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分布论文-支晓宇,韩迎春,邢芳芳,雷亚平,冯璐

群体分布论文-支晓宇,韩迎春,邢芳芳,雷亚平,冯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群体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麦棉套作,麦棉连作,光截获,棉铃分布

群体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支晓宇,韩迎春,邢芳芳,雷亚平,冯璐[1](2019)在《不同麦棉两熟种植制度对棉花群体冠层光截获及棉铃时空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急剧下降,为了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研究了麦棉两熟种植制度对棉花群体光截获及棉铃分布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处理为单作棉花、麦棉套作和麦棉连作,重复3次。测定棉花冠层入射光和反射光;调查棉花生育进程。结果为:(1)生育期存在显着差异,2016年和2017年连作棉花出苗至现蕾天数比单作棉花分别短10天和7天,但开花至吐絮天数前者比后者分别长15天和17天。2017年麦棉套作棉花出苗至现蕾天数与单作棉花间差异最大。(2)单作棉花较其他处理棉花光截获能力强,2016年棉花冠层纵向60 cm、横向30 cm处,单作棉花光截获率比麦棉套作棉花高71.4%,比麦棉连作棉花高78.6%。(3)9月中旬单作棉花和麦棉套作棉花铃数从中部果枝分别向下部和上部果枝递减,麦棉连作棉花下部果枝铃数较高。综上,麦棉两熟种植模式主要通过影响棉花生育进程进而影响其群体光截获率,最终造成产量分布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4期)

剡文莉,罗宝龙,倪永清[2](2019)在《中国西北地区不同民族群体母乳微生物组的地域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母乳对于构建健全的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组至关重要,尤其是Bifidobacterium等益生菌的主要载体。本研究采用16S rRNA及Bifidobacterium特异功能基因(groEL Gene)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西北地区汉、藏、维、哈等不同民族群体的初乳(n=580)和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母婴(n=25)对粪便、母乳微生物组、多样性及组间差异及Bifidobacterium种系在母婴间的发生进行了研究。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母乳微生物组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显着差异,地理环境、分娩方式、饮食习惯及哺乳阶段对母乳微生物组的影响明显。哺乳早期阶段婴儿组肠道微生物与母乳组更相似,12个月后成人化倾向明显。groEL基因对母婴双歧杆菌种系结构分析表明,母亲组肠道与相对应的婴幼儿组肠道Bifidobacterium种系组成更相似。其中,B.breve可作为婴儿型Bifidobacterium标志,在哺乳12月后,幼儿组及母亲组肠道样品中相对丰度明显降低;B.ruminantium在幼儿组肠道样品中相对丰度逐渐升高,可能是该群体婴儿组肠道微生物成人型Bifidobacterium标志。但是一些成人型双歧杆菌在对应的母乳样品中检测不到,对其发生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李晶,汪天颖,朱宏武,陆魁东[3](2019)在《长株潭城市群体小时级降水资源分布及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域11个气象站1961—2017年3—11月逐小时降水量,分析了该区域内降水日变化、夜间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季节演变(春、夏、秋季)与早稻抽穗扬花时段降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降水日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布,小时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峰值时次基本一致。各个年代、季节小时降水量峰值均稳定位于4:00~8:00和15:00~16:00,但峰值和次峰值的时次存在差异;随年代推移,夜间降水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夜间降水量高于日间;春、夏、秋季夜间降水量与日间比值分别为117%、81%、110%;幕阜-连云山丘区为研究区域夜间降水量高值区;幕阜-罗霄山脉区为研究地区内早稻抽穗扬花时段降水量、降水强度的高值区,株洲中部为同时段降水偏少的地区。(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陈少瑜,吴涛,肖良俊,宁德鲁,贺娜[4](2019)在《叁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云南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叁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153份3个不同海拔的云南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30个等位序列,各序列在153份样本中的出现频率各不相同,其中A_(122)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0.830 1;有14个频率仅为0.003 3的稀有序列;3个群体等位序列数量占总数的比例为80.00%~86.92%,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636 2,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1.291 1,期望杂合度(H_e)平均为0.638 4,遗传多样性属于中等水平;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由高至低依次为2 000 m≤h(海拔)<2 400 m群体、h<2 000 m群体、h≥2 400 m群体。其中值得关注的是h≥2 400 m群体,高频率等位序列A_(122)的频率为0.852 3,尤其是稀有等位序列数量有8个,占稀有等位序列总数的57.14%。(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漆永红,曹素芳,李雪萍,李敏权[5](2019)在《青藏高原地区青稞茎基腐病病原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毒素化学型及其地理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青藏高原沿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毒素化学型及其地理分布,采用SSR分子标记法对6个地理种群91株燕麦镰孢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对SSR引物在91株燕麦镰孢菌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14个,多态性位点数13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2.86%。6个地理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82,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Shannon信息指数为0.47,多态性位点数为11.50,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15%。6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3~0.99,遗传距离为0.01~0.18。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遗传相似度与海拔差距无显着相关性。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聚为3个大类群,Group Ⅰ由甘肃省临潭县、合作市和卓尼县种群组成,Group Ⅱ由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刚察县种群组成,Group Ⅲ由青海省海晏县种群组成。燕麦镰孢菌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3.63%。燕麦镰孢菌毒素化学型分为NIV、DON、3-AcDON叁大类,没有15-AcDON毒素化学型,其中DON毒素化学型在6个地理种群中均有分布。表明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世平[6](2019)在《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荚数垂直分布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高产是大豆育种的主要目标,而荚数是大豆产量的重要组成因素,同时也是受多基因调控的数量性状。荚数往往受大豆品种和播种环境的影响,且荚数在大豆主茎上、中、下叁个部位具有不均等分布的情况。本研究侧重于探索植株不同部位荚数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调控其表达的QTL。通过大豆植株荚数空间分布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大豆荚数在垂直分布空间上的差异,对大豆荚数育种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借鉴意义;利用FW-RIL定位的优势,验证和补充调控植株荚数的QTL,得到的MQTL利于育种实践开展的同时,对QTL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的筛选与预测提供借鉴作用。田间试验于201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进行,以大豆FW-RIL(垦丰14×垦丰15)×(黑农48×垦丰19)的160个家系作为遗传研究群体,将试验材料分为两个播期(5月7日、5月17日)进行播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并设置重复数为2。于始熟期过后,收获之前进行田间调查。调查主茎自茎尖生长点至子叶节各节的1粒荚数、2粒荚数、3粒荚数和4粒荚数。将植株地上部分按节数分为上、中、下叁部分(即上、中、下叁个部位的节数比为x:x±1:x),分别统计植株上、中、下叁个部位的一粒荚数、二粒荚数、叁粒荚数和四粒荚数。应用包含275个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对两个播期的12个荚数性状进行QTL定位。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在LOD阈值设置为2.5的情况下定位QTL。搜集到了之前学者公开发表的来自17篇文献的调控大豆植株荚数的QTL共计59个,结合本研究定位到的QTL进行Meta-QTL分析。得出下列结果:(1)F测验的结果表明,FW-RIL在2个播期下,各性状的基因型(家系)间的差异均为极显着(P<0.01)。因此,该群体适宜于进行方差分析与QTL定位。从荚数在植株上的空间分布的角度上看,荚数集中分布于植株的中部,既中部多,上下少。且各类荚的数量表现为叁粒荚>二粒荚>四粒荚>一粒荚。成对数据t测验结果表明,播期对该群体的12个性状中的中部二、叁粒荚数影响显着(P<0.05),植株下部一、二粒荚数受播期的影响极显着(P<0.01)。12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结果表明,两个播期下的上部一粒和上部二粒、上部二粒和上部叁粒、上部一粒和中部一粒等24组荚数性状间具有显着(P<0.05)及以上水平的相关性。ANOVA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植株荚数受到基因型、植株不同部位、基因型与播期互作效应、基因型与植株不同部位互作效应的影响极显着(P<0.01)。(2)共定位到72个控制大豆荚数的QTL。分别定位到调控主茎上、中、下叁个部位的QTL的个数为:33个、28个和25个,分别定位到调控主茎一、二、叁、四粒荚数的QTL的个数为:18个、20个、27个和27个。单个QTL可以解释的表型变异率(PVE)介于0.96%至16.85%之间。72个QTL中,40个QTL与之前学者定位到的QTL具有包含、重迭或交叉区域,其它32个QTL用以对荚数QTL进行补充。(3)定位到含有2个及以上组成QTL的MQTL共计37个。其中,MqPN-C2-2在具有较高表型贡献率(11.70%)的同时,相关QTL数量也达到最多,为20个。因此,可以将MqPN-C2-2认为是进行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筛选的良好MQTL选择。(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赵云博[7](2019)在《肉质性状相关分子标记在五个黄牛群体中的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肉脂肪酸组成成分是衡量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牛肉的风味和营养。一直以来,肉牛养殖业主要通过饲料配比来改善牛肉中的脂肪酸组成。随着分子遗传学快速发展,利用基因和分子标记选育改善牛肉脂肪酸组成成为可能。FABP4和FASN基因是影响牛肉脂肪酸组成的关键候选功能基因,FABP4 g.3691G>A和FASN g.16024A>G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日本黑毛和牛的脂肪酸组成显着相关。本研究检测了两个蒙古牛群体(来自蒙古国和内蒙古地区)、鲁西黄牛、湘西黄牛和广西黄牛群体中上述两个SNP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并与日本黑毛和牛、日本棕毛和牛、韩国黄牛、荷斯坦牛、弗莱维赫牛、海福特牛和安格斯牛,展开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蒙古牛群体中,两个SNP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显着高于鲁西黄牛、湘西黄牛和广西黄牛;从地理分布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步减小的趋势;我国黄牛优势等位基因频率显着低于日本黑毛和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袁晓莺[8](2019)在《同域分布的核桃和铁核桃群体遗传及选择基因生物信息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桃(Juglans regia L.)和铁核桃(J.sigillata Dode.)均隶属于壳斗目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属(Juglans)胡桃组(Section Dioscaryon或Sect.Juglans),为第叁纪“孑遗植物”。其中核桃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因其坚果和木材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生态价值,故而体现出超高的经济价值。铁核桃为胡桃属植物中国特有种,与广泛栽培的核桃亲缘关系密切。由于在中国西南部核桃与铁核桃表现出显着的同域分布模式,因此探讨该两个近缘种同域分布种间基因渐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大多数研究只针对该组某一物种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缺乏对胡桃属内两个近缘种的综合比较,没有完全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基因渐渗以及两个近缘种种间深层次的物种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利用课题组从胡桃属五个物种筛选出的25对EST-SSR位点对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同域分布的核桃及其近缘种铁核桃间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基因渐渗进行了研究。此外,对两个近缘种基于转录组选择消除分析筛选出的10个受选择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本研究利用25对EST-SSR分子标记对云贵川地区胡桃组内两个近缘种28个居群(核桃:15个居群,190个个体;铁核桃:13个居群,316个个体),共506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和基因渐渗分析研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核桃与铁核桃相比,核桃群体拥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核桃:H_O=0.291,H_E=0.306,PPL=0.328;铁核桃:H_O=0.260,H_E=0.267,PPL=0.273)。景观遗传IDW分析显示:云南北部和贵州的核桃遗传多样性较高,而云南西北部的铁核桃遗传多样性较高。基于贝叶斯的聚类分析表明四个数据集遗传结构结果显示K=2时,核桃和铁核桃各物种不同居群间并没有显着地分为两个遗传聚类,存在显着的基因渐渗,两个聚类间并未出现清晰的界限。主坐标分析(PCoA)、系统进化树(NJ、UPGMA)都进一步证实了Structure软件分析的结果,我们推测主要与二者的系统关系密切相关。分子方差(AMOVA)分析表明胡桃组近缘种组间分子变异为7.3%,在各物种居群内,核桃与铁核桃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居群内存在显着的变异百分比(核桃73%,P<0.0001;铁核桃76%,P<0.0001),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小。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群体大小(θ)值和迁移率(M)值均大于零,核桃与其近缘种间存在高度不对称的历史基因流。Mantel检验分析表明核桃与铁核桃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核桃:P=0.27,r=-0.065,R2=0.0042;铁核桃:P=0.32,r=0.05,R2=0.0025)。结合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应该可以为后续核桃与铁核桃种质遗传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2)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个近缘种核桃及铁核桃进行了选择消除分析,并结合转录组测序与核桃已公布参考基因组注释分析共筛选出10个差异受选择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我们对10个受选择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基因编码氨基酸数范围为204-945,理论等电点(PI)范围在4.86-9.31内,80%的基因编码蛋白属于不稳定蛋白,脂肪指数在54.97-106.98间变化。亲疏水性分析表明所有基因平均亲疏水性均为负值,预测各基因编码蛋白为亲水性蛋白。跨膜结构域预测表明前30个氨基酸只有WALNUT_00006189和WALNUT_00025804基因具有明显的跨膜区域,属于横向跨膜蛋白,其余基因均不存在跨膜结构。所有基因编码蛋白不存在明显的信号肽特征,推测其不属于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10个受选择基因定位到真核生物中。主要的二级结构和叁级结构由α-螺旋(α-helix)和无规卷曲(Random coil)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核桃与欧洲栓皮栎聚为一进化分支,表现出较高的序列同源性。我们还对筛选出的10个受选择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结构域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每个基因编码蛋白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特性,并在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后续指导农业生产上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董鹏斌,王宁,房敏峰,何颖,刘鸿宴[9](2019)在《珍稀濒危植物卵叶羌活自然群体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卵叶羌活自然群体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式样和结构。方法利用二代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卵叶羌活的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引物,并对覆盖卵叶羌活整个自然地理分布范围的群体样品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通过基因组de novo组装共获得了780条含SSR位点的基因片段序列;筛选出10对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标记引物,对卵叶羌活整个自然地理分布区的6个群体共105个样品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发现每条引物的等位基因数(No)在1~6(平均值为3.530);每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范围在0.305~0.457,说明卵叶羌活具有中到高度水平的遗传变异。基于Bayesian的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卵叶羌活的6个地理群体可以分为2个大的遗传分组,两组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或遗传渐渗。结论二代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极大丰富了珍稀濒危植物卵叶羌活的SSR数据库,其自然群体遗传变异式样可能与该物种较长的进化历史以及不同地理群体之间长距离的花粉扩散有关。(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0期)

张建伟,张景源[10](2019)在《论金代词人地理分布与群体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金代词人的分布呈现出与宋代不同的特点,河南、陕西有所下降,河北、山西有所上升,黑龙江、辽宁、甘肃、宁夏则是首次出现词人。词人中出现了女真族完颜亮等五人,契丹族耶律履,开民族词人之先声。全真道士词人王重阳等人存词量较大。这些特点与金代民族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词这一诗体发展过程中的新气象。(本文来源于《地域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群体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母乳对于构建健全的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组至关重要,尤其是Bifidobacterium等益生菌的主要载体。本研究采用16S rRNA及Bifidobacterium特异功能基因(groEL Gene)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西北地区汉、藏、维、哈等不同民族群体的初乳(n=580)和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母婴(n=25)对粪便、母乳微生物组、多样性及组间差异及Bifidobacterium种系在母婴间的发生进行了研究。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母乳微生物组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显着差异,地理环境、分娩方式、饮食习惯及哺乳阶段对母乳微生物组的影响明显。哺乳早期阶段婴儿组肠道微生物与母乳组更相似,12个月后成人化倾向明显。groEL基因对母婴双歧杆菌种系结构分析表明,母亲组肠道与相对应的婴幼儿组肠道Bifidobacterium种系组成更相似。其中,B.breve可作为婴儿型Bifidobacterium标志,在哺乳12月后,幼儿组及母亲组肠道样品中相对丰度明显降低;B.ruminantium在幼儿组肠道样品中相对丰度逐渐升高,可能是该群体婴儿组肠道微生物成人型Bifidobacterium标志。但是一些成人型双歧杆菌在对应的母乳样品中检测不到,对其发生需要进一步探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体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支晓宇,韩迎春,邢芳芳,雷亚平,冯璐.不同麦棉两熟种植制度对棉花群体冠层光截获及棉铃时空分布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剡文莉,罗宝龙,倪永清.中国西北地区不同民族群体母乳微生物组的地域分布特征[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3].李晶,汪天颖,朱宏武,陆魁东.长株潭城市群体小时级降水资源分布及变化特征[J].湖北农业科学.2019

[4].陈少瑜,吴涛,肖良俊,宁德鲁,贺娜.叁江并流区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云南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5].漆永红,曹素芳,李雪萍,李敏权.青藏高原地区青稞茎基腐病病原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毒素化学型及其地理分布[J].植物保护学报.2019

[6].刘世平.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荚数垂直分布的QTL定位[D].东北农业大学.2019

[7].赵云博.肉质性状相关分子标记在五个黄牛群体中的分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8].袁晓莺.同域分布的核桃和铁核桃群体遗传及选择基因生物信息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9

[9].董鹏斌,王宁,房敏峰,何颖,刘鸿宴.珍稀濒危植物卵叶羌活自然群体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研究[J].中草药.2019

[10].张建伟,张景源.论金代词人地理分布与群体特点[J].地域文化研究.2019

标签:;  ;  ;  ;  

群体分布论文-支晓宇,韩迎春,邢芳芳,雷亚平,冯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