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借形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语,日语,外来词,现代汉语,汉源,外文,语源。
借形词论文文献综述
王良杰[1](2018)在《论日语借形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之间的语言交流历史悠久,这其中词汇成分的借用则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中,日语借形词因其与汉字同形在跨文化交际中而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20世纪初正处于现代汉语形成期,这也正是日语借形词涌入汉语的高潮期,此后其数量更是有增无减。如此众多的日语借形词已然从多个方面影响了现代汉语自身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现代汉语的良好发展和中日之间的正常交流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黎良军[2](2018)在《论日文中的汉源借形词及其回归——《论侨归词》续补》一文中研究指出把现代汉语中的"本质""广场""饱和"之类判为日源借形词不符合实际,日文中的这类词才是真正的汉源借形词。一个词的构词成分的语源,是判定该词所属语种的决定性因素。日文中的汉源借形词的"形",不止是个书写符号,还是形中有义的汉文原词或新词。这才是当年中国人把它们从日文中直接搬回来的真正原因。日文中用形中有义的汉字书写而其字音为训读的词(词素),既是形义结合的汉语书语词(词素),又是音义结合的和语词(词素)。"日制汉语"是一种有一定程度"和化"的汉语词。借词在贷方语言中仍然存在,一般无需回归。日文中的汉源借形词回归汉语的条件是:或者它的词义有引申,或者它已降格为词素参与了第二代汉源借形词——新的复合词——的组合。回归的汉源借形词可以叫侨归词。(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20期)
刘波[3](2016)在《日源借形词的语义形成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日源借形词大量引入汉语的原因,以及借词语义的认知加工过程,认为日源借形词的语义构建主要源于叁个方面:从心理词库寻找对应的语义进行语义构建,用思维推理的方式进行语义构建,用语码转化的方式进行语义构建。(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陶枫[4](2015)在《当代汉语中日语借形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有着完善而发达的词汇系统,大量的借词是其丰富性、生命力的表现之一,而日语借形词又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以来,当代汉语对日语借形词的借用和吸收,是汉语词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日语借形词有其自己发展的特点,它们对当代汉语所产生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汉语的结构和面貌。当代汉语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大量借用日语词语的现象,是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和语言自身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宋茜[5](2013)在《日语“汉字借形词”的源流与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随着两国语言与文化的接触不断加深,以及历史上日本对于先进的汉文化、汉字的学习和吸收,逐渐使日语形成了特有的“汉字借形”现象,并在日语中形成了大量的日语汉字借形词。本文以《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以下简称《标日》)单词表所选词语为依托分析研究日语中的“汉字借形词”。本文针对日语汉字借形词的产生过程进行研究,并在逐个分析并归类《标日》单词表中所有日语汉字借形词的基础上,重点从词义角度分析日语汉字借形词对古代汉语词的继承,以及日语汉字借形词与其汉语中的同形词在现代日语和现代汉语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各自发展状况本文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对日语中汉字借形词已有的研究成果,并阐述文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了日语汉字借形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指出汉字、古代汉语传入词对日语汉字借形词乃至日语书面语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第叁章对《标日》单词表中汉字借形词进行分类统计,重点从词义保留与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古代存留型日语汉字借形词对古代汉语词的继承方式,探讨了同样传承自古代汉语词的古代存留型日语汉字借形词与汉语中同形词在现代日语和现代汉语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词义联系与区别。第四章总结了对《标日》中日语汉字借形词统计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华若云[6](2013)在《汉语中的借形词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语中,一般来说,外来词是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语化了的汉语词。本文主要讨论了汉语特有的外来词-日语借形词。借形词在中日语言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在对日本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借形词就会给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便利以及不少弊端。(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3年01期)
邹玉华[7](2009)在《外文原词能否成为汉语借形词——兼谈原词性质的字母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判定外文原词性质的标准是语音。外文原词的读音不能纳入汉语的语音系统,汉语不能像英语那样用借形的方式吸收法语原词,保持其词形不变,改变其拼读方式。汉语不能通过借形的方式吸收外文原词,外文原词不能成为汉语借形词;外文原词是外语词,不是外来词。汉语吸收外文原词的主要方式是使其汉字化。带有原词性质的字母词,如外文原词和汉语语素构成的词、拼读的字母词、截短词、半缩略语、人名缩略语等很难真正成为汉语的词语,只能是难以融入汉语的外文语码。(本文来源于《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期刊2009年04期)
徐小婷,张威[8](2008)在《汉语借形词的历时发展与社会文化功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借形词指的是借用其他民族语言的文字书写形式而构成的一部分特殊的汉语词语。随着当代汉语词汇借形手段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借形词的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历时发展中,我们看出整个借形词正逐渐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一个较为完整和严密的子系统。自汉语借形词诞生以来,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具有社会和文化的功用。(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张怡春[9](2005)在《“七月流火”是借形词》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人用“七月流火”,用的已不是《诗经·七月》中的本义,而是借形不借义,让“七月流火”变成了一个“借形词”:“七月”就是指公历的“7月”,而“火”则指“火焰”“火苗”“火热”的“火”。公历7月是夏历的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太阳简直就是一个大火球,从(本文来源于《咬文嚼字》期刊2005年11期)
罗聿言[10](2000)在《试论现代汉语“新借形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考察现代汉语中以外文字母作为构词材料的“新借形词”。文章首先从划分词的层级来检验借词 ,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现代汉语新借形词的划分标准 ;然后将文字划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文字书写系统 ,试图通过比较说明现代汉语新借形词的“新”之所在 ,以及它有可能给现代汉语带来的构词、语音等方面的影响 ,并简要说明对待这种新的语言现象所应持的态度(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00年04期)
借形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把现代汉语中的"本质""广场""饱和"之类判为日源借形词不符合实际,日文中的这类词才是真正的汉源借形词。一个词的构词成分的语源,是判定该词所属语种的决定性因素。日文中的汉源借形词的"形",不止是个书写符号,还是形中有义的汉文原词或新词。这才是当年中国人把它们从日文中直接搬回来的真正原因。日文中用形中有义的汉字书写而其字音为训读的词(词素),既是形义结合的汉语书语词(词素),又是音义结合的和语词(词素)。"日制汉语"是一种有一定程度"和化"的汉语词。借词在贷方语言中仍然存在,一般无需回归。日文中的汉源借形词回归汉语的条件是:或者它的词义有引申,或者它已降格为词素参与了第二代汉源借形词——新的复合词——的组合。回归的汉源借形词可以叫侨归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借形词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良杰.论日语借形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黎良军.论日文中的汉源借形词及其回归——《论侨归词》续补[J].汉字文化.2018
[3].刘波.日源借形词的语义形成过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陶枫.当代汉语中日语借形词分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5].宋茜.日语“汉字借形词”的源流与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6].华若云.汉语中的借形词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文学界(理论版).2013
[7].邹玉华.外文原词能否成为汉语借形词——兼谈原词性质的字母词[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9
[8].徐小婷,张威.汉语借形词的历时发展与社会文化功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9].张怡春.“七月流火”是借形词[J].咬文嚼字.2005
[10].罗聿言.试论现代汉语“新借形词”[J].语言文字应用.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