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环论文-关莉,冯彦雪

混合环论文-关莉,冯彦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近似算法,混合环负载,惩罚费用

混合环论文文献综述

关莉,冯彦雪[1](2019)在《混合环上带惩罚费用的负载平衡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里,环负载平衡问题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带惩罚费用的环负载平衡问题是环负载平衡问题的推广形式,在无向环和有向环上有一些研究结果。提出了带惩罚费用的混合环负载平衡问题,对于给定的混合环C和点对集,每1个点对r_j都有1个流量d_j和1个惩罚费用p_j,当点对r_j被接收时,其流量可以沿环上的顺时针路和逆时针路进行运输,点对r_j也可以被拒绝,此时将产生惩罚费用p_j,目标是使得环C上连接边的最大负载和惩罚费用之和达到最小。在流量可分的情况下,利用线性规划取整技巧,给出了1个2-近似算法,进一步地,利用随机取整技巧,得到1个更好的近似算法,近似比为1.58。类似地,在流量不可分的情况下,给出了1个3-近似算法和1个(1.58+ε)-近似算法,其中ε>0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祁正华,王翔[2](2018)在《高效的无证书混合环签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针对传统签密方案中消息只能取自特定集合的缺点和群签密体制中群管理员权限过大的问题,在无证书签密体制下,提出了一个高效的混合环签密方案。新方案结合了混合签密和环签密的优点,使用KEM-DEM机制来生成对称密钥和封装需要传输的消息,从而实现传输消息内容不受限制;验证消息的时候需要所有参与签密成员的相应信息,不会暴露实际发送者的信息,从而实现了无条件匿名。与现有方案相比,新方案不使用双线性对,因此具有更好的计算效率和较好的通信开销。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基于离散对数问题和计算性Diffie-Hellman问题,证明了新方案具有不可伪造性和机密性。(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祝子辉,王钟葆[3](2017)在《具有谐波抑制的小型化混合环耦合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具有谐波抑制的小型化混合环耦合器。采用T型结构代替7λ/6混合环中的每一段λ/6传输线,以显着减小混合环的尺寸;并且通过T型结构中的并联开路枝节引入带外传输零点,实现针对叁次谐波的抑制作用。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设计了一个中心工作频率为1 GHz的小型化混合环,并给出电磁仿真和实物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环在保持3 dB耦合器工作特性的同时,在叁次谐波附近插入衰减大于30 dB,实现了良好的谐波抑制功能。此外,该混合环的尺寸仅为传统混合环耦合器的34.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7年21期)

廖臻亨,张旭春,杨潇[4](2017)在《频率及功分比可调的混合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双面带线的频率及功分比都可调混合环,并给出了理论分析。该模型用变容二极管实现混合环的工作频率及功分比都可调,用倒相器使混合环的尺寸缩小,利用奇偶模分析方法推导出了的S参数与变容二极管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环的工作频率在0.69GHz到0.93GHz之间可调,同时直通端口和耦合端口的输出功分比也能有大幅度调节。仿真结果和理论推导结果相符。(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05-08)

尤国军,王国泉[5](2017)在《宽带微带线3dB混合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中都需要应用到宽带微带线3d B混合环结构,而这种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很多的电路之中都需要应用这种结构进而达到能量耦合的目的,而这种混合环在运用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其要点和方法很有可能对电路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针对宽带微带线3d B混合环的设计要根据电路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准确的掌握混合环设计的原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合环在电路之中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7年05期)

王修纲[6](2016)在《静态混合环管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环管反应器及静态混合环管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建模、CFD模拟及实验等方法相结合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其宏观混合性能、传质传热性能、反应性能等基本规律,为反应器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轴向扩散模型分别描述循环泵和环管,建立了具有预测性和普适性的环管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RTD)数学模型。通过实验获得模型参数的经验公式,采用有限差分法获得模型的数值解。模型通过RTD实验验证,精度可靠。采用动量源项模拟循环泵建立了环管反应器CFD模型。通过稳态计算获得速度场、压力场、浓度场,非稳态计算获得RTD。CFD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测速(LDV)实验和RTD实验双重验证,精度良好。设计了环丁烯砜合成的管式连续工艺和环管工艺,在典型的可逆放热慢反应上对比环管反应器与传统管式反应器。获得以下结论:环管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基本特征为:RTD曲线呈多峰分布,各峰的峰宽一致;峰高随时间延长逐渐衰减,最终趋于零;峰形随时间延长逐渐衰减,趋于扁平,最终峰消失。高循环比下环管反应器的返混特性十分接近理想全混流反应器(CSTR)。循环比对环管反应器返混影响最大,皮克列数(Pe)次之,出口位置影响最小。静态混合环管反应器的RTD与空管环管反应器十分接近。静态混合环管反应器与空管环管反应器相比,内部流体湍动程度增加,更有利于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循环泵的有效轴功随循环比增加呈幂函数增长,高循环比下能耗较大,环管反应器整体浓度分布在较均匀的水平上,其体浓度变异系数可达10~(-5)以下。静态混合环管反应器的努塞尔数和传热面积均大于空管环管反应器,两者共同影响下使得静态混合环管反应器的综合换热性能远优于空管环管反应器。环管反应器可通过管径的改变调节停留时间、循环比的改变调节湍动程度,二者独立进行,互不干扰,兼具优良的换热性能,在慢反应中具有明显优势。综上,环管反应器具有十分接近理想CSTR的返混特征,兼具优良的传质、传热性能,静态混合环管反应器传质传热性能更加优越,二者均可广泛的应用在均相及气液、液液、液固等非均相反应过程,是CSTR的理想替代物。(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张洪林,于映[7](2015)在《基于波导混合环的毫米波宽带功率分配/合成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波导混合环实现毫米波宽带功率分配/合成器。它是在基于微带环形电桥的奇偶模分析的基础上,用矩形波导代替微带线,实现了毫米波混合环,环路电桥的输入、输出端口均为BJ320波导。在传统的波导混合环上,增加了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增加带宽。仿真优化结果,在33-37GHz频段内传输损耗小于0.5d B,所有端口的反射均小于-15d B。在33-37GHz频段内,隔离度小于-12 d B,尤其在34.5-37GHz频段内,隔离度小于-20 d B,表现出良好的隔离效果。(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裘洪燕[8](2016)在《特种硅氧烷混合环体的合成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基硅油是最常用的普通硅油,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柔软性、憎水性、生理惰性等性能。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可以改善甲基硅油的某些性能,拓展应用领域,是改性硅油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论文工作通过二甲基二氯硅烷与含有其它有机基团的甲基氯硅烷的共水解与环化反应,合成与分析特种硅氧烷混合环体,为进一步制备链结构组成分布较为均匀的改性硅油奠定基础。本文第一部分研究了含单种有机基团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的合成与表征。分别以不同有机基团甲基二氯硅烷和二甲基二氯硅烷(DDS)为原料、ZnO为催化剂,经水解制备分别得到甲基苯基硅氧烷混合环体、甲基含氢硅氧烷混合环体、甲基叁氟丙基硅氧烷混合环体。FT-IR和1H-NMR分析表明,Si-Ph键、Si-H键、Si-CH2CH2CF3存在于既定硅氧烷混合环体,并利用GC-MS分析手段对多种不同组合的硅氧烷混合环体进行分析和结构组成解析。同时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探讨了水解介质、加料速率、反应温度对混合环体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料速率对反应的影响程度最大,最优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5℃,加料速率1ml/min,反应体系中水的摩尔量是二氯硅烷8~10倍最佳。以甲基苯基硅氧烷混合环体为原料,催化开环聚合制备了热稳定性改善的苯基改性硅油。第二部分研究了含多种有机基团取代硅氧烷混合环体合成工艺。首先以两种、叁种甚至四种含有不同有机基团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ZnO为催化剂,经水解制备分别得到苯基叁氟丙基硅氧烷混合环体、苯基乙烯基硅氧烷混合环体、甲基苯基叁氟丙基硅氧烷混合环体和甲基苯基叁氟丙基氢硅氧烷混合环体。利用GC-MS分析手段对多种取代基改性的硅氧烷混合环体进行分析和结构组成解析。采用以上多种取代基改性的硅氧烷混合环体作为原料,经开环聚合工艺,获得了含多种有机基团的改性硅油。改性硅油分子链中引入苯基基团有效的改善了硅油产品的耐高温性能,引入叁氟丙基可以有效的改善硅油的表面性能,而十二烷基改性基团存在可以有效改善硅油与矿物油等基础油的相容性,使得改性硅油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德琪[9](2016)在《硅氧烷混合环体制备多基团共改性硅油的合成工艺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硅油具有优异的拒水性、电绝缘性、耐候性、化学惰性、抗药性等,在皮革纺织、建筑材料、美容化妆、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用途。硅油同样存在着极压润滑性能较差、与有机物的相容性较差等缺陷。本课题开展多基团共改性硅油产品的合成工艺、分子链结构组成、基本物性与应用性能研究。采取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以硅氧烷混合环体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改性硅油。本文的第一部分中,利用二氯硅烷反应合成含苯基的硅氧烷混合环体,以GC/MS测定混合环体组成,发现以3~5元环体为主,超过60%的环体中含有苯基基团。分别以两种原料合成甲基苯基硅油:(1)以制备的甲基苯基硅氧烷混合环体为原料合成样(PPMS-M);(2)以1,2,3-叁苯基叁甲基环叁硅氧烷(P3)与二甲基环四硅氧烷环体(D4)的共混溶液为原料制备(PPMS-PD)。通过NMR、 FTIR、GPC等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对比发现PPMS-M中苯基在链节中的分布更为均匀。对比P PMS-M与PPMS-PD的热稳定性能,在相同的苯基含量以及数均分子量条件下,PPMS-M的初始分解温度要比PPMS-PD高出30℃~40℃。苯基硅油的初始分解温度随着苯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数均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苯基含量超过10wt.%,数均分子量超过3×104 g/mol后体系的热稳定性能基本保持稳定。本文的第二部分中,通过氯硅烷水解反应合成含多取代基团的硅氧烷混合环体。以混合环体为原料,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苯基、叁氟丙基、十二烷基共改性硅油。以NMR、FTIR、GPC等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发现较高的反应温度,较长的反应时间更有利于聚合反应的发生。对比改性硅油性能发现:在硅油中引入苯基基团能够极大的提升硅油的耐温性能,初始分解温度甚至超过400℃(Mn为3×104 g/mol、F wt.%为10%、Ph wt.%为5%);引入叁氟丙基可以进一步提升硅油的分子柔顺性(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粘温性能(粘温指数低于0.60)、表面性能(水接触角达112.6°)、润滑性能(40kgf载荷下磨斑直径0.54mm);引入十二烷基可以改善硅油与烃基类油的相容性,有利于与基础润滑油的复配使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4-01)

张洪林,于映[10](2015)在《基于波导混合环的毫米波宽带功率分配/合成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波导混合环实现毫米波宽带功率分配/合成器。它是在基于微带环形电桥的奇偶模分析的基础上,用矩形波导代替微带线,实现了毫米波混合环,环路电桥的输入、输出端口均为BJ320波导。在传统的波导混合环上,增加了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增加带宽。仿真优化结果,在33-37GHz频段内传输损耗小于0.5dB,所有端口的反射均小于-15dB。在33-37GHz频段内,隔离度小于-12 dB,尤其在34.5-37GHz频段内,隔离度小于-20 dB,表现出良好的隔离效果。(本文来源于《2015年第十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论文集(二)》期刊2015-10-30)

混合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中针对传统签密方案中消息只能取自特定集合的缺点和群签密体制中群管理员权限过大的问题,在无证书签密体制下,提出了一个高效的混合环签密方案。新方案结合了混合签密和环签密的优点,使用KEM-DEM机制来生成对称密钥和封装需要传输的消息,从而实现传输消息内容不受限制;验证消息的时候需要所有参与签密成员的相应信息,不会暴露实际发送者的信息,从而实现了无条件匿名。与现有方案相比,新方案不使用双线性对,因此具有更好的计算效率和较好的通信开销。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基于离散对数问题和计算性Diffie-Hellman问题,证明了新方案具有不可伪造性和机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环论文参考文献

[1].关莉,冯彦雪.混合环上带惩罚费用的负载平衡问题[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

[2].祁正华,王翔.高效的无证书混合环签密[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祝子辉,王钟葆.具有谐波抑制的小型化混合环耦合器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7

[4].廖臻亨,张旭春,杨潇.频率及功分比可调的混合环[C].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7

[5].尤国军,王国泉.宽带微带线3dB混合环设计[J].数码世界.2017

[6].王修纲.静态混合环管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6

[7].张洪林,于映.基于波导混合环的毫米波宽带功率分配/合成器的设计[J].微波学报.2015

[8].裘洪燕.特种硅氧烷混合环体的合成与分析[D].浙江大学.2016

[9].张德琪.硅氧烷混合环体制备多基团共改性硅油的合成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

[10].张洪林,于映.基于波导混合环的毫米波宽带功率分配/合成器的设计[C].2015年第十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论文集(二).2015

标签:;  ;  ;  

混合环论文-关莉,冯彦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