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理念与城乡规划建设

韧性城市理念与城乡规划建设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510000

摘要:韧性理念是现阶段城市防灾减灾的新思路,近年来,建设"韧性城市"的呼声不断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论,韧性城市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灾害防治也成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韧性城市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从韧性城市理论出发,结合现有的城乡规划理论,通过对韧性城市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的分析,对韧性城市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韧性城市;城乡规划;规划设计;

一、关于“韧性城市”

(一)什么是“韧性”及“城市韧性”

韧性,译自英语“Resilience”一词,也被翻译成弹性、弹力、恢复力。将其翻译成“韧性”,主要取其“坚忍不拔”之意,这种译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Resilience”含有的弹性和恢复力两方面的含义。

城市韧性是指城市中的个体、社区、机构、城市机能和城市大系统无论受到何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的影响下所具备的生存、适应和成长的能力。一个韧性的城市,在面对自然及人为的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强化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风险管理及促进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城市抵御自然或人为危机的承受力,从而使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吸收外界干扰,并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且不会危及城市中长期持续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具有应对外部自然灾害的能力,体现为城市空间及城市基础设施留有余地,灾害来临后有抗打击能力和快速复苏的能力。二是具有应对外部经济动荡的能力。三是具有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具备通过社会整合实现自我振兴的能力。那么,与之相反的概念,即是城市的脆弱性或刚性。

城市韧性的指标体系涉及城市体系与服务、经济与社会、健康与福祉、领导力与战略等几大方面。主要包括:兼顾韧性的一体化城市发展规划、高效的韧性建设与管理机构、授权的公众参与城市韧性建设的机制、城市各方的齐心协力与相互支持、社会稳定和安全、生计和就业、可靠的城市交通和通讯系统、关键服务的连续性、居民的健康和生命有保障、制定减轻灾害风险的预算、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城市抗灾能力数据、维护应急基础设施、评估校舍和医疗场所的安全性能、确保学校和社区开设减轻灾害风险的教育培训等。

(二)“韧性城市”理念的提出

目前,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会超过70%。城市作为复杂的“巨系统”(巨系统是指构成系统的子系统或元素的数量非常庞大),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任何子系统被破坏或不适应新变化,都可能给整个城市带来致命的危机甚至毁灭。如极端气候带来的干旱、洪涝侵扰;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带来的城市毁灭;恐怖袭击、恶性传染病传播带来的社会恐慌等等。因此,城市如何应对各种变化,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韧性城市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它一方面强调应对外来冲击的缓冲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增强城市的学习能力,抓住挑战带来的机遇,保持长期的发展活力。

(三)“韧性城市”理论的发展

韧性城市理念最早由加拿大生物学家霍利(Holling)于1973年提出,随后不同的学科开始介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韧性城市理念不断渗入城市发展实践之中,国外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主要从生态韧性、工程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年发展,世界各地已有越来越多的政府管理者、学者加入到韧性城市的研究中来。为了促进韧性城市的研究,国际上自发组建了韧性联盟、韧性组织和韧性城市组织等专业性的学术或产业交流合作组织。韧性城市理念正逐渐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认可。美国直接将韧性城市作为规划顶层设计,而欧洲则将韧性城市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城市建设规划等领域的工作者,在提高城市抵抗灾害能力,保持城市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开始逐步接触、认识了韧性城市的有关理论。同时,国内城市科学领域的学者也越来越关注韧性城市的理论研究工作。总体而言,我国有关城市韧性理论的深入研究还很少,对韧性城市的系统认识有待深化,目前也尚未提出结合中国国情的韧性城市相关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等。因此,我国韧性城市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系统地探索。

二、建设韧性城市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运行机制

应结合实际尽快建立相关生态韧性建设的体系、指标。或者说要重点围绕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尽快建立起科学、易操作的生态恢复建设指标体系,使之成为今后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例如,开山塘口的治理体系、指标,工矿废弃地的整治体系、指标,土壤污染的治理体系、指标,大气污染的治理指标,水体污染的治理体系、指标等等。同时,要对高风险地区进行重点干预,提高其风险抵抗能力,这是很多韧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的城市得出的结论。无论是开山塘口、工矿废弃地,还是土壤、水体污染的整治等,应该进一步分门别类确定重点区域和重点治理项目,甚至重点措施等。例如,加固建筑,整修道路,修建公园等避难场所;改善管理机制,提高居民的抗风险意识;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让整个区域的应急自救能力普遍提高。更重要的是,已经制定的计划必须行之有效地持续下去。

(二)跨界整合应急力量

灾难没有边界,响应也没有边界,重建更没有边界。要进一步整合各方应急力量。如城管、消防、医疗、应急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在各自的领域做好工作外,还要被分成不同的小组,跨领域进行应急响应培训,形成一支支整合有序的应急队伍。

(三)强化奖惩问责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因此,建设韧性城市也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考评体制和机制。在韧性城市建设工作中,对于重大项目建设,要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层层抓落实,有关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列为评价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

(四)凝聚各方力量

建设韧性城市,单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必须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要针对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的不同特点,通过开设专题网站、发布政府公告、进行防灾演习、主题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韧性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市民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思想认识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时,在农村地区重点围绕雷电、冰雹、山洪等灾害展开宣传教育;在城市地区重点围绕火灾、地震、有毒气体泄露、爆炸,传染病等方面展开宣传教育。同时,要把韧性城市建设工作纳入社区志愿者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志愿者开展经常性的韧性城市建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韧性城市的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一是各级政府都要拨专项资金对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予以保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积极争取企业对韧性城市建设工作的支持。三是积极引导外资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向韧性城市建设项目,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韧性城市的基本理念、作用机制及规划愿景[J].陈利,朱喜钢,孙洁.现代城市研究.2017(09)

[2]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J].邴启亮,李鑫,罗彦.规划师.2017(08)

[3]韧性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以合肥市市政设施韧性提升规划为例[J].吴浩田,翟国方.上海城市规划.2016(01)

标签:;  ;  ;  

韧性城市理念与城乡规划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