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压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部凹陷,天然气,盖层,泥岩流体超压封盖层
超压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1](2018)在《流体超压对西部凹陷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不同地区天然气分布差异性较大的问题,在钻井和试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声波时差方法对该区泥岩流体超压层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凹陷存在多套泥岩流体超压封盖层,并以古近系沙叁上段和沙一中段为主,具有很强的封盖能力,是控制西部凹陷天然气分布和富集关键因素。该研究有效地指导了辽河坳陷天然气勘探方向。(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8年03期)
邱贻博[2](2018)在《东营凹陷超压结构及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营凹陷超压现象非常普遍,压力结构复杂,在不同深度、不同层系、不同构造带超压结构具有明显差异性。通过对东营凹陷实测地层压力、泥岩测井声波时差响应特征、地震速度谱超压特征的研究,详细地剖析了东营凹陷超压结构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东营凹陷超压结构明显具有分带性特点,纵向上超压主要发育在2200~4500m范围内,超压的主体主要发育在沙叁段—沙四段;平面上超压主要发育在利津、牛庄、博兴、民丰4个洼陷,其中利津洼陷超压幅度最大,民丰洼陷、牛庄洼陷次之,博兴洼陷最弱。超压结构差异性与构造格局、烃源岩发育演化程度以及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凸洼相间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压力场空间变化,烃源岩分布及热演化程度控制了超压的分布和幅度,长期、继承性大断层控制了超压体系的边界。(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8年03期)
陈瑞军,段辉伟[3](2017)在《换热机组超温、超压分析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换热机组工作原理和设备的分析[1],找出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的问题,对系统部分设备进行改进,利用PLC程序控制,比较分析出系统使用热能的具体情况,在不使用热能的情况下,自动关闭换热机组,用分步准确执行控制的方法,防止换热机组出现超温、超压等危险情况,保证系统稳定工作。(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7年12期)
杨海燕,喻俊峰[4](2017)在《密闭舱室超压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合理控制方法是建立和维持密闭舱室超压的关键,对超压开环控制方法、闭环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一种阶段控制方法,以期结合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点,试验结果表明,阶段控制方法有效。(本文来源于《船海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王永诗,邱贻博[5](2017)在《济阳坳陷超压结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济阳坳陷作为我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内重要的富烃坳陷之一,内部具有复杂多样的压力环境。通过对济阳坳陷内各凹陷的实测地层压力统计、泥岩超压测井响应以及超压剖面发育特征的研究,将东营凹陷、车镇凹陷、沾化凹陷和惠民凹陷的超压系统划分为3种:单-强超压系统、复合超压系统与单-弱超压系统。单-强超压系统分布在东营凹陷与车镇凹陷,纵向上发育沙河街组叁段-四段一个超压系统,超压幅度大,压力系数可达1.8以上。复合超压系统分布在沾化凹陷,纵向上发育沙一段、沙叁段和沙四段3个超压带,且相互独立。单-弱超压系统分布在惠民凹陷,发育沙叁段一个超压系统,超压的幅度相对较弱,压力系数不超过1.4。超压结构的差异性与烃源岩发育层系、热演化程度、压力封闭层分布以及断裂活动密切相关。烃源岩分布与演化控制了超压的形成和分布,压力封闭层控制着超压顶底界面,深大断裂控制了超压系统内外横向边界。(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7年03期)
单南[6](2017)在《浅谈钢管桩超压静压处理措施及监理控制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市荔湾区某项目工程钢管桩检测不合格,通过对钢管桩施工及检测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控制要点的分析,有效解决了钢管桩施工中遇到的困难。(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17年05期)
黄春明,岳长青[7](2017)在《基于冲击波超压值及混凝土强度影响下的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时间控制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铁路施工中掌子面爆破振速对新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超压值影响,参考成昆铁路永仁隧道进口掌子面爆破及二次衬砌拆模时间的数据统计,阐述如何在掌子面爆破振速的影响下,结合混凝土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二次衬砌混凝土各时间段的挠度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可行的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施工时间控制措施,构筑切合实际施工的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案。(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7年08期)
张艳会[8](2016)在《叁肇凹陷青一段超压源岩生成油气向下“倒灌”运移控制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肇凹陷青一段源岩超压流体在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系沉积末期曾发生3期超压流体释放,均是由构造运动导致断裂活动开启引起的。结合青一段源岩的生排烃期,得到只有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系沉积末期的超压流体释放可以发生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活动开启断裂向扶杨油层的"倒灌"运移。断裂活动期古超压达到5MPa且进入排烃门限的青一段源岩区生成的油气可以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房轶韵[9](2016)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超压控制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目前现行规范及专业技术措施归纳总结有关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超压的控制措施,从分析结果中选择余压阀控制方法和旁通调节阀控制方法两种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选型,并在旁通调节阀控制措施中引入数学模型加以分析和论证。结论是当有建筑条件时采用设置余压阀方式进行超压控制,此方法简单、可靠;其余情况采用压差传感器配合电动旁通余压调节阀(开关型)进行超压控制。(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6年05期)
姜丽娜[10](2016)在《超压对叁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油藏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定量揭示超压对叁肇凹陷源下扶余油层致密油藏油气运聚的控制程度,根据源储位置关系、流体下排通道、流体排放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将超压驱动油气下排方式分为3种类型,其中超压通过断裂进行的幕式下排是油气大规模长距离穿层下排的主要形式。根据油气在断裂中向下运移的受力分析,建立超压驱动油气下排最大距离的计算公式。结合超压、排替压力以及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建立超压驱动油气在致密砂岩储层中运移最远距离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叁肇凹陷大部分地区下排深度都在200 m以上,最大深度可达831 m;在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运聚距离为200~800 m,运移最远距离为1 010 m。超压的强度决定油气下排深度以及在致密砂岩储层中的聚集规模。在超压驱动下的油气下排方式、下排深度和运聚距离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超压控制油气运聚的范围并建立致密油藏油气运聚模式。(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6年02期)
超压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营凹陷超压现象非常普遍,压力结构复杂,在不同深度、不同层系、不同构造带超压结构具有明显差异性。通过对东营凹陷实测地层压力、泥岩测井声波时差响应特征、地震速度谱超压特征的研究,详细地剖析了东营凹陷超压结构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东营凹陷超压结构明显具有分带性特点,纵向上超压主要发育在2200~4500m范围内,超压的主体主要发育在沙叁段—沙四段;平面上超压主要发育在利津、牛庄、博兴、民丰4个洼陷,其中利津洼陷超压幅度最大,民丰洼陷、牛庄洼陷次之,博兴洼陷最弱。超压结构差异性与构造格局、烃源岩发育演化程度以及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凸洼相间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压力场空间变化,烃源岩分布及热演化程度控制了超压的分布和幅度,长期、继承性大断层控制了超压体系的边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压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流体超压对西部凹陷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J].特种油气藏.2018
[2].邱贻博.东营凹陷超压结构及控制因素[J].中国石油勘探.2018
[3].陈瑞军,段辉伟.换热机组超温、超压分析及控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
[4].杨海燕,喻俊峰.密闭舱室超压控制方法[J].船海工程.2017
[5].王永诗,邱贻博.济阳坳陷超压结构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
[6].单南.浅谈钢管桩超压静压处理措施及监理控制要点[J].广东建材.2017
[7].黄春明,岳长青.基于冲击波超压值及混凝土强度影响下的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时间控制方案[J].施工技术.2017
[8].张艳会.叁肇凹陷青一段超压源岩生成油气向下“倒灌”运移控制因素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6
[9].房轶韵.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超压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6
[10].姜丽娜.超压对叁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油藏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