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多倍体诱变育种

辣椒的多倍体诱变育种

高霁[1]2004年在《辣椒的多倍体诱变育种》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以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 frutescens L.syn.C.annuum L)的四个变种圆锥椒(var.conoides)、簇生椒(var.fascicalatum)、长辣椒(var.longum)和灯笼椒(var.grossom )的15 个品种为诱变材料,使用改良L. D. Cua 法进行多倍体诱变,辣椒各品种依次为朝天椒;日本天鹰椒;中椒6 号、精选大羊角、大黄皮尖角和华超6 号;华超4 号、华超8 号、华超9 号、加福多多、太空甜椒、橙水晶、紫水晶、白水晶和红水晶。对变异株进行详细的形态学与细胞学观察,并对部分品种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鉴定,各品种均获得了多倍体材料。同时以少籽、肉厚为目标性状对变异株进行选育,以期获得多倍体辣椒新材料。结果如下:(1)辣椒经多倍体诱变后变异株表现为:苗期生长受阻、叶变厚,颜色深绿、叶形指数变小、花器变大、叶下表皮气孔器变大,密度下降、保卫细胞内叶绿体含量增加、花粉量减少,育性下降。(2)果实成熟后进行室内鉴定,从中选出果肉厚,种子少,胎座膨大的株系,再进行根尖染色体制片鉴定倍体。染色体鉴定结果如下:所有二倍体辣椒根尖染色体数均为2n=24,其变异株根尖染色体数均为2n=48;所有二倍体辣椒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前期Ι出现12 个二价体,其变异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出现了Ⅳ、Ⅲ+Ⅰ、Ⅱ+Ⅱ、Ⅱ+Ⅰ+Ⅰ四种联会方式;两个后代中椒6 号和朝天椒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出现了较少的单价体。(3)同工酶的分析表明:多倍体辣椒的带谱数目和带宽与二倍体的相比均发生了变化,进而证明了多倍体的真实性。通过自交选择获得了两个多倍体材料:中椒6 号02-1 和朝天椒02-2,他们分别经过2 代与3代的观察,其性状与倍性均较稳定,这两个品系可进一步选育为多倍体辣椒新品种。

王利虎[2]2015年在《枣和酸枣田间愈伤组织途径芽再生技术优化及其在多倍体诱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116个枣基因型和3个酸枣类型为试材,在田间条件下对影响枝条截面愈伤组织形成和芽再生的相关因素以及秋水仙素处理次数对多倍体的诱变效果进行了研究,优化了田间愈伤组织途径芽再生技术体系,并应用于枣和酸枣多倍体诱导,获得了9个多倍体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有很大影响。在119个基因型中,出愈伤的基因型共113个,占供试总量的94.95%。根据愈伤组织的诱导从易到难将供试基因型分为5类。A类(75%<出愈率≤100%)占供试基因型的56.30%;B类(50%<出愈率≤75%)占24.37%;C类(25%<出愈率≤50%)占10.92%;D类(0<出愈率≤25%)占3.36%;E类(出愈率为0)占5.05%。2.基因型对芽再生能力亦有很大影响。在119个基因型中,截面愈伤诱导出芽的基因型共96个,占供试总量的80.67%。根据芽再生从易到难将基因型分为5类。I类(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3.0)占供试基因型的20.17%;II类(2.0<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3.0)占10.08%;III类(1.0<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2.0)占16.81%;Ⅳ类(0<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为≤1.0)占33.61%;Ⅴ类(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为0)占19.33%。3.对出愈率与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相关性不显着;同时发现,愈伤组织等级对出芽数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愈伤量的提高,单枝截面愈伤出芽数有一个升高的过程,5级愈伤的单枝出芽数较多,可达2.86个,愈伤组织环超过截面半径的1/2的6级愈伤组织芽再生能力稍微有所下降。4.枝条粗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芽能力,直径为1.4-1.9cm的枝条比较容易芽再生,30d后的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可达2个,显着高于粗度为0.9-1.4cm和1.9-2.4cm枝条的出芽数;树冠上部枝条的芽再生能力显着高于中下部枝条;枝条水平位置和角度对芽再生能力没有显着影响。5.秋水仙素处理次数对多倍体诱变效果有明显影响。与0.05%秋水仙素处理1次相比,处理2次时,各基因型的出愈率平均下降24.01%,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减少1.61个,平均诱变率下降2.52%。6.优化了田间愈伤组织途径芽再生技术体系,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在5月中旬或者下旬,选择位于树体上部、直立、茎粗1.4~1.9cm的健壮枝条进行截枝,用1.5ml诱导剂(4.0mg·L-1 TDZ+2.0mg·L-1 Ag NO3)处理截面形成层24h,之后截面用湿泥保湿,直到芽体长达2cm左右。7.共获得9个多倍体材料,其中四倍体种质3个,分别来自于乐金1号、运城婆婆枣和宁夏长枣;叁倍体种质2个,分别来自于骏枣和磨盘枣;二、四混倍体4个,分别来自于茶壶枣、骏枣、太谷铃铃枣和洪赵小枣。

宁强[3]2006年在《枣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多倍体诱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二倍体冬枣(Ziziphus jujuba cv.Dongzao)和梨枣(Z.jujuba cv.Lizao)为试材,在诱导生成愈伤后,用秋水仙素对愈伤进行诱变,首次由愈伤途径获得了四倍体植株;以冬枣和辣椒枣(Z.jujuba cv.Lajiaozao)叶片为试材,在离体条件下诱导愈伤的形成,并利用浸泡和混培等方法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对诱变的四倍体和二倍体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的比较。此外,对组培条件下愈伤生成和诱变过程中出现的褐化现象进行了分析。 1.在田间大树截干条件下,干径、截口覆盖方式、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硝酸银浓度等对截口愈伤的形成影响很大,以截口茎粗在2.2cm~4.2cm,采用泥+黑袋为覆盖物,TDZ4.0mg/L和硝酸银2.0 mg/L处理截口效果最好,大约5d就有愈伤生成。 2 组织培养条件下,不同品种叶片愈伤组织形成需要的培养基种类、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不同,对于冬枣而言,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适宜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为TDZ 1.0mg/L;而对于辣椒枣而言,以WPM培养基,TDZ 0.5mg/L为宜。两个品种适宜的培养条件是25~34℃,暗培养14d。 3.大田条件下,愈伤的诱变效果因品种、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而不同,对于梨枣而言,0.05%秋水仙素处理24h效果最好,愈伤变异率达到13.3%;对于冬枣来说,0.05%秋水仙素处理18h效果最好,愈伤变异率达到6.7%。 4.组培条件下,诱变材料、诱变方法和诱变时间对愈伤的诱变效果不同。对于冬枣而言,用0.01%秋水仙素浸泡继代的叶片愈伤4d,变异率最高,达13.3%;混培法中,叶片预培养10d形成的愈伤,用0.004%的秋水仙素处理15d的变异率最高,达6.7%。 5.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对于冬枣叶片切割愈伤的增值效果不同,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mg/L的TDZ,效果最好。 6.在大田条件下,诱变得到的四倍体与其二倍体对照相比有许多不同,具体表现为叶片变厚、革质化加重,叶色变深,叶长、叶宽增大,叶形指数变小,叶缘锯齿增大、锯齿数目减少,且变异植株叶片全部表现多倍体特征;细胞学鉴定发现,梨枣和冬枣的染色体数均为2n=2x=24条,而变异株染色体数为2n=4x=48条,叶片气孔明显变大,气孔密度减小,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目增多;以新生枣头茎尖或幼叶为试材,流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表明,变异株中存在DNA含量加倍的细胞。 7.组培条件下,秋水仙素对愈伤的伤害作用表现为褐化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愈伤死亡。本试验通过在冬枣叶片愈伤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抗氧化剂或醌类吸附

梁倩倩[4]2009年在《西瓜多倍体的诱导及其倍性鉴定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叁倍体无籽西瓜使更多的养分转化为糖、品质更好、食用方便、耐贮运等优良品质特点,因此倍受消费者欢迎。而叁倍体西瓜的杂交种子主要是通过以四倍体为母本,正常二倍体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的,因此获得四倍体西瓜是叁倍体无籽西瓜育种的关键。本试验以二倍体西瓜‘M08’、‘红小玉’、‘海C’为材料,对影响多倍体诱变的几个因素:处理温度、处理天数、处理时间段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叁因素叁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对不同的西瓜种质在两叶一心时摘心后,进行不同的温度处理,结果表明:处理温度越低,幼苗的成活率越高,如M08在29℃时诱导率最高,为92.22%。不同处理间的诱导率存在差异性,温度低反而诱导率高,如M08是在29℃时诱导率最高,为16.64%。2.对不同的西瓜种质在两叶一心时摘心后,进行不同时间处理,成活率间存在差异,在17:00~18:00时处理,成活率最高达到94.44%,从诱变率来看,各种质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M08和红小玉在17:00~18:00与8:00~9:00处理时差异不显着,与12:00~13:00处理时差异显着,而海C在叁个时间段均存在显着差异性,在17:00~18:00时处理,M08的诱变率最高达到15.61%。3.不同浓度的氟乐灵处理摘心后的幼苗,结果表明:氟乐灵溶液的浓度越低,幼苗的成活率越高。最高为海C在氟乐灵溶液浓度为50μmoL/L处理时的成活率为92.22%。从诱变率来看,叁个种质的诱变率均不高,最高只有红小玉在药剂浓度为200μmol/L处理下诱变率为14.68%,最低的是M08在药剂浓度为50μmol/L处理下诱变率为14.68%。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合1的成活率最高为94.44%,即:在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0.3%,两叶一心时摘心时,处理温度为29℃,处理时间8:00~9:00,连续处理3 d。从各处理的诱变率来看:处理组合4的诱变率最高为12.91%,即在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0.3%,两叶一心时摘心时,处理温度为32℃,处理时间17:00~18:00,连续处理5 d。5.诱变后成活率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诱变后幼苗的成活率的影响大小关系是:处理温度>处理天数>处理时间段。幼苗成活率的最佳组合是:在西瓜幼苗两叶一心时摘心,用浓度为0.3%秋水仙素溶液滴苗,处理温度为29℃,处理时间段为12:00~13:00,处理天数为3 d。6.诱变后诱变率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诱变后幼苗的诱变率的影响大小关系是:处理天数>处理温度>处理时间段。幼苗诱变率的最佳组合是:在西瓜幼苗两叶一心时摘心,用浓度为0.3%秋水仙素溶液滴苗,同时处理温度为32℃,处理时间段为8:00~9:00,处理天数为5 d。在鉴定方法方面,首先对幼苗进行形态学鉴定,然后对幼苗进行生物学性状测定来鉴别,最后对花粉母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计数确定。通过几种方法比较,形态学是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生物学性状测定方法简单,相对劳动量要小,被认为是实际可选的方法。而染色体计数法是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

王茜龄[5]2006年在《桑杂种胚器官化学诱变与离体再生四倍体育种新材料研究》文中认为蚕桑业中选育叁倍体桑品种,已成为国内外桑育种重要方向。选育叁倍体桑品种,四倍体桑是重要育种材料基础,自然界中野生四倍体桑稀少,且经济性状较差,还不能用作亲本。目前所需四倍体桑育种亲本,是以二倍体桑品种为材料,在大田经诱变使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周期长,获得的四倍体桑育种亲本局限在已有的地方桑品种中,基因多样化受限。本研究率先将桑生物杂交、组培和化学诱变相结合,创造新的四倍体桑育种亲本。实验以优良二倍体桑杂交种胚的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分区段进行组培,研究胚轴、子叶不同区段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的潜力及不定芽的分化能力,增殖生根能力,从而建立愈伤组织到再生植株的快繁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前述桑种胚器官为材料进行化学诱变与组培结合,着重研究了多倍体诱导材料的选择、秋水仙碱处理的方法以及秋水仙碱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的组合,在试管内获取人工四倍体桑育种新亲本材料的技术体系,快速高效创造叁倍体新桑品种选育所需的新型四倍体育种亲本材料。结果表明: (1) 桑种子较小、种皮较薄,适用于作用较缓和的H_2O_2,NaClO消毒剂。 (2)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BA+IAA的配比条件下愈伤组织获得并分化效果最好,只添加2,4-D的情况下,只获得白色疏松的愈伤组织,很难获得不定芽。 (3) 子叶及下胚轴不同区段的诱导率和分化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显着,以子叶基部及下胚轴的上段培养效果最好,诱导率可以达到70%,并且容易直接分化出不定芽。 (4) 增殖培养中表现最好的配方是MS+6-BA 3.0mg/L+IAA0.1mg/L+蔗糖30g/L+琼脂粉7g/L。 (5) 生根效果表现最好的配方是1/2MS+IBA0.5mg/L+蔗糖30g/L+琼脂粉7g/L,生根率达100%。 (6) 以丛生芽作为多倍体诱导材料,其诱变率高于种子。以浓度为0.15%、0.2%、0.25%处理,以浓度0.2%处理诱导效果最好,以浸渍法、滴液法两种方式比较,浸渍法比滴液法好。通过0.2%的秋水仙碱浸渍二倍体(2n=2x=28)丛生芽2天、0.25%的秋水仙碱点滴二倍体(2n=2x=28)丛生芽5天各获得1株纯合桑树四倍体(2n=4x=56),诱导率分别达14%,20%,通过秋水仙碱处理种子诱导率达24%,但获得的植株都是嵌合体。

杨娜[6]2014年在《亚洲棉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及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二倍体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 L.)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碱琼脂糖凝胶涂抹幼苗茎尖生长点的方法对其进行多倍体诱变,研究亚洲棉同源四倍体种质创新的诱变浓度与诱变时间,并对获得的诱变株进行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最佳诱导参数:浓度0.1%、时间1d,诱变率达42.31%,效果最好。2与对照相比,诱变株幼苗中胚轴瘤状凸起,部分真叶成簇出现,子叶大且厚,真叶叶裂数不一,叶形不对称,叶面凹凸不平,出现卷曲叶、勺状叶,铲形叶等变异;生长速度明显缓慢,各生育期延长且推迟,且株高都显着降低;功能叶叶形指数苗期下降,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增加,叶裂变浅;功能叶叶面积减小,厚度降低,SPAD值降低;主茎直径变化显着,节间距缩短;花瓣面积增加,苞叶畸形(长宽比降低,面积增加,齿数减少,每铃两片苞叶数增加),雌蕊变长,花柄变短,每朵花花药数减少;种子单粒重增加,纤维长度缩短,每粒种子纤维重降低,每铃种子数与每株铃数减少。3与对照相比,诱变株的细胞学变化有:花粉粒发育不整齐,存在特大粒花粉和极小的败育花粉;气孔密度减小,长宽比增加,近似面积增加,每气孔叶绿体数增加;根尖染色体52条,为诱变二倍。减数分裂行为较其二倍体复杂,终变期各胞母细胞中出现单价体、二价体、叁价体、四价体等多种情况,且数目变化很大;末期Ⅱ出现微核、叁分体、四分体、五分体及多分体等多种情况。其中,对照株核型公式为K=2n=2x=26=18m+6sm(4SAT)+25st(2SAT),为2B类,ⅠRL=4L+8M2+8M1+6S;诱变株核型公式为K=2n=4x=52=8M(4SAT)+44m(8SAT),为1B类,IRL=8L+16M2+20M1+8S。综上所述,亚洲棉同源四倍体的诱变是成功的。

谭德冠[7]2004年在《刚果12号桉(Eucalyptus 12ABL)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刚果12号桉种子的下胚轴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着重研究了具分化潜力的愈伤组织的获得、不定芽的分化、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建立了从愈伤组织到再生植株的快繁体系;以刚果12号桉的愈伤组织、丛生芽为材料,进行多倍体诱导的研究,通过组织培养与秋水仙碱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了多倍体诱导材料的选择、秋水仙碱处理的方法以及秋水仙碱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的组合,并获得了刚果12号桉多倍体植株。结果表明: (1) 刚果12桉的种子较小、种皮较薄,适用于作用较缓和的H_2O_2、NaClO消毒剂。 (2) 采用改良H培养基获得较多的有能力分化不定芽的红色紧密型愈伤组织。在外源激素6-BA/NAA合适的配比下,能获得红色紧密型愈伤组织;而培养基中只要添加2,4-D,得到均为没有分化不定芽能力的白色疏松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椰乳或提高蔗糖的浓度均不起作用。诱导愈伤组织阶段表现最好的配方是改良H培养基+6-BA0.5mg/L+NAA0.5mg/L+蔗糖40g/L+琼脂粉7g/L。 (3) 愈伤组织15d左右开始分化不定芽,诱导不定芽表现最好的配方是改良H培养基+6-BA1mg/L+NAA0.1 mg/L+蔗糖40g/L+琼脂粉7g/L。继代培养叁次愈伤组织表面上逐渐形成密集的丛生芽。 (4) 增殖培养中表现最好的配方是MS+6-BA1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粉7g/L,增殖系数达3.4。 (5) 生根效果表现最好的配方是1/2MS+IBA0.5mg/L+蔗糖30 g/L+琼脂粉7g/L,生根率达100%,平均每株萌发的根系数为3.6条。 (6) 愈伤组织作为多倍体诱导材料,其诱变率高于丛生芽。在以愈伤组织为诱导材料时,浸渍法以处理时间为10h与药液处理浓度为0.75%、处理时间为22小时与药液处理浓度为0.25%的两个组合变异率最高,达到40%;点滴法 刚果12号按(..如如I刀BL)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的研究以药液处理浓度为0.25%变异率最高,达到42.9%。在以不定芽为多倍体诱导材料时,混培法以药液浓度为40mg/L处理10d的变异率最高,达到22.5%;点滴法以药液浓度为0.25%的处理变异率最高,达到26.7%。其中浸渍法耗药量最少,变异率也较高,为最佳的处理方法。 (7)多倍体植株与二倍体相比,具有叶片肥厚宽大,叶色浓绿,茎较粗壮等特征;多倍体植株的叶片极显着宽于二倍体,长度差异不显着;多倍体植株的气孔长、宽均极显着大于二倍体,密度较疏。 (8)对已进行形态鉴定的多倍体植株作染色体计数,发现染色体数目均为2n=4x=44,而正常的二倍体植株则为2n二2x=22。本研究还对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辣椒的多倍体诱变育种[D]. 高霁. 山西农业大学. 2004

[2]. 枣和酸枣田间愈伤组织途径芽再生技术优化及其在多倍体诱变中的应用[D]. 王利虎. 河北农业大学. 2015

[3]. 枣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多倍体诱变研究[D]. 宁强. 河北农业大学. 2006

[4]. 西瓜多倍体的诱导及其倍性鉴定的研究[D]. 梁倩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5]. 桑杂种胚器官化学诱变与离体再生四倍体育种新材料研究[D]. 王茜龄. 西南大学. 2006

[6]. 亚洲棉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及鉴定[D]. 杨娜. 山西农业大学. 2014

[7]. 刚果12号桉(Eucalyptus 12ABL)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的研究[D]. 谭德冠.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4

标签:;  ;  ;  ;  ;  ;  

辣椒的多倍体诱变育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