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茨威格及其小说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冯译萱[1](2021)在《阿城论》文中研究说明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杨紫艺[2](2021)在《茨威格传记非虚构书写研究 ——以《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车力格尔[3](2019)在《茨威格小说的原型解读》文中指出斯蒂芬·茨威格是20世纪奥地利着名的世界性作家。激情型人物是茨威格小说的突出特征,激情驱使之下的精神世界是茨威格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在他笔下激情从生命中的某一刻开始在无意识中被唤醒,并以一种突破压抑的生命力影响着小说人物的命运。本论文结合荣格的原型理论来深入分析茨威格小说中的激情型主人公。主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陌生女人,《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C太太、《马来狂人》中的医生和《感情的混乱》中的教授,揭示激情型人物的共同特征:在人性本能与社会规范的矛盾纠结中,被欲望所驱使,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爱情冲破伦理道德的枷锁;根据这一特点论析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主人公的审美意义,阐释茨威格着重描写的激情型人物,以探究人性内心深层奥秘的创作风格的特殊价值。卡尔·荣格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对人性的自我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为集体无意识。这也是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创新。他认为人格是独一无二的整体。人格结构是由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等三个层面构成。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是由全部人性本能和它相关联的原型所组成。原型是人性本能内在的潜意识意象。普遍的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无意识之中,影响甚至控制人的行为及命运,对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有这主要四种原型:阿尼玛与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自性。本论文主体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扼要简介了荣格的原型理论,着重阐释其关于人格发展的阴影、人格面具、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和自性。第二章和第三章,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具体分析了茨威格小说中激情型人物特征。首先以阴影原型理论来分析茨威格小说人物的激情特征的心理原因,其次结合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原型理论分析激情型主人公的性爱取向及特殊的行为方式。其三运用人格面具理论从人格面具与阴影的矛盾复杂关系,揭示激情型主人公不同的爱欲行为,生活命运之下,其心理压抑的共同原因,阐释人物心理原型的差异,对其性格命运的内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性。最后运用自性原型理论分析激情型人物如何冲破道德枷锁以不同形式寻求自我实现之路。进而阐析茨威格以激情型人物为特殊创作视角,深入透视人物心理深层的奥秘,人性内在矛盾的审美价值。
袁娜[4](2019)在《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象棋既是游戏,又是艺术,也是西方文学频繁描写的对象。在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不止是小说故事内容的组成成分,更是与不断革新的小说叙事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叙事特色和审美体验。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20世纪西方与国际象棋相关的小说进行研究,分析国际象棋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以揭示国际象棋与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国际象棋对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的几个核心要素都有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进程和空间等几个方面。作为一种战争游戏,国际象棋是分兵种游戏。棋子各有身份,形成了一个微缩的人类阶级社会的结构模型。国际象棋的这一特征,影响了小说的人物塑造。就个体人物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中的人物起到定位及定性的作用;就人物系统而言,国际象棋对小说多个角色的设置具有结构上的意义。在叙事进程方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的文本和读者的双重动力。在文本动力层面,国际象棋构成了小说进程发展的基础,体现在小说对棋局的显性模仿或将棋局作为文本的深层结构。在读者动力层面,国际象棋形成的特殊信息引导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做出判断和相关反应。国际象棋也参与建构小说的叙事空间,重点是故事空间和文本的空间形式。由国际象棋所建构的隐喻性质的故事空间,成为人物性格的表征,与人物一起为小说的题旨服务。而国际象棋的形式及规则,则成为20世纪西方叙事艺术借鉴的对象,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本空间形式。在20世纪西方相关小说中,国际象棋具有叙述功能,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国际象棋对小说叙事核心要素的影响,既有直观的形式层面的影响,也有内在的游戏精神层面的影响,更有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层面的影响。通过参与叙事,国际象棋及其被赋予的文化意义也就影响了小说的意义建构。
李学召[5](2018)在《茨威格小说中的东方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地利籍犹太裔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以小说见长,与亨利·特罗亚、莫洛亚并称20世纪三大传记文学家。东方形象在其小说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别是不同时期的东方人物形象和特点有很大差异。本文以茨威格小说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小说中东方形象的前后变化,进而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时代对茨威格的影响,从而揭示茨威格小说的艺术魅力,并对当下文学创作有所裨益。
杨荣[6](2015)在《精神分析视野下的《巴尔扎克》》文中研究表明茨威格的《巴尔扎克》是他苦心经营二十余年的传记力作,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明显。茨威格描述了巴尔扎克的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与母亲的关系、童年记忆对其爱情观的深刻影响、情爱生活对其文学创作的激发与推动等。他对巴尔扎克及其创作极其熟悉,紧紧围绕主人公的生平、情爱和文学创作等夹叙夹议,尤其是对主人公的文学作品有切中肯綮而简洁精当的评价。因此,《巴尔扎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功力深厚的研究性的学术评传。
林桂瑜[7](2015)在《斯蒂芬·茨威格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文中研究指明斯蒂芬·茨威格与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里亚克并称为欧洲三大着名中短篇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来源于作者自身的性格与遭遇,将其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不仅为人称道的女性形象是主要因素,男性形象也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以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男性形象入手,试图从男性形象的类型、特点、出现的背景以及作家自身的因素来探讨这些男性形象产生的根源。
曹学庆[8](2014)在《精神分析理论在茨威格小说中的体现》文中研究说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茨威格的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体现,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冲突和矛盾理论都被茨威格广泛地运用在小说的创作中,这些理论的应用让茨威格的小说无论是情节或者结构上都集中表现出一种波澜与变化,使得故事的情节更加感人,增强了读者的兴趣。茨威格善于将心理及哲学的理论和思想应用在小说的创作中,为世界传记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余媛[9](2014)在《认同与抵抗:茨威格自传中的文化身份塑造》文中认为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20世纪奥地利着名作家,一生创作颇丰,在诗歌、散文、小说、传记、戏剧等领域均有建树。作为20世纪最优秀的三大传记家之一,传记写作在茨威格的文学生涯中独树一帜。他的传记作品历史性和文学性相得益彰,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思想性。《三大师》、《罗曼·罗兰》、《蒙田》、《昨日的世界》等传记作品在世界传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从茨威格的身份意识出发,结合他的传记思想和自传叙事艺术,集中探讨他的自传中的文化身份塑造问题。论文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研究综述先是简单介绍茨威格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情况,再是通过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引出论文的主旨和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茨威格传记的整体写作。包括他的传记创作、自传写作的缘起和传记思想的概述与分析。茨威格的传记思想是他自传写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第二章重点论述茨威格自传中的三种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的过程。这一章分别从欧洲人、犹太人和自由知识分子三种文化身份角度来探究他的不同文化和政治理念。茨威格文化身份塑造的过程也是他表达个人认同与抵抗的过程。第三章侧重的是茨威格自传的叙事艺术。它是对茨威格建构其文化身份的进一步论证,即分析他在自传中如何通过不同的叙事技巧来传达其文化和政治理念,从而为自己建构某种身份。将茨威格的文化身份和叙事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充分地理解茨威格自传。结语是论述茨威格自传的写作意义。
张中锋[10](2015)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信仰危机》文中研究说明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长期生活在宗法制乡村的贵族作家,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俄罗斯那广袤无垠的土地不但给作家提供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也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资源,这里的精神资源不但包括风俗人情、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还应包括人的情感寄托和终极关怀,因而大地崇拜中的“大地”不再是物质上或物理意义上的“土地”,而是具有了形而上色彩的理想世界。总的来看,托尔斯泰对大地崇拜的主要内涵是人对自然的原始崇拜。原始崇拜是人和自然之间所建立的一种神秘关系,是人还没有完全脱离自然,还要依附于自然,离不开自然这根脐带的标志。关于“大地崇拜情结”弗雷泽在《金枝》中谈道了“阿多尼斯的神话”,把大地看作是一位“男神”,他主宰着大地。在林惠祥的《文学人类学教程》一书中,大地被看作是一种“地母”,生养万物。在这里不管把大地想象成“男神”还是“地母”,都体现着农耕时代对大地的崇拜,并且这种崇拜成了一种情结“遗传”下来。对于这种现象,用黑格尔的艺术理论来讲,人和自然的关系还处在一种象征型关系,属于一种自然宗教。在这种情况下大地不但是人的信仰对象,也是人存在的价值尺度,落实到社会制度层面就是宗法制度,它是古典形态的,前现代的。尽管这种状况带有原始的泛神论色彩,但由于能够形象地反映事物,因此,这无形中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性。由于托尔斯泰毕竟是一个已经文明化了的现代人,因此在上述基础上又可以引申出两层内涵:一层意思是托尔斯泰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把自然看作是人性解放的手段。自然的解放也就意味着人性的解放,在思想观念上往往意味着人的觉醒和人的个性解放,尽管以自然的名义,但人和自然开始产生分裂,落实到政治制度层面上,就是对自由和民主的提倡。这一点托尔斯泰是以开拓人的主体世界来体现的。二层意思是进入现代社会,托尔斯泰开始借助自然反对文明对人的异化。对自然赞美,就是对生命的肯定和张扬。上述两种对待自然的态度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是浑然一体的,不过相来讲,对大地的原始崇拜情结,是最为基本的。大地崇拜情结在俄国知识分子身上存有普遍性,而真正脚踏大地,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表现出对大地崇拜情结,并取得巨大文学成就的当首推托尔斯泰。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安泰从大地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一样,托尔斯泰也从大地崇拜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和激情四射的创作灵感,为世人创作出了一部部像《战争与和平》(1863-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等着名的长篇小说,和像《哥萨克》(1862)、《伊万·伊利奇之死》(1886)、《哈吉穆拉特》(1905)等一系列精彩的中、短篇小说。但是没有离开大地并不等于就一直稳稳地站在大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大潮的渐近,现代都市生活的到来,土地似乎渐渐失去了昔日的丰厚和魅力,正日益变得贫瘠和陌生。此时的大地也似乎不再那么坚实可靠了,作家脚下的大地开始颤动,直至摇晃不止。大地的颤动表明托尔斯泰对大地的崇拜情结已经发生危机,具体表现为作者由对大地的崇拜,开始发生质疑,并逐渐失掉信仰,抛弃大地,转向对宗法道德的推崇。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托尔斯泰又创作出了不少中篇小说如《克莱采奏鸣曲》、《舞会之后》等,以及长篇小说《复活》。应该说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在减弱,特别是《复活》,成了作者最终离开大地的标志,它也很难说是一部代表作了。由于大地崇拜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源泉,是作家审视世界的支撑点和感悟世界的出发点,因此,作家对大地崇拜的情感危机,深刻地影响着其创作变化,具体表现为崇拜大地时的作品风格表现为单纯、丰厚、沉静,矛盾危机时作品风格表现为深刻、形象、丰富,转向宗法道德时作品风格简单、单薄、抽象、肤浅,艺术水准的下降。同时在作者创作观念的转变过程中,它的作品结构、人物塑造,以及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上,都有所改变。另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大地崇拜上的相近性加以比较,更能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创作观念的优势和局限性所在。本论文采用了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辅以美学研究方法,对托尔斯泰一生的创作,展开分析。以下分为八章来加以论证,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大地崇拜情结,并把《战争与和平》看作是作者大地崇拜情结的充分体现,及其信仰危机初始。本章开始论述了大地崇拜情结的内涵,并认为《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在大地崇拜情结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的一部作品。作品虽然描写了别祖豪夫、博尔孔斯基、库拉金、罗斯托夫等四大贵族家族,但作者描写的中心却是罗斯托夫家族,因为作为乡村贵族的罗斯托夫家族体现着作者对大地的崇拜情感。本论从罗斯托夫一家狩猎场面开始论起。罗斯托夫家族长期生活在乡村,偎依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与土地相伴,因此,罗斯托夫家的人养成了性情淳朴、善良、乐观、忠厚仗义、热情好客等特点,当然也有保守和忠君思想等不足,总之,这是一家为作家所偏爱的人家,其他的家族都在精神上受着它的影响。但也就在对大地最为崇拜之时,出现了危机,这便是罗斯托夫家族最值得骄傲的少女娜塔莎被一个花花公子所诱惑,发生“婚变”。大家闺秀做出了使家族身败名裂的事情,可见古典宗法文化的脆弱。再加上罗斯托夫庄园在经济上的衰落,并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这可以说是托尔斯泰所崇尚的大地已经发生颤动,信仰危机已经开始。大地崇拜情结充满了神秘性,而神秘性又使得《战争与和平》充满了非理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人物塑造上,人物性格出现了“流动性”;二是表现在对战争的描写上,战争的胜负存在着偶然性;三是表现在对历史的态度上,历史的发展存在着神秘性。《战争与和平》中非理性现象的大量出现,使作品焕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对大地崇拜及其质疑的现象不是从《战争与和平》开始的,在这之前作者所写的中篇小说《家庭幸福》和《哥萨克》中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属于早期萌发时期,其中的一些描写似乎是后来《战争与和平》中某些情节的“预演”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大地崇拜情结的减弱和信仰危机的深化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表现更为明显。《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最能展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作品。该作品的两个主人公安娜和列文,一个生活在大都市里,一个生活在乡村,分别讲述着两个爱情故事,这种奇怪的结构正是作者对大地崇拜的继续和信仰危机进一步发展的矛盾体现。列文的人生困惑和安娜的悲剧结局是这一矛盾或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安娜和列文的命运看似毫无联系,实际上他们在借助大地而“互喻”第三章论述了继《安娜·卡列尼娜》之后,作者信仰危机进一步加重。《安娜·卡列尼娜》发表后,托尔斯泰进入一个心情紊乱,思想矛盾时期,此时很难再建立起思想一元化的宏大叙事,于是便产生出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其中比较着名的有《伊万·伊利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和《舞会之后》等。通过这三部作品,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对大地崇拜情结的进一步弱化和信仰危机的进一步加重。第四章论述了作者最终离开大地,转向了道德崇拜,只不过这种道德崇拜是以向基督教皈依的形式出现的。标志着托尔斯泰真正从对大地崇拜走向对道德推崇的是其晚年所写的长篇小说《复活》,因为这时的作者思想已不再矛盾,而是趋于稳定,形成体系,即“托尔斯泰主义”。在该篇中,道德家的托尔斯泰正在战胜艺术家的托尔斯泰,对道德的信仰正在代替对大地的崇拜。托尔斯泰创作观的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第五章论述了托尔斯泰虽然离开了大地,但理智压抑不住情感,他内心深处仍然眷恋着大地,《复活》之后《哈吉穆拉特》的出现,似乎是个证明。大地崇拜情结再次出现所带来的审美主义创作观,使其再度创作出了一部当代史诗一样的作品。不过作品中道德主义批评之声并没有完全消弭,并存在着在信仰上再次转向异教(有可能伊斯兰教)的可能。应该说在艺术上这是一部回光返照式的创作,体现了作者大地崇拜意识的微弱复返,以后作者再也没有创作出类似的作品。第六章论述了托尔斯泰对大地崇拜情结的质疑和信仰危机之间的思想矛盾,影响到了作品的结构。对大地崇拜情结的坚守和向道德信仰的转向可以简括为自然主义(诗性的)和道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彼长此消的过程也影响到了作品的结构,出现了多线索结构的《战争与和平》,双线索结构的《安娜·卡列尼娜》和单线索结构的《复活》。第七章论述了托尔斯泰对大地崇拜情结的质疑和信仰危机之间的思想矛盾变化,拓展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托尔斯泰上述创作观的变化也影响到了他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使得现实主义向三个方向“拓展深化”,即“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心理主义的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不过这种“拓展深化”既有成功地方,也存在着不足。第八章论述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相近的大地崇拜情结。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上有关对大地崇拜情结上具有“相近性”。两者加以比较,能更好地看出托尔斯泰创作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总之,托尔斯泰对大地由崇拜到质疑再到信仰转移的过程,贯穿了他一生的全部创作,把握住这一点,就能够把握住托尔斯泰的创作秘密。
二、茨威格及其小说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茨威格及其小说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茨威格小说的原型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作者作品简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人物的原型性 |
(一)激情型人物特征 |
(二)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
二、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人物的原型分析 |
(一)阴影的影响力 |
(二)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投射 |
1.无私奉献的陌生女人 |
2.C太太的瞬间激情 |
3.执迷不悟的医生 |
4.感情混乱的教授 |
(三)人格面具的双面性 |
1.人格面具的束缚 |
2.得以摆脱的桎梏 |
三、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人物的自我实现之路 |
(一)完成自我实现 |
(二)自我实现的失败 |
四、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人物的价值 |
(一)认识价值 |
(二)审美价值 |
1.茨威格的创作追求 |
2.作品中的审美表现 |
(三)道德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4)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外研究现状 |
0.2.1 国际象棋相关研究 |
0.2.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
0.3 国内研究现状 |
0.3.1 国际象棋文化研究 |
0.3.2 国际象棋文学研究 |
0.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3 创新之处 |
第1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人物塑造 |
1.1 棋对人物的定位及定性 |
1.1.1 棋与人物的特征符码 |
1.1.2 棋与人物的文化定型 |
1.2 棋与人物的逻辑性设置 |
1.2.1 棋与人物自身发展的逻辑性 |
1.2.2 棋与人物组合模式的逻辑性 |
1.3 棋与人物的功能和系统 |
1.3.1 棋与小说人物的功能 |
1.3.2 棋与小说的人物系统 |
第2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进程 |
2.1 棋与文本动力 |
2.1.1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显性显现 |
2.1.2 棋在文本动力中的隐性存在 |
2.2 棋与读者动力 |
2.2.1 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 |
2.2.2 棋与读者的再编码过程 |
2.3 棋与叙事隐性进程 |
2.3.1 小说中的叙事隐性进程 |
2.3.2 棋在叙事隐性进程中的功能 |
第3章 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叙事空间和视角 |
3.1 棋与小说的故事空间 |
3.1.1 国际象棋的空间表征 |
3.1.2 异质空间的交互和冲突 |
3.1.3 可能世界的空间 |
3.2 棋与文本的空间形式 |
3.2.1 《爱达》: 对数螺旋 |
3.2.2 《人生拼图版》: 马的巡游 |
3.2.3 《看不见的城市》: 数列和征子 |
3.3 棋与小说的场景及视角 |
3.3.1 棋与小说的场景功能 |
3.3.2 棋与小说的叙述视角 |
3.3.3 棋与交流的立场 |
第4章 20世纪西方小说中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意义 |
4.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与叙事的审美价值 |
4.1.1 国际象棋的美学特点 |
4.1.2 国际象棋叙事的审美价值 |
4.2 西方文学中国际象棋叙事的传统与创新 |
4.2.1 西方文学中的国际象棋叙事传统 |
4.2.2 20世纪小说中的国际象棋叙事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茨威格小说中的东方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茨威格小说中的东方形象类型 |
二、茨威格小说中东方形象的差异性 |
三、茨威格小说中东方形象的反思 |
(6)精神分析视野下的《巴尔扎克》(论文提纲范文)
一、童年时代的悲剧 |
二、胡乱拼凑的文学尝试 |
三、“俄狄浦斯式”的初恋 |
四、永远的破产者 |
五、女性与荣誉 |
六、无可比拟的辉煌成就 |
七、结语 |
(7)斯蒂芬·茨威格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斯蒂芬·茨威格小说中男性形象的类型 |
第一节 道德的英雄主义者 |
第二节 道德败坏者 |
第三节 激情/偏执的灵魂 |
第四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 |
第五节 人道主义者 |
第二章 斯蒂芬·茨威格小说中男性形象的特点 |
第一节 模糊的无名氏 |
第二节 阿尼玛式 |
第三节 自传式 |
第四节 情、欲统一 |
第三章 斯蒂芬·茨威格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塑造成因 |
第一节 时代背景的影响 |
第二节 家庭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非凡的创作个性 |
第四节 心灵导师的影响 |
第五节 人道主义的追崇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精神分析理论在茨威格小说中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茨威格与精神分析 |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2. 精神分析理论对茨威格的影响 |
二、精神分析在茨威格小说中的体现 |
1. 意识和无意识 |
2. 泛性论 |
3. 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
三、精神分析在茨威格小说中的意义 |
1. 哲学与文学的有机结合 |
2. 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 |
四、文学创作意识与精神分析的再思考 |
1. 文学创作意识是精神分析的必然结果 |
2. 文学创作意识促进精神分析的深化 |
五、结语 |
(9)认同与抵抗:茨威格自传中的文化身份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茨威格传记写作 |
第一节 茨威格的传记写作概况 |
第二节 自传的缘起 |
第三节 茨威格的传记思想 |
第二章 茨威格自传中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伟大的欧洲人:传统欧洲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
第二节 思索的犹太人:民族身份的觉醒与民族命运的思考 |
第三节 自由知识分子:作家使命的维护与实践 |
第三章 茨威格自传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历史的“中心化”与自我的“边缘化” |
第二节 记忆的“故事化” |
第三节 激情与感伤化的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信仰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近20年来国内列夫·托尔斯泰研究现状 |
二、近20年来国内外托尔斯泰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三、对诗学研究方法和宗教文化研究方法的述评及本论文研究方法的开启. |
四、以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导辅以美学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浓烈与危机的初露端倪 |
第一节 《战争与和平》创作中的大地崇拜情结与危机的悄然出现 |
第二节 《战争与和平》创作中的非理性现象研究 |
第三节 大地崇拜情结与危机的较早萌现 |
第二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减弱和崇拜危机的深化 |
第一节 安娜和弗龙斯基人物之间的爱情基础 |
第二节 安娜与弗龙斯基的感情危机 |
第三节 列文和基蒂的情感经历 |
第三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进一步弱化和信仰危机的进一步加重 |
第一节 《伊万·伊利奇之死》的创作表现 |
第二节 《克莱采奏鸣曲》中的创作表现 |
第三节 《舞会之后》中的创作表现 |
第四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消解和危机的总爆发 |
第一节 道德主义开始上升到主导地位 |
第二节 托尔斯泰的新宗教思想及其局限性 |
第三节 《复活》历来受学界重视的原因 |
第四节 《复活》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的不足 |
第五章 《哈吉穆拉特》:大地崇拜意识的微弱复返 |
第一节 英雄悲壮地回归大地 |
第二节 道德批评思维依然残存 |
第六章 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对作品结构形式的影响 |
第一节 托尔斯泰创作思想的嬗变过程 |
第二节 对《战争与和平》多线索结构 |
第三节 《安娜·卡列尼娜》双线索结构和《复活》单线索结构 |
第七章 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拓展” |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 |
第二节 “心理主义的现实主义” |
第三节 “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 |
第八章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大地崇拜上的“相近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四、茨威格及其小说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2]茨威格传记非虚构书写研究 ——以《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为例[D]. 杨紫艺.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茨威格小说的原型解读[D]. 王车力格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4]国际象棋与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研究[D]. 袁娜. 湘潭大学, 2019(12)
- [5]茨威格小说中的东方形象研究[J]. 李学召. 青年文学家, 2018(06)
- [6]精神分析视野下的《巴尔扎克》[J]. 杨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7]斯蒂芬·茨威格小说中的男性形象[D]. 林桂瑜.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8]精神分析理论在茨威格小说中的体现[J]. 曹学庆.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11)
- [9]认同与抵抗:茨威格自传中的文化身份塑造[D]. 余媛.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10]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信仰危机[D]. 张中锋. 山东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