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城镇论文_王莉红,张军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绿洲城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绿洲,城镇,额济纳旗,因子,空间,模型,机制。

绿洲城镇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红,张军民[1](2019)在《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绿洲城镇空间扩张驱动力分析——以新疆石河子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空间无序扩张是产生当代"城市病"的重要根源,既是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热点,更是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根据城市增长自组织原理及其空间结构理论,基于遥感影像识别和空间分析技术,用空间统计分析和地理探测模型,以新疆石河子市为例分析了典型绿洲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固定资产投资对建设用地扩张的解释力度最大,而人口因子的解释力最小,其他非人口因子的内生因子的解释力度较强。表明石河子市处于投资驱动初级阶段,投资规模及强度对城市扩张影响较大,但投资结构及投资效益改进不显着。(2)各因子交互作用呈线性增强关系,表明内生因子对建设用地扩张的交互作用具有明显的线性和非线性增强作用,符合城市化初级阶段的扩张规律。扩大人口及经济规模、提高要素及产出效率是提高交互效益的关键。(3)道路交通发展是城市扩张的最主要环境(背景)因子,但其解释力远远小于内生因子,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力和交互力都不明显,反映了城市扩张受到流域环境条件及生态基础的影响相对较弱,对稀缺或优势资源、要素及区位的竞争压力较小,绿洲城市还有较大的扩大空间和职能扩张潜力,应该有效利用城市规划手段来规范和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和扩张。(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董弟文[2](2019)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和田绿洲时空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绿洲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自然、人文两种特色的生态地理景观,是干旱地区人们生存、活动与发展的主要自然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绿洲发生了显着变化,绿洲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以和田绿洲作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像元二分模型、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对和田绿洲的规模、格局、重心迁移进行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对和田绿洲植被覆盖以及绿洲城镇规模、格局、重心迁移变化的研究来探讨绿洲发展与绿洲植被覆盖和城镇扩展之间的关系,分析绿洲植被覆盖和城镇扩展对绿洲发展的影响。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绿洲发展与绿洲植被覆盖、城镇扩展关系的探讨,总结其内在存有的相关规律,为今后和田绿洲的生态安全、可持续地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及合理化建议。结果显示:(1)1994—2016年绿洲的扩展主要是以外围扩张,内部填充的方式进行。在近23年间绿洲面积呈增加趋势。耕地面积的增加是和田绿洲面积变化的主要贡献者,位于和田绿洲西部的皮墨垦区以及绿洲东南部的乡镇,是绿洲扩张最为明显的区域。与此同时,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中间地带耕地的扩张也较为明显。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状态转移矩阵下,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转移最为明显,两者均显示转移为耕地;(2)和田绿洲高植被覆盖区域主要集中在绿洲中部,并呈大面积片状分布;中、低植被覆盖区主要分布在绿洲的外围,斑块面积较小,破碎程度较高。1994—2016年间绿洲的植被覆盖总面积和高植被覆盖面积均呈现显着增加趋势,高植被对绿洲面积的增加贡献较大。在不同等级的植被覆盖转移中,裸地和低植被覆盖主要向中植被覆盖转移,而中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显示出了相互转移的趋势;(3)在城区面积变化中,和田市的城区面积不仅变化大,而且城区面积也最大,墨玉县和洛浦县的城区面积变化也较大,但在变化幅度上小于和田市的变化。在研究时段内,和田市、墨玉县以及洛浦县城镇面积都呈增加趋势,且和田市和墨玉县分别向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附近扩张,洛浦县向和田市方向扩张;(4)在绿洲的时空演变与绿洲植被覆盖、城镇时空变化的关系中,绿洲植被覆盖的变化直接决定了绿洲空间边界的变化,核心城镇在空间上的扩张与绿洲边界的直观联系不太明显,而绿洲周边小村镇的变化对绿洲边界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5)和田绿洲的发展,在注重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效益。在不断推进绿洲化及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天然生态屏障林草地的保护,保障天然林草地生态用水,确保未来绿洲长期、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01)

李雪梅[3](2019)在《新疆绿洲城镇组群内部经济联系及空间差异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洲城镇组群是新疆特殊区域形成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单一中心空间自组织模式。运用城市中心性指数、城市经济联系模型和Theil系数对新疆八大绿洲城镇组群内部城镇中心性、经济联系及空间差异测度。结果显示:(1)绿洲城镇组群内部的中心城市的中心性职能较强,周边城镇的中心性职能相对较弱,形成了单中心的空间自组织模式。(2)绿洲城镇组群内部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大小的排序一致,离中心城市的距离越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联系隶属度越高。(3)近10 a来绿洲城镇组群的整体空间差异一直在扩大,且呈现出继续扩大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明确城镇组群发展方向、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合理分工以及构建制度保障体系促进绿洲城镇组群的协同发展。(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1期)

成瑞雪[4](2018)在《新疆绿洲城镇组群研究——以博乐 阿拉山口 精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的城镇起源于绿洲,绿洲城镇是新疆区别于其他地区城镇的重要特征,绿洲城镇具有封闭性,因此推进绿洲城镇形成组群发展势所必然。本文以天山北麓绿洲带末端城镇博乐市-精河县-阿拉山口市为例,探索构建绿洲城镇组群的最优方式,以推动新疆绿洲经济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8年16期)

邓鹏,赵明[5](2018)在《绿洲小城镇的“城市双修”策略研究--以内蒙古额济纳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双修"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转型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提升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额济纳旗实践研究为例,通过剖析绿洲小城镇的特征、问题和"城市双修"的诉求,从生态安全格局修复、文化特色风貌修补、服务设施扩展完善、道路交通出行优化等四个方面探讨绿洲小城镇的"城市双修"策略。(本文来源于《城市发展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刘丽[6](2018)在《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绿洲城镇空间格局演变及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城镇的发展在西北区域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但是在发展初期大量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和活动使得新疆一些绿洲城镇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因此,对新疆绿洲城镇空间格局的演变的研究对于绿洲的生态稳定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新疆农七师一二五团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Quickbird(2005年)和Spot(2015年)高分遥感影像,综合运用遥感和GIS相关技术并融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新疆一二五团2005年—2015年的的空间格局演变情况给予了系统分析,并基于CLUE-S模型完成了团场2025年的空间格局演变预测的工作。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首先完成了高分影像预处理工作,然后综合RAMS方法和ESP工具确定了影像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所对应的最优分割尺度,最后利用基于FNEA算法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实现对研究区影像的分割,分割效果理想。(2)本文在SEaTH算法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对象特征的选择和分析,完成特征空间的优化,然后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方法对研究区的两期高分影像数据进行了准确提取。2005年和2015年的整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0.86,0.83 以及 0.9,0.87。(3)本文分别从土地利用动态度、用地类型面积变化、变化速度、转移方向以及重心变化等方面对研究区空间格局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这十年间,一二五团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布始终以耕地和自然保留地为主体,且耕地面积最大。且变化最大的为自然保留地,耕地次之,说明团场开荒造田和土地盐碱化治理卓有成效,成绩斐然;部分耕地和自然保留地转移为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幅度明显,体现了团场城镇化的进程。(4)在景观生态学的基础上,综合多种景观指数构建景观格局评价体系,最后分别在类型级别和景观级别上实现一二五团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十年间,团场优势景观类型的优势度不断增大,而景观破碎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多样性下降,人为干扰明显。(5)本文分别以2005年和2015年为模拟初年,选取了与地形和社会经济相关的10个驱动因子,基于CLUE-S模型分别模拟出2015年和2025年的空间格局分布情况,并结合真实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完成精度验证,结果表明2015年团场土地利用分布模拟图的kappa系数达到了 83.78%,模拟精度比较理想。这说明CLUE-S模型在城镇的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王聪[7](2018)在《“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涨落过程与反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城镇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敏感地区,探究西北城镇发展与环境脆弱化系统间的涨落过程,可以为该区域城镇管理方面提供有效的发展建议,同时乌-昌-五绿洲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且复杂的互相制约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这种机制可以有效的了解乌-昌-五城镇系统运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五家渠市为例,运用RS/GIS技术、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影响对此区域进行地被覆盖提取,同时利用多波段运算对该地区2005年-2015年的生态环境指数进行分级,同时结合城市年鉴数据和指标标准值对城镇进行了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1、乌昌五区域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0-15年下降3.27%),裸地面积减少(37%下降至30%),建成区面积增加(5.38%上升至9.42%),沙地、盐碱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增加。2、乌昌五地区整体环境质量变化呈现向居中分布趋势,即随时间劣度评价及优秀评价都逐渐降低,中度评价、良度评价逐渐增长。良度评价由16.8%增长至31.4%,中度评价由37.9%增长至51.9%,优度评价由23.5%下降至12.2%。3、2005年至2015年乌昌五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变特征为:05-07年为下降阶段,07-08年为上升阶段,08-15年为下降阶段。综合表明当地政府充分重视城镇环境工作,对城市环境及设施等建设做出了突出表现。本文在对原始数据的涨落过程探讨后又对高层次构成系统进行了多元时空马尔科夫涨落分析,得到各个子系统2005年-2015年间变化的涨落过程,根据调研及城镇运行报告等相关资料得出系统数据涨落变化的背后原因,让管理者充分了解此区域城镇发展运行规律。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对城镇发展系统及绿洲环境脆弱化系统进行建模仿真模拟,根据模拟数值分析观测城镇数据变化,并通过调节系统内不同影响因子(科技要素、环境要素等)观测对其它系统影响的数值变化概率分布,通过分析得到该区域城镇系统之间各个子系统的非线性反馈机制,证明城镇之间各个系统影响关系并不仅仅呈现简单的线性变化,而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非线性反馈变化,且给出在不同的影响要素偏重的情况下(即政府偏重不同要素发展),城镇发展运行的差异性。阐述绿洲城镇发展的自组织过程,即从原始生态到原始绿洲的演变;绿洲系统到绿洲城市系统的跃迁;绿洲复合系统的复杂性增长叁个阶段,并指出城镇系统具有自组织临界性。借用控制科学理论思想解释城镇系统的脆性特征,并给出范德波尔方程及洛伦兹方程在两个系统同步过程中的脆性应用,提出脆性理论对城镇发展控制方面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李东,由亚男,马长发,关靖云,张文秀[8](2018)在《干旱区绿洲城镇空间贫困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叁地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贫困是通过研究贫困现象与地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分析贫困的空间分异特征,研判致贫原因并制定反贫策略。以2015年新疆南疆叁地州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IS技术、TOPSIS模型并结合熵值法,系统分析了新疆南疆叁地州空间贫困分异特征,最后借助障碍度模型进行贫困与地理资本要素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各县(市)与最优目标的贴近度,可将研究对象分为叁类地区:一级贫困区包括塔县、乌恰县、阿合奇县、和田县、喀什市、和田市、民丰县、叶城县、皮山县、阿克陶县;二级贫困区包括于田县、策勒县、巴楚县、莎车县、阿图什市、墨玉县、洛浦县;叁级贫困区包括泽普县、麦盖提县、伽师县、英吉沙县、疏附县、岳普湖县、疏勒县。整体上,自然地理环境恶劣,位置偏远、生产资料匮乏,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偏低,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农村人口比重偏高等对研究区空间贫困的影响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世界地理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9](2018)在《新疆旅游资源战略性开发对缓解绿洲城镇孤岛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负责人简介:杨宏伟(1967-),男,1967年7月生,河南滑县人,硕士,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理论教学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教材)4部。本课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疆旅游资源战略性开发对缓解绿洲城镇孤岛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11XMZ048)",2017年9月结题。课题主要基于新疆绿洲城镇孤岛效应影响研究旅游业发展对促进新疆绿洲城镇化的机理。通过对"十一五"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新疆旅游资源战略性开发的规划实施的综合分析,从新疆旅游(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经济》期刊2018年01期)

李彦超[10](2017)在《丝绸之路绿洲段沿线城镇兴衰的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城市兴衰一般理论,详细考察丝绸之路绿洲沿线城镇的兴起与发展历程,得出其兴衰发展的五项影响因素:地理资源、政策法令、社会文化、经济产业,和技术发展。并以个例城镇楼兰、喀什与吉木萨尔为案例地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分析多重因素影响下城市发展的不同样态,为绿洲丝路沿线城镇的规划更新提供启示。(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7年14期)

绿洲城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绿洲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自然、人文两种特色的生态地理景观,是干旱地区人们生存、活动与发展的主要自然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绿洲发生了显着变化,绿洲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以和田绿洲作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像元二分模型、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对和田绿洲的规模、格局、重心迁移进行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对和田绿洲植被覆盖以及绿洲城镇规模、格局、重心迁移变化的研究来探讨绿洲发展与绿洲植被覆盖和城镇扩展之间的关系,分析绿洲植被覆盖和城镇扩展对绿洲发展的影响。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绿洲发展与绿洲植被覆盖、城镇扩展关系的探讨,总结其内在存有的相关规律,为今后和田绿洲的生态安全、可持续地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及合理化建议。结果显示:(1)1994—2016年绿洲的扩展主要是以外围扩张,内部填充的方式进行。在近23年间绿洲面积呈增加趋势。耕地面积的增加是和田绿洲面积变化的主要贡献者,位于和田绿洲西部的皮墨垦区以及绿洲东南部的乡镇,是绿洲扩张最为明显的区域。与此同时,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中间地带耕地的扩张也较为明显。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状态转移矩阵下,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转移最为明显,两者均显示转移为耕地;(2)和田绿洲高植被覆盖区域主要集中在绿洲中部,并呈大面积片状分布;中、低植被覆盖区主要分布在绿洲的外围,斑块面积较小,破碎程度较高。1994—2016年间绿洲的植被覆盖总面积和高植被覆盖面积均呈现显着增加趋势,高植被对绿洲面积的增加贡献较大。在不同等级的植被覆盖转移中,裸地和低植被覆盖主要向中植被覆盖转移,而中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显示出了相互转移的趋势;(3)在城区面积变化中,和田市的城区面积不仅变化大,而且城区面积也最大,墨玉县和洛浦县的城区面积变化也较大,但在变化幅度上小于和田市的变化。在研究时段内,和田市、墨玉县以及洛浦县城镇面积都呈增加趋势,且和田市和墨玉县分别向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附近扩张,洛浦县向和田市方向扩张;(4)在绿洲的时空演变与绿洲植被覆盖、城镇时空变化的关系中,绿洲植被覆盖的变化直接决定了绿洲空间边界的变化,核心城镇在空间上的扩张与绿洲边界的直观联系不太明显,而绿洲周边小村镇的变化对绿洲边界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5)和田绿洲的发展,在注重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效益。在不断推进绿洲化及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天然生态屏障林草地的保护,保障天然林草地生态用水,确保未来绿洲长期、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绿洲城镇论文参考文献

[1].王莉红,张军民.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绿洲城镇空间扩张驱动力分析——以新疆石河子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2].董弟文.城镇化背景下的和田绿洲时空演变分析[D].新疆大学.2019

[3].李雪梅.新疆绿洲城镇组群内部经济联系及空间差异测度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9

[4].成瑞雪.新疆绿洲城镇组群研究——以博乐阿拉山口精河为例[J].当代经济.2018

[5].邓鹏,赵明.绿洲小城镇的“城市双修”策略研究--以内蒙古额济纳旗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

[6].刘丽.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绿洲城镇空间格局演变及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7].王聪.“乌—昌—五”城镇发展与绿洲环境脆弱化的涨落过程与反馈机制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8

[8].李东,由亚男,马长发,关靖云,张文秀.干旱区绿洲城镇空间贫困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叁地州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8

[9]..新疆旅游资源战略性开发对缓解绿洲城镇孤岛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8

[10].李彦超.丝绸之路绿洲段沿线城镇兴衰的机制探讨[J].城市地理.2017

论文知识图

张掖绿洲城镇空间分布张掖绿洲城镇空间分布天山北坡19个绿洲城镇的聚类分...渭-库绿洲城镇人口和城镇居民用水...节水防污型绿洲城镇发展模式天山北坡19个绿洲城镇的聚类分...

标签:;  ;  ;  ;  ;  ;  ;  

绿洲城镇论文_王莉红,张军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