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静脉滤器论文-张荣杰,孙龙,杨世伟,孙伟,刘平

腔静脉滤器论文-张荣杰,孙龙,杨世伟,孙伟,刘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腔静脉滤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滤器,微创手术

腔静脉滤器论文文献综述

张荣杰,孙龙,杨世伟,孙伟,刘平[1](2019)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亚洲首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2个月余,血管腔内技术无法取出下腔静脉中的滤器,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取出下腔静脉滤器。观察指标:术中及术后情况;随访及生存情况。采用门诊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8月。结果患者成功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手术时间326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完成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后,下腔静脉切口吻合良好,无出血及狭窄,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3 d。随访及生存情况: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腹部穿刺套管孔愈合良好,患者生存良好。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安全可行。(本文来源于《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健[2](2019)在《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要有效率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治疗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0期)

邱琳[3](2019)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药物溶栓术护理方法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治疗,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平行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9例。平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平行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管药物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6期)

郭宁,黄志平,邹中辉,李冠华,章伟[4](2019)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凝、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患肢消肿率、患肢溶栓率、肢体周径差和静脉通畅度评分、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髂股静脉闭塞率和色素沉着率。结果观察组4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大腿消肿率、小腿消肿率、溶栓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出院前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显着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上述指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均获12~18个月的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髂股静脉闭塞率、色素沉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较传统抗凝、溶栓治疗方案而言,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DVT的效果更为确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9期)

张福先,李晓强,刘建龙,吴丹明[5](2019)在《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指南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一组相互密切关联的疾病群。现代医学观点认为VTE=DVT+PE,DVT与PE在发病上具有一致性,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表现形式。VTE是一个危及全球性的疾病。每年在美国和欧洲发生率为1/1000~1.6/1000。在西方国家,每16秒就有1人发生VTE,每37秒就有1人因VTE死亡,每年死亡人数超过843000人[1]。PE是临床上(本文来源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红丹[6](2019)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实施妇科手术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1例多处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患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实施妇科手术,术后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主要措施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术后护理(病情观察、体位与患肢护理、饮食指导、溶栓抗凝药物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等)。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肺栓塞及滤器移位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多处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实施妇科手术,能有效预防肺栓塞,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指导,缓解患者的不适,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隋婧超,周越,黄文,王京盈,郑永康[7](2019)在《下腔静脉滤器血流动力学特性CFD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而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预防肺栓塞的直接有效的介入手段。然而,临床观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特性的能力非常有限且成本较高。计算流体力学(CFD)作为一种新兴、可靠的数值仿真技术,具有条件设置自由、成本低、可体外完整再现等优势。本文利用CFD手段研究了一款可转换式滤器置入下腔静脉后的稳态血流动力学特性。首先对滤器进行了几何简化,在模拟中忽略滤器外周的支撑滤丝,认为其完全与血管内壁贴合。本文采用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描述血流运动,使用Carreau模型描述血液的非牛顿流变特性。模拟时,血流流入的平均速度分别为0.053, 0.106, 0.159, 0.212, 0.265 m/s。模拟结果表明,滤丝的无滑移条件导致了粘性"堵塞"效应,进而在滤器锥形区内形成了血流加速;同时,锥形区内的加速还显着增加了滤丝内侧的壁面剪切应力(WSS);滤器下游存在一个轴向低速血流区域。粘性堵塞加速和滤丝WSS增加有助于栓子过滤以及溶栓,而滤器下游低速区会促进血栓形成,在未来滤器的优化设计中应予以考虑。(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8-10)

杨倩,刘丽萍,李凯平,叶小萍[8](2019)在《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人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人的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对126例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人进行调研。[结果]本组病人滤器留置时间1~7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37. 30%,其中滤器内血栓形成19例(15. 08%),下腔静脉血栓形成7例(5. 56%),深静脉血栓(DVT)复发23例(18. 25%),肺栓塞2例(1. 59%),血栓后综合征12例(9. 52%),无滤器断裂、倾斜、移位、下腔静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为(81. 15±6. 05)分,53. 17%的病人生活质量不理想(<80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服药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基础疾病是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人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 05)。[结论]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不容乐观,服药依从性差的病人并发症发生几率更高。提示医务人员应进一步增强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陈洪波[9](2019)在《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文实验目标是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依据双盲法对样本实施分组,参照组(n=25例)实行手术取栓单独治疗,实验组(n=25例)实行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对比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应用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展现更具优势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14期)

贠鸿杰,翟君敏[10](2019)在《无抗凝治疗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在51例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及远期随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无抗凝治疗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远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栓塞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组给予无抗凝治疗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比较两组1年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1年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率23.53%高于对照组7.84%,肺栓塞复发率5.88%、病死率11.76%低于对照组21.57%、29.41%(P<0.05)。结论无抗凝治疗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肺栓塞患者可降低复发率、病死率,适用于抗凝治疗后肺栓塞复发或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患者。(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4期)

腔静脉滤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要有效率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治疗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腔静脉滤器论文参考文献

[1].张荣杰,孙龙,杨世伟,孙伟,刘平.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的临床疗效[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2].王健.抗凝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J].心理月刊.2019

[3].邱琳.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药物溶栓术护理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郭宁,黄志平,邹中辉,李冠华,章伟.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探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

[5].张福先,李晓强,刘建龙,吴丹明.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指南解读[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6].张红丹.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实施妇科手术的护理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7].隋婧超,周越,黄文,王京盈,郑永康.下腔静脉滤器血流动力学特性CFD研究[C].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2019

[8].杨倩,刘丽萍,李凯平,叶小萍.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病人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因素[J].护理研究.2019

[9].陈洪波.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9

[10].贠鸿杰,翟君敏.无抗凝治疗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在51例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及远期随访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标签:;  ;  ;  ;  

腔静脉滤器论文-张荣杰,孙龙,杨世伟,孙伟,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