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311100
摘要:游戏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恰当的游戏教学虽然只占课堂教学几分钟,却能够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游戏满足了儿童自我表现的欲望以及想象力和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只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和课堂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英语教学游戏,便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持久兴趣,最终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一路快乐前行。
关键词:游戏动手动嘴动耳
游戏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英语课是一道美味佳肴,那么游戏是小学英语课堂不可或缺的一把“盐”。成功的游戏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游戏教学还能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一种神秘的动力,最终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一路快乐前行。
一、动手画,动嘴说
绘画是儿童十分喜爱的视觉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人的感官是知识的入口处,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简单的较为形象准确的图形辅助教学,往往能使教师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一旦把生动有趣的简笔画描绘在黑板上,立即会形成学生的视觉兴奋点,课堂气氛因而变得十分活跃。这种轻松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消除他们的学习疲劳。
例如,在教完动物后,我让孩子们拿出彩笔,如果老师发出的指令是“cat”,则学生边画边用英语说,这样既画了画又复习了单词,一举两得。又如,教到season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画下来,比一比看谁的春天最美丽。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当比赛结束时,多彩的“春天”博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在掌声中,学生的兴趣更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既锻炼了学生的手,又记忆了单词。
二、动手做,动嘴唱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关键时期。英语歌曲、儿歌教学是一种艺术型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歌曲和儿歌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它们因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等特点,学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吸引着孩子们求知的目光,陶冶着孩子们的情操,熏陶着孩子美丽的心灵。
例如《牛津英语》1A第一单元中的儿歌:
Paper,apencilIcansee.
Paper,apencilForyouandme!
由于内容简短又切合课文,孩子们很乐意掌握,跟着录音一起唱起来,课堂气氛便一下活泼了很多。同时儿歌在学生课中分心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让孩子们再次带着激情将注意力回归课堂。又如教师选择歌曲“FollowMe”,让学生在理解歌词后跟着教师一起随着音乐上下左右跳动,通过简单的儿歌及肢体语言的表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很快地记住Left、Right等单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动手演,动耳听
表演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形象生动的东西,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还在发育,尚未定形,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也乐于表现自己。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学习外语具有许多成人甚至中学生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例如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等。这一切都是小学生学习语言、在课堂中进行表演的优势。
例如,在学习hot、cold、rainy、windy等表示天气情况的单词的同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单词的意思:戴草帽或摇扇子表示hot,打伞或穿雨衣表示rainy,头戴纱巾或树枝摇摆表示windy,戴墨镜表示sunny,打雨伞、摇扇子表示hotandrainy……这样小朋友一定兴趣很浓。让同学们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表演语言,克服了语言学习的枯燥感,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活力和快乐。
运用恰当的教学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几分钟,却能够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游戏满足了儿童自我表现的欲望以及想象力和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只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和课堂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英语教学游戏,英语课堂教学一定会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东北师大出版社。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3]《中外教学研究》.2008年,第5期,文章版。
[4]《吉林教育》.2007年,第11期,文章版。
[5]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学科教育,2000年,第6期。
[6]http://www.furongedu.com/AreaInfo/Templates/Default/ViewInfo.aspx?InfoID=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