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二硫酸盐论文_刘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二硫酸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硫酸盐,自由基,铁活,硫酸,纳米,活性,海泡石。

过二硫酸盐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1](2019)在《Cu(Ⅱ)和Fe(Ⅱ)协同强化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的氧化效能与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基于过二硫酸盐活化的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其能生成具有强氧化能力的SO_4~(·-)和HO·而备受关注。其中,Fe(Ⅱ)由于其高效、安全以及储量丰富的特点,被认为是活化过二硫酸盐最好的催化剂之一。然而,由于其有效pH范围很窄,Fe(Ⅱ)/过二硫酸盐体系仅在pH 2-5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氧化效能。随着加入羟胺等还原剂,Fe(Ⅱ)/过二硫酸盐体系的有效pH范围能拓宽至pH 6;然而对于大多数pH 6-9的实际水体而言,羟胺/Fe(Ⅱ)/过二硫酸盐体系仍然难以有效地降解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因此,建立一种既能在酸性条件下又能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快速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过二硫酸盐活化技术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偶氮染料酸性橙7为目标物,探究了Cu(Ⅱ)和Fe(Ⅱ)协同强化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的氧化效能与机制。首先,本文研究了Cu(Ⅱ)强化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Cu(Ⅱ)/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氧化降解酸性橙7的效能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u(Ⅱ)/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可以在pH 5-10的范围内快速地降解酸性橙7,并且酸性橙7的最大去除率超过90%。叔丁醇和溴化钠的淬灭实验表明,主要的活性氧化物种为Cu(Ⅲ)。在Cu(Ⅱ)/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中,Cu(Ⅱ)首先被羟胺快速还原为Cu(I),而新生成的Cu(I)与过二硫酸盐快速反应生成Cu(Ⅲ),进而酸性橙7被Cu(Ⅲ)降解。此外,在Cu(Ⅱ)/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中,羟胺的最终分解产物主要以N_2和N_2O为主。水中常见的NO_3~-、SO_4~(2-)和CO_3~(2-)等阴离子对酸性橙7的降解没有明显的影响,而Cl~-对酸性橙7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次,本文探究了Cu(Ⅱ)和Fe(Ⅱ)协同强化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双金属体系)降解酸性橙7的效能与机制。该双金属协同强化体系既能在酸性条件下又能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快速降解酸性橙7,并且在pH 2至9的范围内酸性橙7的去除率超过60%。酸性橙7的降解效能随着Cu(Ⅱ)的浓度(0-5μmol·L~(-1))升高而增加。叔丁醇、甲醇和溴化钠的猝灭实验表明,SO_4~(·-)是主要活性氧化物种。在该体系中,Cu(Ⅱ)可以被羟胺快速还原为Cu(I),而Fe(Ⅲ)可以同时被羟胺和产生的Cu(I)快速还原为Fe(Ⅱ)。在酸性条件下,SO_4~(·-)主要通过Fe(Ⅱ)活化过二硫酸盐产生;而中性和碱性条件下,SO_4~(·-)主要是由Fe(Ⅱ)和Cu(I)共同活化过二硫酸盐而生成。此外,该双金属协同强化体系对苯酚、双氯芬酸、活性红2、橙黄G等其它有机污染物也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尽管Cu(Ⅱ)是水质标准中严格限制排放的物质之一,本文所研究的Cu(Ⅱ)/羟胺/过二硫酸盐强化体系和双金属协同强化体系,仅需投加微量Cu(Ⅱ)(≤10μmol·L~(-1))即可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其投加浓度远小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Cu(Ⅱ)的排放限值(1 mg·L~(-1),即15.6μmol·L~(-1))。因此,本文所提出的Cu(Ⅱ)和Fe(Ⅱ)协同强化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为高效降解有机物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思路。(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8)

张霄,张静,闫春晖,黄雪,吴青萍[2](2019)在《CuO@C催化过二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含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MOFs),并进一步碳化得到了CuO@C催化剂。研究了CuO@C催化过二硫酸盐(PS)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效能,考察了CuO@C投加量、PS投加量、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及反应溶液初始pH对PS/CuO@C体系降解盐酸四环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O@C投加量、PS投加量、盐酸四环素浓度分别为0.150 g/L、1.00 mmol/L、20μmol/L时,盐酸四环素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和PS投加量增加、盐酸四环素含量降低以及碱性环境更有利于PS-CuO@C体系中盐酸四环素的降解。通过投加叔丁醇和乙醇2种猝灭剂,证实了盐酸四环素的降解主要由SO_4~(·-)及其转化的HO·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王丽娟,王莹,李晓宁,江卜涛[3](2019)在《石墨相氮化碳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为催化剂,在模拟日光条件下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结果表明:g-C_3N_4活化PDS能有效降解MB,且当n(PDS)∶n(MB)=20∶1、g-C_3N_4投加质量浓度为1.0 g/L、120 min时,MB降解率最高可达93.2%;初始pH及温度对MB的降解影响不大;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硫酸根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光生电子空穴均为反应的活性物种,且反应主要发生在g-C_3N_4表面。(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9年03期)

徐西蒙,宗绍燕,刘丹[4](2019)在《磁改性海泡石催化过二硫酸盐降解双酚A》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采用共沉淀法合成海泡石负载纳米Fe_3O_4催化剂,催化过二硫酸盐去除水中双酚A(BPA).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氮气吸脱附仪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不同温度和溶液pH对催化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催化剂和过硫酸盐投量对BPA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的催化剂可对BPA有效吸附,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室温下可达11.6 mg/g.当催化剂投量为2 g/L、过硫酸钾(PDS)投量为4 000 mg/L、溶液pH为5时,体系可在20 min内完全降解30 mg/L的BPA.催化剂可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回收,且重复使用5次之后,60 min降解率仅下降了2.7%.机理推断认为体系内BPA的降解过程由吸附-氧化耦合反应实现,被吸附的BPA分子可在催化剂表面被生成的自由基原位降解.本研究首次将磁改性海泡石作为催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体系催化剂使用,并认为吸附-氧化耦合式的降解途径可以有效提高自由基利用率,为去除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催化氧化体系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史路肖[5](2018)在《紫外光—过二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联用去除饮用水中典型致嗅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息发展,人们对饮用水的品质越来越注重,引起人感官不悦的异嗅物质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饮用水中典型致嗅物质二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并不能通过水厂常规工艺有效去除,影响水的可饮性,因而需寻求有效去除水中致嗅物质的方法。本文研究了紫外光与过二硫酸盐(UV/PS)联用、真空紫外与过二硫酸盐(VUV/PS)联用对致嗅物质去除效能及反应动力学分析,同时对比了不同影响因子下两种工艺电能消耗指标。主要结论如下:(1)单独真空紫外以及单独过二硫酸盐去除致嗅物质的效果并不显着,VUV/PS联用工艺对致嗅物质可达到较理想的去除效果。在PS浓度0.5mmol·L~(-1)的条件下,VUV/PS联用工艺比单独VUV对2-MIB和GSM去除率分别提高76%和74%。VUV/PS联用工艺对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主要受PS浓度和VUV光强影响,在PS浓度0.25~2mmol·L~(-1),VUV光强113.2~618.5μW·cm~(-2)增加过程中,2-MIB的去除率分别增加42%和39%,GSM去除率分别增加34%和16%。pH值变化对2-MIB和GSM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碱度(HCO_3~-离子)、腐殖酸的存在则导致2-MIB和GSM去除率的减小,减少程度随HCO_3~-离子、腐殖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UV/PS系统与VUV/PS系统相比,相同条件下2-MIB和GSM的去除率均小于VUV/PS系统,初步分析是由于VUV/PS系统中存在少量的波长为185nm的紫外光,照射通入水中的O_2可以产生微量的O_3,进一步加强了该体系降解2-MIB和GSM的效果。UV/PS工艺中PS投加量、光强、HCO_3~-、腐殖酸、体系pH值等的影响特性与VUV/PS工艺类似。由于市政管网水中存在有机物及多种无机离子,这些有机物及多种离子共同存在导致市政管网中致嗅物质2-MIB和GSM的去除率均明显低于蒸馏水体系。(3)采用每一对数减少级电能输入(E_(E0)),对比VUV/PS和UV/PS工艺的电能消耗,相同反应条件下,VUV/PS不仅去除效率优于UV/PS工艺,能耗也低于UV/PS工艺;相同条件下,降解二甲基异莰醇的能耗高于降解土臭素的能量消耗;增加光强和过二硫酸盐投加量,电能消耗均减少;体系中pH值对电能消耗影响不大,而体系中存在的碱度、腐殖酸等会使电能消耗增多。(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孙昕,史路肖,张燚,杨娌,唐晓[6](2018)在《真空紫外/过二硫酸盐去除饮用水中嗅味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饮用水嗅味问题,系统研究了真空紫外光(VUV)活化过二硫酸盐(PS)对典型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S浓度0.5 mmol·L~(-1)的条件下,PS难以去除2-MIB和GSM,VUV/PS联用工艺比VUV对2-MIB和GSM去除率分别提高76%和74%.VUV/PS联用工艺对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主要受PS浓度和VUV光强影响,在PS浓度0.25~2 mmol·L~(-1),VUV光强113.2~618.5μW·cm-2增加过程中,2-MIB的去除率分别增加42%和39%,GSM去除率分别增加34%和16%.p H值变化对2-MIB和GSM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HCO-3离子、腐殖酸的存在则导致2-MIB和GSM去除率的减小,减少程度随HCO-3离子、腐殖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VUV/PS联用工艺可有效降解水中致嗅物质,降低后续水处理的难度.(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黄丹维[7](2016)在《纳米Fe_3O_4-GO复合体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工业化引起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各类水污染中,有机污染占主导地位,这类污染具有排放量大,污染面广且种类繁多等特点。特别是生物难降解、持久性、有毒有害污染物更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如何高效地治理有机污染废水,消减环境负荷,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我国新常态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高级氧化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废水处理技术,因其简单、快速、绿色等特点而备受青睐。活化过二硫酸盐(peroxydisulfate,PD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E0=2.5~3.1V)去除有机污染,是目前发展起来的颇有应用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S O4?-活性极强,在反应中能与有机污染物进行加合、取代、电子转移、断键等反应,使水中的大分子有毒污染物被氧化降解为低毒或者无毒的小分子物质,甚至直接矿化成CO2和H2O。催化剂的性能是决定催化体系效率的关键。非均相催化剂克服了均相催化剂利用效率低,无法循环使用,运行成本高等缺陷。因此,制备高效、绿色的非均相催化剂对PDS体系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报道了一种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四氧化叁铁复合体(Fe_3O_4-G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快速、高效活化PDS降解苯酚等芳香化合物的过程,并着重探讨了相关机理等。主要内容如下:采用原位共沉淀法制备铁氧化物催化剂----纳米Fe_3O_4-GO复合体。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等技术对纳米Fe_3O_4-GO复合体进行表征,证明纳米Fe_3O_4颗粒均匀分布在GO表面,复合体中形成了Fe-O-C键加速Fe_3O_4与GO在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保持纳米Fe_3O_4-GO复合体的高活性。Fe_3O_4-GO/PDS体系能在p H 3.0~9.0的范围内有效降解苯酚等芳香化合物,动力学研究表明苯酚的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对Fe_3O_4-GO/PDS体系催化降解苯酚的催化机制进行探讨,通过淬灭实验及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证明,Fe_3O_4-GO/PDS体系为非自由基(SO4?-或HO?)作用的体系;通过离子强度影响及原位傅里叶红外(ATR-FTIR)等测试表明纳米Fe_3O_4-GO复合体与PDS之间为inner-sphere作用。由于≡Fe(II)易于氧化为高价态的铁,这种强的作用力产生了电子转移,导致了PDS的分解。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断高价铁≡Fe(IV)为Fe_3O_4-GO/PDS体系中降解污染物的活性物质。评价了阴离子(如Cl-、HCO3-、H2PO4-等)及天然有机质(HA)对Fe_3O_4-GO/PDS体系降解苯酚的影响,其中Cl-及HA对Fe_3O_4-GO/PDS体系降解苯酚基本无影响;对比了Fe_3O_4-GO/PDS体系与传统SO4?-体系对芳香族污染物的降解选择性。本文选取苯酚作为模型污染物进行实验旨在找出Fe_3O_4-GO/PDS反应体系中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所在,提高催化效率,深入探讨纳米Fe_3O_4-GO复合体活化PDS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各种不同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6-12-05)

杨世迎,霍梅青,赵腊娟,李妍,常书雅[8](2015)在《铁活化过二硫酸盐湿法氧化去除一甲胺恶臭气体》一文中研究指出CH3NH2(一甲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而被大量使用,其嗅阈值低,具有刺鼻的鱼臭味,是一种典型的恶臭气体.选取PS(过二硫酸盐)作为氧化剂,采用湿法吸收氧化去除CH3NH2.在探讨CH3NH2的吸收性能的基础上,比较了4种方式〔Fe2+活化PS、CA(柠檬酸)螯合Fe2+活化PS、Fe0活化PS、CA联合Fe0活化PS〕对CH3NH2湿法氧化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H3NH2气体在酸性条件下易溶于水;单独用Fe2+或Fe0活化PS处理CH3NH2时,Fe0活化后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Fe2+;然而,在联合使用螯合剂CA之后,Fe2+活化的去除效果反而优于Fe0.CA螯合Fe2+的CH3NH2去除率由单独Fe2+活化时的32%升至64%,Fe0活化与CA联合Fe0活化去除率均提升至40%.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活化方式下Fe2+释放速率不同所致,释放速率直接影响了Fe2+的存在时间,Fe2+活化PS速率对于氧化去除效果有影响,并最终影响CH3NH2的脱除.(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9期)

赵腊娟[9](2015)在《无过二硫酸盐投加的类电Fenton体系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enton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的一个重要分支。由H202经Fe2+催化后产生活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 E0=+2.33V-2.8V),可使水体中的难降解的有机物大分子逐步氧化降解成低毒或无毒的小分子物质,甚至直接降解成CO2、H2O,在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中备受瞩目。然而传统Fenton技术因催化剂Fe2+的浪费和最终铁泥的处理问题在使其在应用上受到限制。电Fenton技术在传统Fenton技术的基础上融入电氧化,电Fenton体系可以通过阴极还原作用使Fe2+获得还原再生,进而通过控制pH等条件避免铁泥的产生及后续处理问题。过渡金属离子(Fe2+、Co2+和Ag+等)与过二硫酸盐(PS, S2O82-)反应,生成硫酸根自由基(SO4·-, E0=+2.6V-3.1V),是最新发展的类Fenton反应。因SO4·-相较·OH寿命更长(前者30~40μs,后者20 ns)、氧化能力更强,在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上更有优势。将基于SO4·-的类Fenton反应与电Fenton技术结合,就形成了基于SO4·-的类电Fenton技术。由于PS可通过SO42-电化学制备而得,经活化后产生的SO4·-与污染物反应后又再次以SO42-形式回到反应中。本文以反应中SO42-→SO4·-→SO42-为切入点,将SO4·-的电化学原位生成与基于SO4·-的类电Fenton技术结合,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基于SO4·-的类电Fenton体系(电/Fe3+/SO42-体系)。该新型体系中可以完成PS的原位生成、催化和再生,体系中的催化剂Fe2+由Fe3+通过阴极还原再生而得。因此,本文分别对低浓度PS的检测、电化学生成PS的性能参数进行研究,并以典型偶氮染料活性黑5(RB5)和典型恶臭气体一甲胺(MA)为模型液相、气相污染物,对整个体系降解污染物的性能进行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低浓度PS检测方法的建立。由于本文中PS的电化学生成,不以高浓度析出为目的,而是在于SO42-和S2O82-在体系中的循环转化。因此体系中PS的浓度偏低,需要有一种检测< 1 mmol/L PS的方法。本文通过对(0~1.5mmol/L)的PS进行微波活化,产生氧化性更强的SO4·-,并以此对染料亚甲基蓝(MB)进行脱色降解。利用MB容易被氧化剂氧化而发生脱色反应这一特点,间接探究MB脱色程度与PS之间的关系。在微波活化的条件下,该脱色反应在1min内即可达到反应终点;反应进程不受溶液pH的影响;不同浓度的PS造成对MB的脱色差异,随MB浓度的增高而减小;PS浓度与MB脱色程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7。(2)PS的电化学生成参数优化研究。SO42-可在电化学作用下,在阳极被氧化生成PS。研究了PS生成量与电解质组成、电流密度以及电解槽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同一SO42-浓度下,PS的生成量随H2SO4/(NH4)2SO4摩尔比的减小而增大;PS的生成量也随着实验中的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对比单双槽电解生成PS实验,单槽中的生成量更多、生成效率更高。(3)类电Fenton体系对RB5的降解性能研究。研究了RB5在电/Fe/SO42-体系中的脱色速率与铁离子的种类及浓度、溶液pH、RB5的投加浓度之间的关系。RB5的脱色速率随体系中Fe2+含量的增加呈先促进后抑制趋势;而随着体系中Fe3+含量的增加,RB5的脱色速率总体呈促进趋势。因此,相同背景条件下,Fe3+比Fe2+在体系中有更好的脱色效果。在电/Fe3/SO42-体系对RB5脱色前后,溶液的pH增大:RB5的投加浓度与其脱色程度呈一级动力学关系,随着RB5投加浓度的增大,脱色速率逐渐降低;在多次投加RB5后,电/Fe3/SO42体系对RB5的脱色效果不会降低反而增加,说明体系的循环使用更有利于对RB5的降解;电/Fe3+/SO42-体系在200min内,实现了对RB583%的矿化率。随后通过对电/Fe3+/SO42-体系中活性物种的鉴定以及RB5脱色过程中中间产物的测定,对RB5的脱色路径进行了推理。(4)类电Fenton体系对恶臭气体CH3NH2的连续降解性能研究。通过对恶臭气体CH3NH2的连续降解,并对实验过程中电/Fe3+/SO42-体系中铁离子存在种类与浓度进行检测,证实了电/Fe3+/SO42-体系中氧化剂PS和催化剂Fe2+的可再生循环利用,并就电/Fe3+/SO42-体系本身降解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概括。(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2)

于辉,金春姬,王鹏远,刘明,贾红丽[10](2015)在《Fe~(2+)与Fe~0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活性艳蓝KN-R》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Fe2+与Fe0在活化PDS(过二硫酸盐)降解活性艳蓝KN-R时的差异,通过序批试验,考察了Fe2+/PDS和Fe0/PDS体系中c(Fe2+)、ρ(Fe0)、c(PDS)和初始p H对KN-R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2+/PDS体系中,最佳反应条件〔初始pH为3.0,c(Fe2+)为1.0 mmol/L,c(PDS)为2.0 mmol/L〕下,180 min后KN-R的去除率达到96.55%;过高的p H和c(Fe2+)对KN-R的降解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Fe0/PDS体系中,当p H和ρ(Fe0)过高时,KN-R的去除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当p H为9.0时,180 min后KN-R的去除率为90.53%;当ρ(Fe0)为448 mg/L时,50 min后KN-R的去除率就能达到94.35%.在2个体系中,c(PDS)的升高均能显着提高KN-R的去除率,当c(PDS)由0.5 mmol/L增至8.0 mmol/L时,KN-R的去除率由47.25%(Fe2+/PDS体系)和57.00%(Fe0/PDS体系)增至100%.动力学分析显示,KN-R的降解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最佳反应条件下2个体系中的活性自由基均以硫酸根自由基(SO4-·)为主.因此,在降解KN-R过程中,Fe0/PDS体系的性能明显优于Fe2+/PDS体系.(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过二硫酸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含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MOFs),并进一步碳化得到了CuO@C催化剂。研究了CuO@C催化过二硫酸盐(PS)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效能,考察了CuO@C投加量、PS投加量、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及反应溶液初始pH对PS/CuO@C体系降解盐酸四环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O@C投加量、PS投加量、盐酸四环素浓度分别为0.150 g/L、1.00 mmol/L、20μmol/L时,盐酸四环素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和PS投加量增加、盐酸四环素含量降低以及碱性环境更有利于PS-CuO@C体系中盐酸四环素的降解。通过投加叔丁醇和乙醇2种猝灭剂,证实了盐酸四环素的降解主要由SO_4~(·-)及其转化的HO·共同作用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二硫酸盐论文参考文献

[1].刘鑫.Cu(Ⅱ)和Fe(Ⅱ)协同强化羟胺/过二硫酸盐体系的氧化效能与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19

[2].张霄,张静,闫春晖,黄雪,吴青萍.CuO@C催化过二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9

[3].王丽娟,王莹,李晓宁,江卜涛.石墨相氮化碳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9

[4].徐西蒙,宗绍燕,刘丹.磁改性海泡石催化过二硫酸盐降解双酚A[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5].史路肖.紫外光—过二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联用去除饮用水中典型致嗅物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6].孙昕,史路肖,张燚,杨娌,唐晓.真空紫外/过二硫酸盐去除饮用水中嗅味物质[J].环境科学.2018

[7].黄丹维.纳米Fe_3O_4-GO复合体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

[8].杨世迎,霍梅青,赵腊娟,李妍,常书雅.铁活化过二硫酸盐湿法氧化去除一甲胺恶臭气体[J].环境科学研究.2015

[9].赵腊娟.无过二硫酸盐投加的类电Fenton体系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10].于辉,金春姬,王鹏远,刘明,贾红丽.Fe~(2+)与Fe~0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活性艳蓝KN-R[J].环境科学研究.2015

论文知识图

在pH3(a)和pH8(b)条件下过二硫酸盐(I)、羟胺和过二硫酸盐浓度的...在不同pH下过二硫酸盐(a)和羟胺...羟胺/Cu(II)/Fe(II)/过二硫酸盐体...酸性橙7在羟胺/Cu(II)/过二硫酸盐酸性橙7在羟胺/Cu(II)/过二硫酸盐

标签:;  ;  ;  ;  ;  ;  ;  

过二硫酸盐论文_刘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