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降解脱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降解,活性,酸性,甲基,偶氮染料,木质素,硫酸盐。
生物降解脱色论文文献综述
焦亮[1](2018)在《强化生物降解偶氮染料脱色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偶氮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造纸印刷等行业,占总纺织染料使用量的70%左右,是各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合成染料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印染废水具有色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和生物可降解性差,而且其本体及其降解产物苯胺类中间体具有毒性、致畸性、致突变和致癌性等性质,是国内外公认的难处理的废水之一。这些有毒物质长期存在于水环境中,对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会造成极大危害,因而对含有偶氮染料的印染废水处理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偶氮染料的发色基是偶氮键(-N=N-),偶氮键具有很强的电子亲和力,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偶氮染料脱色需要通过偶氮键断裂实现。厌氧微生物在偶氮还原酶作用下利用4个电子和4个质子可以将偶氮键还原,进而达到偶氮染料生物降解脱色的目的。但是厌氧微生物脱色速率较慢,完全脱色则需要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因而需要较大反应体积才能确保生物有足够时间降解偶氮染料。为了克服生物脱色速率低、反应周期长的局限性,本文探索了生物降解偶氮染料的最佳脱色条件,同时研究了促进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针对偶氮染料酸性橙7(A07)具有高效脱色功能的菌株,根据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属于嗜水气单胞菌属,将其命名为Aeromonashydrophila strain JL-1。其次,研究了该菌株对偶氮染料酸性橙7的最佳脱色条件。结果表明,菌株JL-1在缺氧振荡培养条件下能对偶氮染料酸性橙7进行有效脱色,培养基、初始染料浓度、接种量、pH和NaCl浓度等环境条件对菌株JL-1脱色性能及其生长有明显影响。pH为5.0、盐度为1%、温度为30 ℃、转速为150 rpm的Luria-Bertani培养基为菌株JL-1最佳的脱色及生长环境。在此最佳环境条件下,菌株JL-1对100 mg L-1的偶氮染料A07在8 h的脱色率高达95%。另外,该菌株耐盐性良好,能在高达3%盐度下依然可以进行有效的生物脱色。(2)首先,利用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ASBR)实现了高浓度偶氮染料废水的有效处理。其次,研究了酵母浸膏和氢氧化铁等外加物质对系统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处理100~600 mg L-1的偶氮染料A07过程中,系统在较低有机物浓度条件下,对500 mg L-1以下的偶氮染料A07脱色率高达99.51%,几乎完全脱色。然而,当偶氮染料浓度增加到600 mg L-1时,高浓度偶氮染料对系统的脱色能力、COD去除能力、活性污泥生长以及沉淀性能具有较大的冲击作用,导致系统脱色率下降至86.32%,同时系统出现污泥膨胀现象。不改变进水水质组分仅仅增大进水中有机物浓度虽然可以促进系统中活性污泥生长,提高系统脱色速率,但是并不能改善高浓度偶氮染料对系统的冲击,系统脱色率与沉降性能依旧会下降,污泥膨胀也不能避免。在系统中添加固体氢氧化铁粉末和酵母浸膏不仅可以抵消高浓度偶氮染料对系统脱色性能的冲击,防止系统出现污泥膨胀,维持系统较好的沉淀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系统脱色速率和COD去除率。另外,系统中偶氮染料生物脱色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且,随着偶氮染料浓度增加,脱色速率k在不断减小。(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哲,艾柳英,李钊锋,郑静,吕书仪[2](2016)在《金针菇生物降解与染料脱色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金针菇对染料的降解作用机制,研究测定了金针菇发酵液木质素降解酶系酶活,探究不同处理发酵液对3种化合染料的脱色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化合染料的降解既可通过金针菇发酵液中的菌丝吸附,又能利用其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系转化。对化合染料起转化作用的并不是漆酶,而以菌体吸附为主,菌体对不同化合染料的吸附有一定选择性;已灭活的菌体与未灭活的菌体对染料的吸附效果也不同,表明温度可以改变菌体表面结构,使其更易吸附溶液中的染料。该研究对当前染料的处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27期)
张春艳[3](2016)在《掺钛铁基尖晶石异相Fenton脱色生物难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沉淀-氧化法合成了不同钛掺杂量的磁赤铁矿(Fe3-xTix)1-δO4及用氢气还原(Fe2Ti)1-δO4得到(Fe2Ti)1-δO4/H2,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零电点(pHpzc)、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Fe3-XTix)1-δO4和(Fe2Ti)1-δO4/H2为立方晶系尖晶石结构,钛离子掺杂到结构中;合成的材料是典型的介孔结构;随着钛掺杂量的增加,(Fe3-XTix)1-δO4的比表面积增大,表面羟基数量增多;钛的掺杂有稳定尖晶石结构的作用。首先,本文研究了钛掺杂对(Fe3-xTix)1-δO4异相Fenton脱色亚甲基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本文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脱色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运用TOC考察了亚甲基蓝的矿化作用和液相-质谱(HPLC-MS)对降解产物进行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钛掺杂量的增加,亚甲基蓝在(Fe3-xTix)1-δO4上的吸附和脱色均得到提高;在中性pH条件下,(Fe3-xTix)1-δO4异相Fenton法不能使亚甲基蓝完全矿化,只能使其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反应过程中(Fe3.xTix)1-δO4没有发生相变。其中在机理研究方面,本文又深入研究了铁基尖晶石结构中Fe3+对亚甲基蓝的异相Fenton脱色过程和机理。实验中,选取钛掺杂量x=1.0的(Fe2Ti)1-δO4和(Fe2Ti)1-δO4/H2为研究对象,(Fe2Ti)1-δO4结构中铁离子为Fe3+,而(Fe2Ti)1-δO4/H2结构中铁离子为Fe2+。研究结果表明:在异相Fenton脱色亚甲基蓝过程中,(Fe2Ti)1-δO4和(Fe2Ti)1-δO4的单位比表面积单位吸附容量羟基自由基产生速率(kapp/qSBET)很接近,分别为2.8×10-8和2.2×10-8。说明在掺钛铁基尖晶石异相Fenton脱色亚甲基蓝时,结构中的Fe3+具有与Fe2+相当的催化-OH产生的活性。随后,本文研究了(Fe2Ti)1-δO4异相Fenton脱色MB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增加催化剂投加量、H202浓度、反应pH值和反应温度能促进亚甲基蓝的脱色,但是亚甲基蓝脱色率会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催化剂有较强的稳定性,经过五轮稳定性实验后,亚甲基蓝脱色效果有所下降,但是脱色率仍高达79%。最后,本文研究了(Fe2Ti)1-δO4/H2异相Fenton脱色酸性橙Ⅱ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2Ti)1-δO4/H2异相Fenton脱色酸性橙Ⅱ过程遵循Eley-Rideal模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酸性橙11分子结构中的氮氮双键逐渐断裂,萘环也被打开:增加催化剂投加量和过氧化氢浓度浓度、降低反应pH均可以提高酸性橙Ⅱ的脱色;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催化剂表面的Fe2+在氧化环境下被氧化,使得酸性橙Ⅱ脱色率下降。(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董亚荣,王立栋,金泥沙[4](2016)在《含活性染料印染废水生物降解脱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印染厂常用10种染料在兼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脱色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染料废水生物降解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型染料最易降解,K型染料次之,KN型、M型再次之;染料分子质量越大,降解性越差;—SO_2—CH_2CH_2—OSO_2Na、甲基、甲氧基和磺酸基等对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阻碍染料的脱色;废水中加入葡萄糖作为辅助碳源可有效促进微生物的降解。(本文来源于《染整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赵明[5](2013)在《Bacillus sp.UN2和Micrococcus sp.BD15对染料的生物脱色特性及降解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偶氮染料和叁苯甲烷染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印染,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但研究发现,它们大多为具有生物毒性的难降解化合物,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处理染料易导致二次污染,与其相比,生物处理法具有极好环境兼容性且成本低廉。高效菌株Bacillus sp. Strain UN2源自浙江大学生科院238实验室菌种资源库,论文主要研究了其对于偶氮染料甲基红的脱色能力,并进一步探究了多种环境因子(如培养基pH、温度、染料浓度、培养基组分等)对脱色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宜脱色的pH和温度范围分别为7.0-9.0和30℃-40℃。其中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8.0和35℃-40℃,Mg+和Mn2+(1mM)能够显着提高脱色速率。研究还发现,尽管通常染料废水中含Fe2+和Fe3+,它们对大部分菌株的活力有抑制作用,但对菌株Bacillus sp. Strain UN2脱色性能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菌株UN2可直接处理含Fe2+和Fe3+的印染废水。在最优降解条件下,菌株UN2能够在30min内将100ppm甲基红脱色降解,在2h内将400ppm甲基红脱色降解。当试验染料浓度达到500-1000ppm时,脱色速率显着下降,并且脱色现象仅在前2h内发生,推测可能是染料分子的毒性逐渐抑制了菌株的酶活力,致使脱色催化反应停止。脱色溶液经HPLC-MS检测表明甲基红溶液在菌株UN2的作用下脱色属于生物降解反应而非菌体吸附,即甲基红的共轭结构被破坏生成4-二甲氨基苯胺(DMPD)和2-氨基苯甲酸(2-ABA)两种产物导致溶液褪色。后续混菌降解实验发现,实验室萘降解菌NAPH1可在48h内继续将产物DMPD降解约50%。甲基红降解前后酶活分析显示,与对照组不加染料对比,实验组脱色过程中(10min)和脱色完成后(30min)的菌体均表现出显着的漆酶、NADH-DCIP还原酶和偶氮还原酶活性。表明它们与甲基红的脱色降解密切相关。放置两周的降解产物溶液对植物的毒理学效应实验表明,100m/L甲基红脱色降解产物对小麦和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但未处理的甲基红染料溶液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是十分显着的。表明甲基红染料与菌株UN2充分作用后毒性显着降低,即菌株UN2在甲基红初步降解后存在降为缓慢的进一步开环降解反应。高效菌株Micrococcus sp. Strain BD15同样源自浙江大学生科院238实验室菌种资源库,论文研究了其对叁苯甲烷染料孔雀石绿的降解途径,经UV-Visible, FTIR, GC-MS和LC-MS等联合检测工具研究发现,孔雀石绿的降解产物包含4-二甲氨基苯酮,米歇尔酮、4-甲氨基苯酮,4-氨基苯酮,4-氨基苯甲酸、4-羟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羟基-4-二甲氨基苯酮和4-羟基苯胺。综上所述,菌株Bacillus sp. Strain UN2和Micrococcus sp. Strain BD15分别是处理含甲基红和孔雀石绿染料废水的潜能优势菌。(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02-01)
黄春梅[6](2012)在《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及中间产物苯胺类的生物降解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偶氮染料废水色度高、可生化性差,对环境危害大,其中间产物苯胺类是重要的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目前偶氮染料生物脱色和苯胺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是印染废水处理的两大难题。因此,论文探讨以活性艳红X-3B(RBR)为代表的偶氮染料废水的生物脱色及中间产物苯胺类的生物降解特性。首先研究了厌氧条件下初始pH值、MLSS、初始COD、温度和染料浓度对RBR染料脱色的影响,以及不同染料浓度下的RBR染料厌氧降解动力学及其厌氧降解机理。其次探索了RBR染料在好氧条件下的生物脱色性能。最后研究了在好氧条件下初始pH值、MLSS、葡萄糖添加量、转速和温度对RBR染料厌氧还原产物苯胺类的降解影响,并检测了RBR染料经厌氧-好氧处理后的剩余产物。得出以下结论:1、从厌氧脱色实验中得出厌氧生物法对RBR染料的脱色效果较好,并能实现COD的有效去除。初始pH值为7.5时,RBR染料的脱色效果最好; MLSS越大,RBR染料的脱色效果越好;初始COD为2500mg/L时,RBR染料的脱色效果最好;在20-40℃范围内,RBR染料的脱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RBR染料浓度为50-200mg/L范围内RBR染料的脱色速率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初始浓度为150mg/L时脱色速率最快。在优化条件下,厌氧反应54h,RBR染料的脱色率达95%,同时产生的苯胺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0.12mg/L,且在厌氧条件下难降解。但RBR染料在好氧条件下很难脱色。2、RBR染料浓度在50-200mg/L内的厌氧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且其厌氧降解途径:首先是偶氮键断裂形成苯胺和氨基羟基萘(AHN)化合物,AHN化合物被还原成脂类、烃类、醇类、酚类、酸类等有机物,同时部分苯胺在硫酸盐还原或脱氮的厌氧条件下转化成苯酚,苯酚继续降解,从而使还原产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甚至转化为CH_4、CO_2和H_2O。3、从好氧降解苯胺类的实验得出好氧生物法对苯胺类去除效果很好。初始pH值为7.0时,苯胺类的去除效果最好;MLSS越大,苯胺类去除速率越大;当不外加葡萄糖时,去除效果最好;在20-40℃范围内,苯胺类去除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转速在120-200r/min范围内,苯胺类的去除速率随着转速的加快而增大。4、RBR染料经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后剩余产物有十六腈、1,2-苯并异噻唑、多种长链烃等有机物。(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06-01)
陈刚[7](2012)在《偶氮染料废水生物脱色及典型脱色产物好氧降解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黑5(reactive black5, RB5)是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双偶氮染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色度深、COD高、生物降解性能差的特点,对其废水的脱色显得很重要。此外,对氨基苯磺酸(sulfanilic acid, SA)是偶氮染料废水脱色后普遍存在的一种芳香胺类化合物。由于其含有磺酸基和氨基使其水溶性高、毒性大和结构稳定,已引起了健康和环境问题,所以在排入环境之前必须进行去除。本文利用从处理印染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高效降解菌GY-1,考察了其对RB5脱色动力学特性。同时,研究了活性污泥对SA的降解性能及氨氧化细菌(Ammonium oxidizing bacteria, AOB)在SA降解中的作用,探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在处理含SA的酸性废水中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从处理印染废水的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可使双偶氮染料RB5很好脱色的菌株,初步鉴定该菌为肠杆菌并初步命名为GY-1;菌株GY-1的最佳生长条件为:蛋白胨为碳源、pH=10、温度为30℃、接种量为5%、装液量为50mL。2、肠杆菌GY-1对RB5脱色反应必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最佳脱色条件为:温度为35℃,pH值为6,接种量为8mL,装液量为100mL。RB5脱色是由于菌株GY-1分泌的胞外诱导酶催化完成的。此外,菌株对其他19种染料脱色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Y-l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3、菌株GY-1对RB5的脱色是通过微生物共代谢机理实现的,葡萄糖、淀粉、蔗糖、果糖、半乳糖、草酸和柠檬酸均可以作为RB5脱色的共代谢底物,葡萄糖作为共基质时,脱色效果较好,其最佳底物浓度为4g/L。有机氮(牛肉膏和蛋白胨)对RB5脱色具有促进作用而无机氮(硝酸钠)对RB5脱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不同金属化合物对RB5脱色的影响不同:MnS04和MgS04可以促进菌株GY-1对RB5的脱色作用,而其它金属化合物对RB5脱色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顺序如下:Ag2SO4>CoSO4>Pb(NO3)2> HgSO4>CuSO4>FeCl3> ZnSO4>CaSO45、考察了在不同因素(初始染料浓度、温度、不同电子供体)下菌株GY-1对RB5的脱色动力学实验,并研究了菌株对不同染料脱色的动力学。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得到了染料浓度、温度和菌体浓度之间的关系,1n(C1/C0)=1-n(Mk0)-Ea/RT,计算出RB5脱色反应的活化能(Ea)为8.5kcal mol-1,指前因子(A0)为6.28×107mg1gMLSS-1h-1,并通过Michaelis-Menten方程和Eadie-Hofstee曲线得到米氏常数(Km)为24.06mg1-1,最大反应速率(Vm)为1.05mg1-1·h-1。6、运用在线DO监测来分析系统中SA的好氧降解情况,通过定向驯化得到好氧降解SA的活性污泥,考察不同曝气量(0-1.74L/min)、溶解氧浓度(0-7mg/L)和初始SA浓度(104-1085mg/L)对SA生物降解的影响。采用修订的Haldane基质抑制模型模拟氧气消耗速率(Oxygen uptake rate, OUR)与初始SA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OUR与SA降解速率成正线性关系(R2≥0.91)。3.3mM SA完全降解后释放出3.2mM SO42-且COD的去除率高达97.1%,表明活性污泥作用下的SA几乎可以完全矿化。与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系统相比,降解SA的活性污泥中存在着氨氧化细菌(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 AOB),SA对AOB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铵离子(NH4+)对SA降解的作用,分析了在丙烯基硫脲(Allylthiourea, ATU)的作用下选择性抑制污泥中的氨氧化细菌(Ammonium oxidizing bacteria, AOB)对SA降解及铵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SA的比降解速率与起始铵离子的浓度呈负线性关系。在起始铵离子浓度很高的条件下(>10mM)活性污泥中的AOB对SA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8、考察了连续进水低pH(pH=3)条件下MFC生物阴极系统对SA的降解作用,其结果表明MFC生物阴极系统对SA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此外,研究了序批式条件下不同外阻时MFC生物阴极系统对SA降解的影响及不同曝气量下SA在MFC生物阴极系统中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初始溶液pH为7左右时低外阻条件下(1Ω和0.5Ω2)SA的降解速率小于高外阻时(100Ω)SA的降解速率。总之,本文选择RB5和SA作为典型的偶氮染料及芳香胺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从处理印染废水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可以对RB5有效脱色的肠杆菌GY-1。系统研究了肠杆菌GY-1通过共代谢使RB5脱色,对其脱色特性及脱色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通过驯化得到有效降解SA的活性污泥,重点研究了氧气对活性污泥降解SA的影响,通过实时监测溶解氧浓度的变化来间接反映污水中SA的含量,研究了活性污泥中共生的氨氧化细菌在SA降解中的作用。此外探讨了利用MFC生物阴极来促进酸性条件下SA的降解。本研究为肠杆菌在偶氮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偶氮染料脱色中间体提供了新的依据和实验基础以及电化学法在酸性废水处理中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2-01-01)
Carolyn,Palma,Andrea,Carvajal,Carlos,Vásquez,Elsa,Contreras[8](2011)在《去除废水中顽固污染物:染料废水脱色和生物降解的联合处理过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While conventional wastewater treatments for urban effluents are fairly routine and have proved highly effective,industrial wastewater requires more complex and specific treatments.This paper provides a technological strategy for removal of recalcitrant contaminants based on a hybrid treatment system.The model effluent containing a binary mixture of synthetic dyes is tre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a preliminary physicochemical stage followed by a biological stage based on ligninolytic enzymes produced by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This proposal includes biosorption onto peat as pretreatment,which decreases the volume and concentration to be treated in the biological reactor,thereby obtaining a completely decolorized effluent.The treated wastewater can therefore be reused in the dyeing baths with the consequent saving of water resources.(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11年04期)
邱丽娟[9](2009)在《厌氧颗粒污泥对活性黑KN-B染料的生物降解脱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研究了以葡萄糖为共基质条件下常温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活性黑KN-B染料的脱色效果;并进行了生物吸附及降解的静态批式试验,探讨了染料脱色的机理。通过考察厌氧条件下活性黑KN-B的生物降解过程,初步分析了活性黑KN-B染料的降解动力学;又考察了碳源浓度、染料浓度、pH值、温度、盐度对活性黑KN-B染料厌氧生物降解脱色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对染料的降解途径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染料的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首先研究了以葡萄糖为共基质及在不同硫酸盐浓度条件下,常温UASB反应器中活性黑KN-B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当HRT=24h,进水COD_(Cr)浓度为800~1300mg/L,染料浓度10~40mg/L时,COD_(Cr)去除率、染料的脱色率分别在54.2%、72%以上,此时反应器出水挥发酸(VFA)在200mg乙酸/L以下,出水碱度在508~668mgCaCO_3/L之间。适量的硫酸盐(<500 mg/L)对反应器的COD_(Cr)去除率、染料的脱色率影响不大;但高浓度的硫酸盐(>800 mg/L)会导致COD_(Cr)去除率、染料的脱色率逐渐下降。当硫酸盐浓度为1500 mg/L时,COD_(Cr)去除率、染料脱色率仅为38.3%、65.8%,出水VFA的浓度接近400乙酸mg/L,碱度降至200mgCaCO_3/L以下,反应器有酸化的危险。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粒径大小为0.5~5mm,其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另有少量球状菌和竹节状杆菌。然后通过生物吸附及降解的静态批式试验,分析了染料生物降解脱色的机理。由吸附试验得出,厌氧颗粒污泥对活性黑KN-B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但吸附量较小。对活性黑KN-B的吸附机理研究发现,污泥菌体中的负电性会对在溶液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活性黑KN-B染料产生一定的排斥作用,因而导致厌氧颗粒污泥对其吸附能力低;通过吸附试验,24h后染料的吸附率仅为14.3%,并且600nm处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并没有发生改变;而通过降解试验,24h后染料的脱色率为80.1%,且600nm处的吸收峰几乎消失,说明厌氧颗粒污泥对活性黑KN-B染料的脱色作用主要是生物降解,而不是吸附作用。在厌氧生物降解静态试验的基础上,又考察了活性黑KN-B染料的生物降解过程,初步探讨了活性黑KN-B染料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可以单独降解活性黑KN-B(以活性黑为单一碳源时,活性黑KN-B的24h脱色率为43.1%),也可以在以葡萄糖为共基质条件下降解活性黑KN-B;以活性黑KN-B为单一碳源时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而以葡萄糖为共基质时其降解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一步通过厌氧生物降解静态试验,本文还考察了碳源浓度、染料浓度、pH值、温度、盐度对活性黑KN-B染料厌氧生物降解脱色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厌氧颗粒污泥对活性黑KN-B染料废水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染料浓度为50mg/L、温度为50℃、pH值为8、含盐量为500mg/L,此时染料的脱色率可达87.5%。最后,对降解前和降解后染料的降解液采用UV-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分析,讨论了活性黑KN-B染料的降解途径以及初步的降解产物。用UV-可见光谱发现活性黑KN-B在可见光区600nm处的吸收峰已消失,并且紫外区309nm处的吸收峰减弱,但255nm处的吸收峰增强,说明活性黑KN-B染料中的偶氮键断裂后生成芳香胺类化合物,这些中间产物一部分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矿化,一部分需后续进一步好氧处理才能降解。用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果与UV-可见光谱分析一致。(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9-12-01)
姚朝阳,郭伟云,牛敬媛,邵强,李宗义[10](2009)在《云芝漆酶的生物降解与染料脱色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云芝漆酶的生物降解和染料脱色作用。[方法]以云芝HS-03发酵后所得漆酶粗制品,对麦草和锯末进行生物降解,并对几种常用染料进行脱色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漆酶粗制品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比单一组分酶获得还原性糖含量提高5~6倍。漆酶粗制品具有广谱的脱色作用,尤其对孔雀石绿、RB亮蓝的脱色率都超过了85%,脱色较为彻底,脱色高峰期为48~72 h。[结论]该研究可为废水染料脱色提供理论基础,为漆酶在水处理工业产业化中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20期)
生物降解脱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金针菇对染料的降解作用机制,研究测定了金针菇发酵液木质素降解酶系酶活,探究不同处理发酵液对3种化合染料的脱色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化合染料的降解既可通过金针菇发酵液中的菌丝吸附,又能利用其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系转化。对化合染料起转化作用的并不是漆酶,而以菌体吸附为主,菌体对不同化合染料的吸附有一定选择性;已灭活的菌体与未灭活的菌体对染料的吸附效果也不同,表明温度可以改变菌体表面结构,使其更易吸附溶液中的染料。该研究对当前染料的处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降解脱色论文参考文献
[1].焦亮.强化生物降解偶氮染料脱色作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2].李哲,艾柳英,李钊锋,郑静,吕书仪.金针菇生物降解与染料脱色作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
[3].张春艳.掺钛铁基尖晶石异相Fenton脱色生物难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4].董亚荣,王立栋,金泥沙.含活性染料印染废水生物降解脱色性能研究[J].染整技术.2016
[5].赵明.Bacillussp.UN2和Micrococcussp.BD15对染料的生物脱色特性及降解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
[6].黄春梅.偶氮染料的生物脱色及中间产物苯胺类的生物降解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7].陈刚.偶氮染料废水生物脱色及典型脱色产物好氧降解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2
[8].Carolyn,Palma,Andrea,Carvajal,Carlos,Vásquez,Elsa,Contreras.去除废水中顽固污染物:染料废水脱色和生物降解的联合处理过程(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1
[9].邱丽娟.厌氧颗粒污泥对活性黑KN-B染料的生物降解脱色研究[D].东华大学.2009
[10].姚朝阳,郭伟云,牛敬媛,邵强,李宗义.云芝漆酶的生物降解与染料脱色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