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撞流干燥论文_张洪波,段续,张启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撞流干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燥,对撞,传质,特性,刨花,两相,纤维。

对撞流干燥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波,段续,张启生[1](2010)在《圆环对撞流干燥的传热传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对撞流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证了对撞流这一干燥形式强化传热传质原理。设计了同轴对撞流干燥器,进行了对撞流强化传热传质过程的试验验证,总结了对撞流强化传热传质的特点和影响传热传质的因素。(本文来源于《粮油加工》期刊2010年05期)

谢拥群,张璧光,常建民[2](2005)在《刨花对撞流干燥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撞流干燥技术就是利用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气流相互对撞所产生的高湍流流场,大大提高物料与气流间的传热传质系数和使物料在对撞面附近往复振荡实现较长停留时间,实现对撞流的高效快速干燥.该文以垂直倾斜半环多级组合对撞流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木质纤维进行初含水率、气流流量、气流温度和带载率等系统参数的实验研究,探讨木材刨花的对撞流干燥特性.并且用对撞流干燥技术对木材刨花品质的影响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干燥过程对原料的品质无不良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S1期)

段续,朱文学[3](2005)在《对撞流干燥技术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不能及时有效干燥而损失的粮食达500万吨。目前,我国粮食干燥机形式较为单一,多数为大型的横流式和混流式干燥机,投资大、利用率低,市场上缺少小型简单高效的干燥机。对撞流干燥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干燥技术,具有能耗低、干高强度大、结构简单的特点,在国外应用领域很广,而在我国还没有推广。通过对这项技术的认识研究,其在粮食干燥领域应该极具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5年S1期)

林金娜,陈礼辉,黄祖泰,谢大勇[4](2004)在《竹材爆破浆对撞流干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竹材爆破浆对撞流干燥的干燥特性,探讨了对撞流干燥对竹纤维形态、强度和分散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流温度对干燥后纤维长度、强度和分散性的影响较小,可选用较高的干燥气流温度来提高物料的干燥速率;在保证纤维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干燥气流的流速;物料载带率和物料干燥前的含水率对干燥后纤维的分散性影响较大;竹纤维对撞流干燥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气流温度高于110℃,气流流速31.4m/s,竹纤维干燥前的绝对含水率376%,载带率0.028kg/kg。(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王红涛,张进疆,徐成海,胡光华[5](2004)在《对撞流干燥器中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撞流是一种新的气流流动配置方式,近来它被用在干燥操作中。但是很少有文献从原理上来描述这个过程。对撞流动过程是复杂而耦合的,在两相之间有热量、质量和动量的传递。为了得到精确的流动特性,采用通用CFD 软件—Fluent 来进行数值模拟,并分别计算气流单相流流场和气粒两相流流场。从单相流场计算结果表明:对撞腔中形成若干个涡旋,它延长了气体携带物料在对撞腔中的运动时间,加强了物料与气体的碰撞,强化了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基于两相流场计算结果所得出的速度、温度等值线给出了详细的对撞流动特性,最后给出了根据 Ranz 模型计算出 Nu 数的分布场,进而求出换热系数的分布场。(本文来源于《干燥技术与设备》期刊2004年03期)

谢拥群,张璧光,常建民[6](2004)在《木材纤维对撞流干燥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垂直 倾斜半环多级组合对撞流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木质纤维进行初含水率、气流流量、气流温度和带载率等系统参数的实验研究 ,探讨木质纤维的对撞流干燥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木质纤维干燥的气流温度在 90℃时即可达到当前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利用气流干燥所普遍采用的 12 0℃才能达到的效果 ;气流流量的变化除引起流场变化外 ,还会影响纤维在对撞腔内的停留时间和穿透深度 ,从而影响干燥效果 ;带载率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纤维干燥的质量 ,但影响系统产量 ;系统能够适应现有生产系统纤维原料初含水率的变化 ,干燥品质不受初含水率的影响 ;采用对撞流干燥系统可以使设备管道长度大大缩短 ,从现有气流干燥使用的 10 0m以上的长度 ,缩短为 13 5m .(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王红涛,张进疆,胡光华[7](2004)在《对撞流干燥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对撞流技术的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几种两相流模型并对其优缺点做了比较;阐述了对撞流技术在干燥中的应用及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装备》期刊2004年01期)

曹石林,廖益强,谢拥群[8](2003)在《刨花垂直—倾斜半环组合对撞流干燥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垂直—倾斜半环组合对撞流干燥的方法对刨花进行了干燥实验,研究了气流温度、气流质量流量、刨花初含水率和载带率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流温度、气流质量流量、刨花初含水率和载带率是影响干燥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本实验范围内,提高气流温度、气流质量流量、刨花初含水率和载带率有利于干燥效果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03年04期)

廖益强,谢拥群,曹石林[9](2003)在《木质纤维垂直—倾斜半环组合对撞流干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垂直—倾斜半环对撞流干燥方法,对木质纤维进行初含水率、气流流量、气流温度和带载率等操作参数进行研究,探讨木质纤维的干燥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初含水率、气流温度、气流流量的增大有利于干燥效果的提高,带载率的大小要根据物料降水率的要求来选择.(本文来源于《福建林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段续,朱文学[10](2003)在《圆环形对撞流干燥器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出颗粒状物料在对撞流中的运动规律 ,以及对撞流干燥器加载后流动特性的变化规律 ,设计了圆环形对撞流干燥试验台 ,并进行了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测定了系统压力降随载带率的变化情况 ,并利用高速摄影技术 ,对颗粒物料在对撞室内的运动速度沿运动方向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物料颗粒的动力学模型 ,计算了颗粒在对撞室内的穿透深度 ,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颗粒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能较好地反映颗粒在对撞区内的流动特性。同时 ,该模型可用来确定加速管长度和端面距离、颗粒平均滞留时间等干燥器重要参数。另外颗粒在对撞区内作减幅振荡运动 ,在第一次振荡时气固相对速度较大 ,干燥强度最高。(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对撞流干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撞流干燥技术就是利用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气流相互对撞所产生的高湍流流场,大大提高物料与气流间的传热传质系数和使物料在对撞面附近往复振荡实现较长停留时间,实现对撞流的高效快速干燥.该文以垂直倾斜半环多级组合对撞流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木质纤维进行初含水率、气流流量、气流温度和带载率等系统参数的实验研究,探讨木材刨花的对撞流干燥特性.并且用对撞流干燥技术对木材刨花品质的影响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干燥过程对原料的品质无不良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撞流干燥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洪波,段续,张启生.圆环对撞流干燥的传热传质特性[J].粮油加工.2010

[2].谢拥群,张璧光,常建民.刨花对撞流干燥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

[3].段续,朱文学.对撞流干燥技术概述[J].食品科学.2005

[4].林金娜,陈礼辉,黄祖泰,谢大勇.竹材爆破浆对撞流干燥的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

[5].王红涛,张进疆,徐成海,胡光华.对撞流干燥器中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4

[6].谢拥群,张璧光,常建民.木材纤维对撞流干燥特性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

[7].王红涛,张进疆,胡光华.对撞流干燥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004

[8].曹石林,廖益强,谢拥群.刨花垂直—倾斜半环组合对撞流干燥特性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3

[9].廖益强,谢拥群,曹石林.木质纤维垂直—倾斜半环组合对撞流干燥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

[10].段续,朱文学.圆环形对撞流干燥器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一2经过对撞流干燥的刨花的细胞形...一1未经对撞流干燥的刨花的细胞形...经对撞流干燥后马尾松纤维显微...垂直—倾斜半环对撞流干燥流程对撞流干燥后马尾松纤维显微图一8对撞流干燥后的木质纤维束图3...

标签:;  ;  ;  ;  ;  ;  ;  

对撞流干燥论文_张洪波,段续,张启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