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合作

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合作

一、农业结构调整与科协作用的发挥(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谢正德,唐仕正,张晖,张锦荣,陈伟,文力[2](2016)在《对大型学术年会发展模式的探讨——成都科技年会17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学术年会通过组织前沿性、广阔性、开放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这是各地科协的重要工作内容。1999年,成都以"面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题,举办了首届科技年会。该文回顾成都科技年会17年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学术年会重要性认识、宗旨、层次、质量水平四个方面提出思考与展望。

靳亦冰[3](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张存岭,陈爱萍,周江源,訾春云[4](2012)在《濉溪县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是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由政府或社会有关方面兴办的,以土地或农业设施为载体,通过引进吸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新技术、新成果,在农业结构调整及"双增"中起示范带动作用,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一定代表[1]性的种养业基地或园区。创建科普示范

张郝峰,梁红光[5](2009)在《发挥农技协组织作用和服务功能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日前,为进一步优化农技协发展环境,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技协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农技协的组织作用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张绪[6](2008)在《定西市农技协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文中提出农技协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适应市场条件的新经济联合组织,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定西市农技协会的发展,虽然滞后于东南部发达地区,但又是西部农技协发展的一个缩影。为了进一步引导农技协规范化发展,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化。我市科协组织调研组对全市农技协会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于后,以供参阅。

吴红雅[7](2007)在《湖光山色缘何美 多亏科普好园丁》文中研究表明$T巢湖市450多万人口中农民占了大多数,科协工作的重心应该摆在什么位置?巢湖市科协在全面开展科普的同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紧紧抓住抓好科普惠农,组织市县科协和科技人员。扎实开展“三农”科技服务,广大农村普遍使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农民开始富裕?

毛敬友[8](2007)在《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调整农业结构,使其向更优化和更高水平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和任务都非同一般。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以为实现河南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持。本文认为,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已取得显着成效,但由于农业生产性质、市场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参与者(农民、政府、社会公众等)的理念、认识和措施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河南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障碍,必须在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真正调动和发挥好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措施,作好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方面工作。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农业结构调整概论。作为全文研究的理论铺垫和指导,主要包括农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农业结构合理化的评判标准、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这一部分有针对性地考察了河南省农业结构的演进轨迹、近年来调整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以及当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四个方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重点。这一部分指出,推进我省农业结构调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目标,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同时要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正确把握方向,突出调整重点,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产品、产业和区域布局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包括进一步作好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加大对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构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这些对策和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点。

朱明,邵新贵,高振江[9](2005)在《山东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关键是依靠科学技术。早在1993年,国家就制定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法》。之后,中央和各级党政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措施。山东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多层次、多形式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加速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对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法》解释为: "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

李华,阎仁浩,冀献民,张观志,牛静,裴国珍[10](2005)在《国内外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科协委托中国农学会于2002年开始组织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推荐和评选工作,决定命名“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8个基地为2002-2004年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多年来,各地科协、农委、科委等一直非常重视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这些基地在开展技术咨询与攻关、人才培训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问题成为各地科协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不同地区科协围绕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拟综述各方面研究成果,以期能够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发展策略提供借鉴。

二、农业结构调整与科协作用的发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结构调整与科协作用的发挥(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2)对大型学术年会发展模式的探讨——成都科技年会17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都科技年会的回顾
二、成都科技年会工作评述
三、成都科技年会展望
    (一)进一步提高对学术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二)进一步把握成都科技年会的宗旨
    (三)进一步明确成都科技年会的层次
    (四)进一步提升成都科技年会的质量和水平

(3)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几个基本概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1.8 小结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2.1.1 原始农业
        2.1.2 传统农业
        2.1.3 现代农业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2.2.1 农业区划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2.2.3 农业类型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2.4.2 中国农业转型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3.3.1 总体分布特征
        3.3.2 聚落形态特征
        3.3.3 聚落文化特征
        3.3.4 聚落经济特征
        3.3.5 聚落生态特征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3.4.1 农业资源要素
        3.4.2 经济因素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4.2.5 问题总结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3.1 机遇与挑战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5.4.1 产业转型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6.1.3 原因分析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6.4.2 政策措施
        6.4.3 实施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7.1 概念的提出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7.5.1 利用网络化
        7.5.2 技术标准化
        7.5.3 推广模块化
    7.6 本章小结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8.1.2 聚落规划原则
        8.1.3 聚落营建措施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8.3 本章小结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4)濉溪县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濉溪县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概况
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作用
    (一) 示范基地是技术研发和成果中试、熟化的重要平台
    (二) 示范基地是新技术、新成果尽快推广普及的重要渠道
    (三) 示范基地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
    (四) 示范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立足点
    (五) 示范基地是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 实现市场化运作的重要载体
三、提高档次, 提升能力, 发挥主阵地作用
    (一) 提高认识
    (二) 合理布局
    (三) 精心选项
    (四) 建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机制
    (五) 提升示范基地研发和科普能力

(5)发挥农技协组织作用和服务功能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基本情况
主要做法
    一方面, 营造氛围, 保障农技协发展。
        (一) 优化环境, 出台扶持政策驱动农技协发展
        (二) 强化管理, 支持科协组织推动农技协发展
        (三) 细化措施, 培养典型群体带动农技协发展
    另一方面, 发挥作用, 引导农技协发展。
        (一) 发挥农技协桥梁、平台、载体作用, 普及农村先进实用技术,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二) 抓好农技协生产、加工、销售环节, 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 扩大农技协示范、引带、辐射优势,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 实施农技协整合、优化、重组战略, 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加快农业生产市场化步伐

(8)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本文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农业结构调整概论
    2.1 农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2.1.1 农业结构的内涵
        2.1.2 农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2.2 农业结构合理化的评判标准
        2.2.1 是否与市场供需状况相适应
        2.2.2 能否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
        2.2.3 是否提高了农业的生态效益
        2.2.4 能否有效协调潜在的利益冲突
        2.2.5 能否逐步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
    2.3 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动因
        2.3.1 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2.3.2 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2.4 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依据
        2.4.1 比较利益理论
        2.4.2 资源禀赋理论
        2.4.3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第三章 河南省农业结构的演进轨迹及现状分析
    3.1 河南省农业结构的演进轨迹
    3.2 河南省农业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3.2.1 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3.2.2 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3.2.3 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内容
    4.1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4.2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4.2.1 决不放松粮食生产
        4.2.2 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4.2.3 坚持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
        4.2.4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4.2.5 充分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
        4.2.6 坚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4.3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4.3.1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4.3.2 养殖业结构的调整
        4.3.3 林业结构的调整
        4.3.4 渔业结构的调整
        4.3.5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
第五章 推进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建议
    5.1 进一步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
    5.2 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结构
    5.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5.4 进一步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5.5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5.6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5.7 加快农业市场、信息、质量体系建设
    5.8 增加农业投入,转变政府职能
    5.9 着力构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农业结构调整与科协作用的发挥(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对大型学术年会发展模式的探讨——成都科技年会17年回顾与展望[J]. 谢正德,唐仕正,张晖,张锦荣,陈伟,文力. 学会, 2016(12)
  • [3]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4]濉溪县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张存岭,陈爱萍,周江源,訾春云. 科协论坛, 2012(09)
  • [5]发挥农技协组织作用和服务功能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张郝峰,梁红光. 科协论坛(上半月), 2009(09)
  • [6]定西市农技协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A]. 张绪.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 2008
  • [7]湖光山色缘何美 多亏科普好园丁[N]. 吴红雅. 大众科技报, 2007
  • [8]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毛敬友. 郑州大学, 2007(04)
  • [9]山东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研究报告[J]. 朱明,邵新贵,高振江. 科协论坛, 2005(08)
  • [10]国内外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现状及对策研究[A]. 李华,阎仁浩,冀献民,张观志,牛静,裴国珍. 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 2005

标签:;  ;  ;  ;  ;  

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合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