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色彩论文_周洪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字与色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字,色彩,汉语,感情,意象,词汇,视觉。

汉字与色彩论文文献综述

周洪涛[1](2019)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汉字色彩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色彩的运用至关重要。相比其他元素,色彩能够直接带给人们视觉冲击。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色彩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和开发汉字色彩,便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色彩能够赋予人类生理、心理活动,甚至是一些更深层的人文意义,现已深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汉字色彩,希望能够全面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在日常的生活和文化建设中,我们要从不同的层面深化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元素。色彩感受与人们的审美意识息息相关,创新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我(本文来源于《艺术家》期刊2019年02期)

胡青航[2](2018)在《浅析汉字“绿”在中国文化内涵中的感情色彩》一文中研究指出"绿"作为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文化内涵和多种联想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不断变化,在文化中蕴含的感情色彩也随之不同。本文从中国服饰文化、生态文化、安全文化叁方面分析了"绿"在不同含义下体现出来的不同感情色彩。(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8年07期)

刘淋,付敏[3](2017)在《中日韩同形汉字词的感情色彩义差异及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日韩叁国同形汉字词为研究对象,以词汇的感情色彩义为研究内容,展开了研究,先是对中日韩叁国同形汉字词的感情色彩义类型进行了比较;然后对导致感情色彩义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归纳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同形汉字词的准确含义,减少因为词汇误用而带来的负迁移现象,同时希望能对研究中日韩叁国词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7年12期)

周秋霞[4](2016)在《浅析汉字使用不规范造成的成语感情色彩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成语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严密的结构形式。然而,经过长期地使用,不少成语的感情色彩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有的由中性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变为贬义;有的发生褒贬转化。而在发生感情色彩变化的成语当中,一部分是由于汉字使用的不规范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使用通假字造成的;有的是近义词替换造成的;有的是同音形近字造成的,本文将探讨这些由于汉字使用不规范造成的成语感情色彩变化。(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22期)

姚巍[5](2016)在《韩国语汉字词与汉语同形词汇感情色彩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的感情色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本民族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虽然在现代韩国语词汇系统中源于中国的汉字词占50%左右,但是由于汉语词汇自身的变化发展,以及韩国本土语言、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韩国语汉字词虽然与汉语词汇形式相同,但是意义却有或多或少的差异,通过词义的发展变化,可以分析出其感情色彩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张玉能[6](2016)在《汉字的意象性与色彩表达的情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意象性。所谓意象性就是,文字符号唤起人的意象的性质和功能。意象则是人的表象和情感反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既有高度概括性,又有鲜明个性的意中之象或者内心形象。意象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叙事文学的典型,一种是抒情文学的意境。汉字的意象性使得汉字的色彩表达最具情感性、象征性、人文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黄卫星,张玉能[7](2015)在《汉字的意象性与色彩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意象性。所谓意象,是人的表象和情感反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既有高度概括性,又有鲜明个性的意中之象或者内心形象。意象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叙事文学的典型,一种是抒情文学的意境。汉字的意象性即文字符号唤起人的意象的性质和功能,汉字的意象性使得汉字的色彩表达最具情感性、象征性、人文性。(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李亚会[8](2015)在《韩语色彩汉字词与汉语色彩词的结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韩语色彩词可分为色彩固有词和色彩汉字词,本文只选取色彩汉字词进行研究,然后对汉语色彩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韩语色彩汉字词和汉语色彩词进行结构对比。(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5年59期)

郑雅心[9](2013)在《汉字对有声语言二次创作中情感色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文化悠久深远,由先辈总结出来的汉字文明更是博大精深,但是我们对每天都在接触的汉字又真正了解多少呢?听说读写,隐藏在汉字背后的情感色彩由中国人经过数千年积累形成习惯,进而成为了人与人情感表达之间的默契和潜意识。汉语又称中文、中国话等,属于汉藏语系分析语。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是一种非形态语言。(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3年12期)

赵然[10](2011)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植物词的文化色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经常涉及一些名词在不同语言上有不同的文化色彩的情况,这会导致在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在应用上产生较大偏差。而这些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名词所产生的文化色彩,要区分开世界通用性的文化义和民族特有性的文化义。而植物等自然属性的词语始终伴随地域民族文化,这些词义能避免伴随全球工业化进程导致语言词汇文化的趋同性现象。在本篇文章中,将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所收录的8822个常用词中的植物词语进行细致分类,重点讨论观赏性植物词的文化色彩,本文重点在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上发现观赏性植物词以及这些词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中出现的衍生词所包含的文化色彩。在通过对这些植物词语细致分析文化意象之后,将对所含文化色彩做出归纳整理,对一些词义进行类比归纳,通过词级、词频等使用度的逐级分析方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这些汉语常用的植物词语在中国的文化运用。通过本文更加易于汉语国际教师在教授中国文化的时候对这些植物词语的难易度进行把握,适度展开文化层级的教学。(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1-05-18)

汉字与色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绿"作为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文化内涵和多种联想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不断变化,在文化中蕴含的感情色彩也随之不同。本文从中国服饰文化、生态文化、安全文化叁方面分析了"绿"在不同含义下体现出来的不同感情色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字与色彩论文参考文献

[1].周洪涛.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汉字色彩探析[J].艺术家.2019

[2].胡青航.浅析汉字“绿”在中国文化内涵中的感情色彩[J].北极光.2018

[3].刘淋,付敏.中日韩同形汉字词的感情色彩义差异及原因[J].芒种.2017

[4].周秋霞.浅析汉字使用不规范造成的成语感情色彩变化[J].长江丛刊.2016

[5].姚巍.韩国语汉字词与汉语同形词汇感情色彩的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

[6].张玉能.汉字的意象性与色彩表达的情感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7].黄卫星,张玉能.汉字的意象性与色彩表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李亚会.韩语色彩汉字词与汉语色彩词的结构对比[J].考试周刊.2015

[9].郑雅心.汉字对有声语言二次创作中情感色彩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3

[10].赵然.《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植物词的文化色彩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

论文知识图

开元通宝、嘉庆通宝、乾隆通宝(图片...一60禅内.尸,加几人从人CRO}弓豁胜{J盆...一44图4一46C口duateS(上oolof产JtSand...一12图4一18图4一14)水书马尾绣示意图一1山东旅游形象设计标识、最一即(出自...

标签:;  ;  ;  ;  ;  ;  ;  

汉字与色彩论文_周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