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腾飞[1](2020)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纳入其中,使其成为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国家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子系统,指的是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多样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然而西方国家却自恃“文化中心论”,试图推动文化全球化向“文化西方化”发展,用西方的“普世价值”照亮整个世界。这种文化霸权主义行径正不断引发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冲突较量,也不断引起世界各国对于本国文化安全问题的高度警觉。当今中国,已经昂然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奇迹。身处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战略性调整而产生许多新变化、新特征、新意义。概括而言,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鉴于此,深入研究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问题,对于丰富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以及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当前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围绕选题综合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全部内容分为六大章节进行具体论述: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现状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这为本文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奠定研究起点。第二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第一,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确定论文研究的核心目标。第二,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选择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等五个方面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进行对比和分析,论述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软性安全”、“隐性安全”、“长期安全”,突显其有别于其它安全类型的特殊地位。这些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详细论述,可以确保本文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三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主要运用“古今中外法”,对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挖掘: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为其理论之基;以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时期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为其创新之道;以“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萌芽、“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理念、“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政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为其历史之迹;以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为其他山之石,为后续章节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具有立体多维的战略价值,如国家维度,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社会维度,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个人维度,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世界维度,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等。同时,从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外交等不同社会结构方面分析,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又具备政治保障功能、经济促进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外交导向功能等多重功能,会对国家社会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这些价值功能充分体现着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本文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价值导向。第五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从战略机遇分析,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时代化机遇、信息化机遇、经验化机遇、合作化机遇;从全新挑战分析,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网络化挑战、多样化挑战、市场化挑战、国际化挑战。此外,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存在着一些科技方面、制度方面、观念方面、利益方面、交流方面等深层制约因素。这些现实境遇的具体分析,可为后续章节的破解之法提供具体标的。第六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本文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以前文论述的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以铸牢思想体系保障来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以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来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以夯实物质体系保障来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以完善权益体系保障来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以创新网络体系保障来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以加强对外体系保障来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从而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可能存在一些创新之处。第一,可能在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都选择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来研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多为各自领域内的相关性论述。因此,本文坚定选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所蕴含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与实践论述,并且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从而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多学科融合为辅的综合性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视角创新。第二,可能在研究框架方面有所创新。目前,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成果都会倾向于遵循“现实问题——解决对策”的基本逻辑结构,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路径之上。因此,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会力求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路向上论证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全面性、系统性、学理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创新。第三,可能在研究观点方面有所创新。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的学术观点,比如,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具备有别于其他安全类型的“三种特殊性质”;认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好“四大战略机遇”来积极应对“四大全新挑战”;认为可以从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加强对外体系保障等“六大保障”入手,推动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观点创新。然而,受限于写作时间和写作能力,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较为宏大厚重的理论实践问题,试图对其在两三年之内用十余万字讲清楚、说明白,确实是一项较为困难的研究任务。加之“新时代”又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可供参考的相关资料较少,这也会导致本文部分内容欠缺准确性、深刻性、学理性,甚是遗憾。但是,若以辩证思维积极看待上述不足,将其视为不断改进、丰富、完善今后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亦可算是本文的写作贡献。
尚美辰[2](2020)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是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精髓,还是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且源远流长的“根”。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角度对中华民族精神“提纯”,强调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总结新时代下伟大民族精神包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这四种伟大的精神。伟大民族精神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共享的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沟通越来越频繁。当今时代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世界文明在冲突中交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文化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化多元化加快了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互鉴的速度,也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交融交锋的态势,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必然对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因此,探讨文化多元化的复杂背景下如何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所以,本论文主要论点是分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对策。本论文在绪论部分对文化多元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论述了文化多元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到当前学术界对文化多元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研究方向。本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文化多元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概述,明确了本论文研究内容的主题,试图理清文化多元化与伟大民族精神的概念和内涵,还论述了伟大民族精神研究的历史沿革的体现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意义。本论文的第三部分以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为前提,分析研究了文化多元化对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本文认为文化多元化与伟大民族精神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本身就是多元文化星辰中最辉煌灿烂的一颗,要弘扬中华文化,我们不仅要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学习和吸收丰厚的文化滋养,还要从文化交融借鉴中及时学习,不断在多元文化交流中汲取对民族精神有益的元素,使中华儿女自觉地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本论文的第四部分是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对策。通过明晰文化多元化对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影响,从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角度客观评价且总结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对策。宏观上总结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遵循的总体原则,分析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一些对策。基于本文上述的多方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化多元化这个大的态势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华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应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影响,努力避免其消极影响,善于化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必须坚定地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兴国之魂,增进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使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增添新的内涵,促进伟大民族精神在凝心聚力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黄捷[3](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传承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为有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情况的田野调查为切入点,深入实践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困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立法的局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发展中身份和财产保障的权利缺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创新利用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备等方面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保护的正当性进行梳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二分法为基础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体系,论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理论的合理性。通过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立法设计、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措施提出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建议。除去绪论和结论,研究框架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界定和类型。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界定明确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范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类型界定,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主体的范围。第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实证分析。通过对广西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桂林市、河池市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情况进行田野调查,在梳理问题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第三部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局限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立法的局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发展中身份和财产保障的权利缺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创新利用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备等方面梳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局限性。第四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的正当性。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平衡利益关系的需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法律保护的现实依据。从人格论、正义论、财产劳动论、文化多样性论的学理层面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二分法为基础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体系。第五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理论的提出。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行使的需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平衡的需要等方面论述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必要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界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私权属性两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进行法律分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财产权两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内容进行梳理。第六部分,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通过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立法设计、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郑文杰[4](2019)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之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迅速,涉及面也越来越广泛。这种多元化文化的存在,也在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这对于现代高校的思政教学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此,思政教学就需要进行改革。
王曦[5](2019)在《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问题普遍存在。其核心在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动,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成员身份多元性。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国家认同可释义为认识主体对自己赖以生存的、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的认知与意识,表征为对“政治—制度”共同体和“历史—文化”共同体两个层面,是对国家政治过程和文化过程的双向认同。文化层面的国家认同相较于政治层面更具有持久性。同时,国家认同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使文化能够为国家认同建构提供助力。中国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问题必然存在。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铸就了“多元”与“一体”的文化结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新的文化形式同民族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并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产生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各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领导核心,在三种文化与三种认同的互动中,使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共生性得到充足发挥,各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感在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加强。本文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理论基础。为本文的第二章。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析了国家认同与文化之间逻辑关系,以此来作为文章的逻辑主线。国家认同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根基。第二,问题导向。为本文的第三章。本文从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普遍问题出发,发掘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最深层、最核心的问题,即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身份多元性与认同多样化的互动问题,并分析中国国家认同问题的发展趋势,从中发掘产生问题的文化因素。第三,逻辑建构。为本文的第四章、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是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本文从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国家认同三个层面,将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了三种文化与三种认同的互动关系,体现了认同建构的层次性。第四,结论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从不同层次分析三种文化与三种认同建构的关系,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进路的实质是以“国家民族”建构为基础,通过“多元一体”的文化整合,实现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体化。其文化理路体现为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阶梯上升。第五,展望部分。为本文的第七章。民族与国家的存在具有长期性,这使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也必然长期存在。本文从中国国家认同问题存在的长期性,新时代中国国家认同问题的艰巨性出发,从文化角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首先,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析文化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并得出两者之间具有潜在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国家认同的内涵可体现为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国家认同在文化层面表现为对国家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认同;文化表现在国家层面则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两者之间的关系预示着文化实践能够成为国家认同建构的主要途径。其次,从局部出发,把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分为民族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在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中,共性因素增多,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以来,以及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一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形式。最后,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三种文化对三种认同建构的推动作用,并可得出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理路是民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再到国家认同的阶梯上升,其中“多元一体”的文化整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新的国情、世情、党情,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多种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需要中国共产党依旧重视国家认同问题,继续发挥文化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作用。因此,从文化视角下分析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发掘其基本规律,在新时代依旧具有现实价值,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
李刚[6](2019)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道德领域的问题往往与大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从目前社会道德领域的治理来讲,在中共中央反腐倡廉、整顿作风的重拳下,恶性道德事件的高发态势得到了遏制,“治标”效果突出。但从根源上的“治本”层面来看,社会道德和文化风气的“痼疾”并未根本解决。本论文认为,从对人们日常生活最有影响的大众文化着手,在刚性的制度层面对大众媒介构筑既规范有力又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大众文化价值底线,以促进大众文化生活健康发展,是一条具有可持续性的有效路径。本论文内容结构共七个部分,主要围绕为什么要构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构建什么样的大众文化价值底线和怎样构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探讨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及其难点;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理论基础和相关范畴,这是在中国构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理论前提;第三、四部分主要研究为什么要构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外在和内在的原因,即多元文化的客观进程及其影响、大众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及其影响;第五、六、七部分主要研究构建什么样的大众文化价值底线和怎样构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问题,即大众文化价值底线内在的冲突维度与规定、共识中的评价和构建机制等问题。本论文主要内容为:首先,在研究大众文化价值底线之前,必须弄清楚一些理论性的前提问题。比如,文化究竟是什么,是否需要防止消极的堕落文化现象或行为?为什么人会堕落?为什么堕落的文化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价值究竟是什么,是否存在底线价值?人们的底线思维是什么,怎么在价值共识中形成价值底线?这些问题的研究决定着“构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这一命题的理论支撑。其二,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构建的外在原因是多元文化的客观发展及其影响。多元文化的产生发展是客观必然的,其对中国文化及其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文化与价值的密切关系,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相对于不同主体而产生的多元价值冲突与融合的共生现象。多元文化的客观进程对中国文化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以及对中国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上。其三,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构建的内在原因是大众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同时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内在规定性是由不同文化主体自身的底线价值冲突导致的价值共识需求来决定的。本文分析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十分深刻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处于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境遇中,这种状况导致了大众文化在各类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同价值维度的各种各样的冲突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层面上的道义与功利之间的冲突、在政治层面上的自由与伪个性之间的冲突、在文化层面上的世俗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必然存在一些主体的价值观突破价值底线的可能性,一旦突破价值底线,就意味着一些人的道德滑坡和溃败已到了人们难以忍受的程度。因此,如何凝聚价值共识,防止突破价值底线,成为本文关注的问题。本论文认为,要解决处理好这些多元文化背景带来的大众文化自身的价值冲突,仅用过去的针对文化受众的强制灌输、明令禁止、榜样示范等手段显然力不从心,我们若只从前面引导,而忽略从后面压轴断后,无疑会存在高尚与低俗日益分化悬殊的风险。因此,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在大众文化各类利益主体中寻求一种能够普遍公约的价值底线,并在大众媒介中加以刚性的制度约束,是一条现实有效的路径。这个达成共识的大众文化价值底线其形成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其形成的不是自上而下或单一地简单机械性地划定一条“红线”或“边界”,而是各类主体相互协商后达成共识中的价值底线,既要兼顾各方利益的忍耐程度而达成诸如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等底线,又要衔接终极价值的呼应。其四,构建大众文化的价值底线存在一个通过价值评价来达成共识的过程。这个评价过程应主要针对网络、电视、电影、小说、休闲报刊等大众媒体,而不是民众。这既能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又具有现实操控性。民众参与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评价,要体现民主化、程序化原则。大众文化的价值底线应该是对大众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价值观的最大忍耐力或最低阈值,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在大众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大众媒介的基本义务。因此,评价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重要主体应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应由各类大众文化利益主体有组织的依法进行确定。最后,构建大众文化的价值底线存在一个制度机制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构建大众文化的价值底线,体现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构建要立足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实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正确地引导和规范,要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八耻”进行具体化和深化,要体现大众媒介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和义务,使刚性的制度最终内化为大众媒介和人们的自律。其涉及的具体问题有:由谁来组织,谁来监督,谁来评估,谁来构建,怎么构建以及在哪里构建的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制度机制方面就是,建立健全指导原则、组织机制、实施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内容。本论文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围绕大众文化及其价值底线,综合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研究范式,在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跨学科研究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尽量保证本论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上的科学合理性。本论文的突出特色和创新在于从对人们日常生活最有影响的大众文化着手寻找解决目前道德文化建设困境的突破口,在刚性的制度层面对大众媒介构筑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确立大众文化生活健康标准,坚决抵制根除大众文化中庸俗、低俗、媚俗、恶俗之风,防止传媒节目过度娱乐化现象。从价值底线角度保障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从而提升社会道德品格,是一种大众文化研究乃至社会道德建设的创新和尝试。因此,本论文的主要建树在于研究在中国构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何以可能,特别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确定、评价以及构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
代明,杨含,陈景信[7](2018)在《文化多元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基于人口迁移的视角》文中认为基于人口迁移的视角,利用中国19902015年间每隔5年的人口跨省迁移面板数据,尝试运用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 Wiener index)测算各省份的文化多元化水平,深入分析我国文化多元化水平现状,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文化多元化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多元化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人口跨省迁移导致的文化多元化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着地正向作用,即文化多元化有利于区域创新产出。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人口迁移、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彭瑛[8](2018)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探析》文中认为在当前的教育改革的发展背景下,加强高职阶段的思政教学改革的进程和力度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是促进思政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举措,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从整体上改善当前教学的局面。尤其是处在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就更为鲜明。基于此,本文先就文化多元化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教学的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文化多元化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详细分析,最后探究文化多元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的措施,希望能借助此次对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分析,为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赵海军,黄小云[9](2018)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一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融合与创新》文中提出多元文化的融入,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内容,但也带来问题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认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一元化与文化多元化融合创新的意义,明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并强化主流意识,加强文化选择的引导与控制,重视文化整合,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开放与民主观念。从而有效适应多元文化发展需要,促进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提升。
赵雅薇[10](2015)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选择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密切了各国间的联系,文化交流加速了文化间的融合,文化多元化已成为时代发展中的不争事实。文化多元化不仅影响着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而且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文化多元化成为当今中国价值多元化的处境,掣肘着人们的价值选择。价值选择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价值选择拓宽了人们生活的维度,另一方面价值选择在多元文化时代涌现出很多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根据十八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指引,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对价值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文化多元化对价值选择的影响,进而运用价值哲学的相关原理探求化解消极影响的策略。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选择问题研究具有理论与实际双重意义。理论意义在于,解析这一问题有助于构建以主导价值观为基础,多元价值观共存的新型价值关系。实际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国内外学者有关价值选择的研究成果,探求解决价值选择问题的可行性办法。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首先,对文化多元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其次,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价值选择,并分析价值选择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再次,对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价值选择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落脚点是价值选择的困境问题;最后,说明价值选择多样化是时代进步的表现,针对价值选择困境寻找出路。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通过三种研究方法能够加深对研究领域的理解,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本文的创新点是从哲学角度关注价值选择问题,增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是:第一,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价值选择多样化的趋势不容忽视;第二,价值选择多样化会产生价值选择冲突和困境;第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学说在进行价值清理和排序的基础上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新型价值关系,建立价值选择的评价准则,从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价值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 |
2.1.1 安全 |
2.1.2 国家安全 |
2.1.3 国家文化安全 |
2.2 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 |
2.2.1 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 |
2.2.2 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 |
2.2.3 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 |
2.2.4 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 |
2.2.5 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 |
2.3 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 |
2.3.1 比“硬性安全”更柔和的“软性安全” |
2.3.2 比“显性安全”更复杂的“隐性安全” |
2.3.3 比“短期安全”更持久的“长期安全” |
第3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1.2 列宁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
3.2 创新之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
3.2.1 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新萌芽 |
3.2.2 建设探索时期:扞卫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胜利 |
3.2.3 改革开放时期:打开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
3.2.4 新时代时期:标示国家文化安全强盛的新方位 |
3.3 历史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 |
3.3.1 “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国家文化安全萌芽 |
3.3.2 “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国家文化安全理念 |
3.3.3 “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 |
3.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 |
3.4.1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 |
3.4.2 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 |
3.4.3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
第4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 |
4.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当代价值 |
4.1.1 国家维度: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 |
4.1.2 社会维度: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 |
4.1.3 个人维度: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 |
4.1.4 世界维度: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 |
4.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功能 |
4.2.1 政治保障功能 |
4.2.2 经济促进功能 |
4.2.3 社会整合功能 |
4.2.4 外交导向功能 |
第5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 |
5.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战略机遇 |
5.1.1 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 |
5.1.2 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 |
5.1.3 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 |
5.1.4 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 |
5.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全新挑战 |
5.2.1 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 |
5.2.2 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 |
5.2.3 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 |
5.2.4 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 |
5.3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深层制约 |
5.3.1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有待提升 |
5.3.2 文化制度的改革进程有待加快 |
5.3.3 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有待开发 |
5.3.4 文化权益的现实矛盾有待化解 |
5.3.5 文化开放的交流互鉴有待深化 |
第6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 |
6.1 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 |
6.1.1 坚决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
6.1.2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
6.1.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 |
6.2 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 |
6.2.1 牢牢掌握党对国家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权 |
6.2.2 科学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综合决策管理系统 |
6.2.3 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6.3 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 |
6.3.1 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性生产 |
6.3.2 倡导国家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6.3.3 推动国家文化市场的规范性转变 |
6.4 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 |
6.4.1 发展现代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
6.4.2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6.5 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 |
6.5.1 加快构建融合式媒体传播体系 |
6.5.2 不断健全引导式舆情处理体系 |
6.5.3 大力创新综合式网络治理体系 |
6.6 加强对外体系保障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 |
6.6.1 引进来:促进文化吸收搞好中国转化 |
6.6.2 走出去:扩大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
6.6.3 新秩序:重塑文化格局做好中国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化多元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概述 |
2.1 文化多元化的基本概述 |
2.1.1 文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含义 |
2.1.2 文化多元化的特点 |
2.1.3 文化多元化的作用 |
2.2 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概述 |
2.2.1 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
2.2.2 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沿革 |
2.2.3 伟大民族精神的特征 |
2.3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意义 |
2.3.1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
2.3.2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活力 |
2.3.3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 |
2.3.4 推进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
2.4 本章小结 |
3 文化多元化对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影响 |
3.1 文化多元化对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积极影响 |
3.1.1 文化多元化对弘扬伟大创造精神的影响 |
3.1.2 文化多元化对弘扬伟大奋斗精神的影响 |
3.1.3 文化多元化对弘扬伟大团结精神的影响 |
3.1.4 文化多元化对弘扬伟大梦想精神的影响 |
3.2 文化多元化对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消极影响 |
3.2.1 文化多元化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
3.2.2 文化多元化对文化自信的影响 |
3.2.3 文化多元化对文化凝聚力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对策 |
4.1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遵循的总体原则 |
4.1.1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2 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3 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
4.2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对策 |
4.2.1 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
4.2.2 铸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 |
4.2.3 为伟大民族精神交流互鉴打破壁垒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界定与类型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法律界定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界定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类型 |
一、个体传承人、团体传承人和国家传承人 |
二、代表性传承人和普通传承人 |
三、外源性传承人和本源性传承人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田野调查基本情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情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继人才的培养情况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助情况 |
第二节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困境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继无人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难以获得发展利益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资助扶持相对有限 |
第三节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实践经验 |
一、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培养”模式 |
二、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发展”模式 |
三、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新利用”模式 |
第三章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立法的局限性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统一立法的原则与保护现状不适应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统一立法体系的欠缺 |
三、现行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完善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不完善 |
一、个体传承人认定制度不科学 |
二、团体传承人认定体系不统一 |
三、国家传承人认定制度缺位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发展中身份和财产保障的权利缺位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维护缺乏权利支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发展中缺乏权利支撑 |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创新利用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备 |
一、商标权利用不足 |
二、专利权保护难以实现 |
三、着作权保护不完善 |
第四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的正当性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法律保护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
二、平衡利益关系的需要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法律保护的学理检视 |
一、人格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利益分享的基础 |
二、正义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利益分配的保障性 |
三、财产劳动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财产利益的充分性 |
四、文化多样性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发展的适当性 |
第三节 基于正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二分法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二分法的特征 |
二、以二分法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体系 |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理论的提出 |
第一节 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必要性 |
一、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
二、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行使的需要 |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平衡的需要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法律分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界定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私权属性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内容分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权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财产权 |
第六章 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立法设计 |
一、调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立法原则 |
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 |
三、建立单一法律保护与多重法律保护无缝衔接制度 |
第二节 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 |
一、个体传承人认定制度的科学化 |
二、团体传承人认定制度的一体化 |
三、国家传承人认定制度的构建 |
第三节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确立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内容设定 |
第四节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一、现行商标权利用制度的优化 |
二、现行专利权授权条件的科学化 |
三、现行着作权制度的扩张适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政教学的意义 |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的契机 |
四、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
五、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措施 |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
六、结论 |
(5)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民族与中华民族 |
1.2.2 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
1.2.3 “马克思主义”文化 |
1.2.4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拟突破难点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3 逻辑架构的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国家认同 |
2.1.1 “认同”的概念 |
2.1.2 “国家认同”的内涵 |
2.1.3 “国家认同”的特征 |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体系 |
2.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 |
2.2.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 |
2.3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 |
2.3.1 国家认同的文化逻辑 |
2.3.2 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 |
2.3.3 文化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功能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面临的挑战 |
3.1 身份与国家认同危机 |
3.1.1 社会与身份 |
3.1.2 身份与认同 |
3.1.3 现代社会的国家认同危机 |
3.2 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面临的问题 |
3.2.1 “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的选择问题 |
3.2.2 多元身份导致的国家认同问题 |
3.2.3 国家认同问题的发展趋势 |
3.3 当代中国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 |
3.3.1 文化自身的发展问题 |
3.3.2 非主流文化对国家主流文化的挑战 |
3.3.3 全球化语境中多元文化的冲击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根基 |
4.1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
4.1.1 文化自省——形成过程中的自我剖析(1921—1978) |
4.1.2 文化自觉——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反省(1978—1992) |
4.1.3 文化自强——确立过程中的自我体认(1992—2012) |
4.1.4 文化自信——成熟过程中的自我提升(2012—至今) |
4.2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本质内涵 |
4.2.1 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
4.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 |
4.2.3 “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全局引领 |
4.3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
4.3.1 独立性与整体性 |
4.3.2 民族性与开放性 |
4.3.3 继承性与创新性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进路 |
5.1 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建构的内核 |
5.1.1 民族身份确认 |
5.1.2 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建构 |
5.1.3 民族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 |
5.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认同建构的精髓 |
5.2.1 中华民族身份确认 |
5.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建构 |
5.2.3 中华民族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 |
5.3 “马克思主义”文化:国家认同建构的底蕴 |
5.3.1 公民身份确认 |
5.3.2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国家认同建构 |
5.3.3 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理路 |
6.1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进路的实质 |
6.1.1 以“国家民族”建构为基础 |
6.1.2 以“多元一体”的文化整合为途径 |
6.1.3 以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体化为目标 |
6.2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进路的特征 |
6.2.1 主体性:“现实的人”为基础 |
6.2.2 效用性: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 |
6.2.3 共生性:三种认同和谐共生 |
6.3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理路 |
6.3.1 民族认同是基础和前提 |
6.3.2 中华民族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深化 |
6.3.3 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升华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性与文化对策 |
7.1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性 |
7.1.1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长期性 |
7.1.2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艰巨性 |
7.2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对策 |
7.2.1 维护民族文化合理“认异” |
7.2.2 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
7.2.3 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认同” |
7.2.4 提升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强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2.1 关于多元文化的研究述评 |
0.2.2 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述评 |
0.2.3 关于价值底线的研究述评 |
0.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的内容、创新和难点 |
0.4.1 研究的内容 |
0.4.2 研究的创新 |
0.4.3 研究的难点 |
1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理论基础与范畴分析 |
1.1 从文化内涵视角分析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理论意义 |
1.1.1 文化的词源学意义 |
1.1.2 文化的内涵逻辑 |
1.2 从人性视角分析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理论基础 |
1.2.1 人性与堕落 |
1.2.2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
1.2.3 人性堕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文化道德观的要求 |
1.3 关于价值的认识、分歧和大众文化的价值分析 |
1.3.1.价值的一般认识 |
1.3.2 中西方对价值的认识分歧 |
1.3.3.对大众文化价值的分析 |
1.4 底线价值与价值共识中的价值底线的辨析 |
1.4.1.底线思维 |
1.4.2.底线伦理 |
1.4.3 底线价值与价值共识中的价值底线的区别及其意义 |
2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构建的外因——多元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
2.1 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
2.1.1 多元文化主义的缘起 |
2.1.2 多元文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
2.2 对多元文化需要理性认知 |
2.2.1 多元文化的内涵 |
2.2.2 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误区 |
2.3 多元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
2.3.1 多元文化的客观发展对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
2.3.2 多元文化的客观发展对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 |
2.4 多元文化对中国大众生活的影响 |
2.4.1 多元文化对大众经济生活的影响 |
2.4.2 多元文化对大众政治生活的影响 |
2.4.3 多元文化对大众精神生活的影响 |
3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构建的内因——大众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
3.1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
3.1.1 大众文化的兴起 |
3.1.2 大众文化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
3.2 大众文化存在形式的复杂性 |
3.2.1 艺术形式类的存在形式 |
3.2.2 传播媒介类的存在形式 |
3.2.3 传媒手段类的存在形式 |
3.3 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的性质和功用 |
3.3.1.大众传媒的二重性 |
3.3.2.大众传媒的特点 |
3.3.3.数字传媒的功用 |
3.4 大众文化的分众趋势是导致人们多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
3.4.1 分众概念的提出 |
3.4.2 中国大众文化的分众趋势 |
3.5 中国大众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 |
3.5.1 大众文化、社会心理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影响 |
3.5.2 大众文化对中国社会心理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
4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内在的冲突维度与规定 |
4.1 道义与功利的冲突 |
4.1.1 大众文化的功利化趋向 |
4.1.2 大众文化的功利性与道义性的冲突与协调 |
4.2 自由与伪个性的冲突 |
4.2.1 自由与退化 |
4.2.2 灵韵与复制 |
4.2.3 整合与民主 |
4.3 世俗性与超越性的冲突 |
4.3.1 狂欢与大众文化 |
4.3.2 感性愉悦与理性超越 |
4.4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内在规定 |
4.4.1 达成共识的价值底线对价值多元化的大众文化的意义 |
4.4.2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是什么 |
4.4.3 确定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思路 |
5 中国大众文化价值底线在共识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
5.1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评价主体 |
5.1.1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确定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 |
5.1.2 人民群众如何成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评价主体 |
5.1.3 针对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构建大众文化价值底线 |
5.2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评价标准 |
5.2.1 客体的尺度评价标准 |
5.2.2 主体的尺度评价标准 |
5.2.3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评价标准 |
5.3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评价形式 |
5.3.1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评价的群众评议形式 |
5.3.2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评价的专家评议形式 |
5.3.3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评价的兼顾群众和专家的评议形式 |
6 中国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的构建机制 |
6.1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构建的指导原则 |
6.1.1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方向 |
6.1.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 |
6.1.3 坚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土壤 |
6.1.4 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八耻”为基础 |
6.2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构建的组织机制 |
6.2.1 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价值底线构建的领导 |
6.2.2 完善文化市场的管理制度 |
6.3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构建的实施机制 |
6.3.1 提高大众媒介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
6.3.2 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 |
6.3.3 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
6.3.4 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 |
6.4 大众文化价值底线构建的监督机制 |
6.4.1 健全表达文化价值诉求的渠道 |
6.4.2 完善人民群众监督机制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文化多元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基于人口迁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模型分析、数据与变量选取 |
(一) 模型分析 |
(二) 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
(三) 数据来源 |
四、文化多元化水平现状分析 |
五、实证分析 |
(一) 全国层面回归结果分析 |
(二) 区域层面回归结果分析 |
(三) 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 重视多元文化, 鼓励文化多元化发展。 |
(二) 提高迁入人员在当地的社会参与度, 减少迁入人员的“交易成本”。 |
(三) 降低落户门槛和制定人才引进政策, 进一步扩大人口跨省迁移规模。 |
(四) 加大对迁入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 使其享受到和当地人同等的基本社会服务权利。 |
(8)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多元化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教学问题 |
1. 文化多元化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
1) 高职思政教学的困境 |
二、文化多元化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 文化多元化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的机遇 |
2. 文化多元化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
三、文化多元化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措施 |
1. 注重强调主导思想一元性 |
2. 加强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体现 |
3. 科学引导学生 |
4. 注重科学地吸收多元文化精华 |
5. 创新思政教学的方式 |
四、结语 |
(9)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一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融合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多元化的内涵及发展态势 |
(一) 文化多元化的内涵 |
(二) 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一元化与文化多元化融合与创新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展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 |
(二) 有利于丰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 |
(三) 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
三、现阶段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斗争变得更加复杂 |
(二) 高职院校中西文化价值冲突变得更为直接 |
(三)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被削弱 |
(四) 高校院校学生的文化认同出现危机 |
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一元化与文化多元化融合与创新的举措 |
(一) 强化主流意识, 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 |
(二) 加强文化选择的引导与控制, 从文化传播层面把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
(三) 重视文化整合, 坚持辩证统一观点,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一元导向与多元渗透观念 |
(四) 与时俱进, 树立开放与民主观念, 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多元文化发展需要 |
(10)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选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化多元化:中国跨越式发展下的真实场景 |
2.1 文化多元化概述 |
2.1.1 文化多元化的历史形成与演进: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
2.1.2 多元文化的特质 |
2.1.3 文化多元化与文化一元化的辩证思考 |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文化 |
2.2.1 天道与人道:儒家道德理性的文化观 |
2.2.2 修心养性:佛家解脱主义的文化观 |
2.2.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道家自然主义的文化观 |
2.2.4 文化与人生:梁漱溟论东西文化 |
2.3 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发展现状 |
2.3.1 文化多元化与中国跨越式发展下的内在逻辑 |
2.3.2 作为国家实力的“软权力”文化 |
2.3.3 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与展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价值选择 |
3.1 哲学视域中的价值及价值选择 |
3.1.1 价值内涵 |
3.1.2 什么是价值选择 |
3.1.3 价值观与价值选择 |
3.2 价值选择的特性与功能 |
3.2.1 价值选择的多样性 |
3.2.2 价值选择的继承性 |
3.2.3 价值选择的预见性 |
3.2.4 价值选择的现实性 |
3.3 价值选择是人类生存实践的重要环节 |
3.3.1 人类生存实践 |
3.3.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3.3 人类进行价值选择的必要性 |
3.4 价值选择的自由度 |
3.4.1 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
3.4.2 两种自由的辩证关系 |
3.4.3 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化多元化对价值选择的双重影响 |
4.1 文化多元化促进人的价值选择自觉 |
4.1.1 价值选择丰富化 |
4.1.2 价值选择自由化 |
4.1.3 主体意识增强 |
4.2 文化多元化下的价值选择困境 |
4.2.1 自我认同困境 |
4.2.2 主导价值认同困境 |
4.2.3 民族认同困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价值选择理念 |
5.1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价值选择的前提 |
5.1.1 培育普世价值观 |
5.1.2 树立宽容意识 |
5.1.3 韦伯工具理性行为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
5.2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关系 |
5.2.1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
5.2.2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关系 |
5.2.3 本土价值与外来价值的关系 |
5.3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价值选择的原则 |
5.3.1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原则 |
5.3.2 宽厚包容原则 |
5.3.3 核心价值引领原则 |
5.4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价值选择的未来之路 |
5.4.1 对多元价值进行清理与排序 |
5.4.2 构建社会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的新型关系 |
5.4.3 重建多元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D]. 吴腾飞. 吉林大学, 2020(01)
- [2]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D]. 尚美辰.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 黄捷.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
- [4]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之探析[J]. 郑文杰. 智库时代, 2019(51)
- [5]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研究[D]. 王曦. 西北大学, 2019(07)
- [6]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价值底线研究[D]. 李刚.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0)
- [7]文化多元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基于人口迁移的视角[J]. 代明,杨含,陈景信. 西北人口, 2018(06)
- [8]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探析[J]. 彭瑛. 明日风尚, 2018(18)
- [9]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一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融合与创新[J]. 赵海军,黄小云. 现代职业教育, 2018(03)
- [10]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选择问题研究[D]. 赵雅薇. 燕山大学, 2015(07)
标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