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手术区组织TGF-β1、bFGF表达的实验研究

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手术区组织TGF-β1、bFGF表达的实验研究

张大卫[1]2004年在《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手术区组织TGF-β1、bFGF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手术区组织TGF-β1、bFGF表达的实验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兔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植入“M”型不可降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支架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实验模型,探讨这种房水引流植入物的有效性和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并尝试联用低浓度、短时间的抗纤维化药物丝裂霉素(MMC),评估PMMA支架植入联合应用MMC是否增强手术效果,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同时检测手术区组织TGF-β1、bFGF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进一步了解TGF-β1和bFGF在实验性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观察PMMA支架植入后对手术区瘢痕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同时就两种生长因子与MMC间的相互作用作一初步研究。 方法:正常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手术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左眼行滤道成形术,右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作为对照;术后第3天、7天、14天分别随机处死家兔取双眼手术区组织。空白对照组不做手术。另取家兔双眼行滤道成形术并联用丝裂霉素。1)比较滤道成形术和小梁切除术术前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和滤过泡的变化,并同时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测房水滤过通道的变化;观察滤道成形术联用丝裂霉素兔眼眼压和滤过泡的变化。2)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两种青光眼滤过术后不同时间点手术区组织中TGF-β1和bFGF mRNA的表达;检测滤道成形术联用丝裂霉素眼术后7天时手术区组织中TGF-β1和bFGF mRNA的表达。3)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两种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不同时间点手术区组织中TGF-β1和bFGF蛋白水平的表达及细胞定位。 结果:1)滤道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术前、术后14天眼压差异无显着性,在术后3天、7天时差异有显着性。2)滤道成形术后3天、7天、14天眼压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极其显着性(P<0.01),3天时眼压下降幅度最大,降幅为48.4%,7天眼压降幅46.2%,14天眼压降幅23.8%;术后3天、7 天津医科大学博十学位论文系而膺王氰正丽雍而瓦谁貌均看显着性,而术后3天、7天两个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无显着性。3)小梁切除术后3天、7天、14天眼压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眼压下降幅度3天时最大,降幅为36.0%,7天眼压降幅31.6%,14天眼压降幅16.5%;术后3天、7天、14天各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无显着性。4)滤道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的大小无明显差别,均在低级和中级之间;UBM检查发现滤道成形术后3天、7天可以见到呈白色强回声的PMMA支架及明显的房水滤过间隙,呈黑色低回声区,术后14天仍然可以见到呈黑色低回声区的房水滤过间隙。小梁切除术后3天可见呈黑色低回声区的房水滤过间隙形成,而术后7天和14天几乎看不到房水滤过间隙的形成。5) RT一PCR法检测显示TGF一日1、bFGF mRNA在正常对照组织中即有少量表达;滤道成形手术区组织TGF一日1、bFGF mRNA的表达术后3天较对照组即有增高,术后7天时达到高峰,14天回落;小梁切除手术区组织TGF一pl、bFGF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后3天即有显着意义的增高,在7天时达到高峰,术后14天回落;两种滤过性手术术后不同时间点手术区组织TGF一pl、bFGF mRNA的表达量一致,差异无显着性。6)TGF-pl和bFGF在正常对照组织标本中几乎无阳性表达;两种青光眼滤过术后不同时间点手术区组织标本中可以见到结膜上皮细胞、巩膜纤维细胞TGF一日1染色阳性,其中7天时阳性染色细胞数较多;bFGF的阳性表达在手术区组织标本中亦不明显,只见于血管壁的内皮细胞。HE染色显示术后巩膜实质层胶原纤维束间纤维细胞明显增多,结膜下巩膜表层瘫痕组织形成。7)滤道成形术联用丝裂霉素眼眼压相对降幅大,术后7天时较术前平均下将SlnlnHg;术后滤过泡范围在2个钟点以上;RT一PCR检测结果发现7天时手术区组织TGF一pl和bFGF的表达量低于滤道成形和小梁切除术。结论:1)无论实验性青光眼滤道成形术还是小梁切除术,术后14天期间的眼压均较术前有显着意义的下降。2)滤道成形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的降幅均大于小梁切除术,说明“M”型PMMA支架植入可以维持巩膜瓣下房水滤过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手术效果;UBM的观测结果证实巩膜瓣下PMMA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贾菊藏石瓢蔽丽琢清衷;对手术预后的.禅价可能优于对滤过泡的欢察。3)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证实兔眼正常组织中TGF一pl、bFGF两种生长因子均有表达,实验性青光眼滤过手术使这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增高;TGF-日1的表达量高于bFGF,可能TGF一p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瘫痕形成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作用。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TGF一pl在手术区组织结膜上皮细胞和巩膜纤维细胞均有特异性表达,而bFGF的阳性表达只见于血管壁的内皮细胞,表明TGF一pl和bFGF与青光眼滤过术后伤口愈合过程中结膜上皮增生、纤维母细胞以及新生血管形成有关;TGF一p、bFGF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瘫痕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兔眼青光眼滤道成形术后各时间点TGF-p、bFGF的表达水平均与小梁切除术相一致,表明PMMA支架植入并没有刺激与瘫痕形成有关的这?

吕娟[2]2010年在《Avastin防治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小梁切除)模型,予滤过泡旁球结膜下注射叁种不同剂量的Avastin,探讨Avastin在抑制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方面的疗效,结膜下注射的时机和剂量,同时对Avastin结膜下注射是否对术区组织产生毒性反应作初步研究。方法:眼压正常的新西兰白兔50只50眼随机分为叁个不同浓度的Avastin实验组,即0.5mgAvastin实验组(A组)、1.0mgAvastin实验组(B组)、2.0mgAvastin实验组(C组),以及丝裂霉素C(MMC)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眼。对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A、B、C实验组于术毕及术后第3、7天滤过泡旁球结膜下分别注射6.25mg/m1、12.50mg/ml、25.0mg/ml Avastin 0.08ml,即0.5、1.0、2.0mg;MMC对照组术中筋膜囊、巩膜瓣下放置浸湿0.2mg/m1 MMC棉片;空白对照组于术毕及术后第3、7天滤过泡旁球结膜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08ml。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滤过泡情况,并行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测量眼压;于术后第7、14天,每组摘除眼球5只,常规HE染色,于高倍镜下计算滤过泡腔面及形成区面积占结膜面积的平均百分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同时ELISA法测定房水及组织匀浆TGF-β1,bFGF含量。结果:(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术后第7天,A、B、C实验组及MMC对照组滤过泡隆起弥散,表面血管稀疏;空白对照组术后第3天滤过泡开始局限化,至第7天滤过泡周围怒张粗大的血管形成。术后第14天,C实验组及MMC对照组滤过泡扁平弥散,表面血管稀疏纤细;B实验组滤过泡扁平弥散,表面血管较7天时密集;A实验组滤过泡血管包裹局限;空白对照组滤过泡瘢痕化、表面血管浓密。(2)眼压:术后14天内各组眼压均随时间呈线性增长,但增长趋势无差别,且不同时间点各组间眼压无差异。(3)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术后第7天,A、B、C实验组及MMC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滤过泡囊腔结构明显,纤维组织疏松;MMC对照组组织层间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术后第14天,C实验组及MMC对照组仍可见明显滤过泡囊腔结构,纤维组织纤细疏松;B实验组残留少许滤过泡结构;其余各组纤维组织致密,纵横交错,血管粗大呈螺旋状。各组角膜结构均未见异常。(4)HE染色:术后第7天,各组可见明显滤过泡结构。术后第14天,C实验组及MMC对照组可见明显滤过泡结构;B实验组见少量微小的滤过泡;A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滤过泡消失,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术后第7天,各组滤过泡腔面及形成区面积与结膜面积的平均百分比无差别;术后第14天,C实验组及MMC对照组滤过泡腔面占结膜的平均面积百分比高于A、B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B实验组滤过泡腔面在结膜的平均面积百分比高于A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而C实验组与MMC对照组间及A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间面积百分比无差别。C实验组及MMC对照组滤过泡形成区占结膜平均面积百分比高于A、B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C实验组与MMC对照组间及A、B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无差别。(5)ELISA法测定TGF-β1、bFGF含量:术后第7天及第14天,C实验组及MMC对照组房水、术区组织中TGF-β1、bFGF含量均低于A、B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B实验组TGF-β1、bFGF含量低于A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C实验组与MMC对照组组间及A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间TGF-β1、bFGF含量无差别。(6)Tunel细胞凋亡检测:术后第7天,各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术区组织中偶见强荧光的凋亡细胞,MMC对照组见大量凋亡细胞。术后第14天,A、B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偶见凋亡细胞;C实验组结膜上皮下、筋膜囊组织见少量凋亡细胞;MMC对照组仍见大量凋亡细胞。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术后第7、14天,MMC对照组凋亡细胞均最多,高于各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向凋亡细胞数无差别结论:术后早期滤过泡旁球结膜下注射2.0mg及1.0mgAvastin可有效抑制滤过泡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助于缓解滤过泡的瘢痕化,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与维持,且安全性较好。

王娟玲[3]2011年在《叁维多孔陶瓷构建人工小梁网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手术并发症多,眼压控制欠佳,远期效果较差,且部分患者手术区滤过泡的瘢痕化最终导致手术失败。近年来,应用房水引流植入装置,将前房的房水引流至球筋膜囊下间隙或结膜下,延长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持时间,控制房水流出的速率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植入材料、制造工艺和手术设计等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手术适应症也在不断的增多。本实验通过植入叁维多孔陶瓷构建的人工小梁网于兔眼的角巩缘,并对此抗青光眼手术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探讨这种新的房水引流物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11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只)和实验组(10只):空白对照组兔不行手术,实验组各兔双眼先后行叁维多孔陶瓷构建的人工小梁网植入术:①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各兔手术区各滤过泡变化及形成率情况并做记录,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②测量实验组各兔术前和术后的第3天、7天、14天、21天和第28天的眼压,观察术后眼压的变化趋势;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实验组各兔术后各时间点滤过道开放情况和结膜下组织的炎症反应情况,以及实验组的手术区组织和空白对照组的相对应部位中TGF-β1和bFGF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实验组各兔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情况:术后第3天、第7天手术区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外观,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其中术后第14天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为75%,第21天形成率为14%,此时降低已比较明显,到术后第28天时功能性滤过泡已全部消失;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实验中术后手术区出现明显的结膜充血,个别见角膜局部水肿混浊和前房积血,前房反应不明显,于术后1周内基本消失,均未出现晶状体混浊和浅前房等并发症。②实验组各兔术后第3天、7天、14天、21天和第28天的眼压测量值分别与术前的相比较: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左右眼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术后第3天、7天、14天和21天眼压测量值与术前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第28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病理组织学染色: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各兔术后第3天和第7天手术区滤过道均为开放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滤过道逐渐被新生疏松的胶原所填充,但第28天时滤过道内仍可见间隙存在,此染色的结果与功能性滤过道形成情况相一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各兔术后第3天、7天、14天、21天和28天时手术区组织中结膜上皮下细胞和巩膜组织TGF-β1和bFGF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增强,其中第7天阳性染色最多,表达最明显。结论:叁维多孔陶瓷构建的人工小梁网的生物相容性较好,植入术后的并发症较少,而且在手术区功能性滤过泡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有明显的降低眼压的效果,为抗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目前还需进一步探索叁维多孔陶瓷构建的人工小梁网的制作条件和植入手术的方法,从其硬度和孔隙率方面深入研究,使其能越来越好的控制房水流出的速率,尽可能的延长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持时间,并逐渐改良手术方式,最大程度的减少瘢痕组织形成。

栗印兰[4]2006年在《硅胶与羊膜植入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利用动物实验,探讨硅胶、羊膜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区瘢痕形成的影响,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小梁切除联合硅胶、羊膜植入术后硅胶、羊膜影响滤过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eta-Fibroblastic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阳性细胞情况,来推测硅胶、羊膜对影响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区瘢痕形成的作用机理,同时可以对二者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白色塔兔24只(48眼),雌雄兼备,体重1.5-2.5kg,应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依据不同时间(第3、5、7、14天)将动物随机分为4个区组,每组6只(12眼),每一区组中有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眼,4个处理组分别于全麻下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A)、小梁切除术联合硅胶植入(B)、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C)、单纯小梁切除术(D),其中,A、B为两个实验组,C组作为阳性对照组,D组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2、3、5、7、14天眼压变化情况和手术后第3、5、7、14天滤过泡形成情况。并对不同处理组于手术后第3、5、7、14天处死实验兔摘除眼球,切取手术区8mm×8mm范围组织,应用石蜡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技术,观察手术后第3、5、7、14天滤过区组织内bFGF所表达的阳性细胞及阳性物质情况,同时对每一组滤过区组织均做H-E染色,常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成情况。综合观察结果,判断羊膜与硅胶对滤过区瘢痕形成的影响。结果: D组在第3天就可以在滤过区看到有大量bFGF表达的阳性细胞及bFGF物质的表达,光镜下见到少量成纤维细胞增殖,在第5天逐渐增多,到第7天达到高峰,成纤维细胞增殖亦增多,到第14天所

郝海峰[5]2007年在《重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介绍: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hRI)是核糖核酸酶A(RNase A )的抑制剂,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浆中,它可与中性及碱性RNase A以1:1结合抑制其活性。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 Ang)是近来发现的一种强效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在眼部生理和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在大部分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Ang与RNase A有35%的同源性,且立体结构也极其相似,因此二者均可作为配体与RI紧密结合,且RI与Ang的亲和力比与RNase A的亲和力还要大60倍,因此我们推测RI通过与Ang结合,可以抑制新血管生成,本室已经研究发现RI可以抑制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形成。目的: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方法,探究在最优条件下使融合蛋白GST-hRI可溶性表达;用GST-hRI对小梁切除术后的兔眼给药,探究通过hRI抑制伤口肉芽组织中新血管生成,进而抑制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建立功能性的滤过通道和滤过泡,从而提高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方法:通过优化诱导剂IPTG的诱导浓度和诱导温度得到目的融合蛋白GST-hRI的可溶性表达。将多次培养的菌体收集,经超声破碎,收集离心后的上清,采用RNase A Glutathione-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目的融合蛋白。对兔眼行小梁切除术,制备青光眼动物模型。实验组术前1天、术后每天用hRI滴眼,术后第14天处死动物取手术区组织。观测统计术后滤过泡的类型,并作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微血管密度,评估该融合蛋白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手术区新血管生成和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0.5mmol/L IPTG,16℃诱导表达8~10小时,超声破碎菌体得到可溶性大量表达的GST-hRI。治疗组的手术区新生血管数量少于对照组,瘢痕形成小,功能性滤过泡比例高。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用hRI滴眼,hRI通过与Ang结合可以有效抑制手术区肉芽组织中血管新生,进而抑制瘢痕的形成,使功能性滤过泡易形成,保证房水的顺畅回流,使眼压降低,提高了滤过术的成功率。本实验为重组hRI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hRI可能成为青光眼滤过术后一种辅助性治疗的一种新药。

高髻云[6]2008年在《羊膜匀浆液对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及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羊膜匀浆提取液在兔实验性小梁切除术后对滤过泡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观察羊膜匀浆液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兼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兔,15眼。均选右眼行标准小梁切除术。实验组于术后当天开始用羊膜匀浆液和氯霉素滴眼液点眼,每天四次,对照组单纯用氯霉素滴眼液点眼,每天四次。分别于术后第2d、5d、10d、14d裂隙灯下观察术眼滤过泡形态、并发症及眼压变化。于术后5d、10d、14d每组随机取5只兔子处死,摘除眼球,取手术眼的滤过泡及其周围角巩膜组织,用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滤过道瘢痕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及TGFβ1、CTGF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眼压:术前与术后2d两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d、10d、14d对照组眼压高于实验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2)滤过泡:共22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其中实验组14眼,对照组8眼(p<0.05)。术后2天两组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术后14d对照组滤过泡大部分消失,而实验组滤过泡隆起、弥散,大部分为功能性滤过泡,仅1眼为非功能性滤过泡。实验组较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P<0.05)。3)并发症:各时间点两组均未发现角膜水肿、浅前房、结膜伤口漏、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4)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结果:术后第5d两组滤过道均通畅;10d时对照组滤过道部分胶原纤维增生,滤过泡趋于消失;14d时大部分滤过泡消失。实验组第14d时,滤过道部分被疏松的胶原纤维所替代,滤过道通畅。光镜下实验组术后14d时滤过道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数低于对照组(P<0.05)。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GFβ1、CTGF均在术后5d时表达阳性率最高,染色呈深黄色,并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实验组表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羊膜匀浆上清液点眼无并发症发生,能够有效的降低眼压;2)羊膜匀浆上清液点眼,可以抑制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增强滤过泡滤过功能,提高滤过手术成功率;3)结果提示局部应用羊膜匀浆液点眼对手术区滤过道TGFβ1、CTGF表达有抑制作用。

曹秀贞[7]2007年在《新鲜羊膜与保存羊膜在兔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纤维增殖能力的研究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构建青光眼滤过术动物模型,研究新鲜羊膜与保存羊膜在滤过道中的抗纤维增殖能力,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4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雌雄兼用,随机平均分为单纯滤过术组(A组)、保存羊膜移植组(B组)、新鲜羊膜移植组(C组),每组8只兔16只眼。术后第3天、1周、2周、3周、5周观察术眼滤过泡形态、并发症及眼压。于术后第1、2、3、5周随机取每组2只兔子处死,摘除眼球,取实验眼的滤过泡及其周围角巩膜组织,用固定液固定,作HE染色观察滤过道开放情况及炎性细胞数量;作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us antigenPCNA)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作Masson叁色染色观察滤过道新生胶原纤维的增殖情况。结果:1)术后3天叁组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术后1周A组滤过泡部分为非功能性滤过泡,第3周时滤过泡趋于消失;术后1周时B组与C组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滤过泡面积较前增大,边界清楚。第2、3、5周时C组功能性滤过泡比率高于B组,B组高于A组,B组第5周时滤过泡趋于消失,C组于第5周时仍可见滤过泡,面积较前缩小。2)各组均未发现角膜上皮损伤、角膜水肿、结膜伤口漏、结膜上皮缺损、浅前房等并发症。3)各组术前及术后3天眼压值无显着差异(P>0.05)。第1、2、3、5周A组眼压高于B组、C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1周B组与C组眼压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1周后各时间点B组眼压高于C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术后第1周A组滤过道内纤维增生明显,排列紊乱;第2周时滤过道大量胶原纤维增生,血管长入,滤过道大部分关闭;第3周时滤过道关闭。第2周时B组、C组较多量炎性细胞聚集在羊膜周围,纤维增生不明显,前者羊膜可见有溶解缺损区;第3周时B组羊膜组织分解断裂成片状,周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C组羊膜组织较完整,滤过道有少量纤维增生;第5周时B组羊膜全部溶解吸收,被疏松的胶原纤维所替代,C组羊膜断裂成碎片状,滤过道胶原纤维增生明显,但仍保持开放。观察滤过道的炎性细胞情况,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叁组之间炎性细胞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B组多于C组,C组多于A组。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CNA)结果:术后第1周各组阳性细胞数丰富,随着时间延长,各组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术后各时间点A组较B组、C组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多,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B组较C组增多,差异有显着性(P<0.05)。6)Masson染色结果:3种不同术式的滤过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增生,A组较B组、C组多,B组较C组多,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结论:1)新鲜羊膜与保存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术后均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2)新鲜羊膜的抗炎、抗增殖能力较保存羊膜明显增强。3)新鲜羊膜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术中,未见排斥反应及其它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

熊林杰[8]2008年在《兔眼滤过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对20只健康家兔40只眼均行青光眼滤过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20只眼)。第1组:随机选择1只眼做单纯小梁切除术,另一只眼做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苏拉明;第2组:随机选择1只眼做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MMC),另一只眼做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苏拉明。采用HE染色和天狼星-苦味酸染色,Masson叁色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对兔眼术后3天,7天,15天,30天, 60天不同时期的滤过泡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成纤维细胞,新生胶原纤维,新生血管的改变。【结果】应用苏拉明组与单纯小梁切除组术后滤过道新生胶原纤维量、成纤维细胞数目,新生血管量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应用MMC组与单纯小梁切除组术后滤过道新生胶原纤维量、成纤维细胞数目,新生血管量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应用苏拉明组与MMC组术后滤过道新生胶原纤维量、成纤维细胞数目,新生血管量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可在术后早期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新生胶原纤维的合成,抑制或减轻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

杨丽萍[9]2014年在《大鼠球结膜滤过泡模型中TGF-β_1及TGF-β_2动态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大鼠球结膜滤过泡模型,观察滤过泡瘢痕化过程中结膜及结膜下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的动态表达情况,探讨TGF-β1及TGF-β2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取右眼正常结膜及结膜下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正常组织内TGF-β1及TGF-p2的表达情况;其余35只大鼠作为实验组,并随机平均分为7组,右眼行前房引流管植入术,成功建立球结膜滤过泡模型。实验组均于术后观察滤过泡的形成情况,监测眼压波动情况。实验组分别于术后1d、3d、5d、7d、14d、21d、28d共7个不同时间点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右眼滤过区结膜及结膜下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各时间点TGF-β1及TGF-β2的表达情况。结果:1.所有术眼在术后第1天均能形成不同程度隆起明显的滤过泡。滤过泡生存时间为7-22天,平均13天;2.所有术眼在术后眼压均明显下降,后缓慢上升,平均于术后7天时回归术前基线水平,保持至观察期结束;3.半定量的western blot统计学结果显示:TGF-β1在术后第1天开始明显增高,持续增高至术后第5、7天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术后第28天,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431.918,P<0.01)。TGF-β2在术后第1天开始明显增高,持续增高至术后第7天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术后第28天,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674.323,P<0.01)。结论:前房引流管植入术可成功建立大鼠球结膜滤过泡模型;结膜及结膜下组织TGF-β1及TGF-β2参与了滤过泡的瘢痕化进程。

王美菊[10]2008年在《成品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随访观察成品生物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后的眼压、滤过泡、前房反应、血液相关指标、视力、并发症等来探讨成品生物羊膜确切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在滤过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有滤过手术指征的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40例(40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1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1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例(8眼),所有患者均排除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全身疾病,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20眼)。A组行小梁切除并成品生物羊膜移植术,B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均做为期6个月的随诊观察,评价两组术前及术后1d,2d,3d,1w,2w,3w,1m,2m,6m的眼压、滤过泡类型及充血程度、前房反应、血液相关指标、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①眼压:A、B两组共40眼,术后1d眼压均小于21mmHg,术后3d眼压最低,分别为实验组(8.15±2.88)mmHg,对照组(12.75±2.67) mmHg,各组术前与术后1d、1w、1m、6m比较,眼压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A组术前眼压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1d、2d,3d、1w、2w、1m、2m、6m眼压较B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滤过泡:两组术后6m时II型滤过泡38眼,占95%。1眼为包裹性滤过泡,1眼为瘢痕性滤过泡均为B组中出现。A组术后1d滤过泡充血程度明显比B组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w和2w各组滤过泡充血程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前房反应:A组术后1d前房反应情况明显比B组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w两组前房反应情况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血液相关指标: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3d、1w的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术前术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视力:A、B两组视力术前与术后6m及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⑥并发症:A组有3例3眼术后1d因滤过强发生I级浅前房,经散瞳、加压包扎等对症治疗后术后4d均恢复。B组2只眼术后3d眼压高,拆除可调整缝线、按摩后眼压下降。所有术眼术后均未发生滤过泡渗漏、滤过泡感染、低眼压和黄斑水肿。结论:①成品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安全有效;②成品生物羊膜可有效减轻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反应,减轻滤过泡充血,抑制滤过手术瘢痕形成,维持功能性滤过泡,降低眼压。

参考文献:

[1]. 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手术区组织TGF-β1、bFGF表达的实验研究[D]. 张大卫. 天津医科大学. 2004

[2]. Avastin防治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的实验研究[D]. 吕娟. 暨南大学. 2010

[3]. 叁维多孔陶瓷构建人工小梁网的实验研究[D]. 王娟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4]. 硅胶与羊膜植入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 栗印兰. 大连医科大学. 2006

[5]. 重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抑制作用的研究[D]. 郝海峰. 大连医科大学. 2007

[6]. 羊膜匀浆液对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及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D]. 高髻云. 山东大学. 2008

[7]. 新鲜羊膜与保存羊膜在兔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纤维增殖能力的研究对比[D]. 曹秀贞. 山东大学. 2007

[8]. 兔眼滤过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观察[D]. 熊林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9]. 大鼠球结膜滤过泡模型中TGF-β_1及TGF-β_2动态表达的实验研究[D]. 杨丽萍. 青岛大学. 2014

[10]. 成品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 王美菊. 大连医科大学. 2008

标签:;  ;  ;  ;  ;  ;  

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手术区组织TGF-β1、bFGF表达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