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娟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白草塬初级中学730700
自实施新课标以来,“减负增效”、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一直思考探讨的主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但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比如从传统教学的“一讲到底”,走向所谓的新课改的“一问到底”;从以往的教师唱独角戏,走向了低龄化语言游戏等等。我们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作者从当前数学课堂的现状出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淡化形式是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
自从新课标颁布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教师们对一节好课有这样的误解:创设情境引入、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们在设计教学时片面地追求合作学习形式,只要有问题,不论难易、有无价值,都在小组内讨论一番。讨论的时间无保证,学生往往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走过场的讨论后,学生能理解明白吗?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吗?
这种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比如初中数学中许多知识内容有很好的实际生活背景,像“负数、数轴、绝对值、方程应用”等,可以通过适当的生活情境引入、探索交流。
二、平等对话是数学课堂高效的关键
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而如何建构师生之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育人环境、营造师生教学“温馨共同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建构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课堂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绝不会轻易棒杀与自己教学思路不一致的笨拙的奇思怪想。
例如,多边形内角之和这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求出n边形内角之和为(n-2)·180°。然而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他不从顶点出发,而是从任意边上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其它顶点,分成n-1个三角形。教师与他热情对话,鼓励学生说理,找出这样作出(n-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后n边形的内角和多了180度,应去除多余的180度,结果还是(n-2)·180度。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使这位学生受到了鼓舞,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探究热情。
三、学生参与是数学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比如在进行“概率的意义”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抛掷一枚硬币,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大家很容易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那么,大家的这种直觉是否正确呢?然后,教师布置试验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在各组测得数据后,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学生对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总结交流。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获得“正面朝上”的频率与猜想有出入,教师应启发学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具有规律性。像这种改变“在听中学”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做中学”、“尝试中学”、“体验中学”的机会。
四、适度评价是数学课堂高效的催化剂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要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和及时作出评价,同时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也要防止评价的极端倾向。笔者认为,评价应该是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上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滥用表扬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给予鼓励的同时,再指出不足,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
总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每个数学教师应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中,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做好铺垫,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地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自信,学习效果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