鲕滩气藏论文_康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鲕滩气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飞仙,高效,动力学,川东,原油,数值,能量。

鲕滩气藏论文文献综述

康红[1](2012)在《地震相精细刻画建南气田飞叁气藏鲕滩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南气田飞叁气藏为建南气田最为重要的产能建设层,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气田现有老井产量即将进入递减期,产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单井上,稳产风险大,为保持产量稳定,寻找储层发育有利区部署高效调整开发井势在必行。在前期沉积、储层的认识基础上,通过对单井储层、产能、地震响应特征的对比分析,运用地震相分析法对飞叁气藏鲕滩体进行了精细刻画,为下一步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陶士振,张宝民,曹宏,杨晓萍[2](2010)在《四川盆地叁迭系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成因类型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川东北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是近年来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该区的鲕粒白云岩储层勘探是继川东石炭系之后的重要接替层系和领域,为川气东输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本文重点针对优质鲕粒白云岩储层的气藏成因类型及特征开展研究,揭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性控制因素,为鲕滩气藏预测和勘探目标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7)

李仲东,张健,江兴福,过敏,余庆东[3](2009)在《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压力与成藏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原始地层压力在平面上分布极不均匀,高异常压力区呈局部块状分布。压力分布、气藏特征、成藏演化历史综合研究发现,不同压力状态反映不同气藏类型:正常压力系统(压力系数在1.25以下),多处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岩性以云岩为主,储集类型多为孔隙型,气藏一般甲烷含量低、储层含大量沥青、气藏连通范围大,具边底水等特征,主要为构造或岩性-构造型气藏;异常高压或超高压系统(压力系数多达1.65以上),多处于海槽区或台内云岩欠发育区,储层岩性以灰岩为主,甲烷含量高、储层不含或含极少量的沥青,不含或有限边底水等特征,主要为裂缝型岩性气藏;而处于台地内部,介于以上两种压力状态之间的过渡类型气藏,多出现轻微高压,压力系数多在1.20~1.45,孔隙-裂缝或裂缝-孔隙型储层交替出现,气藏连通范围有限,气水特征较复杂,主要为岩性型或构造-岩性气藏特征。同时鲕滩气藏压力系数与气藏储集系数明显成反向关系,地层压力大小体现了天然气储集系统空间大小,天然气富集于正常压力系统。地层压力成因及形成过程实际上反映了优质储层发育历史、天然气的充注历史、礁滩气藏成藏历史的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过程,详细研究它们的配置关系和作用过程对正确认识飞仙关组礁滩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09年04期)

李吉君,卢双舫,薛海涛,胡国艺,谢增业[4](2008)在《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运聚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进行了封闭体系下原油裂解成气的模拟实验,建立并标定了原油裂解成气及其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以罗家寨气田罗家7井为例分别进行了地质应用.生烃动力学研究发现,飞仙关组古油藏具备"高效气源灶"的特点,原油在中晚侏罗世172~151Ma约20Ma时期内裂解殆尽,且原油裂解气的生成与其运聚成藏作用具有良好的时空匹配关系,由此可促成飞仙关组气藏天然气的高效运聚.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研究证实甲烷成藏参与率达87%.利用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结合的方法对天然气的运聚效率进行探讨是一个新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王一刚,倪培[5](2007)在《川东北叁迭系飞仙关组大中型鲕滩气藏储层烃类包裹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四川东北部叁迭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大中型鲕滩气藏储层的成岩矿物中发育了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相态复杂、形态各异的烃类包裹体。据烃类包裹体的显微岩相学特征及其包裹体成份和温度的测试等地球化学、物理参数的初步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本文来源于《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11-01)

汪泽成,赵文智,张水昌,王红军,余谦[6](2007)在《成藏叁要素的耦合对高效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效气藏为例,通过能量场的数值模拟,定量-半定量地分析油气成藏关键时刻能量场控制下所发生的烃类生成、运移和聚集及储层等要素演化以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指出晚叁迭世—早侏罗世是二迭系烃源岩大量成油期,断层沟通油源,油气在飞仙关组古构造圈闭内聚集成大型古油藏;晚侏罗世—白垩纪大巴山前陆盆地巨厚堆积,导致古油藏被深埋,古温度达到170~210℃,古油藏发生裂解成气,古油藏成为高效气源灶;与此同时,高温环境下发生的硫酸盐热还原作用,产生大量H2S等酸性气体,使得古油藏范围内的白云岩储集层发生深部溶蚀作用,储层物性得以改善与保持;喜马拉雅运动,在大巴山前缘产生强烈变形,古气藏发生调整、降温与降压,形成现今气藏分布状态.(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7年S1期)

王启颖,李才良,王达俊,李虹[7](2007)在《川东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控制因素及其储集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川东地区飞仙关组已钻资料,对飞仙关组的鲕滩气藏控制因素及储集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飞仙关组的鲕滩气藏控制因素为沉积相、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从飞仙关组的鲕滩气藏储集条件看,鲕滩气藏多为构造圈闭气藏,保存条件良好。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成藏条件的关键因素是储层与圈闭。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沉积相、成岩相、烃类运聚优势相、局部构造、钻井显示和油气测试结果等因素,对川东的北部地区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和划分,即环开江—梁平海槽外缘分布的川东碳酸盐连陆台地边缘鲕粒滩发育区、环开江—梁平海槽内缘分布区是川东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有利分布区。(本文来源于《海洋石油》期刊2007年03期)

王铜山[8](2007)在《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生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一系列大型、特大型鲕滩气藏的发现,显示出该区巨大的勘探潜力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有关鲕滩天然气的成因、来源及成藏等问题,是当前油气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催化加氢热解、GC-IRMS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及可能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的高温热变质成因是古油藏原油发生裂解的证据和标志。可溶有机质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对比表明,上二迭长兴组烃源岩是主要来源,飞仙关组、下志留统烃源岩亦有贡献;催化加氢产物饱和烃及其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显示,飞仙关组海槽相烃源岩对飞仙关组气藏有贡献。实现了高压封闭体系下原油及其沥青质裂解模拟实验,并从气态烃产率及碳同位素演化、焦沥青的生成等方面进行比较二者生气机理的异同。原油和沥青质裂解气各组分及焦沥青的产率变化类似;完全发生裂解时,沥青质裂解的总气体产率为原油裂解的50%,原油裂解和沥青质裂解生成总气体和焦沥青的质量比值分别为6:4和3:7;裂解过程中,气态烃碳同位素δ~(13)C值基本存在关系δ~(13)C_1<δ~(13)C_2<δ~(13)C_3,且原油裂解气各组分(C_1~C_3)碳同位素δ~(13)C值轻于沥青质裂解气的相应组分。对海相原油裂解生成的气、液、固叁相产物(总气体、残余液烃、固态焦沥青)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验数据和生烃动力学计算的基础上,回归拟合出原油裂解过程中气、液、固态产物产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式。据此建立了从储层固体沥青入手的、适合原油裂解成因天然气资源量的预测模型,并建立了基于质量守恒原理的验证公式。该模型的提出,将为我国高-过成熟海相碳酸盐岩地区天然气资源评价和古油藏恢复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可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合飞仙关组的埋藏史、古地温史、构造演化以及储集条件等地质因素,将实验结果外推至地质条件下,建立了古油藏原油裂解生气的动力学地质模型,进而恢复鲕滩天然气生成及成藏的动态过程。通过解剖典型鲕滩气藏,建立其成藏地质模式,总结了鲕滩天然气富集成藏的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07-05-01)

沈平,赵佐安,曾云贤,杨雨[9](2007)在《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发现及气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川东北地区从1963年石油沟构造巴3井首次在飞一段钻获天然气开始,到福成寨、板东、黄草峡构造上相继发现飞仙关组气藏,渡口河构造的渡1井在飞仙关组钻遇孔隙型白云岩,获天然气流,罗家寨、铁山坡、金珠坪等一批飞仙关组鲕滩整装气藏的勘探历程。分析了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烃源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指出飞仙关组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上二迭统及飞仙关组自身为其主要烃源;其储集岩类型主要为鲕粒云岩和溶孔鲕粒灰岩两大类。评价预测了储层发育有利区带。分析了气藏的形成过程,认为可划分为古油藏阶段、大气藏阶段、古气藏调整定型阶段等叁个阶段。从地质构造、沉积相分布、圈闭要素等角度剖析了罗家寨等构造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形成机理和气藏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汪泽成,赵文智,王一刚[10](2006)在《四川盆地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高效气藏形成之我见—探讨成藏叁要素耦合作用对高效气藏形成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量场环境、成藏作用过程以及地质要素构成油气藏形成的叁大要素。关键时刻叁要素的耦合作用对高效气藏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以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效气藏为例,通过能量场的数值模拟, 分析油气成藏关键时刻的能量场环境控制下所发生的烃类生成、运聚以及储层等要素演化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早侏罗世是二迭系烃源岩大量成油期,源-储剩余压力差达到20-25MPa,断层沟通油源,油气在飞仙关组大型古构造圈闭内聚集成大型古油藏。中晚侏罗世前陆盆地巨厚堆积,使得古油藏发生裂解成气,古油藏成为高效气源灶;同时,高温环境下发生的TSR作用,产生大量H2S等酸性气体,使得古油藏范围内的白云岩储集层发生深部溶蚀作用,储层物性得以改善,保障了气藏的高产与稳产。(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期刊2006-09-01)

鲕滩气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川东北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是近年来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该区的鲕粒白云岩储层勘探是继川东石炭系之后的重要接替层系和领域,为川气东输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本文重点针对优质鲕粒白云岩储层的气藏成因类型及特征开展研究,揭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性控制因素,为鲕滩气藏预测和勘探目标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鲕滩气藏论文参考文献

[1].康红.地震相精细刻画建南气田飞叁气藏鲕滩体[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

[2].陶士振,张宝民,曹宏,杨晓萍.四川盆地叁迭系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成因类型及特征[C].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

[3].李仲东,张健,江兴福,过敏,余庆东.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压力与成藏特征研究[J].矿物岩石.2009

[4].李吉君,卢双舫,薛海涛,胡国艺,谢增业.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运聚效率[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

[5].王一刚,倪培.川东北叁迭系飞仙关组大中型鲕滩气藏储层烃类包裹体特征[C].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论文集.2007

[6].汪泽成,赵文智,张水昌,王红军,余谦.成藏叁要素的耦合对高效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为例[J].科学通报.2007

[7].王启颖,李才良,王达俊,李虹.川东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控制因素及其储集条件研究[J].海洋石油.2007

[8].王铜山.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生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9].沈平,赵佐安,曾云贤,杨雨.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发现及气藏特征[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

[10].汪泽成,赵文智,王一刚.四川盆地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高效气藏形成之我见—探讨成藏叁要素耦合作用对高效气藏形成的控制[C].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2006

论文知识图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分布示意...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分布示...四川盆地东部上二迭统-下叁迭统飞仙关...川东地区飞仙关组已发现气藏平面分布川东北地区上二迭统—下叁迭统飞仙关...铁山坡气田鲕滩气藏压力与深度...

标签:;  ;  ;  ;  ;  ;  ;  

鲕滩气藏论文_康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