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私立高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私立,高校,美国,印度,治理结构,台湾地区,白金汉。
私立高校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谢斯烨[1](2019)在《解析国外私立高校治理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私立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由于其社会文化背景、产权结构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治理模式。完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制度健全与运行规范是美国私立高等院校近四百年来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董事会成员(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04)
王玲,张鲲[2](2019)在《印度公立、私立高校教师地位差距及制度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自筹经费私立高校的出现,印度公立、私立高校教师身份出现了真正的分化,两者虽然处于同一个职业管理体系之中,具有相同的最低入职要求、职称晋升模式与最低标准、薪酬制度,但在薪酬、社会保障、职业权利等方面却出现了由身份不同所引发的显着地位差距,这种地位差距制约着印度私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私立高等教育法律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高校质量认证制度不健全等是造成这种地位差距产生并持续存在的主要制度性原因。(本文来源于《外国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董家强[3](2019)在《美国私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有力支撑。美国私立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具有注重结构建设、招聘规范严格、重视教师发展、晋升通道明确、考核制度完善等特点,对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师引进、任用、培养和考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27期)
王继风[4](2019)在《我国台湾地区私立高校治理结构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台湾地区私立高校治理结构经历了从校长专制、政府整治、民主之治到规范治理的演变,相应成熟丰满。为祖国大陆修缮民办高校治理结构带来启示:依规构成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根本性前提;科学建构董事会构成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关键;完善董事会校长监事会分权制衡构成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整体;强化监督构成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25期)
李先军,陈琪[5](2019)在《英国私立高校第叁方评估模式及其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私立高校发展与其教育质量评估模式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通过独立的第叁方组织——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为主的评估机构,对全英高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针对私立高校发布了专门的评估手册,运用周期性评估和年度审核调查交替进行的方式开展评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在对私立高校白金汉大学的评估中,主要从设立和维持学术标准、学生学习机会的总体质量、学习机会的信息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机会的促进4个维度来实施评估。其评估模式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具有规范性、连续性和有效性的特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虽然只在白金汉大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中起辅助作用,但其评估结果却颇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目前,我国的第叁方评估机构多隶属于政府部门,缺乏相对独立的第叁方评估机构。鉴于此,应着手建立独立的第叁方评估机构,不断实现评估的标准化和科学化,重视评估过程的双向性和连续性,以促进私立高校的持续发展和质量提升。(本文来源于《重庆高教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继风[6](2019)在《我国台湾地区私立高校发展经验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台湾地区私立高校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创办以来,经历了萌芽与探索、起步与缓慢增长、繁荣与爆发叁个时期,呈现出阶段性与连续性、发展性与规范性、公益性与市场性、集中性与均衡性以及资源共享性、高质量与小市场结构相冲突的特征。在类型上分为私立大学、大专校院、学院、专科高校、宗教研修学院五类,它们与我国台湾地区公办高校在相对狭小的市场空间中相辅相存、东鸣西应、协调发展。然而,私立大学、大专院校竞相开放,占尽风光;学院、专科高校、宗教研修院行将就木、日薄西山。累计了治理兴衰、质量兴衰、市场定位、开放性和本土性融合与台湾私立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经验。两岸一家亲,其经验或许可为祖国大陆民办高校发展带来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23期)
李虔[7](2019)在《民办高校组织属性变更的争议与反思——基于美国私立高校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属性,对应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任务使命。美国允许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属性变更,近年来私立高校变更属性引起了较多关注。美国大峡谷大学在由营利向非营利变更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复杂的利益分割和协议安排,引发了关于私立高校属性变更正当性、变更方案合规性、变更监管有效性的争议和质疑。我国推进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应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谨慎对待民办高校组织属性及控制权的变更,禁止变更中的私人牟利和变相控制行为,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监管框架。(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李贻员[8](2019)在《美国私立高校经费筹措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尤以教育经费不足及筹措方式单一问题最突出。本研究通过对美国私立高校教育经费的多元化筹措方式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政府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学校应强化自筹资金的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对民办高校进行捐赠。(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7期)
崔梦川[9](2019)在《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江苏培尔职业学院停办被看作是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倒闭潮”从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蔓延到民办普通高等院校的开始,此后便有大批普通民办高等院校先后倒闭或被兼并。如今,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将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缩减其“非法寻利”的空间,投资办学的营利性民办高校取得合法性地位更增加了民办高校的退出风险,竞争不力且无法改善的民办高校最终只能走向退出。但是关于民办高校该如何退出这一问题的回答,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似乎显得十分“乏力”,除了呼吁式的一般要求和笼统性的表述外很难找到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建构。基于此,笔者探讨了构建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我国台湾地区私立大学退场制度的特色经验为借鉴,尝试从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保障叁个层面提出了构建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的整体性思路。具体来讲,事前预警解决的是退出对象的问题,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民办高校并非“想退就退,说退就退”,必须设置严格的退出标准。事中干预解决的是民办高校如何退出的问题,即退出所涉及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法律适用、退出方式、退出程序及退出后果,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性质上存在差异,因此其退出过程也理当有所区别。而事后保障则是强化退出机制的监督落实,民办高校退出利益牵扯复杂而招致多方利益主体的制约,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办学主体和政府,应该围绕这两大阻力采取措施以确保必要退出的民办高校顺利退出,以免造成因拖延而导致恶劣影响扩散的后果。(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6)
李慧先[10](2019)在《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经费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的经费政策为研究对象,从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两个阶段对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概述了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经费制度的演变,还将民国私立高校相关经费政策作了具体整理。关于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经费政策的研究主要从私立高校经费来源、经费使用、经费监督以及经费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这一时期,私立高校的经费总体上低于公立高校,但就经费来源来说,私立高校的经费获取渠道比公立高校更为多元化,社会捐助、政府资助、学生缴费以及学校财产性收入构成了私立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其中,学费是学校最稳定的收入;政府对学校的补助经历了由少到多、由随意到规范的过程;社会捐助和学校财产性收入也是学校经费强有力的补充。由于经费紧张,私立高校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小心谨慎,一切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尽量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员薪俸的经费投入,并精简行政机构,使有限的经费创造最大的价值。有经费的使用必然就有经费的监管,私立高校的经费监管主要通过政府政策性的宏观调控和学校内部的自我监管来实现,视导制度、董事会制度、校长负责制等也都是为之服务的。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经费政策的策略主要如下:一、多元化的筹措方式;二、坚持“节约、高效”的经费使用原则;叁、严格经费监管机制。这一时期的私立高校经费政策主要表现为政策发展的延续性、政策内容的规范性、政策文本的体系化等特点。(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私立高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自筹经费私立高校的出现,印度公立、私立高校教师身份出现了真正的分化,两者虽然处于同一个职业管理体系之中,具有相同的最低入职要求、职称晋升模式与最低标准、薪酬制度,但在薪酬、社会保障、职业权利等方面却出现了由身份不同所引发的显着地位差距,这种地位差距制约着印度私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私立高等教育法律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高校质量认证制度不健全等是造成这种地位差距产生并持续存在的主要制度性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私立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1].陈旭,谢斯烨.解析国外私立高校治理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王玲,张鲲.印度公立、私立高校教师地位差距及制度成因[J].外国教育研究.2019
[3].董家强.美国私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河南农业.2019
[4].王继风.我国台湾地区私立高校治理结构及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9
[5].李先军,陈琪.英国私立高校第叁方评估模式及其借鉴[J].重庆高教研究.2019
[6].王继风.我国台湾地区私立高校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9
[7].李虔.民办高校组织属性变更的争议与反思——基于美国私立高校的个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9
[8].李贻员.美国私立高校经费筹措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9
[9].崔梦川.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10].李慧先.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经费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