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阳极泥处理工艺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邹建柏[1](2021)在《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硒在医疗保健、电子工业、农业、玻璃行业、催化剂行业等应用前景广阔,而回收硒的主要原料为铜阳极泥,且铜阳极泥富含金、银等金属,具备极高的综合回收价值。在处理铜阳极泥回收硒的火法和湿法中,硫酸化焙烧-还原具有硒碲分离效果好且回收率高、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复杂物料等优点,因此半数的铜阳极泥通过硫酸化焙烧-还原来回收硒。本论文以低砷锑铋铜阳极泥为原料,研究其硫酸化焙烧-还原回收硒过程的热力学及工艺,得出以下的主要结论:硫酸化焙烧-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计算表明,在低温时硒化银和硒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硒时存在中间产物硒,在高温时不存在中间产物硒,且硒发生了固液的相变,在温度高于700℃时铜、银的氯化物和碲的氧化物挥发明显;焙烧温度应控制在350~650℃,此时硒化物转变为二氧化硒进入气相,而铜、银等金属的化合物化物转变为硫酸盐等留在固相。硒会与二氧化硫生成硒代硫酸根进入溶液,在强酸时硒代硫酸根分解得到单质硒,并且通过二氧化硒还原的反应常数计算,可知在强酸溶液中亚硫酸钠、二氧化硫能将亚硒酸全部还原为硒单质。最佳硫酸化焙烧蒸硒条件:焙烧温度500℃、保温时间25 min、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0倍、固液比20:9,蒸硒率为99.39%,且铜、铅、金和银的残留率在99.5%左右。响应曲面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522℃、焙烧时间22.34 min、硫酸用量1.11倍,蒸硒率平均值为99.12%。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时动力学数据很好地拟合Avrami Erofeev方程模型,反应的活化能是28.118 k J/mol,其反应速率方程为k=3.607e-3382/T,受内扩散控制。亚硫酸钠还原二氧化硒的最佳条件:温度55℃、反应时间20 min、硫酸浓度为2mol/L、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2倍,硒的还原率为99.66%。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的最佳条件:温度40℃、反应时间30 min、硫酸浓度为1 mol/L、二氧化硫通入速度为55 m L/min,硒的还原率为99.56%。对比二者,二氧化硫还原得到的硒纯度更高,且产物硫酸能循环利用。采用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时,硒的还原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的活化能是6.80 k J/mol,其动力学方程-ln(1-X)=2.36(e-817.9/T)t,受内扩散控制。
房孟钊[2](2021)在《从铜阳极泥中提取银的工艺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从有色金属电解得到的铜阳极泥中提取银是银最重要的来源。介绍了铜阳极泥处理提取银的主要工艺流程、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湿法处理铜阳极泥工艺浸出法回收银的主要方法、对分银液进行液固分离的主要设备,以及企业采用火湿联合冶炼法提取银的生产现状。
查国正[3](2021)在《粗硒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新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90%的硒产自铜电解阳极泥,铜阳极泥经综合处理产出杂质种类多、赋存状态复杂的粗硒。如何清洁高效提纯硒,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采用传统氧化挥发法等手段提纯硒,存在流程长、精硒直收率低、污染严重等缺点。论文以铜阳极泥湿法提硒过程产出的硒渣为研究对象,根据元素的赋存及热力学特性,提出了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硒新思路,实现硒渣的清洁高效提纯,同时富集银、金等贵金属,为粗硒的综合利用新技术提供参考。论文围绕“氧化调控-真空挥发”的思路,开展了粗硒中杂质赋存特性、杂质氧化调控、硒的真空挥发特性以及真空挥发提纯硒等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并进行了扩大化实验。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采用SEM-EDS、XPS、EPMA等手段研究了硒渣中元素的赋存特性,开展了杂质饱和蒸气压、分离系数及真空下的热稳定性等热力学研究,阐明真空高温蒸发过程中杂质挥发特性。结果表明:粗硒的主要物相为单质硒,碲、铜、铅等杂质以单质碲、TeO2、PbTe、Cu2Se、PbSe形式赋存。这些杂质与硒的饱和蒸气压接近,Se-Te分离系数相对较小,PbTe、Cu2Se和PbSe在真空下难分解为单质,因此直接采用真空蒸馏提纯硒难度大。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98K和373K下Se-H2O、Te-H2O、Se-Cu-H2O、Se-Pb-H2O和Te-Pb-H2O体系的电位E-pH图,探讨了杂质在湿法体系中的热力学行为及氧化调控杂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酸性体系中,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可使单质碲、PbTe、Cu2Se、PbSe氧化调控为难挥发的TeO2、PbSeO3和CuSeO3,而单质硒物相不变。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开展了氧化调控的实验研究。在过氧化氢与硒渣的液固比为0.15:1的条件下进行杂质氧化调控后,单质硒的化学状态均未发生改变,硒的直收率为90.01%;13.6%碲、6.4%铜和0.9%铅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其余碲铜铅被氧化为高价氧化态,形成聚集体分散在硒基体中,实现了易挥发的单质碲、PbTe、PbSe、Cu2Se向难挥发的TeO2、CuSeO3和PbSeO3的定向转变。采用真空差重法测定了硒在250℃、300℃、350℃、400℃、450℃和2.3~1500Pa条件下的蒸发速率,获得了不同蒸馏条件下硒的挥发规律:系统压力一定时,硒蒸发速率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存在线性关系;蒸馏温度一定时,硒蒸发速率随系统压强的变化出现最大区、加速区以及缓慢区,蒸发速率与压强存在Logistics非线性关系。同时获得了250~450℃条件下硒的临界压强分别为5.34Pa、12.96 Pa、14.20Pa、33.49Pa和37.06 Pa,临界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为lgcrit=-4751.3/T+2.6341,当系统压强低于临界压强后,硒以最大蒸发速率挥发。硒最大蒸发速率随蒸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关系为lgωe·m=-9385.6/+3.5887。实验最大蒸发速率始终小于理论最大蒸发速率,凝聚系数α介于0.003~0.1之间。针对杂质氧化调控后的粗硒开展了真空蒸馏提纯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蒸馏条件对提纯效果的影响。60g级小型真空蒸馏提纯实验研究表明:各影响因素对物料挥发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蒸馏时间>高径比,各影响因素对挥发物中杂质碲铜铅总含量的影响不显着。在蒸馏温度260℃、蒸馏时间50min、系统压强10Pa、物料高径0.67的条件下,物料的挥发率为92.8%,挥发物中含2.72ppm碲,0.83ppm铜和5.18ppm铅,不同物料提纯后纯度均大于99.98%。0.7kg的公斤级实验结果表明,在460℃、60min、10Pa的蒸馏温度条件下,物料挥发率为89.0%,获得纯度为99.98%的精硒,精硒的直收率为97.44%。残留物中硒、碲、铜和铅的含量分别为19.5%、3.35%、3.29%和10.63%,其主要物相为Na2SO4、PbSeO3和CuSeO3。残留物中银和金分别由原料中的0.27%和103g/t提升至2.42%和937g/t,分别富集了8.96倍和9.0倍;银的回收率为99.7%,金的回收率为99.8%。对一次蒸馏挥发物进行二次真空蒸馏,可获得纯度为99.995%的精硒。通过开展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放大实验,获得纯度为99.993%的精硒,并产出滤液、冷凝水、熔渣和富银金渣四种副产物。精硒的综合直收率为83.80%,银金的回收率均大于99.4%,生产每吨精硒能耗估算约为1700k W·h。经工艺对比分析,本工艺具有流程短、精硒直收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本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始终比氧化还原法小,是更具可持续、更清洁的生产工艺。综上,本研究开发的粗硒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新技术解决了高碲粗硒真空分离硒碲的难题,可由含硒约70%的硒渣提纯制备纯度大于99.99%高品质精硒,同时富集碲、银、金等高附加值金属,实现了粗硒清洁高效提纯,具有很大的工艺应用前景。
张栋[4](2021)在《铜阳极泥蒸硒过程中含硒物相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硒主要从铜阳极泥中回收,目前对铜阳极泥回收硒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工艺改进,对含硒物相变化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对脱砷锑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蒸硒过程中含硒物相的变化过程展开深入研究,为优化铜阳极泥的焙烧工艺和蒸硒条件提供理论基础。利用Factsage和HSC软件对焙烧过程的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蒸硒过程中不同焙烧气氛、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酸矿比对含硒物相变化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对铜阳极泥中主要元素及赋存状态检测与分析,其中含硒物相主要为硒铜化合物(Cu Se2、Cu Se和Cu2Se)和硒镍化合物(Ni Se和Ni3Se4)。(2)对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蒸硒进行了一系列热力学理论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蒸硒前脱砷锑有利于后续硒的回收;要分解铜阳极泥中含硒物相加硫酸很有必要,焙烧温度控制在400~500℃,可实现含硒物相的氧化分解;随温度升高,含硒物相Ni Se、Cu2Se、Cu Se2、Cu Se、Ni3Se4被依次氧化分解。(3)分别在空气、富氧和真空3种气氛下进行条件实验,研究焙烧时间、焙烧温度、酸矿比对蒸硒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延长焙烧时间、提高焙烧温度、增大酸矿比及采用富氧气氛有助于含硒化合物的分解;铜阳极泥蒸硒温度控制在400℃~500℃,含硒化合物Ni Se、Cu2Se、Cu Se2、Cu Se、和Ni3Se4依次发生氧化分解,硒以Se O2的形式挥发;空气、富氧和真空三种气氛对铜阳极泥蒸硒过程从大到小的影响依次是:富氧气氛>空气气氛>真空气氛。
张金池,张福元[5](2021)在《我国铜、铅阳极泥脱砷工艺研究现状》文中认为在铜、铅阳极泥综合回收多种稀贵金属过程中,高毒性砷元素在各个生产环节均有分散,严重影响稀贵金属回收率及产品质量。砷元素随着冶炼工艺流程最终进入焙烧烟气、生产废水和废渣中,若处置不当将成为污染环境的重大安全隐患,铜、铅阳极泥的高效脱砷对砷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阳极泥脱砷工艺主要包括火法、湿法和火法-湿法联合,文章对上述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和对比了各类工艺的优缺点。基于现有工艺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目标元素选择性不高和三废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开发低成本、短流程、高效率、环境友好的脱砷技术,是铜、铅阳极泥综合处理脱砷的研究方向。
程籽毅,朱勋梅,曾英,谢鸿观,周堃[6](2020)在《碲的提取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碲是一种具有特殊物化性能的稀散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国防与尖端技术等领域中显示出不可替代性,并随着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用量大幅度增加。但由于碲资源的伴生属性,产量受矿种生产制约。对当前碲的主要提取原料-铜阳极泥、铅精炼的中间产物、碲铋矿、碲金矿提碲工艺技术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和概述,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徐振鑫[7](2020)在《铜阳极泥复合酸浸砷锑铋工艺及锑铋水解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铜阳极泥是精炼铜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中通常含有Au、Ag、Se、Te、Pb、Cu、As、Sb、Bi、Ni、Sn、SiO2、Al2O3和铂族金属等,因此铜阳极泥是稀贵金属提取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本文以铜阳极泥中Au、Ag、Cu、Pb、As、Sb、Bi、Se、Te九元素为研究对象,对铜阳极泥原料和酸浸渣进行矿物学研究,明晰Au、Ag、Cu、Pb、As、Sb、Bi、Se、Te九元素在复合酸浸前后赋存状态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u、Ag、Pb、Se大部分保留在复合酸浸渣中,Cu、As、Sb、Bi、Te进入酸浸液中,稀贵金属得到有效分离。通过对铜阳极泥原样进行XRD、XRF、ICP、SEM、EDS等多种方式分析可知:铜阳极泥原料中Cu主要以Cux Sy等形式存在,Se、Ag主要在铜阳极泥中以AgCl、Ag2Se形式存在;Te、Sb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Au、As、Bi、Pb主要以单质、氧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复合酸浸渣中Cu主要以Cu7S4形式存在;As、Bi含量极低,几乎全部进入酸浸液中,所以在酸浸渣中难以检测出来;Ag主要以AgCl形式存在于酸浸渣中;Te、Sb在酸浸渣中含量较低,残余Te、Sb主要以酸根形式存在;Au在酸浸渣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Pb主要以PbSO4形式存在。后续对铜阳极泥采用单一盐酸、硫酸、氯化钠体系以及盐酸—氯化钠、硫酸—氯化钠、盐酸—硫酸体系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单元体系、双元体系下,稀贵金属无法得到有效分离;为寻求一种有效环保的浸出剂,使稀贵金属得到有效分离,文中采用复合酸浸剂(盐酸—硫酸—氯化钠),并以砷、锑、铋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条件对砷、锑、铋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酸浸氯离子浓度为6 mol/L、氢离子浓度为6 mol/L、加热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3 h、超声时间为1.5 h、固液比为1:9时,砷、锑、铋的浸出率分别高达90.46%、88.95%、85.68%。采用密度泛函法对锑、铋的水解机理进行探究,通过对锑系化合物、铋系化合物能量、态密度、电荷布局数、重叠聚居数、以及Sb、Bi水解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并结合实验探究三价锑、铋在水体系、乙醇体系、乙二醇体系下Sb、Bi原子的转移途径,结果表明:热力学计算分析可知锑、铋水解pH分别为2、4时,可以较好的使Sb3+、Bi3+水解为其对应的氯氧化物;而SbCl3水解为氯氧化物主要有两种途径:即水、醇电离的羟基取代SbCl3中一个Cl原子形成[Sb(OH)Cl2]单体,随着水解程度的加剧,脱去H、Cl原子形成SbOCl、Sb3O4Cl、Sb4O5Cl2;或者Sb原子直接与水、醇电离的OH形成[Sb—OH]单体,Cl原子替代[Sb—OH]单体中羟基上的H原子直接形成SbOCl、Sb3O4Cl、Sb4O5Cl2。BiCl3水解为氯氧化物主要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BiCl3之间的[Bi—Cl]离子键发生断裂,氢氧根替代其中氯原子形成Bi(OH)2Cl,Bi(OH)2Cl在水溶液中极其不稳定,容易继续水解,其自身所含两个羟基易互相结合,失去一份子水,或者Bi(OH)2Cl所含的羟基易于水溶液中的H+发生反应,失去一份子水,参与反应的Bi(OH)2Cl反应数目的多少,决定了生成一系列的氯氧铋化合物(Bix OyClz)的程度和复杂性;另一种是铋原子易于与羟基形成[Bi—OH]单体,氯原子替代[Bi—OH]单体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直接形成BiOCl。红外光谱证明SbCl3、BiCl3在水、乙醇体系下,水羟基、醇羟基均发生红移、蓝移;位于高波区的羟基振动,由于氯原子取代氢原子,使其电子云密度增大,力常数k增大,发生诱导效应,集团频率向高波数偏移,红外光谱发生红移;而—OCl较—OH极性相对较弱,所以低峰区处的羟基振动向低峰区偏移,发生蓝移,进而证明—OH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取代,与计算结果氯氧之间共价键的强弱相一致,进而证明了密度泛函法计算结果。
杨臻昊[8](2020)在《铜阳极泥选择性浸出砷锑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铜阳极泥有价金属回收过程中,为了减小砷、锑对稀贵金属回收过程的影响和环境污染,有必要优先脱除其中的砷和锑。本研究采用硫酸+盐酸+氯化钠复合浸出剂从铜阳极泥中选择性浸出砷、锑,有利于后续稀贵金属的提取。通过电位-pH图,分析了在酸性体系下铜阳极泥中主要元素浸出行为,其中锑浸出需要较高的H+和Cl-浓度,最难被浸出,砷、铜、镍、铋会先于锑浸出,硒、银、铅基本不浸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硫酸浓度、盐酸浓度、NaCl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及浸出温度等因素对铜阳极泥中砷、锑浸出率的影响,得出的较优工艺条件为:H2SO4浓度2mol/L、HC1浓度2mol/L、NaC1溶液浓度为150g/L、浸出时间2h、液固比4、浸出温度8 5℃,该条件下砷浸出率为99.59%,锑浸出率80.84%。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脱除砷和锑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以XA(硫酸浓度,mol/L)、XB(盐酸浓度,mol/L)、XC(浸出温度,℃)为影响因子,Y1(砷浸出率,%)、Y2(锑浸出率,%)为响应值,砷、锑浸出率模型可用二次多项式表示:Y1=99.48+0.67XA+0.68XB+0.30XC-0.15XAXB+0.069XAXC-0.31XBXC-0.52XA2-0.50XB2-0.18XC2Y2=78.75+6.33XA+6.11XB+3.32XC-2.48XAXB-1.78XAXC-1.24XBXC-2.00XA2-1.68XB2+0.17XC2使用Design Expert优化得到浸出砷、锑的条件为硫酸浓度2.8mol/L、盐酸浓度1.0mol/L、浸出温度90℃,在此条件下砷的浸出率为99.10%,锑的浸出率为80.00%。在硫酸浓度2.8mol/L、盐酸浓度1.0mol/L、浸出温度90℃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砷的平均浸出率为99.60%,锑的平均浸出率80.07%,与模型预测值相近,说明预测模型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范围内合理。
刘溢[9](2020)在《加压浸出废杂铜阳极泥高效提取稀散金属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开采不断增长,同时对废旧金属资源回收利用的占比呈增长趋势。废杂铜通常富含大量铜和稀贵金属如硒、碲、金、银等,在冶炼回收铜时产出中间产物——阳极泥,废杂铜中的稀贵金属则富集在其中。因此,废杂铜阳极泥也是生产稀贵金属的重要原料之一。为了解决传统铜阳极泥处理工艺中稀散金属在流程中走向分散的问题,本文采用一段低酸加压浸出铜硒-二段高酸加压浸碲的工艺处理废杂铜阳极泥,实现了铜、硒和碲的高效浸出。对废杂铜阳极泥进行常压硫酸浸出的较优的工艺条件为:浸出剂的硫酸浓度为1.0mol/L,液固比10: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作为氧化剂的双氧水用量为0.5mL H2O2/g铜阳极泥,铜的浸出率可达到90.66%,而硒基本不能浸出到溶液中,碲的浸出率也仅为24.29%。对废杂铜阳极泥进行一段加压酸浸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浸出剂的硫酸浓度为0.5mol/L,液固比10:1,反应温度150℃,氧分压为1.5MPa,搅拌转速为500rpm,反应时间2h,铜、硒的浸出率分别为99.54%和96.54%,碲的浸出率较低,为68.54%。二段加压酸浸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浸出剂的硫酸浓度为1.0mol/L,液固比20:1,反应温度150℃,氧分压1.5MPa,搅拌转速500rpm,反应时间为2h。二段浸出渣中,碲、铜、硒的含量分别为0.12%、0.016%和0.28%。经过两段加压浸出,铜、硒和碲的综合浸出率分别达到99.97%、99.33%、94.39%。采用氧压酸浸工艺进行废杂铜阳极泥的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对硒的浸出率影响较为显着,酸度较低的情况下生成了Cu2SeO3,酸度较高时生成了Se单质。为从加压浸出液中还原富集硒、碲,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铜粉用量或Na2SO3用量对硒和碲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粉置换可获得较高的硒碲还原率。在反应温度80℃,加入2倍理论用量的铜粉,反应时间2h,硒和碲的还原率可分别达到95.5%和97.45%。Na2SO3作为还原剂,可使加压浸出液中的Se(Ⅳ)被选择性地还原出来,而碲则基本不被还原,从而实现加压浸出液中硒、碲的有效分离提取。
李华健[10](2019)在《微波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脱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阳极泥是阳极铜电解精炼产生的冶金中间产物,是回收硒等稀散金属和贵金属的主要来源。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的传统火法处理和湿法处理工艺回收硒,然而传统回收方法存在作业环境差、作业周期长、回收效率低、废水处理难等问题。本文针对现有工艺的缺点,利用微波选择性加热、节能绿色的特点,开展了微波硫酸化焙烧脱硒新工艺研究,以期为铜阳极泥回收硒提供新的思路。(1)开展了对铜阳极泥微波介电特性和升温行为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及酸泥比对铜阳极泥介电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功率、物料量和酸泥比对铜阳极泥微波升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温度为25600℃范围内,铜阳极泥介电常数和损耗经过上升-下降-回升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温度区间为25200℃、250400℃、450600℃,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9.289、2.84和3.0、0.06;在酸泥比0.51.0的范围内,随着酸泥比的增加介电常数和损耗也随着规律性增加;功率、物料量越大,微波升温速率越快,并呈现规律性升温,而酸泥比增加,相比于相同物料量和功率条件下,添加硫酸的升温时间缩短至1/3。(2)开展了铜阳极泥焙烧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分别分析了在氧气、硫酸和氧气-硫酸共同作用下各个反应自由能(?G)的变化趋势。在氧气条件下均为放热反应,并在低温条件下硒化物易与氧气生成硒酸盐或亚硒酸盐;在硫酸条件下,硒化铜会优先与硒化银反应,且偏向生成更加稳定的硫酸盐;在氧气与硫酸的共同作用下,发现氧气对反应进行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基于单因素实验设计,开展铜阳极泥脱硒响应曲面法优化研究。选取实验因素和响应值分别为焙烧温度(1)、微波作用时间(2)、酸泥比(3)和脱硒率(λ),建立了微波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脱硒工艺条件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响应曲面法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微波焙烧时间、酸泥比对脱硒率有显着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泥比0.9:1,微波焙烧时间28min,焙烧温度400℃,脱硒率为95.35%。对此优化条件重复3组实验,试验值的平均脱硒率为96.12%,与预测脱硒率相差0.77个百分点,表明试验值与预测值匹配良好。(4)开展了铜阳极泥焙烧动力学研究。热重曲线分析表明,第一阶段为结晶水脱除和氧化物挥发,在400510℃发生氧化增重,在510℃之后发生硒酸盐或亚硒酸盐分解反应而失重。FWO计算的表观活化能随α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活化能变化值较大,得出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76.72kJ/mol。
二、铜阳极泥处理工艺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阳极泥处理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硒的应用及提硒的原料 |
1.3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有色金属的研究现状 |
1.3.1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钴镍的研究进展 |
1.3.2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钒的研究进展 |
1.3.3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铝的研究进展 |
1.3.4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锌的研究进展 |
1.3.5 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的研究进展 |
1.4 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现状 |
1.4.1 二氧化硫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进展 |
1.4.2 亚硫酸钠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药剂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2.4 分析与检测 |
第三章 低砷锑铋铜阳极泥提硒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3.1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吉布斯自由能分析 |
3.1.1 硒化铜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
3.1.2 硒化银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
3.1.3 硒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
3.1.4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同时存在的反应 |
3.2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反应平衡分析 |
3.2.1 硒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2.2 硒化铜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2.3 硒化银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2.4 碲化铜、氯化银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3 二氧化硒还原的热力学 |
3.3.1 在水中二氧化硫各组分与p H的关系 |
3.3.2 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
4.1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单因素研究 |
4.1.1 温度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1.2 保温时间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1.3 硫酸加入量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1.4 固液比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2 焙烧产物的微观结构研究 |
4.2.1 焙烧产物的XRD图 |
4.2.2 焙烧产物的SEM-EDS图 |
4.3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蒸硒的响应曲面法优化 |
4.3.1 实验设计与结果 |
4.3.2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
4.3.3 响应曲面及等高线分析 |
4.3.4 实验优化及验证 |
4.4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蒸硒的动力学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还原二氧化硒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
5.1 亚硫酸钠还原二氧化硒的单因素研究 |
5.1.1 温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2 硫酸浓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3 亚硫酸钠的加入量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4 时间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5 亚硫酸钠还原实验的最佳条件验证 |
5.2 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的单因素研究 |
5.2.1 温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2 硫酸浓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3 时间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4 二氧化硫通入速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5 二氧化硫还原实验的最佳条件验证 |
5.3 两种还原剂的结果对比 |
5.4 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动力学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从铜阳极泥中提取银的工艺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铜阳极泥中银的提取方法 |
2.1 火法处理铜阳极泥工艺 |
2.2 湿法处理铜阳极泥工艺 |
2.2.1 半湿法处理铜阳极泥工艺 |
2.2.2 全湿法处理铜阳极泥工艺 |
2.3 选冶联合处理铜阳极泥工艺 |
3 银的浸出方法 |
3.1 硫代硫酸盐银浸出法 |
3.2 硫酸钠银浸出法 |
3.3 氨浸银浸出法 |
4 液固分离设备 |
4.1 沉降分离及设备 |
4.2 过滤分离及设备 |
5 银提取的工业生产现状 |
6 结束语 |
(3)粗硒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新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的性质、应用及资源 |
1.1.1 硒的性质 |
1.1.2 硒的应用及需求 |
1.1.3 硒的资源及产量 |
1.2 国内外硒的提取现状 |
1.2.1 铜阳极泥中提取硒 |
1.2.2 工业酸泥中回收硒 |
1.2.3 其他硒资源中回收硒 |
1.3 硒的提纯现状 |
1.3.1 化学法提纯 |
1.3.2 物理法提纯 |
1.4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硒渣中元素赋存特性及热力学分析 |
2.1 硒渣中硒及杂质的赋存状态分析 |
2.1.1 原料 |
2.1.2 分析方法 |
2.1.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2.2 粗硒真空蒸馏热力学分析 |
2.2.1 饱和蒸气压 |
2.2.2 Se-Te二元体系分离系数 |
2.2.3 Cu_2Se、PbSe和PbTe的热稳定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杂质氧化调控过程的热力学及实验研究 |
3.1 调控过程热力学分析 |
3.1.1 E-pH图的绘制 |
3.1.2 Se-H_2O系E-pH图 |
3.1.3 Te-H_2O系E-pH图 |
3.1.4 Se-Cu-H_2O系E-pH图 |
3.1.5 Se-Pb-H_2O系E-pH图 |
3.1.6 Te-Pb-H_2O系E-pH图 |
3.2 杂质氧化调控实验研究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方法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硒的真空挥发特性实验研究 |
4.1 金属在真空状态下挥发规律 |
4.1.1 真空状态及其特点 |
4.1.2 硒在真空状态下蒸发过程 |
4.1.3 金属在真空状态下的挥发规律 |
4.1.4 金属的蒸发速率 |
4.2 硒在真空下的蒸发速率测定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2.4 数据的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硒蒸发速率测定结果 |
4.3.2 硒蒸发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
4.3.3 硒蒸发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
4.3.4 最大蒸发速率和凝聚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空挥发提纯硒实验研究 |
5.1 实验原料 |
5.2 实验方法与检测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分析与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小型实验研究 |
5.3.2 公斤级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放大实验及技术对比 |
6.1 放大实验 |
6.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6.1.2 实验方法及设备 |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技术对比 |
6.2.1 工艺对比 |
6.2.2 可持续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铜阳极泥蒸硒过程中含硒物相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硒的性质及主要化合物 |
1.1.2 硒的资源 |
1.1.3 硒的用途 |
1.1.4 硒的生产与消费 |
1.2 从铜阳极泥中回收硒的研究进展 |
1.2.1 火法提取铜阳极泥中的硒 |
1.2.2 湿法提取铜阳极泥中的硒 |
1.2.3 从其他原料中提硒 |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试剂及过程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与试剂 |
2.3 实验工艺 |
2.4 实验仪器设备连接图 |
2.5 实验过程 |
2.5.1 熟化 |
2.5.2 焙烧 |
2.5.3 浸出脱铜 |
2.6 分析与检测 |
2.6.1 元素分析 |
2.6.2 物相分析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计算 |
3.1 二元合金相图 |
3.1.1 Se-Cu二元合金相图 |
3.1.2 Se-Ni合金相图 |
3.2 蒸气压 |
3.3 反应原理及热力学分析 |
3.3.1 反应原理 |
3.3.2 热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阳极泥蒸硒的研究 |
4.1 空气气氛下蒸硒过程的研究 |
4.1.1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1.2 焙烧时间的影响 |
4.1.3 酸矿比的影响 |
4.1.4 小结 |
4.2 富氧气氛下蒸硒过程的研究 |
4.2.1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2.2 焙烧时间的影响 |
4.2.3 酸矿比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真空气氛下蒸硒过程的研究 |
4.3.1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3.2 焙烧时间的影响 |
4.3.3 酸矿比的影响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我国铜、铅阳极泥脱砷工艺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火法工艺 |
1.1 火法脱砷原理 |
1.2 火法脱砷工艺 |
1.2.1 氧化焙烧法 |
1.2.2 还原焙烧法 |
1.2.3 真空脱砷法 |
1.2.4 熔炼脱砷法 |
2 湿法工艺 |
2.1 热水浸出脱砷 |
2.2 酸性浸出脱砷 |
2.2.1 盐酸浸出法 |
2.2.2 控电位氯化浸出法 |
2.2.3 氟硅酸浸出法 |
2.3 碱性浸出脱砷 |
2.3.1 常压碱浸法 |
2.3.2 加压碱浸法 |
3 火法-湿法联合工艺 |
3.1 碱性熔炼-水浸工艺 |
3.2 苏打焙烧-浸出工艺 |
4 结束语 |
(6)碲的提取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碲的概况 |
1.1 碲的性质与用途 |
1.2 碲的资源分布 |
1.3 碲的产量与价格 |
1.4 提取回收碲的主要原料 |
2 铜阳极泥提碲工艺现状 |
2.1 氧压酸浸法提碲 |
2.1.1 卡尔多炉火法工艺回收碲 |
(1)碲化铜提碲 |
(2)文丘里泥提取碲 |
(3)综合渣提取碲 |
2.1.2 肯尼科特全湿法工艺回收提取碲 |
(1)沉金后液提取碲 |
(2)沉铂钯后液提取碲 |
2.2 硫酸焙烧—酸浸—电解提碲 |
2.3 选冶联合工艺提碲 |
2.4 苏打焙烧工艺提碲 |
3 铅精炼提碲工艺现状 |
3.1 渣和浮渣 |
3.2 烟气粉尘 |
4 碲矿提取碲工艺现状 |
4.1 碲铋矿提碲 |
4.1.1 焙烧—盐酸浸—萃取工艺 |
4.1.2 氧化浸出—选择性还原法工艺 |
4.1.3 生物浸出—萃取法工艺 |
4.2 含碲金矿提碲 |
5 总结与展望 |
(7)铜阳极泥复合酸浸砷锑铋工艺及锑铋水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阳极泥概况 |
1.2 铜阳极泥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传统火法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选冶联合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卡尔多炉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4 湿法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砷锑铋处理现状 |
1.4 基础理论依据 |
1.4.1 第一性原理介绍 |
1.4.2 复合酸浸剂的选择及工艺条件确定的依据 |
1.5 研究内容、意义及课题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装置 |
2.4 实验方法 |
2.4.1 铜阳极泥定量分析相关元素方法 |
2.4.2 铜阳极泥复合酸浸方法 |
2.4.3 红外光谱验证实验方法 |
2.4.4 MS模拟计算实验方法 |
2.5 分析方法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铜阳极泥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铜阳极泥粒度分析 |
3.2 铜阳极泥XRD分析 |
3.3 铜阳极泥XRF定性半定量分析 |
3.4 铜阳极泥ICP定量分析 |
3.5 铜阳极泥SEM、EDS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阳极泥复合酸浸条件下浸出砷锑铋工艺条件研究 |
4.1 单元体系下铜阳极泥稀贵金属浸出率研究 |
4.2 双元体系下铜阳极泥稀贵金属浸出率研究 |
4.3 三元体系下铜阳极泥稀贵金属浸出率研究 |
4.3.1 氯离子浓度对砷锑铋浸出率的影响 |
4.3.2 氢离子浓度对砷锑铋浸出率的影响 |
4.3.3 加热温度对砷锑铋浸出率的影响 |
4.3.4 搅拌时间对砷锑铋浸出率的影响 |
4.3.5 超声时间对砷锑铋浸出率的影响 |
4.3.6 固液比对砷锑铋浸出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密度泛函法计算氯盐体系下锑、铋水解机理 |
5.1 锑、铋分步水解工艺研究 |
5.2 锑、铋系化合物第一性原理分析 |
5.2.1 锑系、铋系化合物能量分析 |
5.2.2 锑系、铋系化合物能带分析 |
5.2.3 锑系、铋系化合物总态密度和分态密度分析 |
5.2.4 锑系、铋系化合物电荷布局数分析 |
5.2.5 锑系、铋系化合物重叠聚居数分析 |
5.3 氯盐体系下Sb~(3+)、Bi~(3+)水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5.4 红外光谱分析氯盐体系下锑、铋水解机理 |
5.4.1 Sb~(3+)/Bi~(3+)—Cl—H_2O体系SbCl_3、BiCl_3固体水解红外光谱分析 |
5.4.2 Sb~(3+)/Bi~(3+)—Cl—C_2H_5OH体系SbCl_3、BiCl_3固体乙醇醇解红外光谱分析 |
5.4.3 Sb~(3+)/Bi~(3+)—Cl—(CH_2OH)_2 体系SbCl_3、Bi Cl_3固体乙二醇醇解红外光谱分析 |
5.4.4 Sb~(3+)/Bi~(3+)—HCl体系SbCl_3、BiCl_3液体水解红外光谱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铜阳极泥选择性浸出砷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的性质 |
1.1.1 铜的物理性质 |
1.1.2 铜的化学性质 |
1.2 铜的资源、生产消费与用途 |
1.2.1 铜的资源 |
1.2.2 铜的用途、生产与消费 |
1.3 铜的冶炼方法 |
1.4 铜阳极泥的成分与性质 |
1.4.1 阳极泥的生成 |
1.4.2 铜阳极泥的化学组成 |
1.4.3 铜阳极泥的物相组成 |
1.5 铜阳极泥的处理方法 |
1.5.1 传统火法工艺 |
1.5.2 选冶联合法工艺 |
1.5.3 湿法工艺 |
1.6 从铜阳极泥中脱除砷锑的研究进展 |
1.6.1 火法脱除铜阳极泥中的砷锑 |
1.6.2 湿法脱除铜阳极泥中的砷锑 |
1.7 本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铜阳极泥理论分析 |
2.1 工艺选择 |
2.2 酸性体系下各金属元素浸出反应的E-pH分析 |
2.2.1 砷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 |
2.2.2 锑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 |
2.2.3 铋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 |
2.2.4 银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 |
2.2.5 硒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 |
2.2.6 铜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 |
2.2.7 镍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 |
2.2.8 铅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 |
2.3 动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铜阳极泥酸性浸出试验原料、设备及试验方法 |
3.1 铜阳极泥试验原料的理化性质 |
3.2 试验试剂 |
3.3 试验工艺 |
3.4 试验过程 |
3.5 分析与检测 |
3.5.1 XRD分析 |
3.5.2 XRF分析 |
3.5.3 化学分析法 |
3.5.4 ICP- AES分析 |
第四章 铜阳极泥浸出过程研究 |
4.1 硫酸浓度、盐酸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4.2 NaCl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4.3 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4.4 液/固比对浸出率的影响 |
4.5 浸出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4.6 较优工艺条件试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响应曲面法优化酸性体系浸出铜阳极泥的工艺 |
5.1 分析方案及试验设计结果 |
5.2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
5.3 响应曲面分析 |
5.4 优化条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加压浸出废杂铜阳极泥高效提取稀散金属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和碲的物化性质 |
1.1.1 硒的物理化学性质 |
1.1.2 碲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 硒和碲的资源及用途 |
1.2.1 硒的资源及用途 |
1.2.2 碲的资源概述及用途 |
1.3 硒碲的提取工艺 |
1.3.1 硒的提取工艺 |
1.3.2 碲的回收工艺 |
1.4 废杂铜阳极泥的产生、性质及处理方法 |
1.4.1 废杂铜阳极泥的产生 |
1.4.2 废杂铜阳极泥的性质 |
1.4.3 废杂铜阳极泥的处理工艺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提出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分析检测仪器 |
2.4 分析检测方法 |
2.4.1 XRF分析 |
2.4.2 ICP-AES分析 |
2.4.3 MLA分析 |
2.4.4 XRD分析 |
2.4.5 SEM分析 |
2.5 实验方法 |
2.5.1 常压浸出的实验方法 |
2.5.2 加压氧化酸浸的实验方法 |
2.5.3 从含硒碲的溶液中还原硒碲的实验方法 |
第三章 废杂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特征 |
3.1 废杂铜阳极泥的成分分析 |
3.2 废杂铜阳极泥的物相分析 |
3.3 废杂铜阳极泥颗粒的形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杂铜阳极泥中硒碲的浸出工艺研究 |
4.1 理论分析 |
4.1.1 化学反应方程式 |
4.1.2 电位-pH图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常压硫酸浸出实验研究 |
4.2.2 加压硫酸浸出实验研究 |
4.2.3 二段加压酸浸实验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废杂铜阳极泥浸出液中富集硒碲的实验研究 |
5.1 理论分析 |
5.1.1 铜粉置换硒碲的理论分析 |
5.1.2 亚硫酸钠还原硒碲的理论分析 |
5.2 还原沉淀硒碲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铜粉置换硒碲的实验研究 |
5.2.2 亚硫酸钠还原硒碲的实验研究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硕士期间获奖 |
(10)微波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脱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的性质及用途 |
1.2 铜阳极泥概述 |
1.2.1 铜阳极泥的来源 |
1.2.2 铜阳极泥的组成 |
1.3 铜阳极泥处理工艺 |
1.3.1 传统火法处理工艺 |
1.3.2 半湿法处理工艺 |
1.3.3 全湿法处理工艺 |
1.3.4 选冶联合处理工艺 |
1.4 微波加热技术及阳极泥方面的应用 |
1.4.1 微波加热技术原理及优点 |
1.4.2 微波技术在阳极泥方面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5 检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
2.5.1 介电测试原理及设备 |
2.5.2 硒含量测定 |
2.5.3 数据计量方法 |
第三章 微波介电特性及升温特性研究 |
3.1 介电特性参数 |
3.2 铜阳极泥介电特性研究 |
3.2.1 温度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3.2.2 酸泥比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3.3 微波升温特性研究 |
3.3.1 物料量对升温特性的影响 |
3.3.2 微波功率对升温特性的影响 |
3.3.3 酸泥比对升温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阳极泥焙烧热力学分析 |
4.1 氧气条件热力学分析 |
4.2 硫酸条件热力学分析 |
4.3 硫酸/氧气条件热力学分析 |
4.4 热力学化学平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硫酸化焙烧响应曲面法优化研究 |
5.1 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 |
5.1.1 单因素条件实验 |
5.1.2 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及结果 |
5.1.3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
5.1.4 响应曲面分析 |
5.1.5 工艺优化及验证 |
5.2 焙烧产物表征分析 |
5.2.1 焙烧渣SEM分析 |
5.2.2 硒的表征分析 |
5.2.3 砷的表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铜阳极泥焙烧动力学研究 |
6.1 热重结果分析与讨论 |
6.2 热分析动力学分析 |
6.2.1 Flynn-Wall-Ozawa(FWO)积分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硕士期间申请的国家专利 |
附录 C 硕士期间获奖 |
四、铜阳极泥处理工艺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D]. 邹建柏.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从铜阳极泥中提取银的工艺研究现状[J]. 房孟钊.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21(03)
- [3]粗硒氧化调控-真空挥发提纯新技术的研究[D]. 查国正.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铜阳极泥蒸硒过程中含硒物相变化的研究[D]. 张栋.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我国铜、铅阳极泥脱砷工艺研究现状[J]. 张金池,张福元.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21(02)
- [6]碲的提取研究现状[J]. 程籽毅,朱勋梅,曾英,谢鸿观,周堃.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05)
- [7]铜阳极泥复合酸浸砷锑铋工艺及锑铋水解机理研究[D]. 徐振鑫. 江西理工大学, 2020
- [8]铜阳极泥选择性浸出砷锑的研究[D]. 杨臻昊.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加压浸出废杂铜阳极泥高效提取稀散金属的实验研究[D]. 刘溢.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微波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脱硒研究[D]. 李华健.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