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通货紧缩根源在需求不足(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21)在《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存在显着缺陷。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均侧重于对利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往往忽视了银行信贷因素对实体经济发展及经济波动的影响。党的十九大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推导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微观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总量调控、结构优化、价格传导、风险累积四个维度展开实证分析,最后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微观视角探究了信贷供给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发现信贷供给增加能够短期内带动投资水平迅速上升并促进资本存量的长期积累,信贷供给对投资存在扩张性影响,但会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使得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在长期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应用基于GAS过程的时变转移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回归(MS-GAS-TVTP)模型对我国信贷供给波动和产出波动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时变转移分析发现,在经济衰退初期,信贷供给波动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特征,经济环境恶化会在短期内导致信贷紧缩,但随着信贷扩张政策的逐步实施,信贷供给对产出的引导效应逐渐显现。基于时变协整模型对信贷供给与产出的动态联动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之间同向动态联动,信贷扩张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信贷收缩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程度,信贷供给对产出的时变影响系数在长期基本趋于稳定,二者趋于长期均衡。其次,考虑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对宏观经济可能存在非对称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从产出增长和物价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展开探究。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期,可以通过扩张信贷的方式增强企业投资积极性、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平稳增长;在经济扩张期,信贷扩张对产出的带动效果会随着产出总量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弱,并加剧通货膨胀;信贷收缩虽然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但无法完全抵消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胀风险,并且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期限结构视角应用SV-TVP-FAVAR模型探究了推动我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上升的信贷供给根源。研究发现,我国中长期信贷供给增加虽然能够显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同时对通货膨胀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非金融企业中长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未能占据优势;相较于中长期信贷,我国短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具优势,我国短期住户消费信贷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逐渐减弱的负向影响,并且不会引起强烈的通货膨胀效应,证实了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的可行路径之一。随后,本文进一步基于价格传导视角运用贝叶斯估计的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状态下信贷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并探讨不同时期我国信贷价格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经济衰退期,信贷价格下调能够引导第二、三产业投资和消费增加,进而从需求侧驱动经济增长,信贷价格政策的传导渠道基本畅通,政策基本有效。在经济扩张期,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完全且居民储蓄率水平相对较高,存在“金融抑制”和“消费抑制”双重抑制现象,因此我国信贷价格下调仅能通过促进第三产业投资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产业投资和消费的传导渠道均存在梗阻,极大地降低了信贷价格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接下来,本文进一步基于风险累积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分析了信贷风险累积对我国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信贷风险累积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均呈现出抑制效应,但影响强度随经济下行程度加深逐渐增强,并且信贷风险累积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信贷供给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信贷风险累积程度下表现出显着的异质性。当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的经济目标时,信贷风险累积水平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为了追求低不良水平过分惜贷,也不能为了投资扩张过度放贷。当以“稳定物价、促进货币流通”和“金融稳定”为主要目标时,应全力避免过度放贷和过度负债,同时加强贷款发放前后的审慎监管,尽量减少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和代际遗忘,尽可能降低银行资产中的不良资产规模,并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最后,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为更好地完善“双支柱”框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经济下行期,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显着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效果,但会形成通货膨胀问题,因此,需要在“促增长”和“稳通胀”目标中进行取舍。在经济平稳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但信贷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不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显着影响,二者可以各自调控,能够同时实现“稳增长、稳通胀、稳金融”三大目标。在经济过热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政策冲突”,二者难以在动态调控中同时实现“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两政策配合能够同时实现“稳金融、降通胀”的目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增长”,是经济过热期最优的政策协调模式。除此之外,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目标的调控上不具优势,维持金融市场稳定还是应以信贷监管政策为主。
刘思远[2](2020)在《《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资本论》文本,以《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为研究对象,阐释了《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及二者关系的原旨属性,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和需求及二者关系原旨属性的异化。本文科学地、具体地论证了《资本论》中不同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及二者关系原旨属性的异化,这些条件包括价值增殖目的、价值增殖下降趋势和社会再生产,从而阐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超过需求的内在原因和必然性。本文在充分肯定《资本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生产决定需求理论批判的基础上,证明了《资本论》中批判的不是生产决定需求本身,而是生产决定需求在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不了,即生产决定需求只有在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本文的研究诠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需求矛盾的决定因素。本文研究的核心理论工具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本文对《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的研究共包括7章。第1章绪论,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研究背景分为历史背景、学科背景和时代背景,包括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和需求关系的错误认识,以往学者对《资本论》中相关观点的片面性理解,以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研究的密切联系。研究意义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包括具体的、历史的看待《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真实主张,以及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生产和需求关系的不同观点。国内研究现状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就生产决定需求和需求决定生产两种观点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评析;国外研究现状以经济学学派为划分依据,对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相关观点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评析。研究思路主要阐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脉路,研究方法主要介绍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法、规范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在本文中的应用。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向的创新,不足之处在于对文献资料占有和理论结合实际的欠缺。第2章《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的原旨属性,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生产的原旨属性、《资本论》中需求的原旨属性、以及《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原旨属性。本文认为,《资本论》中生产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类生产耗费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创造有用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产实际只受生产要素总量和使用效率的限制。本文认为,《资本论》中需求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人类对有用物的需求始终是对有用物使用价值的需求,但人类对有用物使用价值的需求必须通过以有用物价值为中介的支付能力实现。本文认为,《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原旨属性是生产决定需求,但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动摇了生产决定需求,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无法实现生产决定需求。第3章《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和需求,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需求,以及《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超过需求。本文认为,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生产是为价值生产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价值增殖的追求必然导致使用价值的生产无限扩大,而资本主义生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决定了资本家的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本文认为,社会生产创造的财富价值总量决定了社会的总体需求能力,财富价值的分配方式决定了社会成员的需求能力。因此,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力价值决定了雇佣工人的需求能力,增殖价值决定了资本家的需求能力。本文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全社会的总体需求能力由雇佣工人生产创造,而资本主义分配方式对增殖价值的剥削使雇佣工人需求能力受限,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生产和需求失衡,破坏生产决定需求。第4章《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和需求,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需求,以及《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加剧了生产超过需求的矛盾。本文认为,价值增殖程度趋向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律,而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必然迫使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生产扩大和对增殖价值的剥削程度加大。本文认为,价值增殖程度下降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增加和劳动力贬值并存,而二者共同作用必将使社会整体需求能力下降。本文认为,价值增殖程度趋向下降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生产过剩,从而促使资本主义扩大海外市场的同时,必然将生产和需求失衡的矛盾引向全球。第5章《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和需求,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对生产和需求的规定,《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可能性,以及《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不可能性。本文认为,社会再生产要求生产既要实现价值补偿,又要实现物质补偿,即社会再生产要求社会总生产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平衡。本文认为,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和需求的平衡条件是物物交换和社会计划,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内在的排斥物物交换和社会计划,无法实现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的平衡。第6章《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时代价值,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和需求的研究对于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和需求平衡条件的阐释,有助于科学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的性质,即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定位生产和以人民需要为核心定位需求。本文认为,《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和需求平衡批判,奠定了处理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础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破坏生产决定需求的批判,要求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7章是结论,重点阐释了《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研究的核心要义。本文认为,生产决定需求并不是《资本论》的外化观点,而是蕴藏在马克思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破坏生产决定需求的批判中。本文认为,《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始终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原理,而生产决定需求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也必将通过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实现。因此,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陈景华[3](2019)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经济运行将处于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当供求失衡时,生产受到抑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严重的供求失衡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理论界都将供求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思想家已经就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供求理论。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学者们分别从市场价值与价格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研究供给和需求问题,但尚未将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因此,本文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经济思想的发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传承与发展,并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总结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供给和需求的思想,他们为马克思建立科学供求理论提供了思想源头和理论素材。然后,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考察马克思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微观供求理论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市场供求、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供求理论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总供求平衡、总供求失衡及其调控等内容,微观部分是宏观部分的基础,宏观部分是微观部分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而,本文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并与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立场和时代价值。再而,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于供求问题的论述,可见其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最后,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当前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本文尝试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学者关于供求理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马克思供求理论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理论形成之路,这对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深化供求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从政策指导的角度,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环境与科学依据,解读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求作用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导,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
李枫,李济广[4](2018)在《物价收缩的再探讨: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关于货币流通规律一般会有这样的表述:货币量不足导致物价下降,从而形成通货紧缩。这既不符合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更不符合实际。西方经济学对物价普遍下降现象的解释也是片面的、肤浅的或错误的。根据《资本论》的论述和物价收缩(即所谓"通货紧缩")的历史事实,现代社会中的物价收缩实际上是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伴生物,是由生产过剩、危机爆发及随后的经济低迷引起的,其深层根源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因此,物价下降不是经济低迷的原因而是其结果。面对物价收缩与经济不振不应寄希望于货币刺激,而应静待过剩化解或去产能、去库存,以及通过创新和改善分配推动增长。
周继燕[5](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刘元春,闫衍,刘晓光[6](2016)在《持续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2015—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文中认为2016年是中国经济持续探底的一年。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政治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将在2016年出现深度下滑,而本轮周期的第二个底部在第3—4季度开始出现,预计将在2017年后期出现稳定的反弹,步入中高速的稳态增长轨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取决于以上七大周期的调整情况,其决定着本轮经济下行的底部以及底部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我们必须对改革动力体系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世界经济的变异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问题进行高度关注,并认识到中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力,在低迷中有繁荣,在疲软中有新气象,在旧动力衰竭中有新动力,在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
肖威[7](2014)在《中国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研究 ——基于货币超发和结构性因素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自从1997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均衡方式逐渐由资源约束下的短缺经济向需求约束下的过剩经济转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中国出现了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通货膨胀率总体下降,但货币沉淀越来越严重,M2/GDP不断上升,而农产品价格在近年却出现了阶梯式的大涨。“中国货币迷失”现象又再次发生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现象,引发了对中国货币需求层面和供给层面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普遍担忧。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之后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应对危机,中国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态势,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最直接的严峻挑战。但应对危机的扩张性政策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为支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广义货币的过快增长再一次导致对未来的通货膨胀形势的担忧。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关于中国的通货膨胀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一是在这么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下,为什么没有发生与之相匹配的通货膨胀?货币迷失现象再次出现在中国?这样高的货币存量是否会造成未来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二是农产品价格存在着强烈的涨价动能,却为什么常常出现大起大落?这是否会造成中国未来的高通货膨胀?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试图对中国自1997年以来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进行研究。本文总体上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和三章,本部分首先从中国近年通货膨胀现象的两大矛盾入手,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界定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内涵;其次,对现有关于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和通货膨胀成因的文献进行了尽可能充分的梳理,重点归纳了对货币迷失之谜下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对该问题原因的不同解释;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主要是分析近年通货膨胀的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以及对该问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计划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国货币迷失之谜的解释、货币迷失下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和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文献,总结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三章介绍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现象,分析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积累的经济背景。第二部分为第四、五章,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分别从需求层面和供给层面对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进行研究分析,估计未来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形势。一方面,从有效需求不足的角度,对需求层面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了研究,回答了中国的货币迷失之谜;然后从实证的角度构建了货币势能概念,对中国未来需求层面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进行了预测研究。另一方面,通过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模型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历年结构性通货膨胀的理论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发现农产品抑价的存在,分析农产品抑价的产生原因及其造成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主要是从成因分解的角度重新对中国近年以来的通货膨胀进行了成因研究。首先构建数量模型,量化分解通货膨胀成因,采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对构成CPI的32个小类子成分进行实证研究;分解出源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的通货膨胀程度指标。然后对通货膨胀成因分解的结果进行研究,并为后文从需求层面和供给层面对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进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包括第七、八章,主要研究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条件,及潜在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可控性。第七章首先总结需求层面和供给层面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形势;然后通过研究需求层面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条件,认为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是造成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而居民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收入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则有可能会发生通货膨胀现象。供给层面潜在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条件主要是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这些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条件也说明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必然性。然后利用P-Star方法对中国未来通货膨胀进行预测研究。第八章接着对潜在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可控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建模和数据模拟,对中国家庭进行通货膨胀压力测试;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对中国家庭的通货膨胀承受能力进行了实际调研和总结。第五部分包括第九章。这一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应对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建议,以及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结论主要有:第一,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是需求面的货币、信贷扩张因素,而供给层面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正面效应超过负面效应。在不同的时期内,中国通货膨胀成因有所区别。在2003年以前,需求层面实际上是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而供给层面的结构性通货膨胀较高,这对于缓解通货紧缩问题、理顺价格体系,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2007年以来发生的明显、甚至严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层面的货币、信用因素拉上的。第二,需求层面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本文研究发现,沉积货币对未来四年以内的通货膨胀都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中国的沉积货币形势非常严重,未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很有可能会因为需求层面的压力释放而造成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第三,供给层面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也较大。研究发现由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农民没有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定价权。农产品价格经常受到人为的压低,导致了比较严重的农产品抑价现象。中国存在明显的农产品抑价,农产品价格还应当在2012年的价格基础上上涨20%。第四,需求层面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和供给层面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都极有可能在未来发生。一旦消费需求改善,或是扩大内需和发展现代农业经济,都会导致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而无论是消费需求改善,还是以内需为主的战略、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发展,都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无论是需求层面还是供给层面,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都是一个必然的现象。第五,通过对中国家庭的通货膨胀压力测试和对居民的通货膨胀承受能力问卷调研,发现中国家庭能够承受的通货膨胀最大限度应该在5%以下。
孙焓炜[8](2012)在《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也无法在危机中独善其身,为抵御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动荡,政府重启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实施的侧重于扩大财政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此轮积极财政政策以“减税”和“增支”为主要内容,在这种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国民经济触底回升,初显成效,但是通货膨胀风险也开始浮现。回顾中国经济始于2003年的上升期以及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逆转,许多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由此浮出。为何中国本轮通货膨胀始终是“结构性上涨”?为何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后,CPI骤然加速上升?有研究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超发,但是货币超发仅仅是通货膨胀的表征,本文将从积极财政政策的角度探究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Friedman曾说过通货膨胀是一种危险时会致命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理,会毁掉整个社会的疾病。通货膨胀也是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从政策制度上根本解决的问题。但是首先要解决的是问题是何为通货膨胀?判定标准是什么?对于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和治理的策略,货币主义者与财政主义者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而财政主义者则认为财政政策性质的决定了通货膨胀是否是一种货币现象,他们认为当政府采取非李嘉图财政政策时,通货膨胀是一种财政现象。新古典综合理论认为在经济“萧条”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没有风险。只有当经济中的“潜在产出”发挥出来之后,才存在诱发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对通货膨胀的判断将成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Woodford(2001)认为非李嘉图财政政策对于治理通货膨胀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如果政府采取非李嘉图性财政政策,则不能搭配积极的货币政策,而应该选择被动型的货币政策。第二层含义是积极货币政策搭配局部李嘉图财政政策,放弃被动型货币政策与非李嘉图财政政策组合。第三层含义是将第二层含义进行完善,将始终位于通货膨胀目标附近的局部唯一解变成全局唯一解。具体的制度安排是:当通货膨胀水平很高时,央行将迅速提高利率,排除通货膨胀的螺旋性上涨风险;当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时,政府将履行赤字政策,排除通货紧缩危险。所以我们提出第二个问题:回顾2008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008年至2010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至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政策组合符合非李嘉图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组合吗?如果不符合,可能的后果怎样?若经济中潜在产出接近实际产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导致通货膨胀风险的产生,但“潜在产出”并不是一个常量,实证方法求出来的只不过是描述已经发生的“潜在产出”,并不能反映未来方向上的“潜在产出”。任何一项社会制度的变更、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可能改变“潜在产出”。这便是我们提出第三个问题:中国的潜在产出是否发挥?赤字财政政策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当前情势下,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动荡,可能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等众多渠道影响中国经济。而在国内,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会慢慢显现。因此,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如何通过“增支”、“减税”对收入支出结构的安排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回答,为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的研究提供一个既具备理论基础又包含实证基础的坚实框架,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中国通货膨胀的类型归结为适应性通货膨胀,现期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前期通胀的滞后影响,尤其在其与产出缺口的关系上表现出了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中国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第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通货膨胀,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社会总需求逐渐超出社会总供给,存在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风险。而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国内通货膨胀存在的情况下实施的,使用不当将会加大通货膨胀风险。本文通过价格水平决定的财务理论(FTLP)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的传导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财政政策是否引起通货膨胀现象更多的还是应该取决于其政策的选择,如果政策是非李嘉图式财政政策,那么通货膨胀现象将是一种财政现象。对中国现阶段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短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李嘉图等价不成立,且不会对经济产生明显挤出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实施,会造成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滞后2期时最为突出。(3)中国的潜在产出和实际产出存在波动性,但其波动性并不是很大,不存在实际产出长期大于或者小于潜在产出的状况,而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变化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因果关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产出缺口再次由负缺口向产出正缺口转变,由于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变化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因此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将会加大。(4)本文通过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财政赤字规模以及财政支出规模与通货膨胀有着正相关关系,而税收则与通货有着负相关关系。当财政赤字规模或减税额度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发生。
郭丽娜[9](2011)在《有效需求理论演进及其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07年8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继而引发了新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世界性危机。在这一过程中,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我国实体经济在此番危机中也受到巨大影响。外需骤降,致使国内大量依靠出口的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人口迅速上升,经济中的各种问题相继凸显出来。在政府果断采取应对措施下,我国经济率先回升,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目前,虽然国际经济环境相应得到改善,但是依然“暗流汹涌”,我国经济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依靠外需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在世界性危机面前已经不能站稳脚跟,发展经济必须立足于国内需求,而长期以来国内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比例严重失衡。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将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尤其是扩大国内长期不足的居民消费需求。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的爆发看似金融体系不规范操控引起的,实则是虚假需求过度膨胀的必然结果。由此,有效需求问题再一次成为了发展经济的焦点。本文以有效需求理论的演进及其发展脉络作为主线,深入探讨有效需求理论及政策同经济实际的历史与现实的密切相关性。首先从两个维度上对有效需求理论进行全面、系统论述:横向上,分别对自由主义学派、国家干预学派的有效需求理论做以详细阐述,谈论了不同学派和经济学家对有效需求理论的发展或批判,可以更好地诠释有效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纵向上,对有效需求理论的产生、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其目的在于展现有效需求理论的全貌。其次,对有效需求理论做全面梳理的同时,将有效需求的分析纳入到经济运行之中,换言之,重点关注有效需求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以期从对其在发达国家以往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中获得关于有效需求理论对于我国经济运行的借鉴。再次,对我国转型期间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作了简要回顾和评述,并利用对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后表现出的虚假需求等问题分析而得到的启发,指出我国经济虽然表面上呈现需求过热的态势,实则是虚假需求的过度膨胀,社会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再次,本文也深入探讨了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马克思虽然没有对有效需求概念做以明确界定,但是,在他探讨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协调运作的条件时,实际上已经把有效需求作为其实现条件。最后,通过对西方有效需求理论的研究以及对我国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经验的总结,得出如下几点关于如何有效处理有效需求问题的重要结论:第一,有效需求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我国经济以扩大内需为主要任务的今天,警惕虚假需求的过度膨胀,重视有效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是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有力保证。第二,从自由主义学派和国家干预学派对有效需求的论争来看,我们必须坚持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必须坚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政府谨慎地斟酌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实行有效的需求管理,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第三,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指导我国扩大内需的实践。在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无论是自由主义学派还是国家干预学派在危机爆发根源问题上都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只有借助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有效需求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才能够正确把握危机发生的根源、认清其本质,并从中得出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危机的结论。综上,本文认为只有立足于国内有效需求,保证国内有效需求的充分实现,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向前发展。
李景曈[10](2009)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以至于今天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无一例外的都与两种经济现象有关: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经济生活中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现象,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联系就在于特定条件下的相互转换,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这种状态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在生产领域危及实体经济的发展,它的出现在分配领域进行了一次不公平的物质利益转移,它的出现会使人们投资、消费的心理预期变得萎靡不振,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影响到国家的金融稳定和安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不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曾先后出现了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而且在90年代末期遇到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的困扰。本世纪在我国经济即将走出通货紧缩的困扰之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又出乎意料的出现持续不断的攀升,并于2007年突破被认为是“严重通胀”标志的5%大关,创出了1997年2月以来的10年新高,阔别中国10年之久的通货膨胀再次卷土重来,不期而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我国金融稳定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关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揭示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原因,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已经成为我国理论和实践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要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从科学界定、阐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涵义和相关理论入手,以“转换”为核心,揭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一般规律,探究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转换的过程和特点,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转换的原因,提出维护我国金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措施。全部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考察。界定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概念,阐述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相关理论。第二章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一般轨迹、基本特征及差异的研究。揭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发生的一般轨迹: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的转换和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转换,探究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的一般特征和差异性。第三章是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过程及特点。阐述了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过程,通过分析每一个转换过程的表现,揭示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的特点。第四章是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原因分析。阐述了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是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背离及其反向运动,市场体制不完善,宏观调控失当,国际经济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第五章是我国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对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科学发展,为防止“相互转换”奠定所需的客观基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与机制,为防止“相互转换”提供体制保障;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为防范“相互转换”提供正确的政策支撑;实现内外经济平衡发展,为防范“相互转换”创造所需的外部条件。
二、我国通货紧缩根源在需求不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通货紧缩根源在需求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信贷供给总量的经济效应 |
1.2.2 信贷供给结构的经济效应 |
1.2.3 信贷供给价格的经济效应 |
1.2.4 信贷风险累积的经济效应 |
1.2.5 信贷供给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 |
1.3 主要研究目标、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贡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贡献 |
第2章 信贷供给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信贷供求理论 |
2.1.1 宏观信贷供求理论 |
2.1.2 微观信贷供求理论 |
2.2 信贷价格理论 |
2.2.1 可贷资金理论 |
2.2.2 金融抑制理论 |
2.3 信贷风险理论 |
2.3.1 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3.2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4 信贷配给与信贷传导理论 |
2.4.1 均衡配给理论 |
2.4.2 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理论 |
2.4.3 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理论 |
第3章 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与产出的动态关联分析 |
3.1 基于DSGE模型我国信贷供给的微观传导机制分析 |
3.1.1 模型设定 |
3.1.2 模型均衡 |
3.1.3 参数校准与模拟分析 |
3.2 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的波动特征及动态关联性分析 |
3.2.1 MS-GAS-TVTP模型与TVP-VECM模型原理 |
3.2.2 我国产出与信贷波动的阶段性变迁识别及时变转移分析 |
3.2.3 动态关联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信贷供给总量与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1 信贷供给总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4.2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分析 |
4.2.1 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原理 |
4.2.2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
4.2.3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产出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2.4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3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3.1 SV-TVP-FAVAR模型原理 |
4.3.2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3 我国信贷供给短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4 我国信贷供给中长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信贷供给价格传导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分析 |
5.1 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
5.1.1 投资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1.2 消费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2 ST-BVAR模型原理 |
5.2.1 ST-BVAR模型设定 |
5.2.2 ST-BVAR模型的非线性检验 |
5.3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价格对经济增长的两阶段传导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与经济周期波动区制识别 |
5.3.2 第一阶段信贷价格对投资与消费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3.3 第二阶段投资与消费对产出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1 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 |
6.2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2.1 理论机制分析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2.3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3 不同信贷风险水平下信贷调控宏观经济有效性分析 |
6.3.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3.2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理论背景与影响机制分析 |
7.2 信贷监管的不同强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7.2.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7.2.2 经济增长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3 物价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4 金融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的原旨属性 |
2.1 《资本论》中生产的原旨属性 |
2.1.1 生产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
2.1.2 生产耗费的具体劳动创造有用物的自然属性 |
2.1.3 生产耗费的抽象劳动创造有用物的社会属性 |
2.1.4 生产受生产要素总量及使用效率的限制 |
2.2 《资本论》中需求的原旨属性 |
2.2.1 需求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
2.2.2 需求的对象是使用价值 |
2.2.3 需求的中介是价值 |
2.3 《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原旨属性 |
2.3.1 生产决定需求是理想状态 |
2.3.2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动摇生产决定需求 |
2.3.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生产决定需求 |
第3章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和需求 |
3.1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 |
3.1.1 生产是为价值而生产使用价值 |
3.1.2 对价值增殖的追求迫使使用价值的生产扩大 |
3.1.3 生产的剥削程度决定资本家富的程度 |
3.2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需求 |
3.2.1 新创造价值总量决定需求能力 |
3.2.2 劳动力价值决定工人需求能力 |
3.2.3 价值增殖决定资本家的需求能力 |
3.3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生产超过需求 |
3.3.1 增殖价值的无偿占有使工人需求能力受限 |
3.3.2 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
第4章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和需求 |
4.1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 |
4.1.1 价值增殖程度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趋势 |
4.1.2 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迫使生产扩大 |
4.1.3 价值增殖程度下降使生产的剥削程度加大 |
4.2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需求 |
4.2.1 大量失业人口导致需求能力下降 |
4.2.2 劳动力价值降低导致需求能力下降 |
4.3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加剧了生产超过需求的矛盾 |
4.3.1 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生产过剩 |
4.3.2 加快扩大海外市场吸纳国内生产过剩 |
4.3.3 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过剩危机 |
第5章 《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和需求 |
5.1 《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对生产和需求的规定 |
5.1.1 社会再生产规定生产必须实现价值补偿 |
5.1.2 社会再生产规定生产必须实现物质补偿 |
5.2 《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可能性 |
5.2.1 可能性的前提条件是物物交换和社会计划 |
5.2.2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可能性 |
5.2.3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可能性 |
5.3 《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不可能性 |
5.3.1 前提条件的不可能性 |
5.3.2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不可能性 |
5.3.3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不可能性 |
第6章 《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时代价值 |
6.1 有助于科学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的性质 |
6.1.1 有助于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定位生产 |
6.1.2 有助于以人民需要为核心定位需求 |
6.2 奠定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
6.2.1 奠定处理二者关系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基础 |
6.2.2 奠定了解决二者关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基础 |
6.3 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6.3.1 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6.3.2 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6.3.3 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供求问题的研究历史 |
二、关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
三、关于中国经济供求问题的研究动态 |
四、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 |
第一节 前古典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二、古罗马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供求思想 |
四、重商主义的供求思想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
一、重农主义回归生产 |
二、亚当·斯密对供求理论的系统概括 |
三、萨伊、李嘉图的供给决定论 |
四、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的需求决定论 |
五、穆勒对两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特点 |
二、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缺陷 |
三、马克思对之前供求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
第二章 马克思的微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
一、供给的界定及其特点 |
二、需求的界定及其特点 |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第二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 |
一、市场供求不决定市场价值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值 |
第三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 |
一、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格 |
三、市场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
第四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
一、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价值的形成和转化 |
二、市场价值与市场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互动 |
第五节 马克思微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宏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
一、社会总产品供求和单个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总供求平衡 |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
一、总供求平衡的内容 |
二、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机制 |
第四节 市场供求失衡与经济危机 |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
二、供求失衡的调控 |
第五节 马克思宏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
一、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 |
二、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 |
三、供求均衡决定商品价格 |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一、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
二、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 |
一、供给学派的概况 |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
三、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 |
第四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相同之处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内容区别 |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毛泽东的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市场调节供求理论 |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市场调节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江泽民的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 |
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形势剧变 |
二、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新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二、“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习近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一、新时代我国市场供求情况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六节 对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二、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与马克思供求理论是一脉相承 |
三、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是在传承中发展 |
第六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供求发展 |
一、中国经济总供给的发展情况 |
二、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解读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评判分析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解析 |
第三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指导 |
一、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供求总量不平衡 |
二、部门结构优化消除供求结构不平衡 |
三、生产进步推动供求平稳发展 |
四、生产与流通衔接促进产业资本循环 |
第四节 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消除体制弊端,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主导作用 |
二、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供求平衡弹性 |
四、优化流通环节,促进生产和消费相匹配 |
第五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的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物价收缩的再探讨: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货币不足会引起物价下降吗 |
二、物价收缩与生产过剩和经济周期———马克思的观点 |
三、物价收缩逻辑的例证 |
1. 日本的例证 |
2. 美国的例证 |
3. 中国的例证 |
四、当代西方物价收缩成因理论的错误 |
1. 关于有效需求不足论。 |
2. 关于消费需求不足论。 |
3. 关于总需求不足论。 |
4. 关于过度负债论。 |
5. 关于生产力飞速发展和信用收缩论。 |
6. 关于其他观点。 |
五、物价收缩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物价收缩的对策 |
(5)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安排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 |
2.1.2 供需失衡论 |
2.1.3 货币供给收缩论 |
2.1.4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2 文献述评 |
2.2.1 关于通货紧缩本质的争论 |
2.2.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综述 |
3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与初步诊断 |
3.1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 |
3.1.1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风险 |
3.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
3.1.3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
3.1.4 通货紧缩的分类 |
3.1.5 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
3.2 把脉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现状 |
3.2.1 物价水平呈下跌态势 |
3.2.2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
3.2.3 货币供应量高位增长 |
3.3 中国通货紧缩初步诊断 |
3.3.1 当前是否发生通货紧缩的争论 |
3.3.2 通货紧缩风险的初步判定 |
4 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 |
4.1 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 |
4.1.1 通货紧缩风险的直接原因 |
4.1.2 通货紧缩风险的结构性因素 |
4.1.3 通货紧缩风险的资源环境因素 |
4.1.4 通货紧缩风险的货币因素 |
4.1.5 通货紧缩风险的外部冲击因素 |
4.2 通货紧缩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4.2.3 实证检验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5 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 |
5.1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
5.1.1 大萧条的经过 |
5.1.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 |
5.2.1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
5.2.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3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 |
5.3.1 通货紧缩的状况描述 |
5.3.2 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 |
5.3.3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4 通货紧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5.4.1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
5.4.2 总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解药 |
5.4.3 注重供给端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 |
6 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 |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1.1 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
6.1.2 调整融资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
6.1.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6.1.4 发展绿色经济,从量变到质变 |
6.2 总需求管理政策 |
6.2.1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 |
6.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
6.3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
6.3.1 行政体制改革 |
6.3.2 要素价格改革 |
6.3.3 财税体制改革 |
6.3.4 金融体制改革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持续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2015—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总论与预测 |
第二部分开启新常态攻坚期的2015年 |
第三部分探底过程中的2016年 |
一、探底的基本逻辑与预测 |
二、2016年四个重点关注的问题 |
第四部分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中国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研究 ——基于货币超发和结构性因素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产出、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文献综述 |
2.2 关于“中国货币之谜”的文献综述 |
2.3 通货膨胀成因的文献综述 |
2.3.1 关于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 |
2.3.2 关于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原因的研究 |
2.3.3 关于外部因素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 |
2.3.4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
2.3.5 关于通货膨胀与财政关系的研究 |
2.3.6 通货膨胀成因的文献归纳 |
2.4 文献总结 |
第3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形成背景 |
3.1 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以及本文核心概念界定 |
3.1.1 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 |
3.1.2 通货膨胀的分类 |
3.1.3 通货膨胀的度量 |
3.1.4 通货膨胀的成因 |
3.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
3.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通货膨胀情况 |
3.3 中国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经济背景 |
3.3.1 中国经济均衡方式的转变 |
3.3.2 经济均衡方式转变与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积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币超发:有效需求不足下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 |
4.1 引言 |
4.2 中国需求层面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表象:货币沉积 |
4.3 有效需求不足与沉积货币 |
4.4 沉积货币与潜在通货膨胀压力 |
4.5 实证研究 |
4.5.1 假说一的实证检验 |
4.5.2 假说二的实证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构性层面:农产品抑价下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 |
5.1 中国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点 |
5.2 价格结构性上涨的逻辑: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
5.3 工农产品价格结构性上涨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异 |
5.4 农产品抑价:产生原因及其后果 |
5.5 如何对待农产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近年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面抑或供给面? |
6.1 通货膨胀成因分解的必要性 |
6.2 通货膨胀成因的量化分析与结构性模型 |
6.3 实证分析 |
6.3.1 因子分析法的介绍 |
6.3.2 研究假设 |
6.3.3 统计分析步骤 |
6.3.4 统计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潜在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条件 |
7.1 需求层面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条件 |
7.1.1 有效需求不足的表现 |
7.1.2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的文献总结 |
7.1.3 居民消费需求与收入结构的现状 |
7.1.4 居民消费需求与收入结构的理论分析 |
7.1.5 实证分析 |
7.1.6 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原因的总结 |
7.1.7 有效需求不足改善下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 |
7.2 供给层面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条件 |
7.3 通货膨胀预测研究 |
7.3.1 通货膨胀预测研究综述 |
7.3.2 P-star 方法的基本原理和 P/P*指示器 |
7.3.3 P/P*指示器的计算 |
7.3.4 基于 P/P*的通货膨胀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潜在通货膨胀压力释放的可控性 |
8.1 逻辑推理 |
8.2 理论模型 |
8.3 数据模拟 |
8.4 问卷调研 |
8.4.1 调查问卷结果 |
8.4.2 问卷调研的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研究内容和结论的回顾 |
9.2 政策建议 |
9.3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通货膨胀承受能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定位 |
1.3.2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1.3.3 中国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研究 |
1.3.4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
2.1 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与特征 |
2.1.1 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 |
2.1.2 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 |
2.2 通货膨胀风险 |
2.2.1 通货膨胀的涵义与传导机制 |
2.2.2 全球化背景下的通货膨胀 |
2.2.3 中国的通货膨胀 |
2.3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2.3.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2.3.2 税收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应 |
2.3.3 分权体制下政府纵向转移支付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
2.3.4 政府债务的通货膨胀效应 |
2.3.5 政府公共服务的通货膨胀效应 |
2.4 小结 3 积极财政政策理论框架 |
3.1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框架 |
3.1.1 基本理论框架 |
3.1.2 收入-产出模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 |
3.1.3 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作用 |
3.1.4 AS-AD模型中财政政策作用 |
3.2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3.2.1 充分就业时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 |
3.2.2 严重失业时积极财政政策 |
3.2.3 稳定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 |
3.3 中国财政政策的特点 |
3.3.1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演进 |
3.3.2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 4 基于中国数据的通货膨胀理论分析 |
4.1 通货膨胀理论 |
4.1.1 中国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 |
4.1.2 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
4.2 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估算 |
4.2.1 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涵义与估算思路 |
4.2.2 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三种不同估算方法 |
4.2.3 小结 |
4.3 基于产出缺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 |
4.3.1 基于产出缺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 |
4.3.2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估计 |
4.4 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检验 |
4.4.1 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 |
4.4.2 中国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 |
4.5 小结 5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
5.1 积极财政政策通胀风险的传导机制 |
5.1.1 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引起通货膨胀 |
5.1.2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 |
5.2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检验 |
5.2.1 李嘉图等价定理定义和检验 |
5.2.2 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 |
5.3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检验 |
5.3.1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 |
5.3.2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检验 |
5.4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测量 |
5.4.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总体风险 |
5.4.2 总需求视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5.5 小结 6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通货膨胀风险的实证研究 |
6.1 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 |
6.1.1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 |
6.1.2 财政赤字债务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 |
6.2 财政支出的通货膨胀风险 |
6.3 税收政策及其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
6.4 总供给视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6.5 小结 7 结论与政策调整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2 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调整 |
7.2.1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7.2.2 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
(9)有效需求理论演进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价值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论文基本框架 |
1.3 论文的主要观点、创新及不足 |
1.3.1 论文的主要观点 |
1.3.2 论文创新 |
1.3.3 研究方法与不足 |
第2章 有效需求问题研究的现状及评述 |
2.1 有效需求问题研究的缘起 |
2.1.1 有效需求问题研究溯源 |
2.1.2 有效需求历来是经济研究的热点 |
2.1.3 有效需求的界定 |
2.2 有效需求问题研究的现状及评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2.3 对有效需求问题研究的评述 |
小结 |
第3章 自由主义学派的有效需求理论 |
3.1 传统自由主义学派的有效需求理论 |
3.1.1 斯密的有效需求理论 |
3.1.2 萨伊对"有效需求"的解释 |
3.1.3 作为凯恩斯经济学先驱的马尔萨斯有效需求理论 |
3.1.4 自由学派的异端——西斯蒙第的有效需求理论 |
3.1.5 新古典经济学的有效需求理论 |
3.2 新自由主义学派对有效需求理论的批判 |
3.2.1 货币学派对有效需求理论的批判 |
3.2.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对有效需求理论的批判 |
3.2.3 供给学派对有效需求理论的批判 |
小结 |
第4章 国家干预学派的有效需求理论 |
4.1 凯恩斯革命的关键元素——有效需求理论 |
4.1.1 有效需求原理的渊源 |
4.1.2 就业理论中的有效需求 |
4.1.3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
4.1.4 有效需求与经济运行 |
4.1.5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
4.1.6 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评析 |
4.2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对有效需求理论的发展 |
4.2.1 新古典综合学派对有效需求理论的深化 |
4.2.2 新剑桥学派对有效需求理论的完善 |
4.2.3 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有效需求理论的评析 |
4.3 卡莱茨基的有效需求理论 |
4.3.1 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 |
4.3.2 卡莱斯基的有效需求理论 |
4.3.3 有效需求与经济周期 |
4.3.4 对卡莱斯基有效需求理论的评析 |
小结 |
第5章 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 |
5.1 马克思对"有效需求"内涵的界定 |
5.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有效需求问题 |
5.2.1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模型的阐释 |
5.2.2 对再生产体系的扩展与阐释 |
5.3 有效需求与经济运行 |
5.3.1 "有效需求不足"的传导机制 |
5.3.2 有效需求与经济危机 |
5.4 对马克思有效需求理论的评析 |
小结 |
第6章 有效需求理论对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 |
6.1 转型期以来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与经济运行问题回顾 |
6.1.1 转型期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表现形式 |
6.1.2 转型期我国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效果分析 |
6.1.3 有效需求理论对于转型期以来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指导意义 |
6.2 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有效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1 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
6.2.2 经济危机下有效需求不足的新表现 |
6.2.3 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
6.3 有效需求理论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启示 |
6.3.1 有效需求不足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
6.3.2 扩大内需是驶出经济困境的"引擎" |
6.3.3 对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些思考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四、主要创新之处 |
(一) 选题的原创性 |
(二) 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
第一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相关概念 |
(一) 通货膨胀的概念 |
(二) 通货紧缩的概念 |
(三) “转换”的涵义 |
(四)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内涵 |
二、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理论考察 |
(一) 马克思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思想 |
(三)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理论 |
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相关理论的考察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理论相关论述 |
(二)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理论的相关论述 |
(三) 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最新成果 |
第二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一般轨迹、基本特征及差异 |
一、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一般轨迹 |
(一) 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的转换 |
(二) 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转换 |
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基本特征 |
(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宏观性 |
(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周期性 |
(三)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反向运动性 |
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差异性 |
(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宏观性上的差异 |
(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周期性上的差异 |
(三)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反向运动性上的差异 |
第三章 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过程及特点 |
一、我国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换的过程 |
(一) 我国通货膨胀的演变 |
(二) 我国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的转换 |
二、我国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转换 |
(一) 我国通货紧缩的演进 |
(二) 我国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换 |
三、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特点 |
(一) 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具有社会转型的鲜明特点 |
(二) 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相互转换体制基础不同 |
(三) 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对经济危害程度不同 |
第四章 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原因分析 |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及反向运动是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直接原因 |
(一)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
(三)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背离及反向运动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的转变 |
(四)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过度背离及反向运动导致我国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转变 |
二、市场体制不完善是我国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重要原因 |
(一) 市场体制不完善是推动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体制原因 |
(二) 市场体制不完善是我国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换的体制根源 |
(三) 市场体制不完善是我国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换的重要原因 |
三、宏观调控失度是我国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政策原因 |
(一) 宏观调控的适度与失度 |
(二) 宏观政策调节失度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重要条件 |
四、国际经济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外部因素 |
(一) 国际经济是一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外部因素 |
(二) 国际经济是我国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换的重要因素 |
(三) 国际经济是我国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换的重要因素 |
第五章 我国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对策 |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科学发展,为防止“相互转换”奠定所需的客观基础 |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实体经济的科学发展 |
(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虚拟经济的科学发展 |
(三)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与机制,为防止“相互转换”提供体制保障 |
(一) 积极推进资源及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完善市场体系 |
(二) 加强企业制度创新 |
(三) 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四) 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
三、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为防范“相互转换”提供正确的政策支撑 |
(一) 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实施科学宏观调控 |
(二) 综合利用各项经济手段和政策,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
(三) 适时、适当的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
四、实现内外经济平衡发展,为防范“相互转换”提供所需的外部条件 |
(一)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二) 制定合理的外资外贸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四、我国通货紧缩根源在需求不足(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王薇. 吉林大学, 2021(01)
- [2]《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研究[D]. 刘思远. 吉林大学, 2020(03)
- [3]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景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物价收缩的再探讨: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析[J]. 李枫,李济广. 当代经济研究, 2018(11)
- [5]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6]持续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2015—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J].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刘元春,闫衍,刘晓光.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01)
- [7]中国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研究 ——基于货币超发和结构性因素的视角[D]. 肖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8]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D]. 孙焓炜. 武汉大学, 2012(05)
- [9]有效需求理论演进及其发展研究[D]. 郭丽娜. 辽宁大学, 2011(01)
- [10]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研究[D]. 李景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