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银北灌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灌区,宁夏,盐碱地,农田,暗管,矿化度,平罗县。
银北灌区论文文献综述
陈月娟[1](2019)在《银北灌区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96—2016年统计数据,以PSR模型构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监测年份银北灌区水资源安全予以量化评估,并对未来十年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09期)
李星,王红雨,麦文慧,马利军[2](2019)在《ArcGIS在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灌区暗管排水工程规划设计需要兼顾项目区地形、地貌和既有灌排系统的布局,顺势而为,兴利除害。针对宁夏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ArcGIS软件与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相结合,应用于暗管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及其工程信息管理与查询。以暗管排水项目区实地调研资料为依据,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软件分析,获取暗管排水项目区地形、坡度、坡向和地形剖面等空间地理信息;建立了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可视化管理平台,形成暗管排水数据库资料,以期为暗管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及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4期)
马利军,王红雨,麦文慧,李星,姚自凯[3](2019)在《宁夏银北灌区暗管排水技术应用现状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宁夏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的特点,选取典型暗管排水项目区进行周期性监测,一方面肯定了暗管排水在银北灌区治理盐渍灾害、改良中低产田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对灌区暗管排水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及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归纳整理,基于灌区暗管排水工程现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作为银北灌区及类似地区暗管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2期)
马忠[4](2019)在《宁夏农科院为银北灌区盐碱地带来新转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马忠)“农场6年前流转了通润村几百亩撂荒地和几百亩低产田,农科院专家2016年来到这里进行2年改良后,目前可以种植油葵、玉米等旱作物,春季白茫茫一片的景象已经消失,盐碱地改良效果显着,作物保苗率和产量显着提高。”1月17日,站在改良后的盐碱(本文来源于《宁夏日报》期刊2019-01-18)
纪敬辉[5](2017)在《银北灌区暗管排水排盐碱效果试验监测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案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及时了解近年来宁夏引黄灌区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效果,进一步优化暗管排水工程设计方案,以宁夏平罗县陶乐镇马太沟村220公顷暗管排水工程项目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一级自流排水区和二级强排区共布置了 10个野外地下水位监测孔,通过定期在监测点取土样、观测孔中地下水位,监测了暗管排水工程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土壤全盐量和pH的变化特征;针对当地暗管排水工程设计中,吸水管间距计算方法单一,对间距取值的合理性研究较少的现状,分析了不同暗管间距计算方法适用条件,优化出了适合宁夏银北地区暗管间距计算方法,并基于Excel平台编写了 VBA计算程序,以期为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10个观测井监测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监测数据显示:实施暗管排水工程后,地下水埋深在灌溉期间最大为2.05m,最小为0.59m,平均为1.68m,灌溉期地下水埋深可以控制在0.6~1.6m之间,非灌溉期地下水埋深一般控制在1.7~2.0m之间。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暗管将表层土壤含水率控制在7.34%~19.85%之间;耕作层土壤含水率控制在9.90%~23.68%之间;下层土壤含水率控制在24.62%~28.48%之间。(2)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全盐量受地下水埋深变深而降低,一级自排灌区土壤全盐量变化范围在0.20~0.88g/kg之间,pH控制在8.52~9.44之间;二级强排灌区土壤全盐量变化范围在0.38~2.61g/kg之间,pH控制在8.35~9.43之间,与埋设暗管前相比,试验区土壤由中碱性土壤改良为弱碱性土壤。(3)根据银北灌区的气候以及管材力学性能等因素,认为PE管更适合银北灌区,通过对比不同外包料排水能力等指标,采用68g/m2无纺布过滤材料可以达到最优选择;对比分析不同间距计算公式,利用VBA程序辅助分析了不同间距计算方法,稳定流条件下吸水管间距大小依次为胡戈浩特简化公式>瞿兴业公式>恩斯特公式>胡戈浩特公式,因此在稳定流条件下推荐使用恩斯特公式与胡戈浩特公式配合计算;非稳定流条件下推荐使用瞿兴业公式。(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7-05-01)
杨丽慧,王少丽,阮本清,管孝艳[6](2015)在《基于排水沟的宁夏银北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以来宁夏引黄灌区引水量不断下降,为探究引水量下降对农田退水污染的影响,以银北灌区为研究对象,选择灌区两条典型排水沟——银新沟和第五排水沟,揭示其退水量与污染来源年内分布规律,基于水文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灌溉期水质氨氮和总磷的演变及其污染负荷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引水量下降对灌区农田退水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沟流量过程与引水过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农田退水污染主要发生在灌溉期;引水量减少以来,银新沟和第五排水沟退水量显着下降,灌溉期水质有所改善,与2004年以前相比,银新沟农田氨氮、总磷污染负荷消减率分别为35.3%和41.7%,第五排水沟相应为71.2%和63.7%。两沟农田污染负荷与退水量间存在较为显着的正相关。分析得出控制灌区引水量,实施农业节水对防治农田退水污染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李重阳,宋豫秦[7](2014)在《宁夏银北灌区土壤盐渍化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宁夏银北灌区5次土壤盐渍化调查结果,总结得出其土壤盐化程度主要经历了增长、明显减缓、增长3个历史时段和两个转折点,并对不同阶段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宁夏银北灌区土壤盐化以轻度、中度盐化为主,呈紧邻黄河,多临排水渠,以湖泊、洼地周围见多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土壤盐化时空分布特征,提出盐渍化分区治理重点及相应治理措施,建议以科技创新推动治理技术集成应用,建立技术集成平台,发展盐渍化治理新模式,来治理银北灌区盐渍化问题。(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4年08期)
刘大刚[8](2013)在《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资源紧缺地区,灌溉用水高峰期为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求,适宜地利用农田排水资源进行灌溉,可避免作物减产,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紧张的矛盾。然而,农田排水中除含有对作物生长有益的氮磷养分外,还含有对作物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合理地用于灌溉会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污染地下水环境,造成或加重土壤盐碱化问题等。目前,对于农田排水资源依然缺乏长期安全利用的充足经验,由于对其灌溉利用风险认识不足,利用农田排水资源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急需对其灌溉利用进行规范性引导。为此本文开展了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为科学合理利用农田排水资源灌溉提供指导,避免或减轻利用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引发的不良效应。本研究以受盐渍化威胁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的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模型,评价了宁夏银北灌区五个典型沟水利用点的适宜性程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成果:(1)提出了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在水利水电工程及水文水资源领域广泛应用的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模型,确定了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标准值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权重,把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从理念拓展到了实践,从定性评价发展到定量评价,并在银北灌区进行了实际的评价应用。(2)对排水水质和适宜性评价级别特征值结果的分析表明,在银北灌区灌溉的中后期,农田排水水质一般较好,此时的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级别特征值也往往较小,不同年份间的具体规律虽有所差异,但一般情况下表现为灌溉中后期的适宜性要好于前期。(3)对适宜性级别特征值与土壤盐分增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盐分处于一个积盐—脱盐不断交替的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保持着一个轻微积盐的趋势,并得出在该区域条件下土壤盐分增量为零的临界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级别特征值为2.2。(4)通过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隆湖和燕子墩的条件比较适宜于利用农田排水资源,前进农场所处位置的农田排水水质较差,只能在比较缺水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补灌;暖泉农场种植水稻的地块较多,建议该区域利用农田排水资源时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对地下水位进行调控。综合以上发现,利用农田排水虽然会造成一些区域轻微积盐,但是只要采取较好的配套措施,仍可以达到可持续性利用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3-06-01)
孙根火[9](2012)在《宁夏银北灌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银北灌区地下水位较高的成因,研究了灌区地下水位年际和年内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灌区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地下水位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在年际间相对稳定;影响灌区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引水量、退水量、降水量。(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36期)
王少丽,许迪,杨建国,方树星[10](2011)在《宁夏银北灌区排水沟水的化学特征及其灌溉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宁夏银北灌区5个沟水利用点为例,分析评价排水沟水的化学特征、沟水灌溉的盐渍化风险及灌溉后的土壤环境效应。分析表明,暖泉农场排水沟水为重碳酸盐钠型水,其它均为氯化物钠型水。灌溉中后期排水沟水各项盐渍化指标明显小于灌溉初期,除前进农场外,沟水灌溉的盐渍化危害程度较轻。土壤中盐类主要成分为钠、钙的氯化物一硫酸盐;土壤质地对灌后的盐渍化有明显影响,质地较轻的沙壤土不易积盐;长期淹灌种植水稻,地下水位较高,为保持土壤性状良好,宜改为水旱轮作方式。采用与耐盐作物轮作、引山洪水冲洗及实行水旱轮作等,能起到良好的调节水盐改良土壤作用,沟水灌溉的效果比较稳定。(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银北灌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灌区暗管排水工程规划设计需要兼顾项目区地形、地貌和既有灌排系统的布局,顺势而为,兴利除害。针对宁夏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ArcGIS软件与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相结合,应用于暗管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及其工程信息管理与查询。以暗管排水项目区实地调研资料为依据,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软件分析,获取暗管排水项目区地形、坡度、坡向和地形剖面等空间地理信息;建立了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可视化管理平台,形成暗管排水数据库资料,以期为暗管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及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银北灌区论文参考文献
[1].陈月娟.银北灌区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预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2].李星,王红雨,麦文慧,马利军.ArcGIS在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3].马利军,王红雨,麦文慧,李星,姚自凯.宁夏银北灌区暗管排水技术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4].马忠.宁夏农科院为银北灌区盐碱地带来新转机[N].宁夏日报.2019
[5].纪敬辉.银北灌区暗管排水排盐碱效果试验监测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案优化[D].宁夏大学.2017
[6].杨丽慧,王少丽,阮本清,管孝艳.基于排水沟的宁夏银北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演变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
[7].李重阳,宋豫秦.宁夏银北灌区土壤盐渍化时空分布特征[J].人民黄河.2014
[8].刘大刚.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9].孙根火.宁夏银北灌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
[10].王少丽,许迪,杨建国,方树星.宁夏银北灌区排水沟水的化学特征及其灌溉效应[J].水利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