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析Cd、Pb和Zn复合污染对香根草生长的影响,研究香根草对Cd、Pb和Zn的吸收累积特征。结果表明:(1)对照和处理香根草株高分别为92.5和72.8cm,重金属处理使香根草株高下降了21.3%,但差异不显著;(2)对照和处理香根草地上部生物量分别为4.1g/株和3.3g/株,根部生物量分别为3g/株和3.2g/株,重金属处理香根草地上部生物量下降了26.8%,根部生物量增加了6.7%,差异均不显著;(3)对照和施加重金属香根草地上部处理地上部Cd含量分别为0.11mg/kg和20.83mg/kg、Pb含量分别为15.67mg/kg和341.5mg/kg、Zn含量分别为11.38mg/kg和756.17mg/kg,根部Cd含量分别为0.21mg/kg和21.5mg/kg、Pb含量分别为19.4mg/kg和414.83mg/kg、Zn含量分别为13.12mg/kg和818.67mg/kg,表明香根草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耐受能力。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胡长杏,李博
关键词: 香根草,重金属,生长,吸收累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1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林业
单位: 联合泰泽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7FD078)
分类号: X173
DO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9.18.057
页码: 131-133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644K
下载量: 139
相关论文文献
- [1].香根草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抗炎作用[J]. 精细化工 2020(07)
- [2].鄱阳湖沙区香根草生长差异及环境效应[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3)
- [3].土壤容重对野生香根草幼苗根系形态及其生物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5(04)
- [4].香根草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J]. 华中昆虫研究 2016(00)
- [5].瓮福香根草矿山复绿试验项目取得成功[J]. 中国农资 2017(35)
- [6].香根草净油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作为烟草香料的应用评价[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S2)
- [7].香根草在水稻田绿色防控上的应用[J]. 新农村 2020(04)
- [8].香根草生态工程在垃圾填埋场复绿中的研究与应用[J]. 农技服务 2017(10)
- [9].湖泊护岸香根草的种植方案及其效应评估[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11)
- [10].香根草在荆州的引种和有性繁殖习性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11].香根草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 西部交通科技 2011(03)
- [12].香根草复合农林技术的应用探讨[J]. 绿色科技 2011(12)
- [13].香根草系统在广东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8)
- [14].第五届国际香根草大会将在印度召开[J]. 生态学杂志 2010(12)
- [15].第五届国际香根草大会将在印度召开[J]. 土壤 2010(06)
- [16].香根草的引种与应用[J]. 广西园艺 2008(01)
- [17].香根草净油主要化学成分检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
- [18].抓钱香根草[J]. 城乡致富 2008(12)
- [19].《香根草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J]. 土壤 2008(02)
- [20].香根草引种繁育试验及应用[J]. 安徽林业科技 2008(Z1)
- [21].香根草的改性及其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J]. 工业水处理 2019(01)
- [22].香根草茎节腋芽离体再生成苗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4)
- [23].铬解毒机制诱导香根草的生长和抗氧化反应(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9(02)
- [24].高锰胁迫对香根草矿质元素吸收及光合系统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10)
- [25].香根草挥发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其农用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农药学学报 2018(03)
- [26].香根草生态学特性及其在道路护坡工程中的应用[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02)
- [27].香根草的生态与经济价值[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7(04)
- [28].评《神奇牧草 香根草研究与应用》一书[J]. 草业科学 2016(02)
- [29].紫色土坡耕地香根草根系的固土抗蚀效应[J]. 草业科学 2015(04)
- [30].香根草水土保持效果的分析和探讨[J]. 农村科学实验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