觉与对学习者主体价值的呼唤。其次,“人道”、“理性”和“公正”是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的基本范畴。人道是理性和公正的基础,以人为本是它们共同价值追求,生成职业教育学习者主体价值是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的核心。第叁,科技理性和享乐主义挑战我国职业教育伦理,表现为“待价而沽”与职业理想、信仰的冲突;工具化与职业教育中“人”的模糊与支离破碎;“单子式”存在造成人的隔离;区域职业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和职业教育政策倾斜以及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人道的残缺、公正的倾斜和片面追求不完整理性等伦理问题。第四,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精神回归是生态自由意志的生成。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学习者伦理精神的过程中,生成具有主体性的“准职业人”,孕育与传承绿色工业文化。第五,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精神回归的实践策略包括:超越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教育观念,确定追求人的幸福的现代职业教育目的;遵循公正性和完整理性原则,保证职业教育政策正义性;职业教育教学承担孕育与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任务;形成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师生“主体间性”关系;体现职业认同的职业教育课程伦理诉求;职业教育评价突破一元方式,实现情境化多元智能评价。
谢娟[7]2013年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指明“已经在此”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了“自我显现”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化教与学的价值所在,必须通过被“应用”。在海德格尔那里,这正是技术的“去蔽”方式的体现。事实上,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现代教育技术“本身”,而现代教育技术仅存在于某种应用的情境里,只有被“应用”,才能将其“此在”展现为“所是”。可见,应用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生命力之所在,离开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育而言,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虚构和摆设。因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离不开对其应用的剖析,这正是本文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分析的原因所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是建立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有助于促进教育发展的现代教学媒体等工具的使用原则、方法、技巧、规律等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情境中,从而完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向其成果转化的过程,达成优化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事实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就是现代技术的教育应用,是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体现。而这种应用作为一种行为状态,其本身无所谓善恶。当人们意识到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活动中而给教育带来很大程度上的改造之后,才逐渐发现技术应用带来的人文关怀的缺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道德失范等伦理问题,表现出对现代技术的“控制忧虑”。如今,技术应用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不再单纯是一个与理性和逻辑相关的范畴,同时也进入了伦理学的意识形态领域。易言之,一旦涉及技术应用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对教育者、受教育者等所造成的影响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就被赋予了伦理价值。正因如此,本文才得以从伦理学的视角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系统的思考。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伦理思考,就是将伦理学的人文向度引入技术的教育应用领域,运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资源,寻求应对现代技术应用带给教育的伦理问题的策略。其主要内容包括:理清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伦理的关系,论证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伦理研究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伦理学理论及视角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人文分析,寻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应然追求;总结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实然现状,探寻伦理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分析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应对建议。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内容由五部分组成,分别对应的章节如下:第一章,厘清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探寻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的内在关联、总结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本含义、论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内蕴等,解答“伦理审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何以可能”这一基本问题;第二章,选择中国传统技术伦理、马克思技术伦理、当代责任伦理和教育伦理等与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伦理理论,从中获得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哲学思考的伦理资源与启示,并为伦理应然和伦理实然的分析做好铺垫;第叁章,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之目标的确定、过程的实施、结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伦理应然的追寻,指出应用目标应体现教育性、规范性、责任性的伦理要求,教学媒体的选择、师生关系的协调、教学内容的呈现等应用过程应遵循伦理规范的约束,应用结果应进行伦理评价等;第四章,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思路,对伦理色彩笼罩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进行整体把握,总结合乎伦理和不合伦理的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具体对电子书包、网络教学、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技术依赖等现象进行伦理分析,并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目标、过程、评价叁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伦理实然与伦理应然之间的差距;第五章,分析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是: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伦理学对技术应用关照的不足、信息化时代道德教育的不力等。结合原因分析,从明确教育技术伦理研究范围、强化道德教育途径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伦理对策。从研究内容可见,本文旨在对现代技术应用带给教育的影响进行伦理学层面的理论辨析,进而给出某种操作性的指南或策略构想,所以理论思辨是核心工程,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辅以访谈、调查等质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相关文献载文数量的统计与分析等量的研究方法。无论如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在技术问题上,它不可避免地走向技术哲学的思想渊源,而技术哲学的伦理学转向又将其指向技术伦理学的研究方向上。作为教育问题,它又必须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因而必然受到教育哲学的滋养。而教育伦理学对教育的伦理精神、伦理关系等哲学探讨,为技术的教育应用提供了伦理研究的思路。然而,国内外相关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对“教育技术伦理”的关注程度远不及对“网络伦理”、“信息伦理”、“计算机伦理”的关注,部分研究将“技术伦理教育”错误地等同于“教育技术伦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应用带给教育伦理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而教育必然要正视这一现实。所以,不论是技术学的视角,还是教育学的视角,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研究,都是当今时代的前沿课题。不仅如此,国内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多散见于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且大部分是从技术操作的层面关注其具体的应用,系统的理论分析并不多见。这些研究表现出重工具使用而轻人文关怀的价值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大有加剧之势。而本文主要以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学等)、技术哲学(技术伦理学等)为基本思想来源,立足中国传统技术伦理思想、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责任伦理思想和教育伦理思想,较早地尝试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系统的伦理思考,不仅分析了其伦理应然追求,而且考察了它的伦理实然状态,并对伦理应然与伦理实然之间的差距给予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构想。同时,本研究将理论思辨贯穿文章始终,立足教育现实,对几种情境下的教育技术应用(如电子书包、网络教学、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等),采用访谈、案例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伦理分析,使得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不同于前人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探讨。总之,以伦理学为理论基础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而进行的人文关怀并不多见,系统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应然追求、考察其实然现状并给出应对建议的文字更是少之又少。这正是本文的创新之体现。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系统的伦理考究对于应对教育技术伦理问题、彰显教育技术的人文特性、弥补教育技术的道德规范理论研究的缺空、丰富伦理学的研究内容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首先,从技术批判的视角,有助于警示人们关注技术应用带给教育的伦理问题。教育研究者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负荷的伦理价值,在承认其动力性的同时,不能忽视现代技术在教育应用中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与危机,尤其是伦理问题。其次,从伦理学的视角,有助于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规范应用。通过以人为本、以道驭技、负责任使用等伦理思想的规约与指导,帮助教育工作者树立应用教育技术的责任意识与操作规范,这是对教育技术之伦理基础与价值意义的领域化追问,也为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土壤。最后,从教育学的视角,有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内在的伦理价值及其体现,寻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所需的伦理秩序和规范,能够使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及其所代表的文明与进步,增强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道德认同感。这属于对教育技术进行的元研究,有利于充实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
刘润润[8]2008年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探析》文中指出我国的“民办高校”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办高校”的出现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事物。在社会生活领域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引起了研究工作者的浓厚兴趣。迄今为止,学者们已经发表了很多研究文章。然而,从伦理学的角度揭示民办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民办教育发展中伦理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确立民办高等教育应有的一些新伦理原则和规范等,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学术研究。在“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广泛实施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的社会分工正在走向多元化、多层化和大众化。政策扶持和社会的迫切需求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2005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学历和非学历高校在内)已经发展到1329所;在校生269.85万人,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13.44%。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填补了国家公办高等教育的空缺和不足,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缓和了人们日益高涨的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与落后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现象,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伦理道德问题和道德失范现象。比如:招生中的虚假宣传,教学主体的功利主义倾向浓厚,民办教育机构中利益的分配不公,学生暴力行为较为严重,学习急功近利而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等。民办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使人们原有对教育价值的终极追求产生了怀疑,对教育之善的终极关怀失落。这主要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整个社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泛滥,致使一些民办教育领域的主体在思想观念上“一切向钱看”、“重利轻义”,“重索取轻奉献”,在实践中放任自由行为,忽视自我约束和行为规范,重技能轻理想,使一些学生成为没有理想的“器具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处于一个伦理转型期,民办高等教育具有企业和学校双重特质。重利、重用是其本质所规定的,但民办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利义统一,教育的本质规定了育人是其根本,人不是产品,更不是商品,需要健全人格,健康人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具备时代发展所要求的良好道德素质。德育兼备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基本追求。我们认为民办高等教育伦理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两个维度入手,一是纵向的维度,民办教育在招生过程、教学过程、管理活动、社会活动、就业服务五个阶段;二是在横向上,可以从诚信问题、责任问题、义利关系等方面切入。其伦理主体包括家长、教育工作者、民办教育所有者、媒体、领导、组织、政府、政党等,伦理教育的内容应侧重于责任教育、信用教育、自律教育、和谐教育、公平教育、理想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等,以渗透的方式贯穿马克思主义德育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道德评价机制上应该进行一定的创新,例如建立道德中介机构;建立道德记录并与社区和家庭实行网络化管理等,设立道德时间,树立道德模范,将伦理监督、道德评价结果与分配、收费、奖学金制度挂钩等,以保障民办高等教育中伦理关系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沈璇[9]2012年在《师道与师德合一:构建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的理性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唯一的制度标准,教师伦理规范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对教师伦理规范的研究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制度伦理,就是制度蕴涵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原则等。它是对教师制度建设的道德关注,也指制度的合道德性,就是对制度的伦理评价,偏重于以特定的道德要求和伦理原则为依据的制度设立,以及人们对伦理评价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制度伦理的内容。制度伦理,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对社会性组织的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伦理要求和反思,即对社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的伦理的思考与建构。而从狭义来看,则是指对社会性正式组织为主体的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的伦理思考和要求。另一个是伦理制度,也称“伦理性的制度”,既包含制度的合乎伦理的道德性,又包含人们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和社会伦理原则提升并规定为制度。它凝结了制度评价和道德实现两个问题,是人们从制度系统中汲取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与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两个方面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本文将教师伦理规范的研究界定为第二种含义,即以教师伦理规范作为教师专业的制度性实在之本质为出发点,围绕对教师伦理规范的“规范性”特征和建构要求展开研究。这就决定了本文的基本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引领人们追求美好的社会生活,所以整个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舍,其中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积极的教师智慧使人朝向正直,如若不然,教师言行失范则可能导致害人害己的至深后果。何以建立一个良善的伦理规范以约束教师的合理道德价值,并实现教师典范作用就是本研究的基本目的。围绕这一目的,本文凭借叁个理论论据对教师伦理规范进行探本溯源:一是“他山之石”,借助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研究的成果来探讨教育制度中教师伦理规范的存在问题。这是一种“移植”方式,提出作为“伦理制度”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本身就是制度的一种,并不是制度化了的(道德)伦理。这一路径解决的是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制度体系中的定位问题。第二个理论论据是“一脉相承”,传承中国古代“礼”的遗风,回顾其在我国规范发展过程中“礼”的制度性特征,以及“法”“礼”有别、引“礼”入“法”等优秀文化传统,以此启发现代教师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路。这一路径解决的是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归属问题。第叁个理论论据是“正本清源”,通过与教育行政法律规范及其它行政制度的比较,辨析属于道德立法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不能由行政法规取代的制度属性,厘清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伦理制度特征。这一路径解决的是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本质问题。这一“本质”与前面的“定位”和“归属”一起,合力解答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究竟“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回答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基本问题之后,本文将围绕与其紧密相关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教师伦理规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人性不仅需要法规的约束,更需要伦理制度的规约。当前教师道德的滑坡、行为的失范、形象的褪色等问题的出现,引发教师群体对职业威望的思虑以及教师个体对自身职责的思考,反思的结果是:无论是追随教师行业发展的脚踪、探究教师角色变化的规律,还是追求自身精神价值,都会聚焦到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的问题上来。其次,教师伦理规范是教师内在自律的道德法则。教师成为自身的法则建立者,这一点才是教师规范性的来源。教师伦理规范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或命令,是由道德行为者自身,即教师自己提出来的,是出于自身的理性和情感,是一种内在规范。这种道德要求需要教师理性的自我意识以及坚定的职业信念提出并实施。教师对于自身行动的自我意识反思的能力,赋予他们对自身的权威,正是这种权威给予道德要求以规范性。最后,教师伦理规范是师道与师德合一的结果。教师伦理制度建设不能脱离教师的人格特点,而作为伦理制度的制定与运行同样应当贯彻“人”的标准。具体来说,教师伦理规范应该既具有教师内在的精神价值追求,也应该赋予合理的外在形式。前者是重扬师道,后者是蓄善为“德”,最终实现师道与师德合一,是教师伦理规范制度建设的根本路径。因为“师道”是一种人格的、愿望的“自然”道德,是教师的精神价值的追求;而“师德”则是关于教师职业活动与专业行为本身的规范,属于教师“约定”的“义务”的道德,是教师的行为准则。二者通达现代教师道德生活的两条路径——道德与规范、自然与约成,互相并行,相互给力,合而为一,有助于教师个体“秀外慧中”,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张家年, 李怀龙, 李晓岩[10]2011年在《伦理学视野中的网络教育伦理初探》文中认为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富媒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等使之附有伦理愿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内容。"然而在网络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缺乏对网络教育中的伦理现象、行为和过程等系统化的研究和实践。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教育伦理概念并指出网络教育伦理的研究意义;然后,对网络教育伦理涉及的相关学科领域进行了论证和辨析;最后,从伦理学的视角对与网络教育伦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划分出网络教育伦理研究的叁个层次以及相应的研究内容,为进一步开展网络教育伦理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伦理体系合理性研究[D]. 丁庆如.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 刘钊. 电子科技大学. 2013
[3].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陈新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4].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D]. 苗玉宁. 山西大学. 2014
[5]. 教师德性伦理及其建设[D]. 张西方.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6]. 现代职业教育伦理研究[D]. 宋晶. 天津大学. 2013
[7].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D]. 谢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8].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探析[D]. 刘润润.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9]. 师道与师德合一:构建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的理性探索[D]. 沈璇.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10]. 伦理学视野中的网络教育伦理初探[J]. 张家年, 李怀龙, 李晓岩. 开放教育研究. 2011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教育论文; 伦理学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独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