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工业化人才培养进程中,工程教育对国家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工科"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在工程能力培养过程中,都普遍遇到了教育界与产业界运行模式差异较大,产教融合长效性不足;专业、课程之间个体壁垒严重,教学模式灵活性不足;工程教学内容无法代表当代技术水平,实践平台的超前性、先进性不足,尤其是与传统工业相关的专业领域中,工程实践教学水平落后于学生、企业的需求等共性问题。本文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从"技术需求""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三个维度出发,打破学科壁垒,开展以新技术为引导的个性化"菜单式"分层次工程教育平台;打破校企隔阂瓶颈,打造"开放、合作、协同、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模式,实现工程能力的综合教育增值。
论文目录
一、 工程能力培养的内在矛盾 1. 机制问题。 2. 个体问题。 3. 内容问题。二、 工程能力培养的解决策略 1. 从“技术需求”维度出发, 建设内容丰富、来源多样、形式灵活的工程实践教学新理念、新形式、新方法。 2. 从“学生需求”维度出发,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3. 从“社会需求”维度出发, “从点到面”打破教育界与产业界的隔阂瓶颈, 打造“开放、合作、协同、融合、创新”的“产教融合”工程教育模式, 实现工程能力的综合教育增值。三、 “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一) 打破学科壁垒、专业藩篱、以学生为中心、以新技术为引导, 开展实践教学个性化体系建设。 1. 以产业界新技术、新趋势、新领域的工程课题为基础, 建设“以学生为本”, 具有时代吸引力的工程教育校内基地。 2. 以学生诉求为核心, 搭建个性化定制的“菜单式”、分层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3. 协调校内外资源, 融合多种教学手段, 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交叉跨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 打破校企隔阂瓶颈, 打造“开放、合作、协同、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模式, 实现工程能力的综合教育增值。 1. 以持续质量提升、多方受益共赢为原则, 建设校企协同、优势互补的校内外工程实践“交互式”培养体系。 2. 以学业成果为导向, 以解决企业工程问题为核心, 建设企业、高校深度融合、全程参与的立体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三) 由点到面, 形成多企业、多高校、协会主导、政府监督的四方联动“多主体”协同平台, 实现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的长效稳定运行。 1. 由点及面, 探索产业界、教育界的分层递进融合模式。 2. 协同行业资源, 打造四方联动的“多主体、多元化、多维度”教育平台。四、 结束语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周珂,赵志毅,李虹
关键词: 工程能力培养,解决策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新工科
来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高等教育
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基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年度工程教育专项课题重大专项“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立体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2016GCZG03),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协同育人与实践教育改革项目群“以教育增值为导向的多主体深融合工程实践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分类号: G642;TB-4
页码: 33-39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2333K
下载量: 1811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工程能力培养论文; 解决策略论文; 学科交叉论文; 产教融合论文; 新工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