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艺路线排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艺,算法,路线,特征,机工,分枝,向量。
工艺路线排序论文文献综述
冯羚,黄海松,姚立国[1](2019)在《基于特征分层拓扑排序和改进蚁群算法的工艺路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艺路线决策中多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层拓扑排序和改进蚁群算法的优化方法。首先分析零件的特征关系,其次将特征包含的工序元分层拓扑排序并建立加工资源最优模型,最后改进蚁群算法信息素更新规则并对工艺路线进行设计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与普通蚁群算法相比,采用基于特征分层拓扑排序和改进蚁群算法得到的工艺路线,满足加工顺序约束和加工资源约束,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张辉[2](2013)在《零件主干工艺路线提取与工艺排序方法及其在锻压装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零件工艺设计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提高零件的工艺创新能力,已成为产品设计制造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企业需求,研究了零件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技术、典型主干工艺路线提取技术和零件工艺排序技术,开发了锻压装备工艺设计系统,并且系统在锻压装备产品的零件工艺设计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文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分析了传统零件工艺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零件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内容及组织构架。第2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零件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方法。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二值分类算法和多值分类算法;建立了特征加工方法选择的集成决策模型,并以内圆特征为例,介绍了子支持向量机的模型结构、输人输出参数的预处理、惩罚参数及核函数的选择;利用LIBSVM软件与Matlab平台实现了零件特征参数的训练与预测。第3章提出了应用聚类分析技术提取零件典型主干工艺路线的方法。构建了主干工艺路线的相似度度量因子,提出了对主干工艺路线进行相似度计算的多级相似度综合度量方法,在相似度计算基础上,构建了主干工艺路线设计结构矩阵并对矩阵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为降低聚类划分的难度和复杂性,运用迭代聚类算法实现了主干工艺路线设计结构矩阵的聚类划分,并从聚类簇中提取到典型主干工艺路线;以锻压装备制造企业工艺数据的典型主干工艺路线提取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第4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典型主干工艺路线的零件加工工艺排序方法。结合工步优先权系数和工步约束矩阵,建立了工艺排序的数学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来进行工步排序,并对所得的最优工步元序列进行组合,形成工序,以获得完整的工艺路线;以锻压机的主轴零件工艺排序进行了应用验证。第5章结合具体的企业项目,开发了锻压装备工艺设计系统,并且该系统在企业工艺设计中得到成功运行与应用,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第6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以后相关领域工作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02-01)
黄伟军,蔡力钢,胡于进,王学林,凌玲[3](2009)在《基于遗传算法与有向图拓扑排序的工艺路线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艺设计中的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归纳了工步间的基本优先级约束关系。基于约束关系,将整个工艺活动过程转化为工步有向图,工步节点间的拓扑关系以约束矩阵的形式存储。提出了约束矩阵判错的检测方法;建立了工步图的拓扑排序模型。设计了一种随机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对工步图进行拓扑排序,得到全部可行的一定数目初始工艺计划作为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算法中,提出了基于车间动态资源的加工序列编码策略;定量分析了工艺计划评价准则,采用罚函数的方法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成一个无约束的优化目标函数,由此确定了染色体的适应度函数;设计了遗传操作算子(选择、交叉、变异),并通过基于模拟退火机制的精英策略加速算法收敛。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09年09期)
王芸凤,于宝证,赵韩,刘琼[4](2005)在《混合遗传算法在生产线工艺路线排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线工艺方案的确定是生产线设计的关键,在一条生产线中工步、工位数比较多,其顺序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分析生产线工步、工位排序原则的基础上,基于设备负荷平衡的思想,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应用于生产线工艺路线排序过程中,实现了工位间及工位内各工步合理顺序的确定,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5年10期)
张卫波,王龙山,骆红云[5](2002)在《遗传算法在工艺路线排序中的实现及相关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算法是一种应用于科学研究中的全局搜索与寻优过程的方法。本文将遗传算法应用到工艺路线排序过程中 ,实现了工序间及工序内各工步合理顺序的确定。同时 ,本文对利用该算法进行工艺路线排序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黄荣瑛,王治森[6](1999)在《状态演化的工艺路线排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状态演化的工艺路线排序方法,它通过对原有排序结果的不断调整与扩展,产生新的排序结果,通过状态演化,实现与系统过程同步并行、渐进完善的排序过程。排序目标是寻求满足精度要求,具有加工成本与时间最少的工艺路线,对此,通过建立路径权值最小的目标函数实现排序优化。优化过程通过两个排序模型来完成,即:初始状态的排序模型与中间过程的排序模型。前者应用分枝定界法求解,后者通过集合交、并、差及工序结点权值运算与比较完成。(本文来源于《机械工业自动化》期刊1999年03期)
李大村[7](1998)在《工艺路线排序的基因遗传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工艺员通常是根据经验对工艺路线进行排序,也就是定性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定量方法,它采用基因遗传算法对零件工艺路线进行排序.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1998年03期)
工艺路线排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零件工艺设计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提高零件的工艺创新能力,已成为产品设计制造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企业需求,研究了零件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技术、典型主干工艺路线提取技术和零件工艺排序技术,开发了锻压装备工艺设计系统,并且系统在锻压装备产品的零件工艺设计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文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分析了传统零件工艺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零件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内容及组织构架。第2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零件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方法。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二值分类算法和多值分类算法;建立了特征加工方法选择的集成决策模型,并以内圆特征为例,介绍了子支持向量机的模型结构、输人输出参数的预处理、惩罚参数及核函数的选择;利用LIBSVM软件与Matlab平台实现了零件特征参数的训练与预测。第3章提出了应用聚类分析技术提取零件典型主干工艺路线的方法。构建了主干工艺路线的相似度度量因子,提出了对主干工艺路线进行相似度计算的多级相似度综合度量方法,在相似度计算基础上,构建了主干工艺路线设计结构矩阵并对矩阵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为降低聚类划分的难度和复杂性,运用迭代聚类算法实现了主干工艺路线设计结构矩阵的聚类划分,并从聚类簇中提取到典型主干工艺路线;以锻压装备制造企业工艺数据的典型主干工艺路线提取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第4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典型主干工艺路线的零件加工工艺排序方法。结合工步优先权系数和工步约束矩阵,建立了工艺排序的数学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来进行工步排序,并对所得的最优工步元序列进行组合,形成工序,以获得完整的工艺路线;以锻压机的主轴零件工艺排序进行了应用验证。第5章结合具体的企业项目,开发了锻压装备工艺设计系统,并且该系统在企业工艺设计中得到成功运行与应用,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第6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以后相关领域工作的努力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艺路线排序论文参考文献
[1].冯羚,黄海松,姚立国.基于特征分层拓扑排序和改进蚁群算法的工艺路线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2].张辉.零件主干工艺路线提取与工艺排序方法及其在锻压装备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3
[3].黄伟军,蔡力钢,胡于进,王学林,凌玲.基于遗传算法与有向图拓扑排序的工艺路线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
[4].王芸凤,于宝证,赵韩,刘琼.混合遗传算法在生产线工艺路线排序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5
[5].张卫波,王龙山,骆红云.遗传算法在工艺路线排序中的实现及相关问题探讨[J].兵工学报.2002
[6].黄荣瑛,王治森.状态演化的工艺路线排序[J].机械工业自动化.1999
[7].李大村.工艺路线排序的基因遗传法[J].现代机械.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