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羟甲基化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基,糠醛,葡萄糖,乙基,蔗糖,树脂,催化剂。
羟甲基化改性论文文献综述
黄政,王政,肖泽芳,谢延军[1](2019)在《氮羟甲基树脂/蔗糖改性木材的耐候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木材在户外应用过程中易发生开裂、变色、霉变、腐朽等材性劣化现象。利用10%氮羟甲基树脂(1,3-二羟甲基-4,5-二羟基乙烯脲)/20%蔗糖作为改性剂对杨木和辐射松进行改性处理,系统评价了改性处理对木材在哈尔滨户外39个月老化后的性能动态影响。结果显示:老化过程中木材表面的颜色变化主要发生在第1年,未处理木材表面由浅黄色向灰色转变,而氮羟甲基树脂/蔗糖改性木材则由改性后的棕色逐渐褪色至灰色,表明改性处理不能长期保护木材表面颜色。改性处理在最初的12个月内能够明显抑制木材表面微裂,之后抑制效果减弱。老化期间,改性木材含水率及含水率波动均低于未处理材,因此,改性处理有效抑制了木材在户外的变形。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改性处理可有效减缓木材叁大组分在老化初期(12个月)的降解速度,但经39个月老化后,改性与未改性木材表面木质素浓度和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均下降到相似水平,表明改性处理对木材表面组分的长期保护能力有限。木材老化表面微观形貌观察显示,改性处理抑制了木材表层细胞(尤其是早材细胞)的脱落及变色菌在木材内部生长的深度。氮羟甲基树脂/蔗糖改性能够有效抑制木材在户外老化过程中的含水率波动、变形及变色菌的生长,有助于增强木材的户外耐久性。(本文来源于《林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凤丽,姚鹏飞,王树巍[2](2019)在《磷酸改性γ-Al_2O_3催化葡萄糖转化5-羟甲基糠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间歇搅拌反应釜中,以磷酸改性的γ-Al_2O_3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在水和仲丁醇组成的两相体系中对葡萄糖脱水制备生物基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 HMF)进行研究。考察了磷酸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葡萄糖转化率和HMF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未经磷酸改性时,催化葡萄糖转化HMF收率仅为18.1%,经1 mol×L~(-1)磷酸改性后,HMF收率可达34.1%。根据吡啶原位红外和程序升温热重分析结果可以得知,磷酸改性后γ-Al_2O_3催化剂表面出现Lewis酸位点,且γ-Al_2O_3稳定性增加,从而使其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HMF催化活性增强。该催化剂在含水体系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后,活性基本不变。(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瑞,苗媛媛,林斌,金祥龙,李慕之[3](2019)在《二羟甲基二羟乙基乙烯脲改性木材的声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泡桐木材的声学振动性能,先利用微波和抽提对试件进行预处理,再通过超声辅助浸渍的方法浸渍二羟甲基二羟乙基乙烯脲(DMDHEU)对木材进行改性处理。通过预处理和超声辅助浸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泡桐材的声学性能发生一定变化,当DMDHEU体积分数在5%、10%时,比动弹性模量(E/ρ)、声阻抗(ω)、E/G值均呈现下降的趋势;DMDHEU体积分数在10%、20%、30%、40%时,声辐射品质常数(R)、E/ρ、E/G值均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其增长率的最大值分别为59.5%、11%、26.9%(DMDHEU体积分数为40%);当DMDHEU体积分数为30%时,ω的降幅最大,为22.1%。通过FTIR分析可知,处理后的木材中游离的羟基和羧基数量降低,木材的抗吸湿率提高,R、E/ρ等其他声学振动参数改善,从而证明发音稳定性能提高,综合考虑认为DMDHEU体积分数为30%时较为适宜。通过SEM观察发现,木材与浸渍药品之间紧密连接;XRD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结晶度提升了0.3%~9.1%;XPS结果表明,试件C_4的数量减少,C_2的数量增加,这表明经过处理后木材的C的价态发生了转变,亲水部分的羟基转化成疏水的酯键和醚键。微波、抽提预处理和超声浸渍联合处理的手段,提高了木材的尺寸稳定和振动特性,改善了木材的声学振动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何鑫,单译,刘思乐,鲁世英,吴静[4](2019)在《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转化葡萄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甲亚砜做溶剂,用改性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备了5-羟甲基糠醛(5-HMF)。考察了改性离子种类、催化剂用量、葡萄糖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葡萄糖转化5-羟甲基糠醛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Sn2+改性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活性最高。反应温度为160℃,催化剂、葡萄糖、溶剂的质量比为1∶5∶10,反应时间4 h,5-羟甲基糠醛的收率最高,可达到46.6%。(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黄政[5](2019)在《氮羟甲基树脂/蔗糖复配改性杨木和辐射松自然老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材在户外应用过程中经受雨淋、日晒、霜冻等气象因子交替作用,极易发生开裂、变色、霉变、腐朽等材性劣化现象。本研究利用10%氮羟甲基树脂(13-二羟甲基-4,5-二羟基乙烯脲)/20%蔗糖作为改性剂,对我国木材工业广泛使用的两种人工林木材——国产杨木(Popular adenopoda Maxim)和新西兰进口辐射松(Pinus radiata D.Don)——进行浸渍处理(真空O.O1MPa,1h;加压0.6MPa,2h),气干2周后高温干燥固化,随后将改性木材/未改性木材/涂饰五种水性丙烯酸涂料的木材置于室外进行老化,系统评价了改性处理对涂饰/未涂饰木材在户外老化39个月过程中表面颜色、开裂、变形、含水率、物质流失等性能的动态影响(试验地点哈尔滨,海拔145~175 m,东经125°42′-130°10′ E、北纬44°04′-46°40′ N,中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短暂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验证该改性木材的户外应用潜能。老化过程中木材表面的颜色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年,未处理木材表面由浅黄色向灰色转变,而氮羟甲基树脂/蔗糖改性木材由改性后的棕色逐渐褪色至灰色,表明该改性处理不能长期保护木材表面的颜色。改性处理在最初的12个月内能够明显抑制木材表面微裂,之后抑制效果减弱;改性处理改变了辐射松表面开裂模式,由早晚材交界区域纵向开裂为主转变为早材细胞横向断裂,但不改变杨木表面开裂模式。老化期间,改性木材含水率及含水率波动均低于未处理材,因此,有效抑制了改性木材在户外的变形;由于辐射松素材本身比杨木素材尺寸稳定性更好,因此改性处理对辐射松变形抑制幅度小于杨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改性处理有效减缓木材叁大组分在老化初期(12个月)的降解速度,但经39个月老化后改性与未改性木材表面木质素浓度和纤维素结晶度均下降到相似水平,表明改性对木材表面组分长期保护能力有限。木材老化表面微观形貌观察显示,改性处理抑制了木材表层细胞(尤其是早材细胞)的脱落及变色菌在木材内部侵染的深度;39个月老化后,改性木材表面触感仍非常光滑平整,而未改性木材表面则呈现沟壑状的粗糙表面。改性处理在试件老化15个月内减缓涂布的透明涂料颜色变化;但随着漆膜的破裂不再具有保护作用。改性处理不影响油漆在木材表面的渗透成膜,改善涂料在木材表面流平不均匀的问题。木材涂饰与改性处理协同降低木材含水率波动幅度,提高了木材基材的尺寸稳定性,减小对漆膜柔韧性的考验:基材改性后明显降低了涂饰透明涂料漆膜老化过程中的开裂和剥落等级。改性处理阻碍水分沿木纤维方向的传导,提高漆膜附着力,但降低了木材的横纹抗拉强度。39个月老化结果显示,WF950和WF980不适用户外使用,085E黄涂料的加入提高了涂料系统的耐久性,WF380有户外长期使用的潜能。以本次实验过程中试验方法和数据为基础,讨论依据EN 927-3建立涂饰木材自然老化测试的新标准。综上结果,氮羟甲基树脂/蔗糖改性能够有效抑制木材户外老化过程中的含水率波动、变形及变色菌的生长,减缓褪色过程和组分流失,有助于增强木材的户外耐久性,延长木材的户外使用寿命。有利于施涂透明涂料的基材在户外的使用。延长在户外的涂饰木材的维护周期。该改性剂具有一定的户外应用潜能。(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3-01)
蔡明真[6](2019)在《麦芽糊精/氮羟甲基树脂改性杨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杨木属于低质高产速生材,对其进行高附加值的功能化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木材化学改性主要是通过改性剂与木材细胞壁聚合物分子反应,以封闭细胞壁中的羟基,达到充胀细胞壁或者填充细胞腔的作用,从而提高木材相应的性能。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友好型木材化学改性技术的开发势在必行。本研究提出一种环保,低成本,可再生的改性剂—麦芽糊精(MA),并与1,3-二羟甲基-4,5-二羟基亚乙基脲(DM)复配后改性杨木,系统分析研究了改性材的性能,常规干燥特性以及改性配方的优化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以不同浓度MA与10%DM复配后对速生软质杨木进行真空加压浸渍改性处理,并与10%浓度蔗糖(SU)进行对比,研究了 MA浓度对浸渍处理材的增重率、尺寸稳定性、物理力学性能等影响,分析了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增重率的变化可以看出复合改性剂能够浸渍到木材细胞腔内;抗胀率(ASE)也有明显提高,但MA处理略低于SU;抗弯强度、抗弯模量以及横纹抗压强度随着MA浓度升高均有明显提高,但抗压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均有降低;红外光谱(FTIR)的变化也证明了 MA能减缓DM和细胞壁的交联反应,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纤维素结晶区的结晶度;(2)探讨固化剂ZnC12结合103℃和120℃两种温度固化处理对改性材固着率的影响(103℃固化记作group A,ZnC12+103℃固化记作group B,120固化记作group C,ZnC12+120℃固化记作group D)。结果表明:Group B固着率最高,但其抗流失性却比不上120℃处理的实验组(group C);FTIR结果显示ZnC12不会影响改性剂官能团的变化,且在SEM中,水洗前后的试件药剂明显减少;与此同时,Group B的弯曲强度和模量以及横纹抗压强度均高于其他组,但抗压模量和冲击韧性略有降低,在热重分析以表面润湿性分析中,该组的热稳定性以及表面疏水性最优。(3)以10%DM和5%MA为改性主剂,系统研究了浸渍处理对杨木(300 mmX 150 mm×25 mm)常规干燥特性的影响,在线检测了未处理材(T1),10%初含水率浸渍材(T2)和20%初含水率浸渍材(T3)干燥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T2和T3组的平均干燥速度相对于T1而言分别降低了 38%和30%;T2和T3组的ASE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T1而言提高了 79.20%和29.04%,在厚度方向提高了 77.86%和18.06%;T2在30%,20%和12%含水率阶段含水率偏差值均高T1和T3,但残余应力指数下降明显;在干燥结束时,T2的横弯明显少于T1和T3,且T3出现了皱缩;从SEM分析结果来看,T2的细胞腔内部有大量改性剂沉积,而T3改性剂沉积不明显。综上所述,该研究证明了MA联合DM树脂增强杨木的可行性,且能达到和同浓度SU相近甚至更好的效果。当加入ZnC12且固化温度为103℃时有效固着率最高,这和ZnC12作为固化剂能起到桥接的作用,并增加了改性剂和细胞壁间的界面性能,同时提高了改性剂与细胞壁物质之间缩聚形成大分子几率有关。与此同时,浸渍处理会降低平均干燥速度和含水率均匀度,残余应力指数降速也慢于未处理材,但较低初含水率浸渍处理却能降低木材缺陷,大幅度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而较高含初水率浸渍处理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干燥缺陷。(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3-01)
郭睿,王宁,韩双,高弯弯,张瑶[7](2019)在《羟甲基木质素磺酸钠对聚丙烯酰胺弱凝胶的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丙烯酰胺(HPAM)为主剂,采用两步碱催化法合成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交联剂,羟甲基木质素磺酸钠(HSL)作添加剂,制备HPAM弱凝胶。探讨HPAM浓度、交联剂用量、HSL用量、成胶温度、体系pH对成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成胶条件为:HPAM浓度0.3%,交联剂用量0.4%,HSL用量0.03%,pH为6~9,温度70~110℃。该体系所形成的弱凝胶具有网格密集、大小均一的叁维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盐及抗剪切性能。(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余云,杨宁宁,黄彬,汤胜,廖有为[8](2019)在《羟甲基脲改性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吸附Cu~(2+)和Ni~(2+)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氧化石墨烯材料存在的吸附后固液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化学接枝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氧化石墨烯/羟甲基脲复合材料(UF-GO),并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探讨了pH、时间及初始浓度对重金属离子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UF-GO复合材料保持了GO对重金属离子优异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室温下对Cu~(2+)、Ni~(2+)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96.9、94.1 mg·g~(-1)。在循环利用8次后,UF-GO复合材料对Cu~(2+)、Ni~(2+)两种离子的吸附容量仍保持有初次吸附容量的60、58%,表明UF-GO复合材料的回用性能较好,且能稳定存在。与GO相比,UF-GO复合材料吸附后的固液分离更加方便,有望成为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吸附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凤丽,梁国斌,顾宇阳[9](2019)在《H_2SO_4改性凹凸棒土在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过程中的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经H2SO4改性的凹凸棒土作为固体酸催化剂时,其在葡萄糖脱水制备生物基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HMF)过程中的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凹凸棒土经不同浓度H2SO4改性后,Bronsted酸位点显着增加,当H2SO4浓度为1. 0 mol/L时,同时具有较多的Bronsted酸位点和Lewis酸位点,此时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HMF效果最好,其收率可达46. 6%.该催化剂在含水体系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HMF收率均在46%以上,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本文来源于《轻工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凤丽,丁佳晶[10](2018)在《磷酸改性凹凸棒石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磷酸改性的凹凸棒石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对葡萄糖脱水制备生物基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经磷酸改性后,催化剂表面同时含有Bronsted位点和Lewis酸位点,催化葡萄糖脱水转化5-羟甲基糠醛活性增强,且该催化剂在含水体系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后,活性基本不变。(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23期)
羟甲基化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间歇搅拌反应釜中,以磷酸改性的γ-Al_2O_3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在水和仲丁醇组成的两相体系中对葡萄糖脱水制备生物基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 HMF)进行研究。考察了磷酸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葡萄糖转化率和HMF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未经磷酸改性时,催化葡萄糖转化HMF收率仅为18.1%,经1 mol×L~(-1)磷酸改性后,HMF收率可达34.1%。根据吡啶原位红外和程序升温热重分析结果可以得知,磷酸改性后γ-Al_2O_3催化剂表面出现Lewis酸位点,且γ-Al_2O_3稳定性增加,从而使其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HMF催化活性增强。该催化剂在含水体系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后,活性基本不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羟甲基化改性论文参考文献
[1].黄政,王政,肖泽芳,谢延军.氮羟甲基树脂/蔗糖改性木材的耐候性能[J].林业工程学报.2019
[2].杨凤丽,姚鹏飞,王树巍.磷酸改性γ-Al_2O_3催化葡萄糖转化5-羟甲基糠醛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9
[3].李瑞,苗媛媛,林斌,金祥龙,李慕之.二羟甲基二羟乙基乙烯脲改性木材的声学特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4].何鑫,单译,刘思乐,鲁世英,吴静.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转化葡萄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J].辽宁化工.2019
[5].黄政.氮羟甲基树脂/蔗糖复配改性杨木和辐射松自然老化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6].蔡明真.麦芽糊精/氮羟甲基树脂改性杨木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7].郭睿,王宁,韩双,高弯弯,张瑶.羟甲基木质素磺酸钠对聚丙烯酰胺弱凝胶的改性[J].应用化工.2019
[8].余云,杨宁宁,黄彬,汤胜,廖有为.羟甲基脲改性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吸附Cu~(2+)和Ni~(2+)的性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9].杨凤丽,梁国斌,顾宇阳.H_2SO_4改性凹凸棒土在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过程中的催化性能研究[J].轻工学报.2019
[10].杨凤丽,丁佳晶.磷酸改性凹凸棒石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研究[J].广东化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