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与预防承诺制度

审计风险与预防承诺制度

一、承诺制的审计风险与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李璘烁[1](2021)在《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以佳电股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并购作为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整合企业资源的有效手段,其热度持续上升。近年来,在企业并购中,出于提高并购效率的目的,业绩承诺被频繁选择,该机制有效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企业并购中的重要机制。然而企业为了在并购中获得高估值,往往做出不合理的高额业绩承诺,一旦难以实现相关业绩目标,企业就有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是财务舞弊的动机,业绩承诺机制引发的消极影响日渐凸显。业绩承诺机制下,企业财务压力骤增,使其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凸显,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随之增加。要想有效应对审计风险,特殊机制下审计风险的来源、具体形成及体现和防范措施值得重点研究分析。上市公司佳电股份在并购实施过程中,做出了高额业绩承诺,在业绩目标难以达成时,用舞弊行为掩盖业绩失诺,相关情况被曝光后,佳电股份及相关负责人被证监会处罚,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程序不当等原因,未能及时发现佳电股份存在的问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该案例中业绩承诺下的审计风险得以凸显出来,因此本文选择此案例,先基于相关理论,梳理了业绩承诺不同阶段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外部监管环境,即审计风险的来源。再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分析业绩承诺机制下年报审计时不同层次的审计风险形成和体现,对业绩承诺引发的审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之后,结合案例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注册会计师和外部监管两个视角,提出业绩承诺机制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的防范的具体措施。本文将业绩承诺这一特殊的财务机制与审计风险的形成联系在一起,对其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让审计风险这一抽象化名词具象化,让研究内容更加充实。再者,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业绩承诺到期,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让注册会计师提高对执业过程中面临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对业绩承诺下审计风险的防范进行研究,让注册会计师能快速识别出这一机制下的审计重点,识别审计线索,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

普映生[2](2021)在《基层税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风险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模式也实现了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转型,国民经济实力得到巨大增强。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税收占到八成以上,而担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历史重大责任的基层税务机关,为了充分实现国家宏观政策的生根落地,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职能,国家不断推出一系列税收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对税收领域的监管也就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方面对实施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基层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同时也对纳税人维护税收遵从程度作出了新标准,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提升税务执法水平。在执法过程中,税收罚款是最常见、最普通的执法行为,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风险隐患较多的工作节点。传统的执法方式、执法理念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新格局,面对税务行政处罚案件日益频繁的严峻情形,如何在执法过程中查找执法风险点、规范处罚标准、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保护税务执法人员就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以云南省税务系统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为背景,充分运用访谈调研、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主要以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和内部控制三个理论为基础,以B税务分局的行政处罚现状为例,通过查找该分局在税务行政处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为了增强对税务行政处罚案件的说服力,笔者还对部分县(区)税务局行政处罚现状(违法类型占比情况)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先后对昆明、红河、文山等200个一线税务执法人员进行访谈,共发出200份,收回200份。为更直接、更详细掌握县(区)税务局在行政处罚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还分别对100名企业财务和办税人员进行了电话交流,获得部分信息。通过梳理基层税务机关在实施税务行政处罚时最常见的三个风险,分别是制度缺陷、“一事不二罚”概念模糊性风险和证据收集程序违法风险,而且还对税务行政处罚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内三个税务局降低行政处罚风险的做法,最后制定出税务行政处罚风险防范六个方面的措施,以期望能够对基层税务执法人员在实施税务行政处罚时如何识别执法风险、做好风险防范、提升风险意识、保护自身安全有所帮助。

徐会超[3](2019)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审计全覆盖”是新时代审计事业的重要特征和内在要求。“审计全覆盖”既是政策与背景,又是目标与要求。要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需要国家审计机关、政府内部审计机构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但在人员数量不足、相关专业技能不够的情况下,需要向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机构购买审计服务。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成为当前我国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凝聚审计力量、形成审计合力,整合审计资源、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从而构建各方审计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审计”格局。“审计全覆盖”不仅要求覆盖面要全,更要求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横跨“政府”和“市场”,成为了沟通和连接国家审计、政府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桥梁和纽带,既有利于拓宽审计覆盖面,也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本文针对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国内外发展历程与现状、理论基础与法律依据、购买审计服务的动因、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采购环节、实施审计服务过程中的职责划分与责任承担、风险防控与质量控制等基本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丰富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研究内容体系,推进该问题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入性,能为更好地开展政府购买审计服务实践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支撑;同时,本文研究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政府购买审计服务实践。本文对以下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一,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政策法律依据与理论基础方面。经过对文献、资料及政策法律整理与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政策法律依据已经基本完善,既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依据,又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层级的法律规范依据。但遗憾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却没有明确规定,审计署也没有制定统一的审计机关购买审计服务管理办法,建议在审计法修订时对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进行明确规定授权,并由审计署出台相关具体规定。在理论基础方面,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我国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理论基础可以表述为:以“免疫系统论”为核心、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等其他相关理论为辅助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既包括交易成本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等“共性”理论基础,更包括“免疫系统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等“个性”理论基础。第二,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动因方面。经过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主要动因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构:第一个层面是宏观的国家要求即政策法律驱动层面,国家通过制定政策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通过法律规定授权政府适当购买社会审计服务、整合审计资源,这成为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顶层驱动因素;第二个层面是具体的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需求层面,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完成繁重审计工作任务的追求、通过社会审计力量参与来弥补自身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不足的现实需要、对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审计质量的追求等方面因素是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直接驱动因素;第三个层面是社会审计机构需求,承接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委托的审计业务是社会审计机构的重要业务与收入来源之一,该利益诉求是政府购买审计业务的间接驱动因素。第三,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采购环节方面。经实证研究发现,不同采购方式的采购效率和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招标方式的成交效率最低、耗时最长,其次是竞争性磋商,采购最快的是竞争性谈判;但相比竞争性谈判,政府利用招标和竞争性磋商的购买方式更容易选择到具备良好市场声誉的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而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其他事务所的成交价格更高且“折扣”更少,这符合审计定价原理。本文认为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集中采购环节,不能只求“采购速度快”、“成交价格低”,而应突出“质量导向”。建议在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的,多采用竞争性磋商的采购方式,增加磋商机会,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供应商,并在评审过程中选聘一定的注册会计师担任评审专家,尽量避免“价低者得”、“忽视质量”的情形。第四,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实施审计业务环节方面。本文认为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实施审计业务过程中,风险防范和质量控制是核心,合同签订与履行是关键,职责划分与责任承担是保障。经过问卷调查与分析,本文发现实施审计业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风险防范与质量控制”、“签订业务合同”、“绩效考核及责任划分”,其次是“现场指导监督”、“业务培训”和“中期检查与考核”等环节。风险方面,“社会审计机构职业能力不胜任风险”、“社会审计机构独立性风险”和“寻租(廉政)风险”是可能存在的“很大”的风险,其次是“业务合同约定不明确风险”、“审计目标偏离风险”和“业务垄断风险”。对于防范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审计质量措施方面,“加强全程跟踪监督与沟通”最为重要,其次是“完善中介机构的选任程序”、“规范合同签订与履行”,“加大对违规人员或机构的处罚力度”以及“强化对社会审计机构的服务绩效评价”也很重要。此外,关于职责划分和责任承担方面,依据免疫系统论的理论基础,政府购买审计服务实质上是“免疫系统”借助外界力量,“借助”并非全部“转让”,最终发挥免疫功能的仍旧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因此,“服务”可以购买,但“责任”不能外包,在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服务时,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全程指导、跟进和监督,对于社会审计机构提供的审计结果,如果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机构采纳并形成审计意见,其责任应由审计机关或内部审计机构承担。依据本文研究,结合其他研究文献,本文从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强化依法购买审计服务,厘清购买审计服务的业务种类与范畴,健全购买方式与程序,注重风险风范与质量控制,明确相关主体职责划分与责任承担等方面,对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完善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是本文认真梳理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国内外发展历程与现状,重点对其政策法律依据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当前我国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政策依据需要尽快转化为法律依据;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效力等级偏低,需要在更高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文件《审计法》中进行授权;并建议审计署出台相关具体规定。二是更系统全面地阐释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理论基础,尝试重构了以“免疫系统论”为核心、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等其他相关理论为辅助的理论基础体系。此外,在政府购买审计服务动因、采购环节、实施审计业务环节等研究方面有所创新。系统分析了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驱动因素,不同采购方式的采购效率与效果,实施审计业务环节的各方权利义务、风险防范与质量控制、职责划分与责任承担等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研究文献大多数是用规范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实证研究论文极为少见,本文通过手工收集的近3000个样本,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高彩燕[4](2019)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各单位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的财务收支、经营决策等各类经济活动履行情况进行的审计。关乎对被审计人的评价、对被审计单位的形象、对被审计人的任用决策和对国有资产合理使用的评价决策。实践中需辨识审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探寻改进措施规避风险,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史龙威[5](2019)在《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发展结构日益优化,由此审计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不断发展。但这其中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各企业经营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最终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不断加大,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2017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对几家本土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行政处罚和整改意见。可以发现,审计风险不仅存在于中小型事务所,在大型事务所中仍旧存在这一问题,这是需要提起注意的。根据公告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存在执业质量、质量控制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三个方面也导致了审计风险的控制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2018年8月6日,证监会对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处罚决定,原因是在对金亚科技公司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整改刻不容缓,为此审计风险控制的相关研究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选择在本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LX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研究主体,针对本事务所进行研究分析,对其审计风险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其控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成因,同时有针对性地对LX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保障措施。本文总体上从事务所架构和流程入手,进而分析得到本所的风险控制体系结构,通过分析得出风险控制现状。同时结合本所的业务特点发现其存在的控制问题,对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进行成因分析,对问题进行实质性剖析。总结得到LX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存在业务承接缺乏风险控制、业务实施质量欠缺、质量复核效果不佳、审计业务组缺乏稳定性的问题。原因包括决策方式主观化严重、风险控制措施缺少有效性、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和业务环境受经济制约。本文的核心内容由此产生,根据上述问题及成因进行归纳,从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控制的优化设计,包括业务承接风险控制优化,业务计划、实施和报告的过程控制优化和审计业务组的稳定性控制优化。通过对这三个角度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审计风险控制薄弱的问题,该优化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崔健[6](2019)在《借壳上市企业的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ST中安为例》文中指出在借壳上市发展初期,借壳上市相比IPO来说审核要求较低,许多企业通过借壳上市来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但是近年来借壳上市企业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越来越糟糕,违规造假的案例不断出现,同时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情况次数不断增加,再加上随着2016年重组新规等法规的不断完善,借壳上市企业暴露出了更多的财务问题和内部控制问题,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借壳上市企业产生的审计风险也更大一些。对此,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借壳上市企业的审计风险是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借壳上市企业在借壳上市过程中和业绩承诺履行期不同的经济业务,只有结合正确的审计理论,结合更有效的审计方法和应对策略才能解决实务中存在的审计风险。因此,本文从审计鉴证角度出发,以借壳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阶段下借壳上市企业出现的问题特征分析其审计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避免审计失败的发生。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IPO企业的审计风险研究,对借壳上市的研究大多体现在财务绩效和风险方面,仅有的对其审计风险的研究也大多体现在借壳上市过程中,并未对借壳企业整体经营阶段的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地分析。故本文从审计风险角度出发,以借壳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结合借壳上市企业在不同阶段下的问题特征,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层面出发,分析归纳其特有的审计风险点。其中重大错报风险体现在:贯穿于整体阶段的企业可持续经营风险,高业绩承诺风险;借壳上市过程中为过高评估重组资产价值而出现的财务舞弊、内部控制整合设计缺陷等风险;业绩承诺期的盈余管理行为频繁、内部控制频频失效、业绩预测披露违规等风险。检查风险包括: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识别业务风险以及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审计资源获取不足、注册会计师未保持谨慎和怀疑的职业态度等。最后,结合借壳上市企业的风险重点分别从以上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随着借壳上市企业的密集发生,利用相关理论结合不同阶段出现的审计风险点,为实务中的审计工作提供一些防范对策,进而帮助注册会计师避免审计失败,提高审计质量,同时也可以完善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对于整个借壳上市企业的审计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姜雨廷[7](2019)在《YB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在发展进程中,都不是风平浪静的,我国亦如此。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财务舞弊始终是政府监管部门一大难以攻克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监管制度在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但是因为舞弊获益远远高于所付出的代价,故而许多企业及个人为了利益最大化仍然孤注一掷。财务舞弊事件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所以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强化外部审计机构职能,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017年被证监会查处的YBT公司,由于跨境造假进行财务舞弊,被证监会发现后受到60万元顶格处罚,其董事长陆某被处以30万元顶格罚款,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由于影响重大,2018年深交所对其启动强制退市机制,YBT成为A股史上第一家被启动强制退市机制的中小板公司。YBT财务舞弊事件警醒意义重大,甚至惊动了外交部,其影响在近些年的几个财务舞弊事件中算是十分恶劣的。本文对YBT财务舞弊事件的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和数据、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在绪论部分里简明扼要介绍了YBT案例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以及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并对其他学者对财务舞弊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梳理。其次案例描述部分对YBT公司的概况及受罚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接着对整个案例的发生过程进行回顾。案例分析部分对YBT财务舞弊案例给予归纳总结,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舞弊三角理论综合分析其舞弊的手段和发生原因,从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因素出发,对其舞弊动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YBT舞弊案例得出启示,从监管部门,第三方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角度,对如何防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武春放[8](2019)在《教育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以某市T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政府对教育投入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不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使得各类经济活动变得日趋复杂。内审部门如何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工作,结合本系统的管理实际,贯彻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是当前教育审计工作的重要目标。此外,教育系统各单位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使得审计责任和风险随之也增加。由于,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服务的内向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相对缺失、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有限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教育系统内部审计面临着诸多风险。因此,如何借力内部审计发挥“扞卫者、守护者”的作用,差错纠弊,准确识别和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成为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需要教育管理者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降低单位行政运行的经济成本,努力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要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加强风险防范,全力做好为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工作。本研究依据审计署11号令和教育部17号令和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北京市T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实际,详实的阐述了教育内部审计风险的具体表现形态,剖析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T区教育内部审计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价,发现结果与实际风险具有一致性,针对审计环境、审计执行、审计主体方面的方向提出了应用审计理论从优化内部审计环境、降低内部审计执行风险、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打造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改进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来不断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风险防范具体措施。

王胜全[9](2018)在《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约占整个金融业资产的90%以上,是我国金融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不但可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对于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银监会作为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监管部门,发挥着金融监管的重要使命,它的成立一方面可以督促商业银行平稳经营,另一方面可以有力保障广大存款人与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但是从近年来发生大量的风险事件可以看出,目前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实施有效金融监管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虽然我国在金融市场的准入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是金融全球化的趋势难以改变。同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日新月异,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处于混业经营状态,为实现有效金融监管增加很大的难度。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监管意见。目前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存在潜在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另一方面通过监管可以维护金融市场信心,保护各方利益,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当然目前银监会金融监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金融监管法律不太健全、监管手段仍然落后、监管体系仍然不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仍然不足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既有银监会、商业银行的原因,也有外部市场环境影响监管的原因。通过对美国货币监理署的成功做法及其经验借鉴,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对策建议,包括:转变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方式、强化市场力量等,希望能够提高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成效,保障我国商业银行能够稳健运营。

陈玉明[10](2012)在《财政审计风险的表现及防范》文中研究指明财政审计是对一级政府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有效的监督。财税部门属宏观调控部门,层次较高,资金收支数额较大,流向面广,财政分配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因此,财政审计较其他专业审计也就存在更大的风险。只有正确认识审计风险,采用严谨的审计程序和科学的审计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二、承诺制的审计风险与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承诺制的审计风险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以佳电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关于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的研究
        二、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研究
        三、业绩承诺下审计风险相关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风险管理理论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节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理论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作流程
第三章 业绩承诺及业绩承诺下的审计风险
    第一节 业绩承诺相关概念及现状
        一、上市公司业绩承诺概念
        二、业绩承诺机制的发展
        三、业绩承诺的作用
        四、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现状
    第二节 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来源
        一、上市公司在业绩承诺不同阶段的经营风险
        二、监管力度薄弱及法律体系缺失带来的风险
    第三节 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风险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体现
        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体现
        三、检查风险的形成
第四章 业绩承诺下佳电股份审计风险分析
    第一节 佳电股份基本情况简介
        一、佳电股份基本情况
        二、佳电股份发展路径
    第二节 案例介绍
        一、佳电股份业绩承诺基本情况介绍
        二、业绩承诺下的审计风险引发审计失败
    第三节 业绩承诺下佳电股份审计风险的来源
        一、业绩承诺不同阶段下佳电股份面临的经营风险
        二、外部监督的缺失
    第四节 业绩承诺下佳电股份的年报审计风险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三、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
第五章 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防范措施
        一、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二、降低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
    第二节 对于外部监管机构的建议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的监管
        二、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对舞弊的处罚力度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层税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风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税务行政处罚研究动态及文献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点
        (一)创新点
        (二)不足点
第一章 关键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行政处罚的含义及分类
        二、税务行政处罚概述及其特征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风险及指导原则
        一、税务行政处罚的风险
        二、税务行政处罚的指导原则
    第三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风险理论基础
        一、风险管理理论
        二、内部控制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二章 基层税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节 基层税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现状—以B税务分局为例
        一、B税务分局简介及征管概况
        二、B税务分局行政处罚现状
        三、部分县(区)税务局行政处罚现状
    第二节 基层税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存在问题
        一、B税务分局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部分县(区)税务局存在的共性问题
第三章 基层税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风险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税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风险识别
        一、制度缺陷带来潜在风险
        二、以“一事不二罚”为例的法律概念模糊性风险
        三、证据收集程序违法风险
    第二节 基层税务机关行政处罚风险成因分析
        一、税务行政处罚风险意识重视程度偏弱
        二、税务行政处罚内控监督管理落实不力
        三、税务行政处罚信息不畅导致问题复杂
第四章 国内降低税务行政处罚风险做法借鉴
    第一节 国内降低税务行政处罚风险做法
        一、广东省深圳市税务局:“智税”创新税务风险预防新举措
        二、山东省烟台市税务局:依托“双中台”建立税收风险“分诊台”
        三、辽宁省大连市税务局:定目标、找疑点、识风险
    第二节 国内降低税务行政处罚风险做法启示
        一、树立风险意识,强化风险识别能力
        二、查找风险疑点,确定风险目标
        三、科技全流程监控,多部门协作配合
第五章 基层税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风险防范对策
    第一节 加强税收法律体制建设
        一、规范自由裁量权配套制度
        二、研究制定税务证据法
        三、大力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第二节 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一、提升基层税务执法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
        二、建立人才培养的“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
        三、建立税务人员容错纠错机制
    第三节 强化税收与科技相融合
        一、操作系统设计要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
        二、系统功能设计要与税收业务需求相适应
        三、税收管理实现要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契合
        四、税收大数据分析要与税收数据治理相匹配
    第四节 营造公正透明执法环境
        一、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二、落实税务处罚回避制度
        三、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第五节 筑牢风险意识依法治税
        一、以纳税人的经营行为为基础,正确识别风险等级
        二、根据风险等级大小的不同,分别实行不同管理方式
    第六节 完善税务处罚监督机制
        一、健全内外监督控制体系
        二、建立科学绩效考评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主要概念阐释与界定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政府内部审计外包的研究
        一、关于政府内部审计外包动因的研究
        二、关于政府内部审计外包独立性的研究
        三、关于政府内部审计外包风险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政府审计外包的研究
        一、关于政府审计外包的综合研究
        二、关于政府审计外包特定环节或特定业务类型外包的研究
        三、国外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经验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研究
        一、关于政府购买注册会计师服务的专题研究
        二、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与审计资源整合的研究
        三、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审计收费与风险等方面的研究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二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国外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二、我国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现有相关理论基础简论
        二、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整合与重构
第三章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动因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分年份、省份和采购方式统计
        二、描述性统计、列联检验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采购环节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分布
        二、描述性统计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实施环节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信度效度检验
        一、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对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认可程度的分析
        二、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考虑社会审计机构相关条件的情况分析
        三、实施审计业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重要程度分析
        四、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
        五、防范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审计质量的措施分析
    第四节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律依据,强化依法购买审计服务
        二、厘清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业务种类与范畴
        三、健全购买方式与程序
        四、注重风险防范与质量控制
        五、明确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职责划分与责任承担
    第三节 研究创新、局限与展望
        一、本文创新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风险
    (一) 先离后审的现实导致审计结果易被忽视
    (二) 责任划分不明确加大审计人员判断难度
    (三) 不确定事项难以定性为审计工作增加风险
    (四) 审计人员结构不平衡, 制约审计工作质量
三、防范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一) 任中与离任相结合, 规避先离后审风险
    (二) 明确管理责任权限, 健全业绩评价机制
    (三) 谨慎认定损益, 科学界定不确定事项
    (四) 科学制定审计方案, 规范流程提高审计质量
    (五) 审计承诺明确责任, 保障报告资料真实完整

(5)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LX事务所风险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LX事务所概况
        2.1.1 LX事务所简介
        2.1.2 LX事务所组织结构
        2.1.3 LX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
    2.2 LX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2.2.1 LX事务所风险控制体系
        2.2.2 业务承接风险控制现状
        2.2.3 业务执行风险控制现状
        2.2.4 审计业务组稳定性现状
    2.3 LX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2.3.1 业务承接风险控制缺乏有效性
        2.3.2 业务实施质量欠缺
        2.3.3 质量复核效果不佳
        2.3.4 审计业务组缺乏稳定性
    2.4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4.1 决策方式主观化严重
        2.4.2 风险控制措施缺少有效性
        2.4.3 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
        2.4.4 业务环境受经济制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LX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设计
    3.1 业务承接风险控制评估优化
        3.1.1 业务承接风险因素分析
        3.1.2 业务承接风险评价模型设计
        3.1.3 YL公司业务承接风险评价
    3.2 业务执行流程控制优化
        3.2.1 APT业务系统介绍
        3.2.2 业务计划流程优化
        3.2.3 业务实施监控措施优化
        3.2.4 报告流程优化
    3.3 审计业务组稳定性控制优化
        3.3.1 审计业务组稳定性影响因素
        3.3.2 审计业务组稳定性控制优化流程
        3.3.3 YL项目审计业务组稳定性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X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4.1 人员保障措施
        4.1.1 加强风险控制意识
        4.1.2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4.1.3 制定合理的晋升机制
    4.2 加强业务系统持续优化力度
    4.3 制度保障措施
        4.3.1 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4.3.2 完善执业道德制度建设
        4.3.3 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借壳上市企业的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ST中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借壳上市的相关研究
        2.1.2 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
        2.1.3 借壳上市的审计风险研究
    2.2 概括性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3 借壳上市企业的现状及审计风险分析
    3.1 借壳上市企业的现状
        3.1.1 借壳上市整体统计
        3.1.2 业绩承诺履行较差
        3.1.3 违规违法行为频繁
    3.2 借壳上市企业的审计现状
        3.2.1 审计意见出具情况
        3.2.2 非标意见内容分类
    3.3 借壳上市企业审计风险及成因分析
        3.3.1 重大错报风险层次分析
        3.3.2 检查风险层次分析
4 案例背景介绍
    4.1 案例公司介绍
        4.1.1 借壳上市过程分析
        4.1.2 业绩承诺履行情况分析
        4.1.3 审计意见出具情况分析
    4.2 信息披露违规及处罚结果
        4.2.1 虚增营业收入
        4.2.2 虚构盈利预测
        4.2.3 业绩披露违规
        4.2.4 调查处罚结果
5 *ST中安公司的审计风险分析
    5.1 重大错报风险层次分析
        5.1.1 借壳上市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5.1.2 业绩承诺履行期的风险评估
    5.2 检查风险层次分析
        5.2.1 借壳上市过程中的检查应对
        5.2.2 业绩承诺履行期的检查应对
6 借壳上市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应对
    6.1 应对重大错报风险
        6.1.1 应对借壳上市过程中的风险
        6.1.2 应对业绩承诺履行期的风险
    6.2 降低检查风险
7 结论
    7.1 案例总结与结论分析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YB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1 案例描述
    1.1 公司概况及受罚情况
        1.1.1 公司简介
        1.1.2 公司受罚情况
    1.2 案例回顾
        1.2.1 巨额国际大单子虚乌有
        1.2.2 一间小屋做出数亿流水
        1.2.3 重组与业绩对赌疑云
        1.2.4 第三方守门员的职责
2 案例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2 舞弊三角理论
    2.2 YBT公司主要舞弊手段
        2.2.1 伪造虚假合同及相关信件
        2.2.2 虚构资金往来记录伪造真实现金流及物流
        2.2.3 披露虚假收入及利润等财务信息
    2.3 YBT公司舞弊原因分析
        2.3.1 压力因素
        2.3.2 机会因素
        2.3.3 借口因素
3 启示及对策建议
    3.1 案例启示
    3.2 对策及建议
        3.2.1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3.2.2 提高公司对外信息披露质量
        3.2.3 增加对公司非利润的业绩考核指标
        3.2.4 重视公司管理层道德教育及诚信建设
        3.2.5 会计师事务所强化应有的职业谨慎
        3.2.6 监管部门加大对舞弊行为的监督处罚力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教育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以某市T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 文献评述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技术路线图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教育内部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第一节 教育内部审计含义和特征
        一、内部审计含义及特征
        二、教育内部审计含义
        三、教育内部审计特征
        四、教育内部审计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一、教育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定义
        二、教育内部审计风险类型
        三、教育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流程
        四、教育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关系
第二章 T区教育内部审计管理状况
    第一节 T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一、T区教育现状
        二、T区教育内部审计部门情况
        三、T区教育内部审计基本流程
        四、T区教育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T区教育内部审计发挥成效
        一、T区教育内部审计主要职能
        二、T区教育内部审计主要成效
第三章 T区教育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T区教育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
        二、普遍性
        三、严重性
        四、不确定性
        五、可控性
    第二节 T区教育内部审计风险表现形态
        一、内部风险表现
        二、外部风险表现
    第三节 T区教育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审计环境的影响
        二、审计执行的问题
        三、审计主体的因素
第四章 T区教育内部审计风险评价
    第一节 T区教育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
        二、灰色关联分析法
        四、各种评价方法的不足
    第二节 T区教育内部审计风险评价实施
        一、如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
        二、指标属性值的量化
        三、模糊层次评价的步骤
    第三节 T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第四节 T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风险评价
第五章 加强教育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的措施
    第一节 优化内部审计环境
        一、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
    第二节 降低内部审计执行风险
        一、明晰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二、转变审计工作方式
    第三节 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二、形成对审计全过程的督导
        三、严格执行多级复核制度
    第四节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一、加强业务培训
        二、强化职业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9)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第一节 商业银行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存在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存在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三、商业银行存在操作风险
    第二节 维护市场信心,保护各方利益
        一、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可以维护消费者信心
        二、从保护各方利益来看,银行监管显得尤为必要
    第三节 维护银行业的公平竞争
        一、促进商业银行之间交流
        二、引导商业银行合理竞争
        三、减少商业银行受到外资银行的冲击
第二章 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现状
        一、金融监管的依据
        二、金融监管的内容
        三、金融监管的方式
    第二节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银监会组织结构不合理以及运行机制不完善
        二、监管合力没有形成
        三、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监管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较为低效
        四、监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五、监管的执行成本不合理
    第三节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银监会自身机制体制不健全
        二、商业银行机构风险控制不健全
        三、外部市场环境不利于有效监管
第三章 美国货币监理署对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成功做法及其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货币监理署对商业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成功做法
        一、树立科学的监管目标,构建较为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
        二、高度重视对市场公平和秩序的监管
        三、及时实施早期监管干预制度及高水平的风险管理
        四、重视金融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五、高度重视监管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对监管人员的监管
    第二节 美国货币监理署的经验借鉴
        一、金融监管理念、体系及方法上的创新
        二、实现全方位的监管联动
        三、建立专业复合型的金融监管队伍
第四章 完善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转变监管理念
        一、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监管
        二、原则导向监管的主要优势
        三、提高原则导向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第二节 改进监管方式
        一、不断提高现场检查有效性
        二、不断促进非现场监管系统的升级改造
    第三节 强化市场力量
        一、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二、尝试建立监管外部问责机制
    第四节 建立新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
        一、建立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二、建立金融市场退出的预先承诺制
        三、预先承诺金融市场退出机制设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财政审计风险的表现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政审计风险的表现
    (一) 缺少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评
    (二) 预算约束力差、决算虚假等问题也是审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 审计机关内部对财政审计风险认识不足, 审计观念和审计方法有待改进
二、防范财政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 树立防范财政风险的意识
    (二) 将测试和评价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作为预算执行审计的一项必要程序
    (三) 完善审计对账方法, 从账户入手, 全面核实预算收支, 并将国库业务纳人审计范围
    (四) 严格实行会计资料承诺制, 承担有限责任是财政审计规避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 加强对大宗资金和专项资金的跟踪延伸审计是规避财政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 提高人员素质, 改进审计手段是规避审计风险的前提

四、承诺制的审计风险与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以佳电股份为例[D]. 李璘烁.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基层税务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风险及对策研究[D]. 普映生.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研究[D]. 徐会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4]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J]. 高彩燕. 财会学习, 2019(18)
  • [5]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优化研究[D]. 史龙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借壳上市企业的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ST中安为例[D]. 崔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YB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D]. 姜雨廷. 辽宁大学, 2019(01)
  • [8]教育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以某市T区为例[D]. 武春放.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1)
  • [9]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研究[D]. 王胜全. 东南大学, 2018(01)
  • [10]财政审计风险的表现及防范[J]. 陈玉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12(26)

标签:;  ;  ;  ;  ;  

审计风险与预防承诺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