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层海水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太平洋,结构,陆架,海水,贻贝,植物。
表层海水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赵本宣[1](2017)在《东极贻贝养殖区表层海水中AAPB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季节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浮游生物在海洋中分布广泛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数量,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系统内能量传递与转化和物质循环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环境生态研究领域备受关注。随着全球气温逐渐升高和海洋环境污染形势的恶化,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致力于与海洋固碳、污染防治等相关的微生物研究,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是一类最典型研究对象之一。它们是自然界重要的一类特殊的光合异养微生物,广泛分布在各种海洋环境中,在微生物生态学、海洋碳汇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应用TA克隆技术和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我国东极青浜岛贻贝养殖区海域和非养殖区AAPB的多样性情况、群落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探讨。我们于2015年10月-2016年7月分四个季度依次在研究海域采集0.5m深度的表层海水样品,采样的同时进行水温、盐度等水质参数的检测。对采集的水样进行抽滤过膜处理,然后提取浮游微生物总基因组DNA,利用编码光反应中心的小亚基pufM基因的特定引物进行扩增,通过构建TA克隆文库进行验证性实验,然后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进而对AAPB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分析。通过对海水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总计得到个755,040条优质序列,包括18,673个OTU,分属于161个属。根据计算得到各样品的Chao指数的结果,我们推断出各样品丰度排列顺序是:DD1>DC1>DX1>DQ2>DQ1>DD2>DC2>DX2,根据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结果可知各站点微生物多样性排序结果是:DD1>DQ2>DC1>DQ1>DD2>DC2>DX1>DX2。样品的覆盖度(Coverage)的值超过了0.9,说明覆盖度和测序深度已经足够,构建的文库可用于评估AAPB多样性情况。在青浜岛贻贝养殖区和非养殖区海域,四个季度的海水样品分析结果中的细菌类群主要包括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Cyanobacteria(蓝藻门)、Deinococcus-Thermus(异常球菌-栖热菌门)、Euryarchaeota(广古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Fusobacteria(梭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unclassified未分类细菌。在这个8个样品中共有的微生物是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其中变形菌门为最优势菌群,厚壁菌门排在第二位。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的Alph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中的Methylobacterium属、Sphingomonas属、Rhodobacter属和Brevundimonas属等菌属在所有的样品中丰度都较高,说明了这些细菌适宜生存的空间和时间范围都比较广,因此也说明了变形菌对环境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分布的范围非常地广。由样品聚类树状图的分析结果,纵观时间和空间尺度,秋季的养殖区和冬季非养殖区群落结构最为近似。根据PCA分析结果可知,非养殖区春、夏、秋和冬季四个样品距离较近,而来自养殖区的夏、秋和春季叁个样品距离较近,则说明这些样品的组成较相似。养殖区冬季的样品和其他几个样品距离均比较远,说明这个样品具有独特的群落组成,同一个季节两个海域样品距离比较近的是春季、夏季和冬季,说明在春季、夏季和冬季,两个海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相似。RDA分析是一种可以检测环境参数、样品、微生物叁者之间的关系或者两两之间的关系的线性模型。RDA分析结果显示,DO(溶解氧)、Salinity(盐度)、DIN(溶解无机氮)、SiO32-(硅酸盐)和T(温度)是影响AAPB属分布的非常重要的一些环境因子。由于PO43-(磷酸盐)在零点位置,射线很短,所以对AAPB群落分布无相关性影响。这几种环境因子中,T(温度)和Salinity(盐度)的射线比其他几个因子长,说明这两个因子是影响AAPB的群落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青浜岛海域蕴含着较为丰富的AAPB类群,为全面认识在特殊功能海域中AAPB多样性和丰度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刚,倪广艳,沈萍萍,易容,黄良民[2](2016)在《夏季南海西北部海域由外海至近岸表层海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2013年夏季科技基础专项南海珊瑚礁海域调查航次,主要研究了南海西北部海域由外海到近岸表层海水内浮游植物叶绿素(Chl a)质量浓度和群落结构,以及微微型浮游植物(聚球藻、微微型真核生物)丰度。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期间,从外海到近岸总Chl a质量浓度由0.024逐渐增至19.1μg/L;同时,小型浮游植物(Micro-,>20μm)所占比例由6.0%增至81%,微型浮游植物(Nano-,3~20μm)所占比例(9%~24%)的空间变化不明显,而微微型浮游植物(Pico-,<3μm)所占比例由85%降至5.1%。2)从外海到近岸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生物丰度分别由(2.58±0.21)×10~6和(1.62±0.91)×10~5 cells/L升高至(2.29±0.10)×10~8和(1.83±0.46)×10~7 cells/L,而且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2=0.68,p<0.05)。3)调查海域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空间变化的调控。(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16年01期)
刘晓辉,王健鑫,王帅兵,樊英萍,俞凯成[3](2015)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水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10个站点采集表层海水,通过DAPI染色计数和克隆文库构建的方法,对细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初步研究。DAPI染色计数结果显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水中细菌丰度总体较高,生物量变化较大,从1.16×10~5(A04站点)到1.48×10~6 cells/m L(B03站点);总体趋势从长江口向外海增加。细菌克隆文库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细菌序列以变形菌门为主(占总文库的60.61%),其中α-变形菌纲是绝对优势类群(50.62%);其次是拟杆菌门(15.18%)、放线菌门(14.79%)和蓝细菌门(4.61%),还有少量厚壁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纤维杆菌门、疣微菌门等;另外柔膜菌门和SAR类群也有发现。文库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部分站点表层海水中细菌多样性显着,与研究区海域水产养殖活动有关,并受到区域洋流和海洋化学环境(如低氧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5年06期)
王磊,冷晓云,孙庆杨,王东晓,张翠霞[4](2015)在《春季季风间期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3年3-5月通过走航取样分别对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巽他陆架生物量较低,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083±0.043)μg/L,爪哇海的SS4站位生物量最低,仅为0.014μg/L,浮游植物粒级组成上主要以Pico-级为优势,占80%以上;马六甲海峡自西北至东南存在明显的盐度梯度,在盐度最低的SM5站,叶绿素a生物量最高,达到1.080μg/L;马六甲海峡站位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433±0.315)μg/L,同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较大。在海峡西北的SM1-SM4站与巽他海峡类似,主要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Pico-级浮游植物占60%~80%;在生物量最高的SM5站,同样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而在海峡东南段的SM6和SM7站,虽然叶绿素a浓度相对于SM5略有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其他马六甲海峡站位和巽他陆架站位,此两个站位硅藻比例明显升高,均可达20%以上。从优势类群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和营养浓度的相关性可以看出,研究海区叶绿素a生物量与水体盐度呈现显着负相关(p<0.050),说明陆源输入对研究海区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另外,硅藻生物量也与磷酸盐浓度(p<0.050)和硅酸盐(p<0.010)浓度均呈现显着正相关;聚球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的优势度会受到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影响而降低,但仍然是整个研究区域最优势的浮游植物类群。(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谢燕荣[5](2014)在《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及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微生物分离培养和非培养的方法,分析了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的多样性,并对其中一株锌抗性菌株的抗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详细解析了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第一部分: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的多样性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了巨大威胁,而微生物能通过多种机制对环境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和去除。研究和分析深海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菌的种群结构及其抗性机制,将为重金属污染生物的修复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七种含有不同种类重金属(Zn2+、Ni2+、Mn2+、Cu2+、Hg2+、Co2+和Cr7+)的培养基,对两个来自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样品进行了富集,并获得了抗性菌群。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Zn、Ni.Mn、Cu.Co和Cr抗性菌群中的优势类群分别是:Halomonas和Paracoccus;Microbacterium和Alcanivorax; Halomonas,Marinobacter和Georgenia;Achromobacter和Serratia;Halomonas和Idiomarina;Idiomarina和Bacillus。利用平板纯培养的方法,从上述富集菌群中分离得到了多种重金属抗性菌,包含16株细菌和8株真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分属Salegentibacter,Dietzia,Paracoccus,Alcanivorax,Georgenia,Halomonas, Microbacterium,Salinicokla和Thalassospira10个属中的13个种。其中,在Zn、Ni.Mn和Co抗性菌群中,PCR-DGGE检测到的优势种属均获得了纯培养,它们分别是Halomonas;Microbacterium和Alcanivorax;Georgenia;Halomonas.另外,从Cu,Co,Zn和Ni抗性菌群中分离获得真菌8株,ITS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它们均为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随后,我们对分离自Zn抗性菌群且具有较好抗性的菌株VCZn-1进行了研究。该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模式种Halomonas zincidurans B6T的同源性为100%。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C,盐度13%和pH8-9;其对Zn2+的最高抗性为27mmol/L;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3天内,能够促使MA培养基中49±3.42%的Zn2+沉淀。后续Zn2+去除率实验表明,该菌株主要的抗性机制是在稳定期产生的碱性次级代谢物,使培养基的pH值增大,从面导致Zn2+的自然沉淀。此外,该菌株对其它重金属也有较好的抗性,如Mn(9mmol/L),Cu(1mmol/L)和Ni(1mmol/L).菌株VCZn-1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其基因组大小约3,709,838bp,GC含量为64.04%,在其基因组中存在与重金属抗性相关的ATPase转运体和RND家族转运体,这些抗性基因的存在,可能是该菌株具有多种重金属抗性的分子基础。第二部分: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分析为了解析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本文利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横跨南大西洋洋中脊的14个表层海水样品中,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的V5-V8区进行了高通量测序。14个样品共获得177,364条序列,其中164,784条有效序列,每个样品平均11,770条序列,序列平均长度约286bp。Shannon和Chao1指数均显示,14个表层海水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且样品间多样性差别不大;Unifrac和UPGMA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样品呈现按照采样地理位置进行聚类的趋势,说明它们具有一定的生物地理分布特征。同时,14个样品在微生物组成上并无明显区别,古菌的优势类群为Euryarchaeota中的Marine group Ⅱ和Marine Group Ⅲ;而细菌的优势类群为Alpha变形菌纲Rickettsiales目中的SAR11surfacel clade (9.48%-16.19%),以及Gamma变形菌纲Oceanospirillales目中的SAR86clade (11.93%~18.24%).在属水平上,14个样品中仅有20.9%~29.1%的序列可分类到属,其中的优势属为:Candidatus Portiera, Alteromonas, Pseudoalteromonas, Fluviicola, Thalassomonas, Oleibacter, Vibrio, Hyphomonas, Alcanivorax和Pelagibaca属此外,利用富营养的2216E和寡营养的R2A培养基,对水样中好氧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两种培养基共分离获得116株细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它们分属于Gamma-, Alpha-, Epsilonproteobacteria, Bacteroidetes, Bacilli和Actinobacteria门中的24个属。其中Gammaproteobacteria门是绝对优势类群,占可培养菌株总数的63.79%,它们归属于Vibrio, Pseudoalteromonas, Alteromonas, Marinobacter和Halomonas属;Alphaproteobacteria门占24.14%,主要种属是Erythrobacter, Pseudoruegeria和Sulfitobacter。同时,高通量测序中检测到的Alteromonas, Alcanivorax, Marinobacter, Pelagibaca, Photobacterium, Pseudoalteromonas, Tenacibaculum和Vibrio8个属的细菌,在上述分离培养中均获得了纯培养。综上所述,本文对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及跨南大西洋洋中脊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其中一株重金属抗性菌的抗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东太平洋热液区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的开发利用,以及对南大西洋表层海水生境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4-04-01)
尹琦[6](2012)在《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海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于20—45°S的南太平洋环流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环流区,其环流中心与陆地距离最远,广阔的环流区远离近海的扰动,囤积了大量相对沉寂的海水,而且具有寡营养、强紫外线照射等特征,使得南太平洋环流区的表层海水成为世界上最干净的水体,其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水平均低于其他洋区。海洋微生物的群落组成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海水这一世界上最干净水体的特殊海洋生态环境中,会形成特殊的海洋微生物群落结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海水海洋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研究,首次揭示环流表层海水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对于进一步了解南太平洋表层海水的微食物环的形成,乃至填补全球海洋表层海水生态系统的空缺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表层海水样品来自2010年10月9日至12月13日美国的大洋钻探船“乔迪斯·决心号”执行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329航次(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分别沿南太平洋环流中心至环流外缘剖面的四个站点U1368、U1369、U1370和U1371四个站点取表层海水(<1m),原样过滤1-2L不等的海水到滤膜上,-80°C冻存。同时用浓缩海水样品在2216E和R2A培养基上进行涂布,筛选可培养的细菌。从涂布的2216E平板和R2A平板中分离到255株细菌并保种,选取74株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提取四个站点表层海水总DNA进行细菌和古菌的16S rRNA基因扩增,对构建的8个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进行多样性分析,并对其中1200个克隆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所得到的南太平洋环流细菌克隆共757个,主要归为5大类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其中变形菌门包括α-, β-, γ-, δ-变形菌纲。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最高,四个站点分别为81.1%(U1368),69.4%(U1369),56.1%(U1370)和54.6%(U1371),且其所占比例从环流中心向外沿逐渐减小。变形菌门中又以α-变形菌纲占优势,β-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只在环流中心被检测到。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是第二大类群,环流中心(U136816.1%,U136924.5%)比例小于环流的外缘(U137030.1%,U137130.8%)。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所占比例则是从环流中心向外缘逐渐增加。南太平洋环流古菌克隆共得到355个,几乎都归为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Marine Group II,只有一个克隆属于Marine Group III。由此可见,南太平洋环流细菌多样性比较低,并且环流的中心和外缘在细菌的组成与优势菌群的种类上区别较大。对四个站点总环境DNA进行的几个主要类群微生物的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从中心到外缘(U1368-U1371)分别为5.96×105,8.87×105,2.55×106和1.26×106copies ml-1,古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从中心到外沿(U1368-U1371)分别为1.17×106,4.01×106,1.90×107和1.13×107copiesml-1。其中细菌主要类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只占总细菌的0.1%-0.5%。泉古菌(Crenarchaeota)的比例不到总古菌的千分之一。这表明南太平洋环流区的微生物量非常低,属于超寡营养的生境。传统平板培养法得到的74株细菌主要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一共有14株细菌(占18.9%)鉴定为潜在的新种,其中有6株与已知细菌的相似度低于94%,为潜在的新属。这表明了南太平洋环流是一个非常特殊并且具有巨大新型生命活力的地区,对这一区域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将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3-04)
孔蓓,邹进福,陈积光,廖义奎[7](2002)在《海水养殖珍珠表层微形貌的结构研究——以广西防城养殖珍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养殖珍珠的表层微形貌呈现以文石晶体及壳角蛋白膜为结构单元组成的按一定方式排列的层状或阶梯状的结构或形态。单元结构的生长方式符合“隔室效应”原理。表层结构中文石的结晶度、结构有序度及壳角蛋白膜厚度是珍珠光泽强度与明亮度的决定因素 ,并影响珍珠的透明度、伴色及体色。(本文来源于《矿产与地质》期刊2002年06期)
表层海水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托2013年夏季科技基础专项南海珊瑚礁海域调查航次,主要研究了南海西北部海域由外海到近岸表层海水内浮游植物叶绿素(Chl a)质量浓度和群落结构,以及微微型浮游植物(聚球藻、微微型真核生物)丰度。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期间,从外海到近岸总Chl a质量浓度由0.024逐渐增至19.1μg/L;同时,小型浮游植物(Micro-,>20μm)所占比例由6.0%增至81%,微型浮游植物(Nano-,3~20μm)所占比例(9%~24%)的空间变化不明显,而微微型浮游植物(Pico-,<3μm)所占比例由85%降至5.1%。2)从外海到近岸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生物丰度分别由(2.58±0.21)×10~6和(1.62±0.91)×10~5 cells/L升高至(2.29±0.10)×10~8和(1.83±0.46)×10~7 cells/L,而且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2=0.68,p<0.05)。3)调查海域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空间变化的调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层海水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赵本宣.东极贻贝养殖区表层海水中AAPB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季节变化的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
[2].李刚,倪广艳,沈萍萍,易容,黄良民.夏季南海西北部海域由外海至近岸表层海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英文)[J].热带地理.2016
[3].刘晓辉,王健鑫,王帅兵,樊英萍,俞凯成.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水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J].海洋与湖沼.2015
[4].王磊,冷晓云,孙庆杨,王东晓,张翠霞.春季季风间期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J].海洋学报.2015
[5].谢燕荣.东太平洋热液烟囱硫化物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及南大西洋跨洋中脊表层海水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D].厦门大学.2014
[6].尹琦.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海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7].孔蓓,邹进福,陈积光,廖义奎.海水养殖珍珠表层微形貌的结构研究——以广西防城养殖珍珠为例[J].矿产与地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