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东北冷涡下槽后强风与飑线后向入流演变及成因分析

一次东北冷涡下槽后强风与飑线后向入流演变及成因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NCEP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对2016年7月30日发生在华北、辽宁附近的一次强飑线过程中后向入流的演变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飑线发生在中纬度新生冷涡槽前,低层有水汽辐合区和地面辐合线对应,且过程中伴有较强的对流有效位能释放。飑线后部中层(冷涡槽后)一直存在α中尺度西风大值带,此大风速带造成了上下层相反的水平涡度,并形成喇叭形环流结构,该结构不同于经典飑线结构。飑线后部水平方向上水平涡度分布不均匀,并形成水平涡度旋度上正下负的分布,即导致中层强风区上部上升运动、下部下沉运动,该下沉运动引发飑线中的后向入流和低层强风速带形成。在中层,飑线的后部边缘始终有较强的风速大值带伴随飑线的发展,该大值带的形成与对流强弱和非热成风涡度有关,对流过程中低层非热成风涡度为负,中上层非热成风涡度为正,导致飑线后部中层西风加速和低层西风减速,有利于后向入流的发展和飑线的维持,当对流减弱时,非热成风涡度与后向入流均减弱。文中给出了后向入流形成演变的概念模式。

论文目录

  • 引 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天气过程实况
  •   2.1 环流背景
  •   2.2 实况雷达回波分析
  • 3 数值模拟和结果检验
  •   3.1 数值模拟设计
  •   3.2 模拟结果对比
  • 4 飑线的垂直结构与风场分布
  • 5 水平涡度与后部入流和喇叭形结构的形成关系
  •   5.1 水平涡度与垂直速度的关系
  •   5.2 中层大风与喇叭形环流的形成原因
  •   5.3 非热成风涡度与后向入流的加强
  •     5.3.1 水平涡度的局地变化
  •     5.3.2 水平涡度旋度的局地变化与垂直速度局地变化的关系
  •     5.3.3 非热成风涡度与地转偏差涡度的关系
  •     5.3.4 中层后向入流加强的原因分析
  •   5.4 后向入流的演变概念模型
  • 6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乐楠,丁治英,王咏青,张璐

    关键词: 飑线,后向入流,东北冷涡,水平涡度,非热成风涡度

    来源: 气象科学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气象科学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太平洋台风探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53042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4KJA170005),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4LASW-B0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LASW-A07)

    分类号: P458.1

    页码: 488-501

    总页数: 14

    文件大小: 2623K

    下载量: 84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强台风“桑美”(2006)能量发展的物理因子[J]. 大气科学 2010(04)
    • [2].台风“卢碧”变性增强过程的诊断研究[J]. 气象科学 2018(03)
    • [3].淮河流域一次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动力特征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3)

    标签:;  ;  ;  ;  ;  

    一次东北冷涡下槽后强风与飑线后向入流演变及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