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学风论文-王逊

明末清初的学风论文-王逊

导读:本文包含了明末清初的学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举,时文,学风,明末

明末清初的学风论文文献综述

王逊[1](2016)在《明末的科举反思与学风转型——兼论明末、清初士人对科举的不同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士人对于时文写作最为倾心,并进而对科举制度多有反思,他们虽意识到了制度设计方面的阙失,但他们认为更为关键的问题需归结到人的身上,是士子的空疏不学与功利计较导致了科举的鄙陋与世风的败坏,因此相应的补救或调整之法不在于调整或替换制度,而当重塑学风,改造士人的认识与治学态度。明末、清初士人对于科举的反思大致相同,但由于文化思潮、政治形势、个人遭际等方面的差别,他们对于科举的态度、尤其是在改造方案方面,存有巨大的反差。(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袁媛[2](2015)在《常熟藏书家与明末清初的学风》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关注以钱谦益、毛晋、冯班为代表的常熟藏书家对明代学风的反拨,从钱谦益的理论探索、"死校"法的兴起、汲古阁刊刻古籍叁个侧面入手,详加梳理分析,借此重新思考明清学术转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2015年02期)

李程[3](2013)在《从《明诗综》观明末清初学风》一文中研究指出李程,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朱彝尊〈明诗综〉研究》。 博士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张叁夕 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 王兆鹏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王齐洲 明末清初灿若星辰的学者群体中(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3-06-24)

丁希勤[4](2005)在《宋明儒学与佛教的关系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拙文由前言、叁个主体部分和结束语组成。前言介绍了本课题研究工作的缘起、目的、范围和学术史回顾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主体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对佛教“一心开二门”结构和儒学内部基本矛盾的认识,指出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为了论证这个观点,重点介绍了“一心开二门”的核心概念“真如”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在这种论证中,旨在说明佛教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主体第二部分,详细论证了佛教和儒学围绕“一心开二门”的历史的动态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传统文化结构不断消解和新生文化结构不断形成的过程,新生的文化结构暗示了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曙光。新生文化结构的助缘主要是佛教。但在明清鼎革中遭遇了历史的寒流,遂挤迫出康雍乾叁朝内禅外儒的政治模式。主体第叁部分是明末清初的学风与佛教的关系。一般认为明末清初的学风是反对佛教的,拙文认为这种反对只是针对佛教末流而言,在深层里,明末清初的学风仍然是皈依佛教的,我谓这种皈依为佛学,以王夫之为典型来剖析论证他对佛教的无意识的皈依心理。明末清初的学风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一种批判的抑或审美的悲剧之美。结束语,简单阐述了我对有唐以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的基本看法。(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1)

郑良明[5](2004)在《从朱舜水的治学看明末清初的学风》一文中研究指出朱之瑜(1600—1682),字楚屿,号舜水。浙江余姚人,少时曾寄籍松江。作为明遗民,舜水不食清粟,东渡扶桑,客死异国。本文力图站在“学术本体”的立场上,即将舜水置于他生活于其中的明清之交的历史大环境中,以明清之交的社会思潮为背景,分析舜水与这一社会思潮之相关度。 舜水事迹传回故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近代以来,特别是清末民国年间,一大批着名学者,如康有为、黄遵宪、王韬、章太炎、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李大钊、马一浮、郁达夫等,都对其事迹和学术思想进行过介绍或研究,这促进了朱舜水事迹在故国的传播。自二十世纪初排满思潮勃兴,下至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热潮,舜水研究几度播扬,而各个阶段的研究在对舜水之采择、凸显与表彰,其重点又各不同。从中我们正不难窥见舜水研究背后的时代大背影。笔者把清末民国年间的舜水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即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20年代和30年代。本文通过对各阶段舜水研究的描述,大致勾勒出清末民国年间舜水的研究状况。 在经历明清鼎革的历史变迁后,明末清初一辈学者从经世致用的治学观出发,弃“虚”蹈“实”,批判形上思辨学风,掀起了一股理学清算浪潮,遂形成了一种新的治学取径。此种治学取径落实在学风上,表现为“尊孔”、“读经”,轻形上思辨,重形下践履。舜水的治学在这一点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他引儒家鼻祖孔子为奥援,黜理学之形上思,取其形下践履。据此,舜水实不应有形上学之探讨,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舜水文集中有多处对“心”、“性”问题的探讨。舜水治学何以会出现此种矛盾?这应该从舜水的历史处境找原因。舜水赴日之时,日本朱子学正如日中天,其地位不容挑战,舜水经世致用的治学观在当时并不合时宜。面对日本朱子学者和阳明学者的责难,舜水的形上探讨只为权宜之计,并不是出自本心。理学实为儒学杂佛、老的产物,要彻底清算理学,倘若不清除佛老就不足以治本。故舜水从儒家的纲常名教入手,批判佛释毁灭人伦,辟“二氏”(佛、老),对理学进行釜底抽薪,彻底断绝理学的根蒂。但舜水并未彻底否定“二氏”,他抱着实用的态度,对“二氏”,特别是佛释中的形下践履取而用之。 舜水的治学倾向从根本说,是一个“述朱”还是“述王”的问题。对此,前贤多有探讨。笔者认为,舜水的治学倾向,已经不能用简单的“述朱述王”来涵盖。在舜水的学术思想中,对朱子学和王学都有赞扬和批评,如若仅从某一角度来挖掘舜水的治学倾向,未免失之偏颇。在本文中,笔者从两方面着手对舜水的治学倾向进行了探讨。首先从宏观方面,即从舜水对“儒”的评价入手,考察舜水对“尊德性”和“道问学”的态度。在宋明理学中,朱子重“道问学”,轻“尊德性”;而阳明正与之相反,他重“尊德性”,轻“道问学”。舜水治学兼采朱王。他取朱子之“道问学”,但并未彻底否定阳明的“尊德性”,而是弃其形上思辨,取其形下践履。其次从微观角度,即从舜水对宋明理学中具体概念的解释入手进行分梳。本文从舜水对宋明理学中叁个基本概念—格物致知、知行观、人性论—的解释发现,舜水并未偏向朱王任何一方,而是取兼而采之的态度,进而形成了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独特理解。(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李晓静[6](1999)在《明末清初学风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明末清初学风产生的社会根源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了明末清初诸大家治学的态度和方法,并且阐明了这一学风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昌潍师专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惟言[7](1983)在《用充分的事实说明自己的见解——《明末清初的学风》》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的学风》是不久以前去世的历史学家谢国桢的论文集。本书书名取于书内一文的篇名.也反映了本书的重点所在。《明末清初的学风》一文对明清的文化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见解。作者认为明末清初是我国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几个时期之一,当时人才辈出,着作如林,具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风格,东汉党锢时期一些学者坚贞的气节。作者把这个时期称作我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他比较深入地探讨和阐述了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1983年01期)

谢国桢[8](1963)在《略论明末清初学风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敍说社会的背景和思想的根源去年讨论了王船山的学说,今年又将举行顾亭林二百五十年纪念学术讨论会,明末的学者很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蚁朊髂┑难д叩辈唤鲋构?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所谓明末清初的叁大儒;而是当时的学者人才辈出,着作如林,在学术史上都占有应有的地位裁丛谡飧龆幨逼?产生了这如许多的学者,在学(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63年02期)

明末清初的学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关注以钱谦益、毛晋、冯班为代表的常熟藏书家对明代学风的反拨,从钱谦益的理论探索、"死校"法的兴起、汲古阁刊刻古籍叁个侧面入手,详加梳理分析,借此重新思考明清学术转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末清初的学风论文参考文献

[1].王逊.明末的科举反思与学风转型——兼论明末、清初士人对科举的不同态度[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袁媛.常熟藏书家与明末清初的学风[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

[3].李程.从《明诗综》观明末清初学风[N].光明日报.2013

[4].丁希勤.宋明儒学与佛教的关系新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5

[5].郑良明.从朱舜水的治学看明末清初的学风[D].华东师范大学.2004

[6].李晓静.明末清初学风浅析[J].昌潍师专学报.1999

[7].惟言.用充分的事实说明自己的见解——《明末清初的学风》[J].中国社会科学.1983

[8].谢国桢.略论明末清初学风的特点[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

标签:;  ;  ;  ;  

明末清初的学风论文-王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