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职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新模式

探究中职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新模式

王宪华河南工程技术学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必须紧密联系职业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切实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更新育人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1.更新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过去阻碍德育创新的因素往往是因为陈腐的观念,德育中存在的种种思想观念上的误区如果不能更新,德育工作就不可能正常进行。因此,更新育人观念尤为重要。

第一,更新“重智轻德”的观念。要走出惟文化课的教学误区,改变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品德因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做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真人。”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对学生品德、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应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更新“重管轻导”观念。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年龄、心理、专业特点,加强引导,注重激励。

第三,更新“重道轻自我教育”的观念。作为教育者,理当激发受教育者“感受、理解、内化、行动”,才能真正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四,更新存在于德育实效上的观念误区,只求管住,不求管好。所谓“管住”,就是听话、顺从、循规蹈矩、遵守纪律,即教育的眼前效果。所谓“管好”,就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真、追求善美、张扬个性,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2.关注学生

学生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而不是接受德育灌输的容器。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提高主体意识,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因此,在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教育模式。把人的道德生活和道德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自觉反对伪人道德,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人,提高人的地位,尊重人的权利,发展人的潜能,切实确立起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使育人工作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成为富有人情味的教育,使学生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根本,触及心灵,认同内化。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需求、个性特征和成长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指导,调动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发展

要引导广大学生把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合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人们常说:“学生的身体不好是废品,智力发展不好是次品,而德育不好是则是危险品。”这就形象地表明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说明学生必须全面发展。

4.培养意识

要引导广大学生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和处理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坚持当前与长远、现实与理想相统一,防止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和只求实利,忽视理想的倾向。

二培育良好的师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1.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因此,一个学校德育好与否,关键在师德。教师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更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教师既要以言传道,更要以行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都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道德素养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相关,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成为教师必备的品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以优良的品德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

2.学校应加强教育,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途径,使每一位教师明确师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精通业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依法治教,廉洁自律。

应本着正面教育、激励教育、法规教育、针对性教育、结合性教育等原则,以激励教师的道德动机,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和自我陶冶情操,使教师的道德建设产生内驱力,并保证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3.教师应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四德建设”,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广大教师应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的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三构建“育人为本”目标,打造和谐校园新模式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是理想的德育阵地,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职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几个方面。

1.体现时代性

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在当前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以牢固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点,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努力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2.体现主体性

要根据学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寓教育与文化活动之中。善于把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的“知识型”文化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竞技型”文化活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艺术型”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提高学生素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3.突出人文性

利用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校应把校风、校园精神、校史、校训、校歌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广泛摄取各种文化知识,让校园文化成为培养学生价值观的载体。

标签:;  ;  ;  

探究中职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新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