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原则与建筑空间的生成和更新

场所原则与建筑空间的生成和更新

董研[1]2004年在《场所原则与建筑空间的生成和更新》文中提出论文通过对建筑空间生成的领悟和体会,揭示空间的场所属性。通过简要分析场所与空间的已存在的空间形式和历史的形式,说明重塑建筑的场所空间,找回人与自然之间的“朴素的庄严”,增强人们的社会心理凝聚力,应该成为建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所在。 本文通过对形成场所的六个要素:“可印象空间结构”、中心、路径、边界、领域、自然因素的引入的总结和分析,揭示空间场所的具体生成方式和形成空间元素的具体整合方法。通过实例来说明场所的空间形态的塑造是六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从场所生成的观念出发阐述旧有空间如何通过新要素的加入整合,在形式层面和空间层面上发生新旧元素的互动,生成有魅力的空间。因此场所的设计原则对新建建筑和现有空间的改造都有设计的指导作用,其最终目的是在当今的中国提高建筑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凝聚力和人文精神的城市空间。 最后分析了场所生成与更新的四个发展趋势,探讨了在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的建筑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

杨昌新[2]2015年在《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风貌特色危机是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持续困扰的问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尽管,城市政府视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为主要的城市竞争力,世界流动资本也在追逐城市特色的稀缺性,设计单位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也特别关注于城市特色环境的塑造,但是始终无法逆转城市空间日益同质化和趋同化的趋势。这种在城市局部形塑空间特色却造成整体风貌特色流失的矛盾局面,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对城市和城市风貌系统复杂性的认知不足。倘若,要真正认识矛盾的根源和本质,必然要超越经典科学的简单思维范式,借助全新的视角——“复杂性思维”,对城市风貌现象的复杂性进行重新认识,才能破解城市特色衰微的窘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显现的研究课题,以城市风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风貌系统及其特色的生成机制。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在复杂思维范式下,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嫁接、比较分析、实证考察,获取以下结论:城市风貌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它的形成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即从“潜存”、经“缘结”再到“显现”的过程,其中“潜存”与“显现”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需要通过随机影响因子——“缘结”的作用才能实现从“潜存”向“显现”的转化。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风貌特色模糊、衰微的趋势,是源于“缘结”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经济要素作为主要的有效因子,而城市风貌特色维育的途径是,通过政治“缘结”的介入,对经济“缘结”进行干预和控制,并且利用宏观控制、中观分布和微观机制的融贯作用,才能实现地方性、地域性、特殊性的回归。根据上述总体性的结论,论文从以下五个主体章节展开论述:第二章,现代生成思想多向度溯析生成性原则是复杂性思维范式的重要组成,本章在澄清“生成”概念的基础上,从物理学、生成哲学、生成科学、生成理论四个方面展开对现代生成思想内容和渊源的追溯,阐述了生成思想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及核心内容,以此建立城市风貌系统生成理论的思想基础。第叁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原理本章的成文构架是:建立解析框架——提出生成视角——阐明生成原理。其具体步骤是:首先,通过分析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整合效应和挖掘城市风貌传统理论的生成思想内涵,来建立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论的基础理论体系,提供理论的解析框架;其次,在生成论与构成论对比分析中,阐述了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观的具体观点和内涵;最后,在生成观的观照下,提出了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其涉及相关概念、生成过程、生成逻辑以及原理等具体内容的描述。第四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本章通过考察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试图解释造成城市风貌系统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首先,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依据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来建构城市风貌系统的解释框架,从系统要素、系统缘结以及系统样态和事态叁个方面,来刻画城市风貌系统的组成内容,以表明城市风貌系统具有一般性系统的属性:关联性、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等等;其次,借助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理论,来描述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适应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认为这些表征的根源在于,城市风貌系统中适应性主体(包括自主体和人化组分等)的集聚和适应行为所导致的以流体为媒介的非线性作用;最后,认为城市风貌系统主体性的存在与实现及其适应性造就了城市风貌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五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与演化机制本章应用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通过考察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因子、生成机制、演化动因、演化机制,试图揭示城市风貌系统生成与演化的规律。并且指出贯穿整个生成过程的生成机制:标识机制、积木机制和适应机制,以及演化过程所隐含的演化机制:广义目的机制、竞争协同机制、信息分形机制、受限涌现机制和超循环更新机制。最后,结合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系统特征和演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的原则和方法:整体原则与系统方法、过程原则与动态方法、时间原则与文脉方法、信息原则与传播方法、事件原则与节事方法、贯通原则与融贯方法,藉此探索城市风貌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色路径。第六章,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路径本章运用生成原理的方法,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生成的研究框架,从特色生成步骤和显现方式两个方面入手,为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指明方向和路径。首先,从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观念出发,在与构成路径的比较中,提出了特色的生成原则和干预机制。随后,在特色研究框架下,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生成步骤的叁个环节:宏观约束承继化、中观分布鲜明化及微观机制创新化。其叁,从传播学和感知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显现方式,其概括为:特色样态信息的组织、特色事态信息的整合及特色感知系统的部署。最后,以福州城市为例,在分析福州城市风貌的演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从宏观约束承继化、中观分布鲜明化、微观机制创新化叁个方面,来解析福州城市风貌特色的培育路径。

王明振[3]2009年在《城镇建筑空间场所生成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最直观的印象是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面貌的日新月异。旧城普遍面临着是更新与保护的困境,新建城镇则要处理好建筑空间环境问题。因为建筑空间场所的生成与更新好坏直接关系到城镇能否健康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是否和谐的问题。城镇建筑空间场所的生成与更新在国内外已经有不少理论着作和实践经验总结,对提升城镇空间的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面对建筑空间均质化日益严重趋势,如何能在建筑空间的生成与更新中体现人的需求和对场所空间文化的关注,延续城市文脉延续,提高空间环境质量,是本文探讨的问题。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空间场所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场所的内涵是空间的可意向性和对人的关怀。其次,引入场所理论和可意向性理论,通过对两个具体的工程实例的分析研究,分析空间形态产生过程中的场所空间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空间场所生成与更新的模型。最后,对未来影响场所空间生成与更新因素进行简单分析与展望。本论文在引入场所空间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空间场所生成与更新理论,提出建筑空间场所生成与更新新模型,为我国城镇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对我国城镇建设和旧城更新找出一条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刘锐[4]2017年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叁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叁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叁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叁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叁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程颖[5]2014年在《依托旧厂区的创意园区外部活动空间营造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在发展进程中,工业区逐步由城中迁至郊外,这一趋势导致了大量的厂区被废弃。同时,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带动了大量旧厂型创意园区的出现。然而,建成的创意园区质量却良莠不齐,一些园区将建设中心放在建筑实体层面,而忽略园区外部活动空间的营造,致使园区活力不足。因此,作者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以及北京、上海、南京叁地十四个成熟案例的调研,选择此课题,研究如何在旧厂型创意园区中营造有效的外部活动空间。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相关概念与基础研究,涉及旧厂区、旧厂型创意园区、旧厂型创意园区外部活动空间的相关研究。第叁章则是在前文基础上,研究园区外部活动空间的制约性因素、特征与营造要点。第四章探索园区中典型外部活动空间的营造方法,主要包含广场空间、街道空间、入口空间、建筑周边空间以及景观空间,最后提出空间的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第五章则探讨如何表达园区外部活动空间的场所精神,进一步得出落实到物质层面的策略。本文提出了较为落实的园区外部活动空间营造方法与场所精神表达策略。希望这些成果可以为未来创意园区的建设以及现有园区的优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进一步实现叁个目标:拯救城市失落的空间、营造有活力的创意园区、实现旧厂区的记忆传承。

童磊[6]2016年在《村落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及其规划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空间肌理是传统乡村聚落重要的景观资源,也是展现和承载村落历史文化特征的空间载体。然而,当前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却破坏了这种原真性的空间肌理,造成村落空间传统特征传承脉络的断裂。通过对当前村庄规划主流模式的反思,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村落空间主体性和规律性价值的重视以及对空间肌理内在规律量化解析与规划应用的不足。为此,本文提出利用参数化技术数字化、叁维可视化、动态性的优点对村落空间肌理的内在规律进行量化解析,并辅助村落空间肌理的规划设计,以期有效地促进村落空间肌理传统特征的良性传承与优化,并使得规划后的空间肌理兼具传统和现代双重特征。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①从传统特征传承视角出发详细研究了当前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的成因;②对村落空间肌理解析与重构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与评价,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同时研判了参数化技术在城乡规划领域的发展趋势,指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③研究了道路空间肌理、地块空间肌理、建筑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的技术方法,实现了由“空间肌理”到“参数与规则”再到利用计算机重新反演出“空间肌理”的完整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解析了村落空间肌理存在规律的量化特征,提取了可以描述和控制村落空间肌理生成的参数、参数提取规则、重构规则;④提出了村落空间肌理参数化重构前后的相似度和合理性评价体系,确保参数化解析与重构过程的合理性;⑤提出了参数化研究成果转化和规划应用的途径与方法,并阐释了参数化技术在解决当前村庄规划中存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⑥以德清县东舍墩村为对象,利用参数化规划设计的方法,设计了该村的宏观空间肌理,并与主流模式下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参数化的规划技术,能够较好地对村落空间肌理存在的规律进行全面、量化、精确化地解析;②参数化技术在村落空间肌理规划设计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反演村落空间形态,并可以通过调整参数和规则实现规划方案的优化;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参数化规划方法比传统人工规划设计的方法更具创造力,并且生成的规划方案既能较好地传承传统特征又能在优化的基础上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④虽然参数化规划设计方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脑,该方法生成的规划方案不能直接使用,只能作为辅助设计方案,还需要经过人工调整和修正后才能应用;⑤参数化技术除了在村落宏观空间肌理规划设计中应用外,在城乡规划建设信息化、动态化、叁维可视化管理方面,以及规划过程的公众参与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杨定海[7]2013年在《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孤悬海外的海南岛自古以来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相对缓慢,地处偏僻的传统聚落,交通艰难,交流闭塞,更易保持和延续自身缓慢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多地域传统聚落经受不住外界强大的冲击,面临地域特色的蜕变和消失的境遇。在海南岛仍有很多保持完好风貌的传统聚落。这些传统聚落本身携带有大量原真性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不仅仅代表着海南特殊地域环境下的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还承载着祖国大陆时刻传递进来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丰富信息。关于海南岛的研究虽然在近代关键的时刻屡屡掀起高潮,但仍有很多研究的角落存在空白和不足,尤其是被认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下的海南岛传统聚落常被冠以“原始”、“古拙简陋”而一直不被人们所关注。适应生存,曾经延续几百年的传统聚落是地域发展、历史演化的见证和载体。历经千年发展演变,不断改进的生产方式和聚居与建筑空间形态都应该是人类探索地域生存方式的智慧结晶。地处热带岛屿的海南岛所产生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其表观虽显现的“简陋”、“古拙”,但不影响其独特的地域人居环境的特殊价值。其传统聚落表观下所隐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其表达在聚落与建筑物质空间形态上的智慧思考方式更是理解特殊地域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的宝贵资源。深入系统的探析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色是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以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多源融汇,和而不同”的嬗变演化特征为线索,从物质载体层面,在时间、空间维度上分析传统聚落宏观空间形态特征;在地理区域维度上分析传统聚落微观空间形态特点;从文化精神层面,依托物质分析基础,在更大地域空间范围内,深入剖析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深层内涵,最终总结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色。这其中涉及在宏观岛屿层次上纵向的分析传统聚落的分布和演变历程,从时间维度探求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嬗变机理及其特征,明确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在微观的传统建筑层次上横向分析各个例调查,从空间维度探求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差异,丰富和深化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研究的内容可分解为以下四个主要的子命题:(1)海南岛传统聚落的发生、变迁及其生成演变的特点;(2)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宏观总体特点;(3)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及地区和民族微观差异;(4)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地位。围绕以上四个子命题,全文主要分为叁大部分,共八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从选题的缘由、目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内容框架以及可能的研究创新点做全面的阐述。第二章为第一部分。从海南岛传统聚落发生、变迁及演变历程中探寻其生成及演变的动力,分析聚落生成演变的特点。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分析海南岛汉、黎不同类别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既关注其宏观共同特点,又分析其在地区和民族间的微观差异。从聚落时空演变角度,在全岛范围内从聚落选址、形态构成、建构体系以及聚落群空间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海南岛汉、黎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以汉、黎传统聚落构成的基本建构单元着手,由共性分析衍伸至个性探讨,由基本建构单元拓展分析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整体的生成机理及其原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为第叁部分。从建构思想和文化脉络分析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深层内涵,并将其置于岭南地域范围内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其自身的典型特点和区域地位。在此基础上,从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持续发展与借鉴角度,针对大量传统聚落当代发展的需求,在传承和借鉴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提出覆盖全岛的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和途径。

裴胜兴[8]2015年在《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真实见证,对于人类了解历史、认识自我、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的重视。考古遗址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如何保护和利用好遗址是摆在当今社会面前的严肃课题。1956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我国成为世界上较早建设遗址博物馆建筑进行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国家。此后,我国陆续建成了大量的遗址博物馆建筑,遗址博物馆建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关于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建筑实践,比较缺乏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性研究。事实上,遗址博物馆建筑作为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受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职能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涉及学科广泛,更具有复杂性,有待于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建筑师是参与遗址保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目前对于如何设计遗址博物馆建筑,即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在面对遗址保护的问题时,关于建筑需要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如何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因此,论文以遗址保护理念为基点,以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博物馆发展趋势为外因,以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为内核,融贯多元学科,将系统整体性与遗址博物馆建筑相融合,建构了具有核心性、开放性、适应性、多样性、模糊性和协同性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探索了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遗址保护与利用强调“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和可识别性”,“空间适用、环境协调、技术适宜、形态适应”是构成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的“四要素”。只有各要素满足遗址保护的要求,才会实现基于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的总体目标。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叁章,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相关理论、博物馆发展、遗址保护和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认知的基础上,明确遗址博物馆建筑需要保护什么和为什么保护的问题,探索了基于保护理念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框架,提出整体协同设计方法。第叁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针对遗址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原则,对应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空间、环境、技术、形式展开研究,重点解决遗址博物馆建筑怎样保护遗址的问题,提出基于保护理念的“环境协调,空间适用、技术适宜、形态适应”的建筑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结论,建构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探索建筑整体性理论、实施建筑整体性设计策略,对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对遗址博物馆建筑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姜利勇[9]2009年在《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设计创意研究》文中指出建筑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主要平台,建筑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营造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社会经济环境需要建造各具特色、传承文明、演进历史、构筑绚丽多彩的建筑文化。20世纪摩天楼之路是实现人类通天宏愿的奇迹,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有的建筑现象和时代的里程碑;21世纪的高层建筑又进入了一个发展方兴未艾的新时代。中国高层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宏大时空艺术,展示着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建筑活动的强度、建筑技术的高度和建筑文化的深度,它的艺术魅力、文化特质和艺术创作规律令人关注。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建筑个性及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形式表达,包含着兼容性、开放性、适应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等方面,它根植于建筑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因而也表现出当代环境所特有的生活的生动性、多元性和渐进性特征,具有非线性时代的文化复杂性,反映了对人类情感和接受的重新重视。表达这种建筑文化特质的设计创意突出思维的创新性,即当代高层建筑艺术的审美倾向正转向“非总体性思维、非线性思维、混沌思维”模式,建筑的形式语言也倾向一种复杂科学思维的建构,这些构成了城市形态的突变。基于突变理论的建筑复杂思维再现了建筑演化轨迹将出现“分叉”,并突现多种开放的突变可能。论文从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哲学视角,重点阐释了高层建筑“同质化”、“国际式”美学价值迷失和城市文化价值的缺失现象,以及高层建筑艺术发展的混沌与精神维度的丧失,着重探讨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失序实乃生存价值的失却;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造性思维具有动态发展的、整体的、突变的、非线性的特征;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实质是动态的信息审美观的确立;探索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实践方法和策略;进行动态、多维的高层建筑文化批评等问题。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析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历史与现状,论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的范围与视角、论文的创新目标、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探讨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中的文化失序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美学价值迷失、城市文化价值的忽略、艺术发展的混沌和精神维度的丧失等问题。第叁部分从立论的角度,探析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理念,运用文化特质创意的分类表达对创作实践作历史的分析和文化观、哲学观分析,并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详解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理论动力和规律。第四部分即论证,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阐释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寄意追求的实践方法,在线性设计及注重理性文化特质创作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线性、整体性、逆向等创新思维方式,分析了基于艺术思维层次的文化特质创造,探寻和揭示一种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物质工具与艺术审美感性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阐述了当代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创作走向,以及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批评策略;分析了文化特质创意的生态文化观、信息审美观等创新方法,提出了建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评价标准。论文最后得出结论:从文化特质创意角度研究高层建筑设计创作是高层建筑发展的一种创新策略,它针对当代高层建筑实践带来的美学价值混沌、城市文化价值迷失和当代社会精神信仰平庸化、大众生活维度的缺乏等现象;非线性思维、整体动态思维可以丰富高层建筑的形式语言,它互补于理性的科学思维,并通过学科群的协作同构创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策略;最终建立面向未来的动态开放的信息审美观和文化生态观,并从人文价值的生态思维视角发展科学的可持续性高层建筑评价体系。

辛善超[10]2015年在《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建造”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当前中国建筑实践界设计过程与建造过程相脱节,整体系统运行流程低效的现状,本文重新审视建筑系统内设计、建造的生成机制与操作方式,以模块化理论与方法为内核,整合“设计-建造”系统内离散子系统,提出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优化方法与建造流程高效运行模式,保障信息传递的完整与流畅,以期实现设计与建造过程一体化,提升系统运行效率。论文研究重点在于建立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建造”新模式,从模块化体系、模块化分解与重组、模块化设计与建造叁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基于建筑学科内部的模块化体系研究。本文通过解释性研究、逻辑论证将模块化理论结合建筑学科内部问题进行重构,对模块化概念重新界定,并形成对建筑模块化操作的系统认知;其次,模块划分方法及模块化组织模式研究。研究运用图解生成、逻辑论证、设计结构矩阵、SPSS统计分析技术方法明晰模块介入“设计-建造”系统方式;运用数理分析、聚类分析技术方法对模块进行重组,并结合信息集成、并行工程、协同设计原理,更新与整合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流程;第叁,模块化空间组合方法与模块集成、连接方式研究。研究以杆件、板片、体块模块为基础,运用图解生成、转换设计、模拟建模方法构建模块化空间组合方法,在与传统空间设计建立关联性的同时,使模块化空间操作进一步优化并具有系统性;将案例研究、调研访谈相结合,阐释实体系统模块集成模式及模块异于传统建造的连接方法与建造逻辑。论文具有如下叁个创新性成果:在学科内部引入模块化理论和方法,拓展学科研究范畴,丰富建筑“设计-建造”方法论体系;将制造业领域设计结构矩阵、关联矩阵、统计分析、数理分析、聚类分析等技术方法进行转化应用,提出体系内模块分解与重组的科学方法,促进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一体化;建立合理的“设计-建造”模块化系统模型,形成对建筑实践指导,使建筑设计与建造能够高效、集约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场所原则与建筑空间的生成和更新[D]. 董研. 合肥工业大学. 2004

[2]. 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D]. 杨昌新. 重庆大学. 2015

[3]. 城镇建筑空间场所生成与更新研究[D]. 王明振. 北方工业大学. 2009

[4].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5]. 依托旧厂区的创意园区外部活动空间营造研究[D]. 程颖. 北京建筑大学. 2014

[6]. 村落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及其规划应用研究[D]. 童磊. 浙江大学. 2016

[7].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 杨定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8].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D]. 裴胜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9]. 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设计创意研究[D]. 姜利勇. 重庆大学. 2009

[10]. 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建造”研究[D]. 辛善超. 天津大学. 2015

标签:;  ;  ;  ;  ;  ;  

场所原则与建筑空间的生成和更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