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市 神奇的古镇(论文文献综述)
邵依雯[1](2021)在《论弋舟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文中认为
周广骞[2](2018)在《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研究》文中提出京杭运河是维系元、明、清各朝封建统治的经济命脉,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一定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重要文献。京杭运河流经山东各府州县方志中,保存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各类诗文作品,较为集中、全面、深入地反映了山东运河风貌,是对山东境内京杭运河进行专题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本论文在充分翻检和使用山东方志的基础上,对山东方志中收录的与运河有关的诗文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挖掘了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状况,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为本论文以下各章节提供了铺垫。第一章结合元代以来山东区划变迁,对山东沿运地区方志纂修情况进行概括和研究。在论述山东沿运地区方志纂修时,注重摸清方志纂修底数及存佚情况,并进行了量化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章在对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来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山东运河诗文文献的含义,并概括出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地域性、政治性、时代性、丰富性、累积性等特色,为在以下章节对相关诗文文献进行较为细致的专题论述,确定了较为清晰的研究范围。第三章主要按照不同的时代,对元代京杭运河开通前山东中西部与后世运河地域相关地区的诗文创作进行专题研究,以体现山东沿运方志收录运河诗文创作和流布的连贯性,更为全面地展现山东运河相关地域诗文的纵向历史风貌。第四章至第九章是对元代京杭运河开通后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研究和论述,在时间上承接第三章,主要基于山东方志收录运河诗文文献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按照不同的内容和类别,分专题进行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其中第四章主要研究运河工程类诗文,第五章主要研究运河行役类诗文,第六章主要研究运河灾荒战乱类诗文,第七章主要研究运河商贸经济类诗文,第八章主要研究运河祠祀类诗文,第九章主要研究运河写景怀古类诗文。不同章节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整体风貌。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对相关诗文如工程类诗文进行量化分析,二是选择较有代表性的诗文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三是将诗文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相关文献进行结合研究,四是将挖掘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认知价值与艺术价值有机结合。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力求较为全面深入细致地展现山东方志收录运河诗文的风貌。第十章是对上述第四至第九章的补充,主要从作者身份的角度,分别对山东方志收录的康熙、乾隆二帝出巡运河诗文进行专题研究,并论述了作者特殊身份对运河诗文创作的影响。第十一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山东运河沿线地域方志收录运河诗文在文献校勘、文献辑佚等方面的价值和不足。本章主要使用版本目录学的方法,初步对山东方志收录运河诗文文献的价值进行了评述。此外,本论文编制了四个附录,以期较为全面地展现山东历代方志的纂修及保存运河文献的情况。其中附录一、附录二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山东通志纂修情况及京杭运河所经山东府州县建制沿革及志书纂修情况,并对其价值、特色及收录运河文献情况进行了评价。附录三、附录四就明、清两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纂修情况制作了表格,是对上述附录一、附录二的有用补充。
严宏[3](2016)在《守护童心 激扬生命——我校“童心教育”办学思想的思考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走进江苏省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你会感受到一个新鲜而温暖的词:童心教育。童心,是真诚、纯洁、坦荡的赤子之心,是天然、自由、本真的生命状态,蕴藏着蓬勃的生命能量和创造活力。童心,是儿童的生命品格,是儿童成长的渊源和根基。近几年,我校提出了"童心教育"的办学思想,并以"守护童心,激扬生命"为核心理念,着力建设童心校园、培养童心教师、构建童心
赵睿[4](2015)在《《琴隐园诗集》注释》文中研究说明
黄治国[5](2014)在《清初河南诗歌研究》文中提出河南诗歌素称发达。汉魏唐宋,名家辈出。元明两朝,略为逊色。及至清代,其发展虽不及江南诸省兴盛,但依然有着庞大的作家群体和丰富的创作成果,在诗歌版图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从整个文学史来看,不同地域的文学往往有着不同的风貌;在清代诗歌内部,这种地域性特征尤为鲜明。那么,相较于其他地域来说,清代河南诗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与全国诗歌的演进是否同步?如果不同步,其自身发展又有着怎样的规律和特色?类似的问题,对清诗研究的深化来说,都是有必要予以探讨的。基于清代初期在有清一代历史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本文拟先考察这一时间段内的河南诗歌,以“清初河南诗歌”为中心论题。试图通过分析、归纳和比较,体察清初河南诗人的心态,探究其创作主题与艺术特色,从纵向上对百年间河南诗歌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最终揭示其规律和特色。绪论部分,首先界定“清初河南诗歌”的内涵,其次略述其发展概貌,继而介绍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最后阐述其研究意义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正文凡五章。第一章《肇始之声——王铎与清初河南诗歌的发端》,考察王铎的诗学理论和创作,对其在清初河南诗坛的领袖地位和巨大影响作出评述。第二章《悲哭寥落——由明入清河南诗人的创作》,探析由明入清河南诗人区别于其他地域诗人的独特创作面貌。第三章《渐返雅音——河南本朝诗人的创作》,分析河南本朝诗人的心理和创作,探讨其与由明入清诗人间的不同。第四章《升平正雅——康雍朝河南诗人的创作》,讨论进入盛世后河南诗歌的发展状况及其新变。第五章《演进缩影—宋荦与清初河南诗歌的嬗变轨迹》,论述宋荦诗歌的前后变化,借以总结清初河南诗歌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诗歌的某些走向,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结语部分,归纳清初河南诗歌的演变规律,联系江南地区诗歌的发展,揭示河南诗歌自身所具的独特性及其丰厚的研究价值。附录两种,分别为《清代河南省行政区划表》和《清初河南诗人别集见存目录》。前者简要介绍清代河南区划建置,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后者收录目前所知见的清初河南诗人别集,意在交待存世文献的情况。
卢舒怡[6](2013)在《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以温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兴起,已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各大城市纷纷因为旅游产业具有低碳、可持续、高附加值等特点,开始重点发展旅游业,将其扶持成为支柱性产业。而旅游产业的体验性、参与性、文化内涵等特征,以及显着的产业连带效应,使其能够与文化创意产业完美融合。无论是传媒、动漫、时尚与时装设计等现代创意产业,还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曲艺表演等传统创意产业,都能够与旅游业完美结合,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文化、社会效益。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两者间的互动机制在于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了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和观念价值,完善了旅游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本文探讨的是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旅游资源整合,鉴于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都是具有极大的产业联动效应的综合产业,因此在探讨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关注了旅游核心产品之外相关行业的整合。将旅游产业链的上游、下游的相关产业也用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去审视,打破传统的旅游资源从资源到资源的观点。这种创意在旅游资源整合的运用当是开放性的,只有这样,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才能为旅游带来更多的生命力与吸引力。把创意的观念放在旅游业发展的全方位,将有助于其他行业与旅游业更好的融合,也为其他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温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进程中的先行者,其过去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对资源的消耗,依赖于低成本的劳动力、土地,外贸出口以及投机倒把的民间借贷。然而这种粗放型、投机型、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不可持续性、不稳定性,早已难以为继。因而对温州城市的发展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已刻不容缓。作为温州的支柱性产业的制造加工业,在本次全球经济危机中受到了重创,“温州模式”受到了质疑。在全球产业结构转型与本次经济危机的双重压迫下,温州急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激活沉静已久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温州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将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到旅游业的方方面面中去。将其发展成为温州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打造成为以文化创意为线索的新型旅游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为切入,整合旅游资源应是全新的视角。
宋海英[7](2013)在《城市文化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文化中心建筑的现状与研究特点,以柳市文化中心为研究实例,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文化中心建筑的一些设计思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社区建设中起着灵魂的作用,它对于维护社区的稳定,促进人际和谐,推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社区文化载体的社区文化建筑,是人们进行社区生活的主要和最直接的场所,因此做好社区文化建筑的设计与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柳市文化中心设计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城市文化建筑的演变过程、目前文化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在设计过程中积累经验,明确城市文化建筑的设计特点和原则,跟随时代潮流,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文化建筑。
李良[8](2013)在《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基础,良好的城镇景观布局及景观形态能够带来舒适、惬意、宜居的居住环境,这正是城镇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摸索,很多学者对当前的城镇建设提出诟病,指出生态、宜居、诗意、个性、文化才是城镇景观的必备素质,历史时期中国的一些城镇在这些方面均很出色。重庆城镇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西南经济开发与城镇规划的风向标。区域内有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存了大量历史景观遗存,景观类型多样。参照景观遗存与历史文献记载等资料,可以勾勒出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的面貌。因此,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区域。以景观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城镇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进行复原,建立若干景观横切面,并分析不同时期的景观特征;对其演变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以期理解历史时期的景观面貌,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希望能够对重庆城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也为全国城镇的建设提供借鉴。对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面貌的复原,主要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搜寻有价值的材料,加以归纳、推理,甄别后加以使用,力求景观复原尽量接近真实。但对唐宋以前城镇景观的记载十分匮乏,则需要运用考古材料更客观、准确地认识历史。通过实地探查,可以发现一些历史景观遗迹,特别是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以及重庆城镇保存良好的古建筑、石刻、街道等。并通过田野考察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修正传世文献的谬误之处,使研究成果更加准确。再运用图样、表格、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历史时期城镇景观的面貌,也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复原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包括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内容,在复原的基础上总结不同时期城镇景观的特征并探究景观变迁的规律。二是对现留存历史城镇景观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价值。三是反思城镇景观的构建;现代与传统,一般与个性的关系。
吕霞[9](2013)在《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天津的城市新区建设突飞猛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进入法制化轨道,城市风貌日新月异。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建设仍存在着发展方向的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起步较晚,差距较大。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使城市建设尽快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成为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以及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视角出发,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依据,对中西方城市的发展和改造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并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进而对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提出可行的考察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研究角度,重新对“城市聚落”和相关的“社会生态”概念进行定义和阐述,并以其为框架,重点阐述城市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从历史研究角度,尝试借鉴通史类城市历史研究的体例,以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视角,对中、外城市从古代、近代至现代的发展脉络进行纵向梳理,将城市聚落的时序性变化还原于史实中,对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客观评述。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重点阐述城市本体和功能在历时、共时和未时等时序中的规定性,以及特殊城市聚落所表现的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矛盾与冲突;从实践检验的角度,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探讨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总结城市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并以中新生态城为例,提出旧城改造的路径和我国城市应有的科学发展方向。从旧城改造的普遍性和高潮迭起的特殊现状中,能够看到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关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认知理念上的变化。在对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理性认知与传承创新中,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尽量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尽早使旧城改造和整个城市建设步入科学、人性的发展轨道,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所在。
李碧宏[10](2012)在《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 ——以重庆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有了重大转变,非均衡发展战略日益成为主流。增长极理论是非均衡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增长极的优先发展,通过其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促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以产业集聚作为切入点,研究增长极的内涵、动力和作用机制,并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分析重庆市的产业集聚现状,探究重庆市非均衡发展战略,寻求重庆市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对策。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产业集聚的形成及其评测方法。阐述产业集聚的含义和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产业集聚的形成条件和方式,阐述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并对产业集聚各种测度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2.增长极形成的动力系统和作用机制。介绍增长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总结增长极理论中蕴含的经济思想。重点探讨增长极形成的创新动力、产业结构转换动力、产业集聚动力、市场动力和制度推动力,并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进行详尽分析。3.产业集聚和增长极的关系。解析产业集聚和增长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产业集聚的作用和局限性,研究从产业集聚到经济增长极的转换机制,提出增长极发展战略的重要性。4.重庆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重庆市主要行业的区位熵指数,研究重庆各行业在全国所处的地位,评价其产业集聚的静态状况。通过计算重庆市主要行业的产业集聚指数,分析重庆市各行业产业集聚的发展速度和动态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重庆市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5.重庆市各区县产业集聚现状及评价。通过重庆市40个区县主要行业的区位熵指数的计算,分析重庆市一圈两翼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方面的产业集聚情况,总结重庆市各区县产业集聚的地区分布特征和行业结构特征,指出各区县产业集聚中的问题。6.重庆市的增长极发展战略。从重庆市的资源差异、区位差异和经济基础差异分析重庆市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的原因,阐述重庆市的产业增长极发展战略和空间增长极发展战略。7.重庆市经济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对策。从产业选择、政府角色和制度设计等方面探讨重庆市经济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对策措施。二、研究的基本结论1.产业集聚是在一定经济社会环境下,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企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形成的。其宏观条件包括:生产要素、社会资本、全球化的市场和政府产业政策。中观条件包括:较长的价值链、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产业竞争与技术创新。微观条件包括:生产成本和区位品牌。2.增长极的形成是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包含创新动力、市场动力、产业结构转换动力、产业集聚动力以及制度推动力等基本要素。在这个系统中,创新是增长极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创新能够改变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的转换和优化为载体,传递创新动力,继续推动增长极的增长。3.产业集聚是增长极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产业集聚和增长极具有一些共同要素,他们都是以一定地理空间为载体,都要求存在关联性强的推进型产业,都需要建立良好的配套服务系统,都存在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增长极在产业选择、资源优势、创新力度、区位条件、外部联系等方面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重庆产业集聚的行业结构和地区分布都不平衡。重庆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但存在着公共和社会服务发展滞后,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价值链低端化等问题。在产业集聚的地区分布上,重庆服务业主要集聚于都市发达经济圈,制造业主要集聚于都市发达经济圈和渝西经济走廊,农业主要集聚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外围。5.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极,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重庆市各区域在资源、区位、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面都有各自的产业重点,“一圈两翼”发展也不平衡。其中,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经济的制高点,渝东北、渝东南两翼是支撑重庆长远发展的重要经济腹地。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通过重点部门和重点区域带动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从产业集聚和增长极形成的角度研究非均衡发展战略,把产业发展和地理空间结合起来,抓住了关键,把握了总体,弥补了单纯从产业或空间方面研究经济发展的缺陷,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创新。2.对重庆市主要行业的区位熵、产业集聚指数和重庆各区县的行业集中度进行了测算,衡量和评价了重庆市主要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和动态变化特征,为重庆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3.从重点产业选择、政府角色定位和配套制度设计等方面,为重庆实施产业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提供了较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柳市 神奇的古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市 神奇的古镇(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BACT |
绪论 |
第一章 山东境内京杭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
第一节 山东行政区划的变迁与方志的纂修 |
第二节 明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
第三节 清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
第四节 民国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的纂修 |
第二章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略述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来源、含义及编纂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特色 |
第三章 元初京杭运河开通之前与运河有关的诗文 |
第一节 唐代之前山东运河区域诗文创作举隅 |
第二节 唐宋时期山东运河区域诗文创作举隅 |
第三节 金末至元初山东运河区域诗文创作举隅 |
第四章 山东方志河渠修治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治黄保运类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治理类诗文 |
第三节 山东方志保障泉源类运河诗文 |
第五章 山东方志纪程述行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记述出行路线的运河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记述出行细节的运河诗文 |
第六章 山东方志灾荒战乱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记述灾荒的运河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记述战乱的运河诗文 |
第七章 山东方志商贸经济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城垣桥梁等修筑类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城镇商贸繁荣类诗文 |
第三节 山东方志运河税收管理类诗文 |
第八章 山东方志祠祀风俗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水神祠祀类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治河人物祠祀类诗文 |
第三节 山东方志运河时令风俗类诗文 |
第九章 山东方志写景怀古类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山东方志描绘运河自然风光的诗文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记述运河登临怀古的诗文 |
第十章 山东方志康熙、乾隆帝出巡运河诗文 |
第一节 康熙帝出巡所作运河诗文 |
第二节 乾隆帝出巡所作运河诗文 |
第十一章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的价值 |
第一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校勘价值评述 |
第二节 山东方志运河诗文的辑佚价值略述 |
第三节 山东方志未收运河诗文举隅 |
结语 |
附录一: 《山东通志》纂修及收录运河文献情况 |
附录二: 山东府州县志纂修及收录运河文献情况 |
附录三: 明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纂修表 |
附录四: 清代山东运河所经地域方志纂修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守护童心 激扬生命——我校“童心教育”办学思想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丰富与提升:让“童心教育”在学校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 |
二、坚守与践行:让“童心教育”成为当下素质教育校本化实践的生动诠释 |
(一) 美丽校园:营建“童心教育”之洲 |
(二) 魅力教师:铸造童心教育之魂 |
(三) 多彩课程:铺筑童心教育之路 |
(四) 活力课堂:夯实童心教育之基 |
(五) 缤纷活动:绽放童心教育之花 |
三、期冀与追寻:让“童心教育”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隐形翅膀 |
(4)《琴隐园诗集》注释(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琴隐园诗集》卷一 |
卷一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 |
卷二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三 |
卷三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四 |
卷四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五 |
卷五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六 |
卷六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七 |
卷七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八 |
卷八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九 |
卷九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 |
卷十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一 |
卷十一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二 |
卷十二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三 |
卷十三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四 |
卷十四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五 |
卷十五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六 |
卷十六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七 |
卷十七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八 |
卷十八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十九 |
卷十九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 |
卷二十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一 |
卷二十一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二 |
卷二十二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三 |
卷二十三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四 |
卷二十四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五 |
卷二十五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六 |
卷二十六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七 |
卷二十七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八 |
卷二十八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二十九 |
卷二十九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三十 |
卷三十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三十一 |
卷三十一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三十二 |
卷三十二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三十三 |
卷三十三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三十四 |
卷三十四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三十五 |
卷三十五注释 |
《琴隐园诗集》卷三十六 |
卷三十六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清初河南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若干技术性说明 |
绪论 |
一 清初河南诗歌的内涵界定 |
二 清初河南诗歌的发展概貌 |
三 学术界研究现状 |
四 本文研究意义和思路 |
第一章 肇始之声——王铎与清初河南诗歌的发端 |
第一节 王铎的生平 |
第二节 王铎的诗学理论 |
一 痛诋公安、竟陵,兼采其长 |
二 继承前、后“七子”,加以修正 |
三 立足复古诗学,另创高格 |
第三节 王铎的诗歌创作 |
一 内容与主题 |
二 艺术与风格 |
第四节 王铎与清初河南诗坛 |
一 影响清初河南诗人群体 |
二 奠定清初河南诗歌传统 |
第二章 悲哭寥落——由明入清河南诗人的创作 |
第一节 中州大儒孙奇逢的诗 |
一 措意于学术的“隐君”之作 |
二 质朴醇厚的诗歌风格 |
三 孙奇逢的理学背景与清初河南的诗歌路向 |
第二节 声兼两面的薛所蕴 |
一 动乱的时世与纠结的内心 |
二 复古的诗学与反思的萌芽 |
三 沉郁悲壮与冲淡平和 |
第三节 不受羁勒的彭而述 |
一 自出机杼的诗学思想 |
二 足可证史的诗歌内容 |
三 雄健宏放的诗歌风格 |
第四节 积极融入新朝的周亮工 |
一 “逸出”中州传统的诗学思想 |
二 含蕴丰厚的诗歌内容 |
三 自改原作现象与仕清心态 |
四 诗歌的艺术特色与成就 |
第五节 侯方域及雪苑诗人群 |
一 侯方域和他的诗歌 |
二 雪苑诗人群及其创作转向 |
三 雪苑诗人与清初河南诗坛 |
第三章 渐返雅音——河南本朝诗人的创作 |
第一节 融悲慨于平淡的王鑨 |
一 时代悲歌与遁世心态 |
二 以唐为宗,以情取胜 |
第二节 疏离时事风云的赵宾 |
一 情真语挚的酬应之作 |
二 归隐之思与幻灭之感 |
三 宗唐学杜的诗歌艺术 |
第三节 由奇杰变散人的刘体仁 |
一 出处之间的诗人心态 |
二 寄情闲逸的诗歌内容 |
三 奇逸兼备的诗歌风格 |
四 顺康之际的诗坛地位 |
第四节 新朝臣子李继白 |
一 忧民疾苦的诗章及其立场 |
二 写景酬酢为主的题材内容 |
三 不出中州传统的诗学定位 |
第四章 升平正雅——康雍朝河南诗人的创作 |
第一节 李来章及其他河南理学家的诗歌 |
一 以“道”为本的李来章 |
二 雍容疏越的汤斌 |
第二节 宗唐传统的高峰——吕履恒 |
一 特立独行的宗唐诗学 |
二 宏大豪壮的唐人声口 |
第三节 突破藩篱的刘青藜 |
一 “苦意”的感慨与“硬笔”的批判 |
二 学韩的诗歌面貌 |
三 不拘唐宋的主张与偏于宋调的实践 |
第四节 富于开拓之功的继起者 |
一 咏至塞外的高玢 |
二 熔铸新风的高岑 |
三 不拘格套的吕守曾 |
第五章 演进缩影—宋荦与清初河南诗歌的嬗变轨迹 |
第一节 宋荦的生平 |
第二节 宋荦诗歌的主要题材 |
一 山水纪游 |
二 文物题咏 |
三 友朋酬赠 |
第三节 宋荦诗歌的演变 |
一 前期:疏离之音,取径唐诗 |
二 后期:雅正之声,入宋堂奥 |
三 附论:折衷唐宋的诗学与学宋为主的创作 |
第四节 宋荦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一 宋荦在全国诗坛 |
二 宋荦在河南诗坛 |
结语 江南诗歌系统外的另一场域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以温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创新 |
1.2.3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图 |
1.3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3.1 文化创意产业定义 |
1.3.2 旅游资源概念界定 |
1.3.3 旅游资源整合概念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综述 |
2.2 旅游资源整合研究综述 |
2.2.1 温州游资源整合研究综述 |
3 温州旅游资源整合的现实意义 |
3.1 温州旅游资源评价 |
3.1.1 温州旅游资源总体概况 |
3.1.2 温州旅游资源等级状况 |
3.1.3 温州旅游资源丰度状况 |
3.1.4 旅游资源储量状况 |
3.1.5 温州旅游资源评价 |
3.2 温州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2.1 核心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
3.2.2 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没有得到很好提升 |
3.2.3 旅游配套设施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
3.2.4 各自为政的旅游管理体制难以形成旅游开发的联动效应 |
3.3 温州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进行的旅游资源整合的现实需求 |
3.3.1 产业转型需求 |
3.3.2 文化提升需求 |
3.3.3 相关产业需求 |
3.4 温州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进行的旅游资源整合的现实意义 |
3.4.1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可以整合旅游资源的文化功能 |
3.4.2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可以整合旅游资源的经济功能 |
3.4.3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可以整合旅游资源的社会功能 |
4 温州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旅游资源整合途径探索 |
4.1 温州旅游资源整合的总体战略思路 |
4.1.1 明确以创意为主线 |
4.1.2 以产业为中心 |
4.1.3 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 |
4.2 温州旅游的总体空间格局的重塑 |
4.2.1 一个核心区 |
4.2.2 左右两翼 |
4.2.3 四个副中心 |
4.3 梳理温州旅游资源整合的文化脉络 |
4.3.1 朝圣之旅——中国的“耶路撒冷” |
4.3.2 商道之旅——神奇热土“温州模式” |
4.3.3 会市之旅——百工之乡的创意集市 |
4.3.4 戏剧之旅——南戏故里 |
4.3.5 数学之旅——数学家之乡 |
4.3.6 民俗之旅——拦街福 |
4.4 实现温州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联动发展 |
4.4.1 发挥第一产业的旅游基础作用 |
4.4.2 发挥第二产业的旅游促进作用 |
4.4.3 发挥第三产业的旅游关键作用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城市文化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0.1 主要研究背景 |
0.2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0.3 研究方法和架构 |
第一章 国内外社区文化建筑的现状 |
1.1 国内社区文化建筑的现状 |
1.1.1 社区文化建筑的现状 |
1.1.2 社区文化建筑的服务对象 |
1.1.3 社区文化建筑的作用 |
1.1.4 国内设计师社区文化文化建筑的设计案例 |
1.2 国外社区文化建筑的现状 |
1.2.1 国外社区文化建筑的现状 |
1.2.2 国外社区文化建筑的服务对象 |
1.2.3 国内设计师社区文化文化建筑的设计案例 |
第二章 社区文化建筑的解析 |
2.1 时代背景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存在问题 |
2.2 社区文化建筑的特点 |
2.2.1 从无到有的转变 |
2.2.2 既有社区文化建筑的特点 |
2.2.3 新建社区文化建筑的特点 |
2.3 社区文化建筑的功能 |
2.3.1 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 |
2.3.2 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 |
第三章 社区文化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对策 |
3.1 社区文化建筑设计的原则 |
3.1.1 以人为本 |
3.1.2 多点结合 |
3.1.3 和而不同 |
3.2 设计中管理层面的对策 |
3.2.1 社区文化建筑与整个社区的关系 |
3.2.2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柳市文化中心的设计要素 |
4.1 柳市的地域自然特征 |
4.1.1 柳市文化中心的设计需要结合地域特征 |
4.1.2 柳市可把握的地域要素 |
4.2 新建建筑有机融入柳市的整体肌理中 |
4.2.1 新建建筑与自然条件的和谐 |
4.2.2 新建建筑的同质性,保持鲜明的地域特点 |
4.2.3 区域的整体风格肌理层次丰富 |
4.3 建设有地域风貌特点的社区文化建筑 |
4.3.1 传统社区文化建筑模式的延续 |
4.3.2 新的社区文化建筑设计与现代要素的融合 |
第五章 柳市文化中心的设计方案 |
5.1 建筑设计 |
5.1.1 概述 |
5.1.2 设计理念与原则 |
5.1.3 总体布局 |
5.1.4 建筑设计 |
5.2 环境保护 |
5.2.1 建设区域环境现状 |
5.2.2 环境影响分析 |
5.2.3 污染物治理措施 |
5.3 景观绿化设计 |
5.3.1 景观系统设计 |
5.3.2 绿化设计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来源 |
(二) 研究目的 |
1. 复原历史时期城镇景观面貌 |
2. 探究历史时期城镇景观变迁 |
3. 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 |
(三)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一) 关于历史城镇地理与城镇景观的研究 |
(二) 关于重庆历史城镇景观的研究 |
(三) 相关研究还存在的不足 |
1. 城镇景观研究的内容体系较为散乱 |
2. 城镇景观研究广度还需要拓展 |
3. 城镇研究的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
4. 对历史景观遗存的价值估计不足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重庆的概念 |
(二) 城镇的概念 |
(三) 城镇景观的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一) 传世文献逻辑推证法 |
(二) 考古材料运用法 |
(三) 田野调查法 |
(四) 图表法 |
(五) 比较分析法 |
第一章 明清以前的重庆城镇景观 |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 |
(一) 先秦时期—城镇发展的雏形 |
(二) 秦汉时期—初具规模的城镇格局 |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动荡发展中的城镇 |
(四) 唐宋时期—城镇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
(一) 城镇体系 |
(二) 城镇规模 |
三、城镇分布特征 |
(一) 先秦时期—沿江而建 |
(二) 秦汉晋南北朝时期—两翼拓展 |
(三) 唐宋时期—渝西崛起 |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
一、明代以前重庆山景观 |
(一) 重庆山之秀美 |
(二) 重庆山之神秘 |
(三) 重庆山之宝藏 |
二、水文景观 |
(一) 长江之景观 |
(二) 水池之景观 |
(三) 泉之景观 |
三、城镇绿地系统 |
(一) 城镇周边茂密的原始森林 |
(二) 景观植物 |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
一、建筑景观 |
(一) 景观建筑 |
(二) 祠庙 |
二、街巷与交通 |
(一) 街巷 |
(二) 交通 |
三、田园 |
(一) 稻田 |
(二) 园林 |
四、特色景观元素 |
第四节 景观特点与结构 |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 |
(一) 不筑城垣而形制初具的先秦时期城镇 |
(二) 战祸之下发展维艰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镇 |
(三) 渝西兴起与草市镇繁荣的唐宋时期城镇 |
二、城镇选址特点 |
(一) 扼危居险占领夔巫军事防御高地 |
(二) 依托过境贸易形成舟车集散节点 |
(三) 依山襟水建立山水城镇雏形 |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
(一) 军政用地空间 |
(二) 居民用地空间 |
(三) 商业用地空间 |
第二章 明清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
一、城镇数量 |
(一) 复建—明代城镇数量 |
(二) 繁荣—清代城镇数量 |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
(一) 城镇体系 |
(二) 城镇规模 |
三、城镇分布 |
(一) 明代概况 |
(二) 清代概况 |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
一、山 |
(一) 山景自然之美 |
(二) 山上的寺观 |
(三) 山上的军事景观 |
(四) 明清“八景”与时人对山景之美的重视 |
二、水 |
(一) 城市供水系统 |
(二) 城镇消防设施 |
(三) 城镇水患 |
(四) 重庆“八景”中的水文景观 |
三、林相 |
(一) 人口增长对林相的破坏 |
(二) 经济发展对林相的影响 |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
一、建筑 |
(一) 公署 |
(二) 亭台楼阁 |
(三) 官方祠庙 |
(四) 寺观 |
二、街道交通 |
(一) 街道 |
(二) 交通状况 |
三、田园景观 |
(一) 城镇周围之稻田景观 |
(二) 园林景观 |
第四节 景观特点与结构 |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 砖石城墙的修筑及城市面积的拓展 |
(二) 城镇人口规模的大幅度扩张 |
二、城镇选址特点 |
(一) 控两江要冲筑城以增军事防御之能 |
(二) 枕山临水仍是城镇布局重要特征 |
(三) 贸易地位与交通区位加深对城镇选址的影响 |
三、城镇内部结构特征 |
(一) 军政用地空间 |
(二) 居民用地空间 |
(三) 商业用地 |
(四) 教育用地 |
第三章 民国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
一、城镇数量 |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
(一) 城镇体系 |
(二) 城镇规模 |
三、城镇分布 |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
一、山景 |
二、水 |
(一) 河流景观 |
(二) 水利景观 |
(三) 温泉景观 |
(四) 民国人们对重庆城镇水景之美的认同 |
三、林相 |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
一、建筑景观 |
(一) 城墙 |
(二) 政府建筑 |
(三) 祠庙景观 |
(四) 纪念碑 |
二、街巷及交通 |
(一) 街巷 |
(二) 交通 |
三、田园 |
(一) 田地景观 |
(二) 公园 |
(三) 私家园林 |
第四节 民国时期重庆城镇的景观结构特征 |
一、城镇选址特点 |
二、城镇发展阶段特征 |
(一) 城镇面积的扩大 |
(二) 城镇人口的剧增 |
三、城镇内部结构特征 |
(一) 军政用地空间 |
(二) 居住与工商业用地空间 |
(三) 公共用地 |
第四章 重庆城镇景观特征及其变迁规律 |
第一节 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特征 |
一、先秦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
二、秦汉晋南北朝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
三、唐宋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
四、明代重庆城镇景观 |
五、清代重庆城镇景观 |
六、民国时期城镇景观 |
第二节 重庆城镇景观变迁规律 |
一、景观格局 |
二、自然景观要素 |
三、人文景观要素 |
四、景观结构 |
第五章 重庆城镇现留存的景观价值 |
第一节 现留存重庆城镇景观状况 |
一、自然景观 |
(一) 山景 |
(二) 水景 |
(三) 林景 |
二、人文景观 |
(一) 城墙与城门 |
(二) 祠庙景观 |
(三) 石刻、石像、碑刻、摩崖造像 |
(四) 街道 |
(五) 民居 |
(六) 军事寨堡、关防景观 |
(七) 桥梁景观 |
(八) 革命文物景观 |
第二节 现留存景观的价值 |
一、提供经济史、战争史、建筑史等珍贵参照的历史价值 |
二、创造地产、旅游产业巨大效益的经济价值 |
三、体现地域文明与传统民俗特色的文化价值 |
四、蕴含以石刻、民居审美体验为主的艺术价值 |
五、彰显山水交融、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 |
结语:从历史景观到现代景观—关于景观构建的反思 |
一、现代与传统 |
二、一般与个性 |
参考文献 |
一.历史文献类 |
二.现代文献类 |
后记 |
(9)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聚落研究的缘起——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框架 |
1.3 城市发展的时序性 |
1.3.1 本文时序性的涵义 |
1.3.2 本文所述时序的特定规定性 |
1.4 城市聚落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1.4.1 城市聚落的字义和词义辨析 |
1.4.2 词义的组合辨析 |
1.4.3 城市聚落的性质 |
1.4.4 城市聚落的类型 |
1.4.5 城市聚落诸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1.5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特性阐述 |
1.5.1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阐述 |
1.5.2 社会生态的特性及阐述 |
1.6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中的“城市聚落”理论探讨简介 |
1.6.1 “聚落”概念在国内建筑和城市规划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
1.6.2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聚落理论研究的简介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
2.1 早期聚落的生成 |
2.1.1 原始聚落和农业聚落的生成 |
2.1.2 原始聚落生成的例证 |
2.1.3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的生成 |
2.1.4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生成的例证 |
2.1.5 我国封建时期早期城市聚落的格局 |
2.1.6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聚落的例证 |
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的“礼制”和特性 |
2.2.1 《周礼-考工记》与封建政治中心聚落规划“礼制”的形成 |
2.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格局一致性和稳固性的例证 |
2.3 唐、宋间城市居住聚落的大裂变 |
2.3.1 “千年宵禁”的坊里——秦汉到隋唐的封闭居住聚落 |
2.3.2 有名无实的坊里——宋代以后居住聚落的嬗变 |
2.4 “市”对古代城市聚落形成的影响 |
2.4.1 宋代以前的“市” |
2.4.2 宋朝的“市”——《清明上河图》的启示 |
2.4.3 对城市分区的影响 |
2.4.4 水运和贸易对城市聚落兴衰的影响 |
2.5 古代特殊的城市聚落 |
2.5.1 “囚”城——改朝换代的政治统治产物 |
2.5.2 城记——不同朝代所建立的组合城市 |
2.5.3 “蕃坊”——古代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的特殊聚落 |
2.5.4 军市——军事聚落 |
2.5.5 古典园林等游憩聚落 |
2.6 明清以来向现代城市聚落的嬗变 |
2.6.1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背景 |
2.6.2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特征 |
2.7 殖民主义侵略下输入的现代城市聚落 |
2.8 建国后城市聚落的发展 |
2.8.1 城市发展的波折时期 |
2.8.2 改革开放后的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 |
2.8.3 商业地产——改变城市面貌的共时性主要聚落 |
2.9 我国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
2.9.1 城市聚落的形成与特点 |
2.9.2 封建社会政治生态对政治中心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
2.9.3 封建城市政治中心聚落中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辨证运动 |
2.9.4 社会经济生态对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
2.9.5 社会文化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
2.9.6 特殊城市聚落的本体与功能 |
2.10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
3.1 早期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
3.1.1 金字塔与石头城 |
3.1.2 玛雅的金字塔与石头城 |
3.1.3 古埃及和玛雅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
3.2 光荣与伟大——奴隶制时期雅典和罗马的比较 |
3.2.1 雅典和卫城 |
3.2.2 罗马和角斗场 |
3.3 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城市中心聚落的多样性变迁 |
3.4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对世界城市聚落的革命性影响 |
3.4.1 工业革命对欧洲城市聚落规模和结构的深刻影响 |
3.4.2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与城市聚落的根本转变 |
3.4.3 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和城市聚落影响的例证 |
3.5 世界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
3.5.1 欧洲城市聚落历时性发展中的多样性 |
3.5.2 世界现代城市聚落共时性发展中的一致性 |
3.5.3 城市聚落在共时与历时时序中的融合与冲突 |
3.5.4 时序性和城市本体与功能的关系 |
3.6 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历史城市聚落的时序性考察 |
4.1 天津城市概况的解析 |
4.1.1 一条河的独生子 |
4.1.2 双城记 |
4.1.3 三岔河口 |
4.1.4 四方城的老城厢 |
4.1.5 五大道与五马路 |
4.1.6 九国租界——八比一的城市聚落大扩张 |
4.1.7 百年记事 |
4.2 天津城市聚落化的历时性考察(18601949 年) |
4.2.1 租界的形成 |
4.2.2 城市的聚落化 |
4.3.3 聚落化时期的城市聚落例证 |
4.2.4 上海、武汉租界聚落与天津租界聚落的比较 |
4.2.5 城市的聚落化对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4.2.6 城市的聚落化时期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
4.2.7 恶化的社会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
4.3 天津城市聚落的共时性考察(1949 年——至今) |
4.3.1 我国城市建设波折时期的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
4.3.2 我国城市建设稳定高速发展时期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天津新聚落化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复兴 |
5.1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5.1.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针和法规的确立 |
5.1.2 天津外国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分布和聚落性简况 |
5.1.3 天津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性分析 |
5.2 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的检讨 |
5.2.1 老城厢的历史和文化概述 |
5.2.2 老城厢改造的规划、拆迁和建设过程 |
5.2.3 老城厢改造更新对历史风貌的毁坏 |
5.2.4 关于老城厢改造的商榷 |
5.2.5 老城厢、估衣街等传统文化保护街区改造的反思 |
5.3 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意象分析 |
5.3.1 连接与断裂以解放桥和金刚桥为例 |
5.3.2 新生与遗存——以三个火车站为例 |
5.4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
5.4.1 城市文化的百年迷失 |
5.4.2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
5.5 天津城市的新聚落化——海河综合开发 |
5.5.1 海河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城市新聚落的未时性形态 |
5.5.2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新聚落中的区位 |
5.5.3 海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建设和展望 |
5.6 中新生态城慢行交通的聚落性及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启示 |
5.6.1 中新生态城的确立和建设 |
5.6.2 中新生态城的交通慢行生态系统 |
5.6.3 慢行生态交通对历史街区改造的启示 |
5.7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10)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简要述评 |
1.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3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
1.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1.3.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1.4 研究框架设计 |
2.产业集聚及其形成 |
2.1 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聚现象 |
2.2 产业集聚的类型 |
2.2.1 轴辐式产业集聚 |
2.2.2 大企业集聚 |
2.2.3 企业集群 |
2.2.4 马歇尔产业集聚 |
2.3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
2.3.1 行业集中度 |
2.3.2 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 |
2.3.3 空间基尼系数 |
2.3.4 地理集聚指数 |
2.3.5 区位熵 |
2.3.6 产业集聚指数 |
2.4 产业集聚的形成条件 |
2.4.1 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
2.4.2 特定的产业成长条件 |
2.4.3 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驱使 |
2.5 产业集聚的形成方式 |
2.5.1 自发形成 |
2.5.2 政府强制培育形成 |
2.5.3 政府引导培育形成 |
3.增长极及其作用机制 |
3.1 增长极的本质内涵 |
3.1.1 增长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
3.1.2 对增长极概念的争论及总结 |
3.1.3 增长极理论蕴含的基本经济思想 |
3.2 增长极形成的动力系统 |
3.2.1 创新动力 |
3.2.2 产业结构转换动力 |
3.2.3 产业集聚动力 |
3.2.4 市场动力 |
3.2.5 制度推动力 |
3.3 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
3.3.1 支配效应 |
3.3.2 乘数效应 |
3.3.3 极化效应 |
3.3.4 扩散效应 |
4.从产业集聚到经济增长极的转变 |
4.1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极的关系 |
4.1.1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极的联系 |
4.1.2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极的区别 |
4.2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局限性 |
4.2.1 产业集聚的作用——集聚经济 |
4.2.2 产业集聚的局限性——集聚不经济 |
4.3 实施经济增长极发展战略 |
4.3.1 经济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4.3.2 产业集聚到经济增长极的转换机制 |
4.3.3 发展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5.重庆市产业集聚的总体评价 |
5.1 重庆产业集聚发展状况 |
5.1.1 重庆产业集聚静态评测 |
5.1.2 重庆产业集聚动态评测 |
5.2 重庆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
5.2.1 公共和社会服务发展滞后 |
5.2.2 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投入不足 |
5.2.3 地方网络残缺,企业难有根植性 |
5.2.4 产业价值链低端化 |
6.重庆各区县产业集聚现状及评价 |
6.1 重庆各区县产业集聚的现状 |
6.1.1 农业产业集聚状况 |
6.1.2 非农产业集聚状况 |
6.2 重庆各区县产业集聚的特征 |
6.2.1 产业集聚的地区分布特征 |
6.2.2 产业集聚的行业结构特征 |
6.3 重庆各区县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
6.3.1 对产业集聚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 |
6.3.2 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
6.3.3 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
6.3.4 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够 |
7.重庆的增长极发展战略 |
7.1 重庆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的原因 |
7.1.1 资源差异 |
7.1.2 区位差异 |
7.1.3 基础差异 |
7.2 重庆产业增长极的发展 |
7.2.1 工业 |
7.2.2 农业 |
7.2.3 服务业 |
7.3 重庆空间增长极的发展 |
7.3.1 都市发达经济圈 |
7.3.2 渝西经济走廊 |
7.3.3 渝东北翼 |
7.3.4 渝东南翼 |
8.促进重庆产业集聚,加快重庆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 |
8.1 发展重庆经济增长极的思路、原则和方式 |
8.1.1 总体思路 |
8.1.2 基本原则 |
8.1.3 发展模式 |
8.2 发展重庆经济增长极的产业选择 |
8.2.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8.2.2 装备制造业 |
8.2.3 电子信息产业 |
8.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2.5 金融保险业 |
8.3 发展重庆经济增长极的政府角色 |
8.3.1 加强政府调控功能,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8.3.2 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 |
8.3.3 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
8.4 发展重庆经济增长极的制度设计 |
8.4.1 加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8.4.2 进一步密切产学研联系,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 |
8.4.3 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
8.4.4 培育社会资本,完善知识与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网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柳市 神奇的古镇(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弋舟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D]. 邵依雯. 江南大学, 2021
- [2]山东方志运河诗文文献研究[D]. 周广骞. 上海大学, 2018(02)
- [3]守护童心 激扬生命——我校“童心教育”办学思想的思考与实践[J]. 严宏. 小学教学研究, 2016(02)
- [4]《琴隐园诗集》注释[D]. 赵睿.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5]清初河南诗歌研究[D]. 黄治国. 浙江大学, 2014(12)
- [6]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以温州为例[D]. 卢舒怡. 复旦大学, 2013(03)
- [7]城市文化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宋海英. 浙江大学, 2013(07)
- [8]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D]. 李良. 西南大学, 2013(02)
- [9]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D]. 吕霞. 天津大学, 2013(12)
- [10]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 ——以重庆为例[D]. 李碧宏. 西南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