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承网壳论文_万亚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索承网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截面,受力,结构,方法,穹顶,预应力,球面。

索承网壳论文文献综述

万亚君[1](2012)在《某索承网壳的静力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索承网壳是一种受力性能优良的结构体系,它综合了单层网壳结构和索穹顶结构的优点。本文对索承网壳的工作机理、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对该种结构的静力特性、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初始缺陷对结构稳定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索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2-07-20)

李永梅,赵胥英,章慧蓉,李雪松[2](2008)在《新型索承网壳结构非线性风振反应特性及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随机过程理论,考虑风压脉动及风的空间相关性,给出了具有空间相关性风场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建立了一种适合大跨空间结构非线性风振响应计算分析的时域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抗风设计程序.对一K8型索承网壳结构进行了非线性风振反应分析,分析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通过改变几何、结构、荷载等参数,研究诸多因素对素承网壳风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矢跨比和撑杆长度是索承网壳抗风设计的主要控制参数.(本文来源于《空间结构》期刊2008年03期)

李永梅,赵金鑫,李雪松,张毅刚[3](2008)在《索承网壳结构工程设计实用计算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索承网壳结构的力学分析特点,指出该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提出集施工过程与使用阶段受力分析为一体的工程设计实用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可直接应用于该类结构的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供同类结构体系的工程设计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08年05期)

曾文杰,宋学臣[4](2007)在《浅谈索承网壳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索承网壳结构的特点,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其结构及总体施工方案,提出了索承网壳结构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7年36期)

李永梅,张毅刚,李雪松[5](2007)在《索承网壳结构的截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索承网壳结构静力、稳定性分析特点,从适合索承网壳结构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在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基础上,提出用改进的离散变量两级优化方法来研究选定索力情况下的截面优化问题。该方法适用于同时具有应力约束、稳定性约束和位移约束的离散变量结构优化问题的计算。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7年04期)

李永梅,张毅刚[6](2007)在《凯威特型索承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索承网壳结构是由单层球面网壳和去掉上层索的张拉整体结构组成的一种跨越能力大、经济合理的新型杂交空间结构。选用梁元、杆元和索元的混合有限元模型,采用分块Lanczos法,对凯威特型索承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并与单层网壳结构进行比较,得出了可用于工程实践的结论,对其抗震、抗风性能分析研究以及工程应用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07年01期)

李永梅,王勇刚,张毅刚[7](2007)在《索承网壳结构成形阶段拉索张拉顺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目前正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的索承网壳结构提出逐环拼装张拉成形的新型无脚手架施工方法,并利用循环前进分析方法进行施工全过程仿真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拉索张拉方式,给出合理的拉索张拉顺序和张拉方案。(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07年03期)

李永梅,张毅刚,刘佳[8](2007)在《索承网壳结构成形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目前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的大跨度空间索承网壳结构进行了成形即预应力张拉阶段的试验研究。介绍了索承网壳结构的连接方式、施工方法、张拉过程及其数值模拟计算,并按模拟计算工序和参数建立了索承网壳试验模型。实施操作与测试结果证明了逐环拼装张拉成形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张拉顺序的可行性。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用循环前进分析方法进行施工全过程仿真分析是适用的,对正确建立索承网壳结构的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07年02期)

李永梅,张毅刚[9](2007)在《索承网壳结构截面和预应力的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以预应力和截面尺寸为设计变量的索承网壳结构截面面积与索力同时优化的设计问题。建立了该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采用分层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第一层以预应力为设计变量,采用基于连续变量的复形法求解;第二层以截面面积为设计变量,采用改进的离散变量两级优化方法求解。算例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率和收敛性,可供索拱结构、张弦梁结构等空间杂交索结构体系的优化设计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07年02期)

李永梅,郑志英,张毅刚[10](2006)在《新型索承网壳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和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新型大跨空间杂交结构———索承网壳结构的受力特点,选用梁元、杆元和索元的混合有限元模型,给出了一种有效的适用于该类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增量、迭代有限元计算方法。以K8型索承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时域内的叁向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文中针对地震响应的主要影响参数,对其地震响应规律作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矢跨比和撑杆长度是抗震设计的主要控制参数等有应用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06年06期)

索承网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随机过程理论,考虑风压脉动及风的空间相关性,给出了具有空间相关性风场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建立了一种适合大跨空间结构非线性风振响应计算分析的时域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抗风设计程序.对一K8型索承网壳结构进行了非线性风振反应分析,分析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通过改变几何、结构、荷载等参数,研究诸多因素对素承网壳风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矢跨比和撑杆长度是索承网壳抗风设计的主要控制参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索承网壳论文参考文献

[1].万亚君.某索承网壳的静力及稳定性分析[C].第十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索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2].李永梅,赵胥英,章慧蓉,李雪松.新型索承网壳结构非线性风振反应特性及参数分析[J].空间结构.2008

[3].李永梅,赵金鑫,李雪松,张毅刚.索承网壳结构工程设计实用计算方法的研究[J].建筑技术.2008

[4].曾文杰,宋学臣.浅谈索承网壳结构[J].山西建筑.2007

[5].李永梅,张毅刚,李雪松.索承网壳结构的截面优化[J].工业建筑.2007

[6].李永梅,张毅刚.凯威特型索承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参数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7

[7].李永梅,王勇刚,张毅刚.索承网壳结构成形阶段拉索张拉顺序的研究[J].施工技术.2007

[8].李永梅,张毅刚,刘佳.索承网壳结构成形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7

[9].李永梅,张毅刚.索承网壳结构截面和预应力的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2007

[10].李永梅,郑志英,张毅刚.新型索承网壳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和参数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

论文知识图

索承网壳结构索承网壳结构索承网壳结构试验模型索承网壳结构索承网壳结构试验模型

标签:;  ;  ;  ;  ;  ;  ;  

索承网壳论文_万亚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