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耐撞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镁合金,聚氨酯泡沫,复合结构,汽车耐撞性
耐撞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平,Elmar,Beeh[1](2019)在《聚氨酯泡沫填充镁合金汽车门槛加强梁的耐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合金和聚氨酯泡沫是两种在汽车行业受到广泛关注的汽车轻量化材料。本文提出了一种镁合金与聚氨酯泡沫双低密度材料复合的轻量化吸能结构设计方案,可以应用于主要承受横向冲击载荷的汽车车身耐撞性结构,如门槛加强梁等。通过采用不同的薄壁梁材料(DC04中碳钢和AZ31B镁合金板材),并采用不同密度(0.05,0.20,0.30和0.40g/cm3)的聚氨酯泡沫作为填充材料,分别研究了薄壁梁材料类型和泡沫密度对复合梁结构在横向冲击载荷条件下吸能能力的影响。叁点弯曲碰撞试验表明:相比于空心梁结构,泡沫填充能够明显提高复合梁结构的吸能能力;采用密度0.20g/cm3泡沫填充的AZ31B镁合金梁结构达到了最大的比吸能,它不仅能够比相同密度泡沫填充的DC04钢梁结构吸收更多的动能,而且它达到约54%的减重。因此,该研究展示了镁合金-聚氨酯泡沫双低迷材料复合的轻量化吸能结构设计方案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良好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19年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1)
雷正保,黄敏,苟明兴[2](2019)在《吸导结构耐撞性的主从关联拓扑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抗撞结构只需满足安全性指标要求,虽然它既要求碰撞最大加速度小,又要求结构最大变形量小,但可行域有交集。随着国家标准的完善,新增对刚度有极高要求的导向性指标,使同时满足安全性与导向性要求的可行域为空集,现有方法不能解决此问题。本文中提出一种吸能导向抗撞结构的主从关联耐撞性拓扑优化方法。首先,针对安全性指标,建立安全从属模型。然后,根据安全从属模型的传力路径,引入导向刚度补偿装置,将其与安全从属模型结合而建立了主模型并通过拓扑优化获取其拓扑构型。最后,利用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车辆在25%重迭率碰撞中导向性优越,且在100%正面碰撞中吸能效果良好,为抗撞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白芳华,张林伟,白中浩,覃祯员,张永春[3](2019)在《基于甲虫鞘翅的客车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耐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升客车前部吸能结构的耐撞性,通过模拟甲虫鞘翅的微观结构,设计了一系列新型客车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并对其在轴向加载下的吸能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八边形多胞薄壁管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简化超折迭单元理论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研究了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与传统多胞薄壁管的耐撞性。结果表明,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具有优异的耐撞性表现。(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1期)
鲍莉霞,刘赛博,肖晨,许明财[4](2019)在《桥梁防船撞波纹钢夹层吸能结构耐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桥梁防船撞波纹钢夹层结构的合理布置方式和结构参数,根据某长江大桥桥墩防撞需求设计波纹钢夹层结构,采用LS-DYNA软件建立夹层结构和船艏的有限元模型,模拟船艏撞击夹层结构的过程,分析不同波纹板布置方向、波纹板厚度和面板厚度下夹层结构的耐撞性指标和撞击力。结果表明:波纹板竖直布置比水平布置具备更好的吸能效果;波纹板厚度对耐撞性指标的影响不大;耐撞性指标随面板厚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厚度为7mm时耐撞性指标最大;波纹钢夹层结构对船舶撞击力的削减达到60%以上;波纹钢夹层结构对撞击能量不敏感,具备较好的稳健性和吸能效果。(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9年05期)
罗昆,谢斌,吴长鹏,董鑫,刘秉文[5](2019)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性能提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某款车型为例,首先详细介绍了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的CAE模型建立方法,并详述了其要点;其次详细对比了CAE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证明了使用该方法建立的CAE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耐撞性和经济维修性的性能;再次基于该CAE模型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了该车型的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的性能;最后在文末,本文指出了CAE在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的性能研究中进一步改善的方向。(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期刊2019-10-22)
黄羽鹏,宋洁,雷正保[6](2019)在《独立桩防撞垫耐撞性拓扑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独立桩(电线杆、树等路面固定物)专有的保护装置的研究还较少,现有设计一般只单方面考虑失控车辆或被撞击物的安全性。针对现有独立桩保护装置安全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满足TB级(60 km/h)的保护独立桩的防撞垫。首先根据《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并考虑城市道路行驶条件,选择1.5 t小客车作为碰撞车型,依次建立车辆-防撞垫正碰、斜碰和偏碰3种工况下的拓扑优化有限元模型;然后运用基于混合元胞自动机的耐撞性拓扑优化方法,对防撞垫进行耐撞性拓扑优化分析,获取了较为规则、合理的独立桩防撞垫的拓扑构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保护独立桩防撞垫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保护独立桩防撞垫的结构尺寸参数的最优组合。最后,对最优参数组合的防撞垫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车辆撞击优化后的防撞垫,3种工况下的车辆质心加速度均小于20g,满足防撞垫安全性能评价标准要求;安装了防撞垫的独立桩受到的撞击力仅为没有安装防撞垫的独立桩受到的撞击力的1/3,能够大大降低独立桩断裂的风险。优化后的独立桩防撞垫结构尺寸较小,便于安装和使用,对于保护事故黑点、重要场景中的独立桩,保障乘员安全具有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谢晖,楚博,王杭燕,陈佳求,周诗琦[7](2019)在《基于形貌优化的高耐撞性电动汽车一体式电池箱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纯电动车电池箱体的整体结构性能,针对某款一体式电池箱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在跌落过程中所受的应力和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一阶模态振动频率为约束条件,以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对一体式电池箱上盖进行了形貌优化;将优化后的模型重新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电动汽车电池箱的性能得到了显着地提高,在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最大应力降低了10. 65%,最大变形降低了32. 34%,一阶模态提高了107. 26%,避开了路面及驱动电机的主要振动频率,证明了形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长风,那景新,秦国锋,卢琳兆,袁正[8](2019)在《基于子结构拓扑优化的大客车耐撞性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拓扑优化的大客车车身骨架耐撞性改进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测试和仿真进行某承载式大客车耐撞性评价,分析车身结构变形的症结;提取前端驾驶区骨架为子结构,以其碰撞吸能量相同为等效条件,进行子结构耐撞性分析与改进;接着为控制子结构的局部失稳变形,以吸能盒碰撞力峰值为载荷条件,进行子结构空间区域拓扑优化,完成8组改进方案的对比分析,选取质量最轻的达标方案进行台车实验验证;最后将该方案导入整车结构中进行耐撞性改进验证。结果表明:整车的耐撞性得到有效提高。(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霍艳飞,姚曙光[9](2019)在《混合波纹管的耐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混合波纹管(HCT),其在压缩过程中表现出波纹轮廓幅度的大到小的变化,以提高普通波纹管的吸能能力。通过数值仿真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HCT在轴向冲击下的耐撞性能,比较不同振幅参数与波长下的变形模式、峰值力、比吸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波纹管的强度会随着压缩的进行逐渐增大。当只有渐变波纹时,峰值力随参数b的变化并不明显,但比吸能随b值的增加而减小。恒定波纹的加入可以显着降低峰值力,且随着恒定波纹参数的增加,对峰值力的降低作用趋向于更显着。比吸能会随着恒定波纹比重的增加而减小。而且恒定波纹的加入可以减小初始峰值与最大峰值力之间的差值,整个吸能过程更加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冉滔,宋刚,谢文举,杨冰[10](2019)在《汽车车身耐撞性和碰撞相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身耐撞性和碰撞相容性体现的是汽车的基本安全因素指标,通过对现有汽车碰撞实验所体现出的耐撞性、相容性和吸能性优化建模仿真,提高车内自身安全装置和提升小质量汽车刚度、降低大质量汽车刚度,以达到提高汽车整体安全系数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耐撞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抗撞结构只需满足安全性指标要求,虽然它既要求碰撞最大加速度小,又要求结构最大变形量小,但可行域有交集。随着国家标准的完善,新增对刚度有极高要求的导向性指标,使同时满足安全性与导向性要求的可行域为空集,现有方法不能解决此问题。本文中提出一种吸能导向抗撞结构的主从关联耐撞性拓扑优化方法。首先,针对安全性指标,建立安全从属模型。然后,根据安全从属模型的传力路径,引入导向刚度补偿装置,将其与安全从属模型结合而建立了主模型并通过拓扑优化获取其拓扑构型。最后,利用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车辆在25%重迭率碰撞中导向性优越,且在100%正面碰撞中吸能效果良好,为抗撞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撞性论文参考文献
[1].周平,Elmar,Beeh.聚氨酯泡沫填充镁合金汽车门槛加强梁的耐撞性研究[C].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19年论文汇编.2019
[2].雷正保,黄敏,苟明兴.吸导结构耐撞性的主从关联拓扑优化[J].汽车工程.2019
[3].白芳华,张林伟,白中浩,覃祯员,张永春.基于甲虫鞘翅的客车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耐撞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4].鲍莉霞,刘赛博,肖晨,许明财.桥梁防船撞波纹钢夹层吸能结构耐撞性研究[J].桥梁建设.2019
[5].罗昆,谢斌,吴长鹏,董鑫,刘秉文.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性能提升研究[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2019
[6].黄羽鹏,宋洁,雷正保.独立桩防撞垫耐撞性拓扑优化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19
[7].谢晖,楚博,王杭燕,陈佳求,周诗琦.基于形貌优化的高耐撞性电动汽车一体式电池箱设计[J].塑性工程学报.2019
[8].吴长风,那景新,秦国锋,卢琳兆,袁正.基于子结构拓扑优化的大客车耐撞性改进[J].汽车工程.2019
[9].霍艳飞,姚曙光.混合波纹管的耐撞性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10].冉滔,宋刚,谢文举,杨冰.汽车车身耐撞性和碰撞相容性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