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冰期论文_高桂在

导读:本文包含了晚冰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冰期,气候,月亮,植被,波罗的海,定量,湖泊。

晚冰期论文文献综述

高桂在[1](2019)在《东北地区典型植物群落的表土植硅体记录及晚冰期以来古植被定量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地区处于东亚季风区北部,对过去全球变化十分敏感,重建该区域古植被演变历史对于了解欧亚大陆东缘的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植硅体指标为研究手段,首先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现代135种单种植物、189个典型植物群落样品和358个表土样品,系统研究区域典型植物群落下表土植硅体来源和保存的差异性,探索表土植硅体含量与群落数量特征间的定量关系,进而建立能够识别典型植物群落面貌特征的表土植硅体标准。然后,基于现代植硅体标准定量重建东北地区叁个剖面(LDBS、SY、HN,510个样品)的古植被演变历史,并据重建结果实现研究区内古植被格局时空演变的定量重建。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东北地区常见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植硅体产量和形态特征差异明显,草本植物植硅体产量普遍高于木本植物,且草本植物中特征植硅体类型(21类)的分类作用也明显优于木本植物(14类)。区域内典型植物群落中群落植硅体产量和组合特征也各有差别,利用群落植硅体组合分别能够相对准确的鉴别叁类草原群落(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和杂类草草原)和五类森林群落(栎林、红松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杂木林、红松-云冷杉林、山地杨桦林)。同时,常见植硅体指数中气候指数(Ic)和林草指数(W/G)能够半定量指示区域内植被类型的变化,干湿指数(Iph)则完全不适用于东北地区植被类型分类研究。东北地区典型植物群落植硅体组合差异性及指数适用性探究为进一步评估土壤植硅体—古植被重建研究潜力等提供重要依据。(2)东北地区典型植物群落下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本文分别建立了判别不同植物群落的现代表土植硅体组合和指数标准。基于表土植硅体组合所构建的判别函数能够非常准确的识别草原群落、森林草原和森林群落;草原群落中针茅草原和草甸草原的判别准确率也相对较高,羊草草原和杂类草草原的鉴别准确程度略低;森林群落中除红松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杂木林易混淆外,其他森林类型均能够相对准确的区分。同时,叁类植硅体指数也能够不同程度的半定量的区分不同群落类型。林草指数(W/G)以0.23和0.40为界,能够相对准确的指示草原群落、森林草原和森林群落。草本指数(Ig)以0.60为界可将草原群落较准确的划分为草甸草原和针茅草原,其中Ig指数小于0.35时,群落类型为杂类草草原的可能性较大。Iw°指数能够细分五类森林群落类型,分别为栎林(<0.38)、红松针阔混交林(0.38-0.58)、落叶阔叶杂木林或红松-云冷杉林(0.58-0.85)、山地杨桦林(>0.85)。东北地区典型植物群落下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及识别标准的建立,能够为本区域准确的古植被类型重建提供现代植硅体参考标准。(3)东北地区典型群落的群落植硅体和对应表土植硅体类型、浓度和含量存在一定对应关系,也具有明显的数量偏差。利用群落植硅体和表土植硅体的对应关系,本文分别定量界定了东北森林区和草原区表土不同植硅体类型对地上植物群落的代表性,依据代表程度可将植硅体类型划分为四类:适中代表性类型、超代表性类型、低代表性类型和特殊型,而且多数特征植硅体类型在森林区和草原区的代表程度明显不同。同时,本文提出有效校正表土植硅体代表性偏差的校正系数-R值,并建立了校正后表土植硅体含量与森林区和草原区地上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定量关系。局地范围内,利用表土植硅体含量均能够不同程度的定量指示森林区和草原区群落盖度和多样性的数量变化,表土植硅体指数还与森林群落的林草生物量比值具有显着的线性回归关系,进而可据此推导群落结构、森林郁闭度等森林群落外貌特征。区域水平上,校正后表土植硅体林草指数与区域范围内植被覆盖指数(NDVI)存在较显着的非线性拟合关系,利用林草指数可以定量重建区域范围内植被覆盖程度。本研究结果能够极大地提升植硅体指标的使用精度,也为全面精细的复原地质时期植被面貌等提供重要的现代植硅体标准。(4)基于现代植硅体标准,本文定量重建了晚冰期以来东北草原区(LDBS)、森林草原(SY)和森林区(HN)叁个地区的古植被演变历史。大布苏湖地区中全新世以来主要是草原群落,植被面貌经历了物种多样、较稀疏的针茅草原和杂类草草原交替阶段--物种较少、较茂密的针茅草原--物种较多样、较茂密的杂类草草原--C3禾草丰富、较茂密的草甸草原。双阳地区中全新世以来,植被面貌以森林草原为主,部分时段转变为森林类型。植被动态演替过程依次为:较稀疏、物种较多样的森林群落--茂密、物种多样的森林草原--茂密、物种较单一的森林草原--稀疏、物种较多样的森林群落。哈泥地区晚冰期以来,植硅体指标记录的植被类型始终为森林群落,森林群落的动态演变过程为:稀疏、物种单一的山地杨桦林--较稀疏、物种较多样的红松-云冷杉林--茂密、物种多样的红松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杂木林--茂密、物种多样的红松-云冷杉林。基于植硅体指标定量恢复的叁个地区的古植被面貌均与区域内其他古植被结果较一致,且植被面貌特征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本结果验证了现代植硅体标准在古植被重建中的准确性,开启了植硅体-古植被重建定量化的进程,古植被重建结果也为区域内古植被格局演变研究提供基础资料。(5)结合以上古植被重建结果进一步反演东北地区古植被格局,从时间轴上,全新世期间,东北地区植被演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不同地区植被演变具有同步的显着周期,同时提取到1500a、500a和150a的植被准周期,个别的植被准周期因受自然地理要素影响在不同地区各有差异。据以上植被周期预测,东北地区植被均处于林草比值相对偏低的阶段。从空间分布上,东北地区植被分布格局及森林-草原过渡界限呈现明显的波动迁移规律。森林草原过渡带迁移过程为:5.0 ka BP,过渡带范围为600mm等降水量线东西100km;4.0 ka BP,过渡区向东部小范围迁移;3.0 ka BP,过渡区西界明显西移;2.0 ka BP,过渡区东界东移,过渡带范围达到中全新世以来最大值;1.0 ka BP,过渡区西界向东迁移;现今,森林草原西界略有西移。距今3.0ka森林草原达到中全新世以来最偏西的位置,森林草原最大迁移距离约150-200km,其中森林草原向草原区的迁移距离明显高于森林区西侵距离。东北地区植被演变周期及分布格局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本区域内植被演变动态对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且太阳辐射、北大西洋环流等气候变化的动力成因也是东北地区植被演变的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冷程程[2](2019)在《晚冰期以来孤山屯泥炭地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处于东亚季风影响区,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且本区气候冷湿,泥炭地广泛发育。由于泥炭地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因此可做为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理想载体,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孤山屯泥炭地7.5m的泥炭剖面样芯进行1cm间隔的取样,并对泥炭样品进行AMS~(14)C测年和植硅体分析,得到了13.0 cal ka BP以来的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通过对植硅体序列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的重建,恢复了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并利用频谱分析讨论了孤山屯泥炭地古气候变化的周期,并综合前人对东亚夏季风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利用植硅体指标反演东亚夏季风演化的可靠性,重建了13.0 cal k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孤山屯泥炭剖面中观察到的植硅体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鞍型、齿型、帽型等32种类型的植硅体同时也发现了部分硅藻和海绵骨针。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孤山屯泥炭地以草本植物植硅体为主,也包含少量的木本植物植硅体。其中,草本植物植硅体主要来源于早熟禾亚科、黍亚科、虎尾草亚科、莎草科、蕨类植物。植硅体组合、温暖指数和PCA-F1得分的结果表明,13.0 cal ka BP以来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经历了冷湿(13.0-11.1 cal ka BP)-暖湿(11.1-6.5 cal ka BP)-转暖干(6.5-2.1 cal ka BP)-冷干(2.1cal ka BP-至今)的气候演变过程。2.利用植硅体-温凉指数函数和植硅体-降水转换函数重建了本地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重建结果较为准确的重现了GISP2冰芯δ~(18)O和北大西洋浮冰记录的千年尺度至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和事件,包括新仙女木事件、晚冰期向全新世的过渡过程、8.2 ka和4.2 ka事件,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也有所反映。3.对重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孤山屯泥炭地的气候变化存在1.6 ka、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500 a左右的百年尺度的气候周期性变化。1.6 ka和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相关。500 a左右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厄尔尼诺活动相关。4.重建的古降水和PCA-F1得分能够很好的反演孤山屯泥炭地晚冰期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即:在YD时期东亚夏季风较弱,降水较少;从晚冰期进入全新世,降水增多,东亚夏季风持续增强;进入全新世以后,距今11.0-6.5 cal ka BP时气候最为湿润,东亚夏季风最强,而距今3.0 cal ka BP以来,降水减少,东亚夏季风持续减弱,直至小冰期结束。结果充分说明植硅体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研究的可靠代用指标。(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高春亮,余俊清,闵秀云,成艾颖,洪荣昌[3](2019)在《晚冰期以来大柴旦盐湖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变及其尘暴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大柴旦盐湖DCD03沉积剖面柱硼镁石矿层下伏土黄色淤泥质粉砂层为研究对象,基于AMS ~(14)C年代学、岩性地层学、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讨土黄色湖相淤泥质粉砂沉积记录的尘暴事件,以及重建晚冰期以来西风环流显着影响区的水文气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DCD03沉积剖面的淤泥质粉砂样品粒度频率曲线呈现为双峰态,主峰(均值10μm)反映了河流作用携带入湖的细粒组分,次峰(>32μm)则反映了风力作用以及河流作用等携带入湖的粗粉砂粒组分。大于64μm的砂砾组分可能代表外源风尘物质的输入,由尘暴天气携带入湖。大柴旦地区晚冰期以来依次出现了博令和阿勒罗德暖期(12.94~12.17 cal.ka BP)、新仙女木冷期(12.17~11.37 cal.ka BP)、不稳定的早全新世气候(11.37~8.64 cal.ka BP)以及趋于偏冷干的中全新世早期(8.64~7.39 cal.ka BP)。(本文来源于《盐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渊[4](2018)在《晚冰期以来更尕海不同岩芯记录的水位与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水位变化常用来反映区域降水/湿度的变化历史。然而,在较长时间尺度上,随着碎屑物质的充填,湖床的形态变化可能会对湖泊水位波动产生影响。因此,合理评价碎屑物质充填过程与湖床形态变化对湖泊水位波动的影响,有助于明确湖泊水位变化指示的气候意义。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浅水草型湖泊—更尕海为研究对象,在湖泊不同位置钻取了3支沉积岩芯,其中岩芯GGH-C钻取自湖泊中部,岩芯GGH-D和GGH-E则分别钻取自湖泊东端与湖泊西端近岸处。对更尕海不同区域湖水溶解无机碳(DIC)、表层和岩芯沉积物中植物残体、现生植物以及湖泊西北部泉水DIC进行了AMS ~(14)C测年,并对不同植物生长区域湖水理化性质开展了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更尕海湖水与大气CO_2交换强烈,湖泊现代的“碳库年龄”平均值约为1010 ~(14)C a BP。本文将现代平均“碳库年龄”(1010 ~(14)C a BP)运用于湖泊沉积岩芯年代序列的建立,结合岩芯的粒度、元素以及植物大化石组成,重建了晚冰期以来湖泊水位与碎屑物质充填历史,分析了碎屑物质充填过程对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明确了湖泊水位变化所指示的气候意义,进而探讨了晚冰期以来流域侵蚀与风沙活动强度变化,以及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历史。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更尕海不同岩芯植物大化石记录的水位历史整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晚冰期(16.5-11.5 cal ka BP)湖泊水位较低,轮藻大量发育;早中全新世(11.5-6cal ka BP)湖泊水位较高,湖泊中沉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其中11.5-8.2 cal ka BP时期湖泊水位最高;晚全新世(6 cal ka BP以来)湖泊水位快速下降,湖泊中心(钻孔GGH-C)位置植物群落主要以轮藻为优势种,而近岸位置(钻孔GGH-D与GGH-E)植物群落表现为轮藻和湿生植物的交替出现。(2)更尕海湖泊沉积物中的粗颗粒组分主要由风力搬运输入。风力携带的碎屑物质率先在更尕海西北部沉积,导致湖泊西北部与北部沉积速率较高,湖泊东南部与南部沉积速率较低。因此,假定湖泊水量总体不变的情况下,晚冰期以来更尕海湖床在抬升的同时,存在沉积中心和湖泊水体不断地向东南迁移的趋势,从而导致西部的岩芯离岸越来越近,湖泊东部的岩芯离岸越来越远。相应地,不同钻孔位置水位变化和沉积物粒度组成也可能会受到湖泊沉积中心与水体迁移的影响。然而,总体来看,除6.3-3.7 cal ka BP湖泊沉积速率较高的时段外,晚冰期以来更尕海的碎屑物质充填对湖泊水位变化影响较小,湖泊的水位波动主要反映了区域降水量变化。6.3-3.7 cal ka BP期间,大量的碎屑物质充填使湖泊的沉积中心与水体快速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岩芯GGH-E钻孔位置水位下降可能受到该过程的影响。晚冰期以来湖泊中心岩芯GGH-C粒度组成整体上受湖床形态演化的影响较小,能够有效地指示流域的风沙活动强度。(3)晚冰期(16.5-11.5 cal ka BP)更尕海流域风沙活动强烈,而侵蚀程度与化学风化强度均较低,主要与研究区冷干的气候条件有关;早中全新世(11.5-6cal ka BP)流域化学风化强度急剧上升,地表侵蚀程度仍较低,植被覆盖度显着上升,风沙活动被有效地抑制;晚全新世(6 cal ka BP以来)流域风化程度有所下降而侵蚀程度快速上升,研究区风沙活动频繁出现,且与高纬气候变冷事件有良好的对应关系。(4)更尕海以及邻区青海湖、冬季错那等湖泊沉积记录显示,青藏高原东北部晚冰期(16.5-11.5 cal ka BP)气候冷干,早中全新世(11.5-6 cal ka BP)气候湿润,晚全新世(6 cal ka BP以来)气候又趋冷干,与石笋等记录的亚洲季风演化历史基本一致。晚全新世亚洲夏季风势力的衰退,且伴随着西风环流或近地面风场的阶段性增强,研究区风沙活动事件频繁出现,反映了轨道变化驱动的亚洲夏季风以及高、低纬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对研究区气候变化的影响。早中全新世,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较强,导致赤道辐合带(ITCZ)位置偏北,北半球海陆热力差异增大,亚洲季风势力增强。晚冰期与晚全新世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较弱,ITCZ位置偏南,北半球海陆热力差异减小,亚洲季风势力减弱。此外,晚全新世亚洲夏季风的快速衰退以及研究区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事件也可能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活动的显着增强有关。(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曾蒙秀[5](2017)在《四川西部晚冰期以来植被和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受季风影响明显,对气候环境变化敏感。湿地内广泛分布的泥炭具有沉积连续、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特点,是古气候研究的良好载体。目前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开展了较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分辨率有待提高,定量化结果缺乏,各研究揭示的古气候演变序列、季风演化过程有差异,将其作为古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背景材料的研究鲜见。位于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四川地区的西部(成都平原和川西北高原)已建立了连续的古文化演化序列,但古文化演变的环境背景缺乏科学研究。偶有涉猎,却受制于取样分辨率低、年代控制点少、环境代用指标解释复杂,并不能获得当时清晰的环境状况。这对认识和理解若尔盖高原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及四川西部的古文化演变和人群迁移的环境驱动力造成了一定困难。基于红原泥炭的自然环境演变记录可以用于四川西部的环境考古研究。本文选取厚450 cm的红原泥炭HY2014剖面为研究对象,以高密度AMS14C测年构建年代框架,以高分辨率孢粉分析为基础,加上有机碳同位素、腐殖化度、无机成分中的地球化学元素、磁化率等,重建当时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历史。结合若尔盖高原至成都平原按海拔梯度和植被带变化采取的40个地表样品和东亚表土孢粉数据库中的孢粉数据及各样点现代气候参数,建立孢粉与植被、气候的关系,通过叁种方法基于剖面化石孢粉资料对当时的古气候进行定量重建。根据各定量方法的特征、优缺点、适应范围及具体的数值表现等方面,最终选用一种最为合理的定量结果。之后与区域性的环境演变记录进行综合集成研究,探讨红原泥炭记录的气候环境变迁的过程和可能的影响机制;并且结合四川西部的考古资料,探讨了气候环境变迁的效应及其对考古学文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当时古人群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得出:(1)由成都平原到若尔盖高原一线的各植被带表土孢粉组合与主要植被类型之间对应关系良好,地表孢粉的种类、组合和含量能清晰地反映出沼泽草甸、中山草原等各植被带,各植被带内都有具代表性的孢粉科属。红原泥炭中孢粉组合主要受控于近源植被类型,来源于长距离搬运的花粉较少。红原地区最近14000 cal.a BP以来的植被演化经历了叁个重要过程:亚高山草甸、片状灌丛阶段(14057~11797cal.aBP),森林和各类草甸阶段(11797~4495 cal.aBP)及灌丛草甸阶段(4495 cal.a BP以来)。(2)基于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WAPLS)、多元回归分析、对应分析叁种方法定量重建了晚冰期以来的年均温(T)和年降水量(P)序列。最终选用的是WAPLS模型结果。结果反映了在晚更新世时T、P最低;T、P在整个早中全新世的高值阶段(10916~6000 cal.aBP)的平均值分别为2.68℃和607.47 mm;之后重建的T、P曲线总体呈下去趋势。(3)红原地区最近14000 cal.aBP以来的气候变迁经历了六个主要阶段:在新仙女林事件及之前,西南季风较弱,季风降水较少;进入全新世以来,西南季风明显增强,但其强度是逐渐降低的。其中在早全新世前期经历了 11797~10916cal.aBP的短暂升温期后,一直到6000 cal.a BP西南季风强度最大,季风降水量最大;再之后分叁个阶段逐渐减弱(6000~4495,4495~3050及3050 cal.aBP以来),气候变得越来越冷干;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百年周期(125~128年、137~139年、141~149年、158年、165~178年、183年、211~214年等),1500年的周期也很明显。西南季风的变化是驱动该地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西南季风强度的变化最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4)四川西部的古文化演替、人群迁移和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气侯变迁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6000cal.aBP左右,气候趋于恶化,在黄河上游陕甘青地区生活的北方人群开始往南迁移,一部分到达川西北高原,形成营盘山文化。在营盘山文化二期时由于一个明显的冷干事件,在川西北高原生活的古人群开始往南向四川盆地周边小规模迁移。其中在营盘山文化叁期的同时,在成都平原内部形成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一桂圆桥文化,但遗址点较少。之后,在气候明显更为冷干的环境下,成都平原上更多的淤积地被暴露,使古人群的生活面进一步拓宽,再加上平原本身的资源优势,最终在平原内繁育了宝墩文化、叁星堆文化等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宝墩文化晚期、金沙—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时期降水更高,遗址明显处于高地;而叁星堆文化时期气候最为冷干,遗址海拔的平均值最低。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到各时期遗址的数量和规模、迭置和堆积状况,及遗址与河流水系、地貌的关系。如气候更为冷干时,遗址多分布于冲积地带;而由于气候变冷干及不稳定性增强,遗址距河距离是增加的。环境变化对中原地区和四川西部的先秦文化具有类似影响。(5)从四川西部古文化演化、人群迁移历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角度来看,水稻在宝墩文化早期驯化程度已很高,稻作农业取代旱作农业并在成都平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之后的叁星堆文化等繁荣的物质基础。此外,气候较干时还通过补给更为耐旱的野豌豆作为食物,当时的古人群食谱中还包括豇豆等,其比例动态变化。遗址的空间分布、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及当时的生活和生产工具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本文的特色和可能的价值是将古气候的定性描述发展为定量重建,完善了对红原泥炭的古气候和古生态研究,通过具体的温度和降水数值反映了在10900~6000 cal.a BP时是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并且将气候定量重建结果与四川西部人群迁移和古文化演变结合起来,并探讨了当时的古人群是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丰富了长江上游的环境考古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01)

伍婧,刘强,储国强,旺罗,刘嘉麒[6](2016)在《晚冰期大兴安岭植被气候变化的气孔器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月亮湖末次盛冰期到早全新世湖泊沉积物气孔器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大兴安岭地区以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树演化历史:15.0 cal ka BP之前研究地点周围没有针叶树生长;15.0~12.8 cal ka BP开始到达研究区,在植被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12.8~11.8 cal ka BP所占比例达到峰值,11.8~10.8 cal ka BP针叶树成分退缩.大兴安岭地区晚冰期的森林群落演化与东亚季风区不同纬度区域的植被演替具有可比性.气孔器和花粉记录揭示的植被演化阶段在时间上与欧洲地区Meiendorf间冰段、Oldest Dryas冷事件、B?lling-Aller?d暖期、Younger Dryas冷期以及早全新世温暖湿润期较为一致,温度变化是控制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区的植被演替响应了全球冰量控制的北半球温度变化,揭示了东亚中纬度地区与北大西洋地区晚冰期快速气候变化的同步性.(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6年36期)

A.J.(Tom),van,Loon,Ma?gorzata,Pisarska-Jamro?y,Māris,Narti?s,Māris,Krievāns,Juris,Soms[7](2016)在《由拉脱维亚晚冰期冰川均衡隆升引发高频率高震级地震而形成的震积岩》一文中研究指出末次冰期(Weichselian)末,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n)冰盖后退,引起地壳的冰川性回弹,导致海拔极其快速的变化(地质意义上的),对北欧古地理产生了影响。与这次地壳隆升相伴的,还有一系列频繁的、高震级的地震,因此,很显然,这次隆升并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是与震动有关。从观察到的强变形的地层层理(即震积岩)可以作此推断。这类震积岩在波罗的海(Baltic Sea)周边的多个国家(如:瑞典、德国和波兰)都有报道。(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3)

赵永涛,安成邦,陈玉凤,赵家驹,周爱锋[8](2014)在《晚冰期以来乌伦古湖沉积物多指标高分辨率的古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位于北疆福海县的乌伦古湖Ulungur10B孔岩芯进行分析,以AMS~(14)C测年为年代框架,结合粒度、烧失量和色度指标重建了该地区12.3 cal ka BP以来的古环境演化。结果显示:12.3~11.2 cal ka BP期间,湖泊有机质含量较高,区域有效湿度较大;11.2~7.4 cal ka BP期间,沉积物平均粒径大,有机质含量低,色度a*值、b*值偏大,区域气候冷干,湖面水位较低;7.4~4.3 cal kaBP期间,沉积物平均粒径减小,有机质含量升高,色度a*值、b*值减小,区域气候暖湿,湖泊水位较高;4.3 cal ka BP以来指标在波动中变化,反映湖泊水位在波动中变化,区域有效湿度有所降低。乌伦古湖晚冰期以来古环境演化与周边环境记录一致,气候变化模式符合中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4年02期)

李卓仑,张乃梦,王乃昂,程弘毅,李育[9](2014)在《晚冰期以来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演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沉积物中的盐类矿物组成,结合年代序列,重建了花海晚冰期以来湖泊演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晚冰期及新仙女木时期,花海湖泊以芒硝沉积为主,属硫酸盐型湖泊,湖水的盐度较高且周期性波动频繁;全新世早期(10.47cal ka BP以前),湖泊以洪泛堆积和风成沉积为主,揭示了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全新世早期至全新世中期(10.47~8.87cal ka BP)盐类矿物以碳酸盐沉积为主,为碳酸盐型湖泊,湖水淡化,湖泊水位开始逐渐回升;全新世中期(8.87~5.50cal ka BP)盐类矿物呈现一定的波动变化,其中,8.8cal ka BP时期盐类矿物以硫酸盐沉积为主,湖泊由碳酸盐型转化为硫酸盐型,湖水咸化,盐度升高;随后盐类矿物以碳酸盐沉积为主,湖泊由硫酸盐型转化为碳酸盐型,湖水盐度降低、湖泊扩张;全新世中晚期(5.50cal ka BP以来)出现沉积间断,表明中晚全新世时期湖泊逐渐萎缩。在全新世期间,花海湖泊千年尺度演化过程揭示了该区域气候干湿状况受亚洲季风和西风共同控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4年02期)

伍婧,刘强[10](2014)在《晚冰期月亮湖炭屑记录反映的古气候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大兴安岭中段的月亮湖地处季风/非季风影响过渡地带,其沉积岩心下部886~546 cm的炭屑记录揭示了末次冰期晚期到全新世早期(20.9~10.8 cal ka B.P.)的古气候演化历史,反映了东亚季风对研究区气候的影响。研究区炭屑浓度的变化主要由可供燃烧的生物量决定,生长在气候温暖时期的森林草原能够提供更多可供燃烧的生物量。在同一植被类型的条件下,气候寒冷湿润时炭屑浓度低,气候温暖干旱时炭屑浓度高。20.9~18.0 cal.ka B.P.炭屑浓度较低,气候寒冷偏干;18.0~15.3 cal.ka B.P.炭屑浓度最低,气候寒冷湿润;15.3~14.4cal ka B.P.炭屑浓度增高,气候开始向温暖的方向发展;14.4~11.8 cal ka B.P.炭屑浓度快速变化,气候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快速变化;11.8~10.8 cal.ka B.P.炭屑浓度总体较高,气候温暖湿润。<50μm的炭屑浓度指示了区域火演化的历史,>50μm的炭屑则反映了当地野火发生的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期刊2014-01-13)

晚冰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处于东亚季风影响区,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且本区气候冷湿,泥炭地广泛发育。由于泥炭地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因此可做为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理想载体,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孤山屯泥炭地7.5m的泥炭剖面样芯进行1cm间隔的取样,并对泥炭样品进行AMS~(14)C测年和植硅体分析,得到了13.0 cal ka BP以来的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通过对植硅体序列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的重建,恢复了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并利用频谱分析讨论了孤山屯泥炭地古气候变化的周期,并综合前人对东亚夏季风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利用植硅体指标反演东亚夏季风演化的可靠性,重建了13.0 cal k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孤山屯泥炭剖面中观察到的植硅体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鞍型、齿型、帽型等32种类型的植硅体同时也发现了部分硅藻和海绵骨针。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孤山屯泥炭地以草本植物植硅体为主,也包含少量的木本植物植硅体。其中,草本植物植硅体主要来源于早熟禾亚科、黍亚科、虎尾草亚科、莎草科、蕨类植物。植硅体组合、温暖指数和PCA-F1得分的结果表明,13.0 cal ka BP以来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经历了冷湿(13.0-11.1 cal ka BP)-暖湿(11.1-6.5 cal ka BP)-转暖干(6.5-2.1 cal ka BP)-冷干(2.1cal ka BP-至今)的气候演变过程。2.利用植硅体-温凉指数函数和植硅体-降水转换函数重建了本地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重建结果较为准确的重现了GISP2冰芯δ~(18)O和北大西洋浮冰记录的千年尺度至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和事件,包括新仙女木事件、晚冰期向全新世的过渡过程、8.2 ka和4.2 ka事件,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也有所反映。3.对重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孤山屯泥炭地的气候变化存在1.6 ka、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500 a左右的百年尺度的气候周期性变化。1.6 ka和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相关。500 a左右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厄尔尼诺活动相关。4.重建的古降水和PCA-F1得分能够很好的反演孤山屯泥炭地晚冰期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即:在YD时期东亚夏季风较弱,降水较少;从晚冰期进入全新世,降水增多,东亚夏季风持续增强;进入全新世以后,距今11.0-6.5 cal ka BP时气候最为湿润,东亚夏季风最强,而距今3.0 cal ka BP以来,降水减少,东亚夏季风持续减弱,直至小冰期结束。结果充分说明植硅体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研究的可靠代用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冰期论文参考文献

[1].高桂在.东北地区典型植物群落的表土植硅体记录及晚冰期以来古植被定量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冷程程.晚冰期以来孤山屯泥炭地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高春亮,余俊清,闵秀云,成艾颖,洪荣昌.晚冰期以来大柴旦盐湖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变及其尘暴事件[J].盐湖研究.2019

[4].李渊.晚冰期以来更尕海不同岩芯记录的水位与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18

[5].曾蒙秀.四川西部晚冰期以来植被和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7

[6].伍婧,刘强,储国强,旺罗,刘嘉麒.晚冰期大兴安岭植被气候变化的气孔器记录[J].科学通报.2016

[7].A.J.(Tom),van,Loon,Ma?gorzata,Pisarska-Jamro?y,Māris,Narti?s,Māris,Krievāns,Juris,Soms.由拉脱维亚晚冰期冰川均衡隆升引发高频率高震级地震而形成的震积岩[C].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8].赵永涛,安成邦,陈玉凤,赵家驹,周爱锋.晚冰期以来乌伦古湖沉积物多指标高分辨率的古环境演化[J].干旱区地理.2014

[9].李卓仑,张乃梦,王乃昂,程弘毅,李育.晚冰期以来河西走廊花海古湖泊演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沙漠.2014

[10].伍婧,刘强.晚冰期月亮湖炭屑记录反映的古气候演化[C].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2014

论文知识图

晚冰期以来南极和格陵兰冰芯δ...晚冰期—全新世前期青藏高原东北...晚冰期气候对比表晚冰期和早全新世摇蚊重建夏季...晚冰期以来哈泥地区植硅体-古植...苏格兰Whitrig Bog晚冰期和早全...

标签:;  ;  ;  ;  ;  ;  ;  

晚冰期论文_高桂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