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词语论文_储红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糊词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词语,模糊,释义,数量词,公文,汉语词典,虚拟现实。

模糊词语论文文献综述

储红梅[1](2019)在《让词语理解从模糊走向精准》一文中研究指出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所谓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笔者以为,就是对词语要有精准的理解,从而能够熟练、恰当地运用。可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词语教学更多的只是读准音、认清形,对词义缺乏明确要求,因而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随(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17期)

周伟[2](2019)在《俄语模糊词语的语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理论是由美国逻辑学家和数学家扎德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期刊上发表的《模糊集》论文中提出来的。本论文中我们将“模糊性”一词用“диффузность”来表示,“диффузность”原本来自拉丁语的物理学术语“diffusio”(不均匀性,扩散性)。继扎德之后,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将模糊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他们运用语用学原理来研究模糊词语,运用模糊理论对词汇、语法等其他语言学科进行研究。本论文由前言、叁章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论文中对俄语中具有模糊意义的词语进行了较全面的语用分析。第一章明确了本论文中“模糊性”一词的内涵,区分了与其有近似意义的相关概念。第二章将模糊词语分为不受语境影响的界限词、指称词等与受语境影响的人体部位词、反义词等两大类别;第叁章对模糊词语的语用效果,即增强文本或言语的适度性、礼貌性、形象性、灵活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对模糊词语较常出现的书面文章,即政论、科技、法律等文本类型中模糊词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最后对正确使用模糊词语提出了建议:在实践中要避免滥用模糊词语、要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模糊词语、使用模糊词语时要把握词语的模糊“度”等。论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成功的言语交际与外语教学等相关实践活动。(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赵艳梅[3](2019)在《汉英时间范畴类模糊词语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晰与模糊的统一体,词语在表述概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体现出其模糊性的一面。时间类模糊词语是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最多的词语之一,对比汉英语中的时间范畴类模糊词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语义及语用角度对汉英语言中的时间模糊词语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异同,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把握时间模糊词语。(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03期)

眉间尺[4](2019)在《别让“神翻译”模糊了科技词语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第六批、第七批向社会推荐使用的外语词中文译名,推荐使用译名共32组。和前几批相比,这两批中的科技词汇比较多,比如电动汽车(EV)、人工智能(AI)、商务智能(B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2-15)

赵艳梅[5](2018)在《汉英时间类模糊词语的修辞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修辞普遍、客观地存在于所有语言当中,包括汉语和英语。模糊修辞被用在各种语体中,达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特别是时间类模糊词语。恰当而巧妙地使用时间模糊词语,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可构成修辞效果较好的辞格。本文主要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时间模糊词语在不同的辞格中所起到的修辞效果。(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25期)

黎千驹,黎哲[6](2018)在《《现代汉语词典》模糊词语释义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词典》在最初编写时,模糊理论尚未诞生,编写人员对词义所具有的模糊性也就缺乏深刻的认知,对模糊词语的释义也就缺乏明确的理论和方法。这就使得该词典在模糊词语的释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可商之处。文章对该词典中有关模糊词语的释义进行考察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商榷意见,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在模糊词语释义方面的得失,探寻出模糊词语释义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从而确保模糊词语释义的准确性,以便进一步提高语文辞书的质量。文章的创新点主要在于:首次将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辞书学研究领域,来对现代汉语中的模糊词语的释义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对模糊词语的释义成果,既具有原创性,又具有实用性,它可纠正语文辞书中长期以来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直接运用于语文辞书之中,这对于语文词典的编纂与修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辞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黎哲,黎千驹[7](2018)在《明晰词语的模糊释义法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词典》对明晰词语进行释义时,既运用明晰语言来解释词义,也运用模糊语言来解释词义。前者已为大家所熟知,然而有时运用明晰语言来对明晰词语进行释义,并不能达到释义的准确性;相反,如果运用模糊语言来释义,则可能收到释义准确之功效。文章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运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明晰词语的方法进行考察,从而归纳出"明晰词语的模糊释义法",具体来说,主要有明晰词语的模糊种差定义法、明晰词语的模糊限制法、明晰词语的模糊描写法和明晰词语的模糊替换法等。文章的创新点主要在于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明晰词语的模糊释义法",并将其运用于语文词典的编纂实践,具有理论的创新性与实践的管用性。这对于语文词典的编纂与修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肖燕[8](2018)在《公文中表示范围的模糊词语研究——以《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有关”一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着名语言学专家琼斯(D.Jones)于1957年便觉察到语言的模糊性。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模糊语义和模糊语法的探讨,国外起步比较早。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将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公文研究当中更是少之又少。本文运用上下限、隶属度、相对性和果酱性等模糊语言学方面的理论,针对《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经常出现的表示范围的模糊词语"有关"进行研究,说明"有关"等模糊词语的使用在公文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石晶[9](2018)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意义模糊的数量词语教学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语言模糊现象,语言的模糊现象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模糊词汇的使用更使外国留学生感到困惑。在这些词汇中,意义模糊的数量词语很具有代表性,它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又极易产生偏误,因此本文选取了这类数量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本体研究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探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意义模糊的数量词语的教学现状。然后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教学策略,并提出教学建议,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该类词的教学效率。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以及有关模糊语言、模糊词汇和意义模糊的数量词语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从定义、分类、功能及其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对其本体进行了研究。由于意义模糊的数量词语数量较多,本文研究范围只限于《发展汉语》综合教材的初、中级重点讲解和需要掌握的内容。第叁章通过对《发展汉语》初级和中级综合教材中所出现的意义模糊的数量词的统计,就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并对学生习得进行测试等几个方面对意义模糊的数量词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出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是以整理出的调查材料为依据,提出叁个可行的教学策略,及其具体实施方法。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用以对整篇文章的结论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总结。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和建构主义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等调查方法对对外汉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可行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期刊2018-06-13)

肖燕[10](2018)在《公文中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研究——以《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基本”一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为语料,针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基本"一词作详细研究,运用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模糊限制成分、隶属度以及主客观性等进行充分论证,从而说明"基本"等模糊词语在公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03期)

模糊词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模糊理论是由美国逻辑学家和数学家扎德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期刊上发表的《模糊集》论文中提出来的。本论文中我们将“模糊性”一词用“диффузность”来表示,“диффузность”原本来自拉丁语的物理学术语“diffusio”(不均匀性,扩散性)。继扎德之后,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将模糊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他们运用语用学原理来研究模糊词语,运用模糊理论对词汇、语法等其他语言学科进行研究。本论文由前言、叁章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论文中对俄语中具有模糊意义的词语进行了较全面的语用分析。第一章明确了本论文中“模糊性”一词的内涵,区分了与其有近似意义的相关概念。第二章将模糊词语分为不受语境影响的界限词、指称词等与受语境影响的人体部位词、反义词等两大类别;第叁章对模糊词语的语用效果,即增强文本或言语的适度性、礼貌性、形象性、灵活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对模糊词语较常出现的书面文章,即政论、科技、法律等文本类型中模糊词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最后对正确使用模糊词语提出了建议:在实践中要避免滥用模糊词语、要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模糊词语、使用模糊词语时要把握词语的模糊“度”等。论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成功的言语交际与外语教学等相关实践活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糊词语论文参考文献

[1].储红梅.让词语理解从模糊走向精准[J].教学与管理.2019

[2].周伟.俄语模糊词语的语用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3].赵艳梅.汉英时间范畴类模糊词语的对比[J].英语广场.2019

[4].眉间尺.别让“神翻译”模糊了科技词语内涵[N].科技日报.2019

[5].赵艳梅.汉英时间类模糊词语的修辞对比[J].文教资料.2018

[6].黎千驹,黎哲.《现代汉语词典》模糊词语释义商榷[J].辞书研究.2018

[7].黎哲,黎千驹.明晰词语的模糊释义法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例[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8

[8].肖燕.公文中表示范围的模糊词语研究——以《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有关”一词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

[9].石晶.对外汉语教学中意义模糊的数量词语教学调查研究[D].沈阳大学.2018

[10].肖燕.公文中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研究——以《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基本”一词为例[J].长江丛刊.2018

论文知识图

六类模糊词语与不同的话题(出现次...六类模糊词语与不同的话题(百分比...六类模糊词语的总频率(百分比)六类模糊词语的总频率(出现次数)网格服务的发现和匹配过程基于专家系统的复杂仿真智能化评估

标签:;  ;  ;  ;  ;  ;  ;  

模糊词语论文_储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