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锋杨忠奎庄文杰(贵州省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贵州凯里556000)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070-02
【摘要】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短缩治疗方法较多,本文作者采用髂骨延长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作者认为该方法简单实用,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短缩髂骨延长手术
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短缩,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如股骨一次性延长、胫骨延长、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等,这些手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我院1987年7月~2005年7月应用髂骨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肢体短缩280例,获得随访26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61例,男142例,女119例,年龄14~23岁,平均18.5岁,左侧148例,右侧113例,患肢短缩2.5~3.5cm193例,3.5~4.5cm56例,4.5cm以上有12例,合并肢瘫、畸形、膝关节屈曲挛缩15~30o146例,髋关节屈曲挛缩20~35o75例,均有不同程度肢瘫和马蹄足跛行或以手扶膝跛行140例,75例持双拐或单拐跛行,显著摇摆,双肩不平、姿势失衡。X线表现:261例均显示患侧髂骨偏小,骨质疏松,骨质发育不良,骨盆倾斜。患侧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盂浅。股骨头相对发育偏小,35例股骨头半脱位,CE角明显缩小。
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后,仰卧,术侧骨盆垫高30o,至髂嵴中点沿髂嵴向下作15cm切口,游离股外侧皮神经并保护,在附着点切断缝匠肌,髂嵴下切断臀大肌和臀中肌起点暴露髂臼上部的髂骨外板,从骨膜下至坐骨大切迹,用弯钳绕过坐骨大切迹导入线锯,在髂前上、下棘之间将髂骨横断,用撑开器插入骨断端间,逐渐将骨盆撑开,直至达到所需长度,撑开间隙呈内窄外宽梯形,取同侧或健侧髋骨长8cm,宽3cm的骨块,将骨块切成3cm×3cm和5cm×3cm两块,前者置于内侧,后者置于外侧,再用钢板螺丝钉或二根克氏针固定,检查髋关节活动无受限,冲洗伤口,延长缝匠肌,依次缝合各层,加压包扎。
1.3术后处理术后髋过膝石膏托固定,术后用抗生素7天,两周拆线,六周后逐步下床。3个月后可负重训练。
1.4疗效术后半随访261例,随访期3个月至20个月,平均12.5个月,步态改善,病人满意,延长最短2.8cm,最长3.6cm,平均3.2cm,本组病例接近刘氏报告。摄片见骨断端及植骨外骨愈合,平均2.5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平均3.5个月,53例术后患肢等长,199例高鞋跟垫高1.0cm至1.5cm补偿,9例需加用其他延长补高。
2讨论
2.1髂骨截骨术是salter骨盆延长术的一种改良方式,其作用可使CE角增大,大约12~37°,增大股骨头覆盖面积,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并且有效的增加下肢的长度,适合于年龄在13岁~25岁的青少年,有一侧下肢短缩3~5cm或一侧短缩伴同侧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者,对于短缩3~4cm,同时伴有屈髋或屈膝挛缩者,可一次性矫形。在此手术前,也应纠正负重力线,在延长后,尽力改善肢体功能。髂骨截骨延长术延长下肢和改善步态的机理,是在于下髂骨段向下向内旋转,使股骨既有下移又有内移,这样在站立时由于肢体外展而使肢体相对长度增加,从而可加强髂骨直接延长的效果。股骨头内移可减少身体上部向患侧倾斜和增加外展肌肉的力量,从而可改善步态。据卢世壁等计算,在臀中肌瘫痪的情况下股骨头内移1cm,可减少上身摆动的幅度将近10cm。但骨盆是近似圆形的环状结构,将环的一处切断延长,可能活动处有双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延长处不可能是直线移动,而必然是沿着弧形的环作旋转活动。因此,这种活动必然是以骨盆的一个或几个可以活动的点为轴心而进行,这几个轴心就是对侧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和同侧骶髂关节。邵宣等根据延长时对骨盆旋转轴的推论及实际测量的结果,他们将截骨延长的结果分以下四种基本类型:I型:下髂骨段以对侧骶髂关节为轴心向下内方旋转。II型:下髂骨段以耻骨联合为轴向下或稍偏下外旋转。III型:上髂骨段以同侧骶髂关节为轴向外上方旋转。Ⅳ:为混合型,沿两个或三个轴旋转,但常以一个轴为主,其余一个或两个为次。
I型效果最好,II型主要移动方向为向下,另有很少的向外移动,但不能使股骨头有效内移,在同时存在臀肌瘫痪者是一个很大的不足。III型因旋转的轴心在同侧的骶髂关节,仅是上髂骨段向外上移位,不能有效的使股骨头中心下移和内移,因而起不到延长下肢的作用。但由于髂骨本身被延长,所以也能起到增加臀肌张力以帮助稳定髋关节的作用。他们为把握截骨延长时旋转发生于对侧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根据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截骨线的上下移动,对同侧骶髂关节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将截骨线外端提高至髂前上脊下缘,使截骨轴线上移,可较好控制同侧骶髂关节旋动。
2.2术后恢复与其他下肢延长相比,髂骨延长术简单实用,可一次完成,术中一般不需输血,骨愈合和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2.3手术注意事项(1)如果患侧髂骨发育偏小薄,不足供应植骨延长需要时,均选用健侧,术前据X线片选用。延长最好是在3.5cm以内,以避免坐骨神经牵张反应。(2)避免骶髂关节移位。(3)内固定的选择:克氏针和钢板固定方法短期随访结果差异不大,植骨均有一定压缩,克氏针固定方法手术较简单,术后也容易取出。术中可用拍片监测位置和活动髋关节测试。缺点是针尾再置不当或过长易戳破皮肤,钢板法对控制压缩有帮助。(4)预防感染:术中出血多血肿过大易感染,我们对血肿大者,负压引流;出血少者,未置引流。术前术后常规用抗生素7天。(5)骨盆出口变形:本组术后X线片,随访中发现以增宽为主。45例女性出现狭窄者,是延长达3.5cm和CE角纠正达75°者。可能是截骨下段撑开后,延长量增大,过多向下、向后内旋转,致坐骨上支、坐骨结节后内上方移动引起,估计有日后分娩障碍,应注意。
参考文献
[1]刘广杰,邬华彬,姜立本等.小儿麻后遗症矫形与康复.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康复协会儿麻后遗症研究会组编.1987:226.
[2]门洪学,卞传华,杨传铎.10002例次小儿麻后遗症矫形手术方案的制定及分型治疗[J].小儿麻痹研究,1989,3: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