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内固定论文_丁柯元,朱金文,陈浩,田野,郝定均

导读:本文包含了椎弓根内固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腰椎,螺钉,脊柱,后路,椎体,疗效,胸椎。

椎弓根内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丁柯元,朱金文,陈浩,田野,郝定均[1](2019)在《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ndersson病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ndersson病损(Andersson lesion,A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7年1月,采用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10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L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1~79岁,平均48.8岁。病程1.5~48.0个月,平均10.6个月。病变节段:T10、11 3例,T11、12 4例,T12、L1 3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0±0.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68.8%±5.5%。局部后凸Cobb角为(26.3±7.1)°。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系统评估,C级1例、D级4例、E级5例。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185 min,平均151.5 min;术中出血量300~750 mL,平均450.0 mL。1例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经修补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0个月,平均31.2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9±0.9)分,ODI为13.0%±3.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30,P=0.000;t=31.890,P=0.000)。术后24个月神经功能ASIA分级均为E级。影像学复查显示,术后3 d和24个月局部后凸Cobb角分别为(12.6±4.6)°和(13.6±4.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24个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AL节段植骨融合良好。随访期间无退钉、断钉、断棒等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L,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满意,能获得良好骨性愈合及一定程度局部后凸畸形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彭赛忠[2](2019)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46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2例)行椎体成形术,观察组(24例)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后凸角及椎体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后凸角及椎体高度均改善,且观察组后凸角较对照组低,椎体高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VP术相比,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所需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且住院时间较长,但其可有效降低椎体高度丢失,减少后凸畸形。(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田方遒[3](2019)在《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与通用型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使用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和通用脊柱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61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方式,观察组则采取通用脊柱内固定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和椎体后缘、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90.12±30.21)ml,少于对照组的(198.52±42.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使用通用型和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相差不大,均能改善患者的Cobb角度以及椎体高度,但前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后者,且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因此,临床中可以首先选择通用型脊柱内固定治疗。由于此次研究选取的样本数量少,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者认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内固定方式可扩大研究样本,作进一步研究,以提升研究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李庆梁[4](2019)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对照组行传统胸腰椎后侧正中切口入路跨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下床活动时间短,后1周ODI评分高,Cobb角小,椎体前缘高度高,VAS评分低(P<0.05)。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早期下床活动,加快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本文来源于《上海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赵俊,陈昌胜,徐明勇[5](2019)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分析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脊椎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行开放式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比较皆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疗效显着,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肌肉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赵红武,李林东,李海波,林洋[6](2019)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县级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各23例进行临床对照试验,其中A组予以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SSPS-IFTV)治疗,B组予以跨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SSPS-FTTV)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1)A组矢状面Cobb角、VAS评分显着低于B组,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B组(P<0.05)。(2)A组内固定失败率4.35%,B组17.39%,A组内固定失败率显着低于B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的予以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在降低内固定失败率、提升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等与跨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相比优势更显着。(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4期)

吴楚君,王斌,王康,肖晓鹤,杨明兴[7](2019)在《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72例,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选择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对照组选择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伤椎恢复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脊柱生理弯曲、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均出现不同程度减轻或恢复,但两组术后伤椎恢复情况、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34期)

贾云芬,边梦凡,王红,齐幸愉[8](2019)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挑选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68例在本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为被选取对象,为方便研究的顺利进行将所有被选取对象分为研究组(34例)与参照组(34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参照组被选取对象则采用基础护理,比较两组被选取对象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被选取对象各项护理指标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发现,参照组34例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作用,该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住院时间也更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23期)

顾军,孙小明,王俊,罗爱华,李宽新[9](2019)在《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观察组,n=45)和传统手术组(传统组,n=55)。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前、术后24h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程度、矫形影像学指标变化及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着少于传统组,住院时间显着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24h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显着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矫形影像学指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ODI评分变化幅度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可减少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促进其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和雨洁,王海燕,李志军,李筱贺,蔡永强[10](2020)在《学龄期儿童胸椎经“椎弓根-肋骨”单元内固定的数字化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已广泛应用于腰椎,且在胸椎中固定的应用已逐渐被接受。但由于考虑到上胸椎椎弓根狭窄,特别是在T3-T9之间,椎弓根置钉几乎都会穿破皮质伤及邻近重要结构的风险,为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有学者提出经肋横突关节和肋椎关节至椎体的椎弓根外入路,之后又有人设计了类似的进钉方法,提供足够不穿出肋骨的安全路径。目前,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成人中、上胸椎。目的:测量学龄期儿童胸椎经椎弓根-肋骨单元螺钉内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探讨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的发育规律和形态特征,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7-12岁学龄期儿童胸椎67例,无骨质破坏、肿瘤、畸形、退变、骨折等脊柱疾患及既往无脊柱相关手术病史,行螺旋CT扫描后叁维重建,观测椎弓根-肋骨单元的形态结构,测量其横径、长度、内倾角及经椎弓根-肋骨单元置钉安全角度范围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在解剖学上置钉的可行性。所有儿童的监护人对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横径随年龄增加而增大,随椎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同年龄组内男性大于女性;②经"椎弓根-肋骨"单元钉道长度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长出现明显增高趋势,随椎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③经"椎弓根-肋骨"单元置钉最小和最大内倾角得出安全角度范围为18°-25°,其中置钉安全范围最大位于T1,其次为T10,最小位于T4和T5;④由此可见,胸椎经椎弓根-肋骨单元置钉安全角度范围儿童较成人窄,在行椎弓根-肋骨单元置钉时若参照成人的标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神经血管损伤,需根据术前CT结果进行个体化置钉。(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6期)

椎弓根内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46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2例)行椎体成形术,观察组(24例)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后凸角及椎体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后凸角及椎体高度均改善,且观察组后凸角较对照组低,椎体高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VP术相比,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所需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且住院时间较长,但其可有效降低椎体高度丢失,减少后凸畸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椎弓根内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1].丁柯元,朱金文,陈浩,田野,郝定均.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联合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ndersson病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2].彭赛忠.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9

[3].田方遒.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与通用型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4].李庆梁.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药.2019

[5].赵俊,陈昌胜,徐明勇.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6].赵红武,李林东,李海波,林洋.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J].智慧健康.2019

[7].吴楚君,王斌,王康,肖晓鹤,杨明兴.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

[8].贾云芬,边梦凡,王红,齐幸愉.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9].顾军,孙小明,王俊,罗爱华,李宽新.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的临床疗效[J].河北医学.2019

[10].和雨洁,王海燕,李志军,李筱贺,蔡永强.学龄期儿童胸椎经“椎弓根-肋骨”单元内固定的数字化测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论文知识图

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后路单向钉与万向钉固定不同内固定脊...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术前计划虚拟...

标签:;  ;  ;  ;  ;  ;  ;  

椎弓根内固定论文_丁柯元,朱金文,陈浩,田野,郝定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