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蹦蝗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核型,节下,染色体,阳具,现象,多态,论文。
蹦蝗属论文文献综述
印象初,杨蕾,智永超[1](2015)在《中国湖南蹦蝗属一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中国湖南的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1940一新种。新种湖南蹦蝗Sinopodisma hunanensis sp.nov.同笋子山蹦蝗S.sunzishanensis Zheng,Shi et Chen,1994近似,区别特征为前胸背板沟前区为沟后区长的2.3倍;中胸腹板中隔长为最狭处的2倍;前翅超出腹部第1节背板的后缘;后足股节黄褐色;阳茎基背片锚状突高于前突。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自然博物馆。(本文来源于《Entomotaxonomia》期刊2015年02期)
印象初,叶保华,印展[2](2014)在《中国台湾蹦蝗属叁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中国台湾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1940 3个新种。新种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同素木蹦蝗S.shirakii(Tinkham,1936)近似,但前胸背板的眼后带下缘具长方形黑斑和体较大,体长雄性为21.3~21.8 mm,雌性29.3 mm。新种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nov.近似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沿中隆线缺黑色纵带纹,后缘中央具浅的凹陷,前胸背板黑色眼后带下方具倾斜纹,腹板中隔长等于最狭处。新种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nov.近似台湾蹦蝗formosana(Shiraki,1910),不同之处为体较细,黑色眼后带在前胸背板下缘具长方形突出带,向后到达腹部未端,腹板中隔长为最狭处的1.2倍。列出了产于台湾的蹦蝗属8个种的检索表。(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黄年君[3](2014)在《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形态变化及模块性集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几何形态测量学是一种结合了解析几何、计算机图像技术以及生物统计学相关理论方法的形态学研究新方法,其通过对大量形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量化种内和种间生物体结构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模块性集成的研究是几何形态测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可解释生物体结构各组分间的进化关系。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建立于1940年,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秃蝗亚科(Podisminae),迄今已共知32种,是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南部的小翅类蝗虫,蹦蝗属蝗虫的独特之处在于前翅退化,呈鳞片状,失去运动功能,其运动主要靠后足股节以及相关器官辅助,进行蹦跳,故蹦蝗属蝗虫是研究形态多样性的理想材料。为研究蹦蝗属蝗虫前翅、后足股节、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以及中后胸腹板的形态结构变化规律、异速生长、形态模块化集成、系统发育关系及分类价值,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蹦蝗属具代表性的14个种137头雄性个体的前翅、后足股节、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以及中后胸腹板形态进行了分析,对四种运动器官的标志点以及半标志点坐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PCA分析、薄板样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模块性集成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形态变化:平均中心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4个种雄性蹦蝗前翅、后足股节、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以及中后胸腹板的大小种内无显着性差异,种间具显着性差异。Duncan检验、LSD检验以及箱线图都显示贵州蹦蝗、方尾蹦蝗与蹦蝗属其余类群四种运动器官大小有显着性差异。14个种雄性蹦蝗四种运动器官PCA分析散点图中,部分类群间有一定程度的重迭,但整体上没有完全重迭的情况。相对扭曲图显示:前翅形状的主要变化部位在端部和后缘,其次为前缘;后足股节主要的形状变异集中在股节最宽处以及膝部最宽处,其次为后足股节端部;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主要形变部位在基部,其次为下膝侧片端部;中后胸腹板形状变化主要部位在中胸腹板侧叶,中胸腹板前缘以及后胸腹板端部。2、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大小变化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翅大小与后足股节大小间存在中度正相关,与后足股节下膝侧片和中后胸腹板间呈高度正相关。后足股节与中后胸腹板呈高度正相关。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与中后胸腹板呈中度正相关。虫体大小的变化有重要的适应性结果,昆虫各个结构的大小往往与虫体大小是高度相关的,推测其为四种运动相关器官间正相关性的原因。3、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异速生长:形状对大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后足股节异速生长最明显,其次为前翅,再次为后足股节下膝侧片,中后胸腹板异速生长最不明显。通过对原始数据以及去除异速生长影响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异速生长对于中后胸腹板的集成是一个主要贡献因素,但对于其余这叁种运动相关器官,异速生长不是叁者形态集成的主要决定因素。4、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模块性集成:模块性集成分析结果显示蹦蝗属前翅以前翅后缘和前缘两个最适的模块分区进行进化。后足股节形态最适模块包括:后足股节膝部末端、基部、股节接近膝部细狭处以及其余部分四个分区。后足股节下膝侧片最适模块分区为:下膝侧片基部、端部、上缘突出部位以及下缘突出部位。中后胸腹板模块最适模块分区为:后胸腹板除侧叶间中隔的部分,中胸腹板除侧叶间中隔的部分以及中后胸腹板侧叶间中隔。5、基于雄性四种运动器官形态变化的蹦蝗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14个种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相关器官的UPGMA聚类分析对于种间关系的解释是不一致的,但在某些种类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及支序分类结果有所差异,主要差别在笋子山蹦蝗、武夷山蹦蝗以及武陵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与基于蹦蝗属生殖相关结构的聚类分析结果差别较大,九连山蹦蝗和比氏蹦蝗,黄山蹦蝗和霍山蹦蝗表现出相似的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状,但运动相关结构形状差异性较大。在两种分析中,贵州蹦蝗都表现出与其他类群显着的差异性。6、蹦蝗属雄性四种运动器官的分类价值:结果表明种间前翅大小形状差异明显,其在蹦蝗属分类上更具有分类价值,后足股节下膝侧片其次,中后胸腹板和后足股节因种间大小形状差异不明显,认为不适合做为蹦蝗属的分类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印象初,郑方强,叶保华[4](2012)在《中国四川省小蹦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中国四川省斑腿蝗科秃蝗亚科小蹦蝗属Pedopodisma Zheng,1980 的 1 新种,阿坝小蹦蝗 Pedopodisma abaensis sp. nov.。新种同神农架小蹦蝗 Pedopodisma shennongjiaensis Wang et Li,1996 近似,其区别特征为: 体较小,体长♂ 12. 1 ~12. 5 mm,♀ 16. 5 ~19. 2 mm; 触角中段一节长为宽的 2. 0 倍; 雄性肛上板基部纵沟宽度一致,端部两侧缺纵脊; 雄性下生殖板顶端较粗; 雌性产卵瓣较狭,上产卵瓣长为宽的 3. 0 倍。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阿坝小蹦蝗,新种 Pedopodisma abaensis sp. nov. ( 图 1 ~7)正模♂。副模: 1 ♂ ,2 ♀♀,四川阿坝 ( 32° 54' N,101°44'E; 海拔 3 300 m) ,2011-08-24,郑方强、叶保华采。词源: 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产地地名。(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魏婷婷[5](2012)在《蹦蝗属几个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态分化及分类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1940)隶属直翅目(Orthopter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秃蝗亚科(Podisminae)是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日本南部和台湾的小翅类蝗虫,迄今已共知39种。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是其交配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形态特征在蹦蝗属分类中却很少应用。为探讨蹦蝗属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形态结构变化规律及分类价值,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蹦蝗属有代表性的18个物种(其中大陆地区13种,台湾地区3种,日本地区2种),224个个体的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进行了分析。在蹦蝗雄性肛上板选取13个同源标志点,以第1个和第5个标志点为基准线;尾须上选取5个标志点,以第4个和第5个标志点为基准线;在阳具基背片上选取14个标志点,以第1个和第8个标志点为基准线。对叁个结构的标志点坐标分别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CVA分析和聚类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大小的种内及种间变化: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表明18个种蹦蝗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种内个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Duncan检验结果表明18种蹦蝗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形态具有明显种间差异。箱线图结果显示大陆类群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比台湾类群和日本类群小。2、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大小变化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肛上板和尾须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656,尾须和阳具基背片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555,肛上板和阳具基背片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739。相关系数大于0.5小于0.8,表明肛上板和尾须之间,肛上板和阳具基背片之间,尾须和阳具基背片之间中度正相关。推测蹦蝗属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叁者之间符合相关演变模型。3、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变异:在CVA散点分布图中,各物种分别有自己的分布中心,物种相互之间有一定程度的重迭,但整体上没有完全重迭的情况发生。肛上板、尾须散点图可以明显区分18个种,而阳具基背片的散点图结果显示,所有物种虽重迭严重,但仍可以区分开物种,。从部分扭曲图可知,肛上板的主要差异位置多集中于顶端和基部。尾须的主要差异位置多集中于基部、上枝和下枝。阳具基背片的主要差异位置多集中于桥和侧板。4、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变化的规律:聚类分析结果将蹦蝗属分为若干个分支。肛上板聚类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类群和台湾类群关系比较近,台湾类群和日本类群关系比较近,中国大陆类群和日本类群关系比较远。其中大陆类群可以尽一步划分,最少可以化分为两类。推测蹦蝗属肛上板在历史演化方面可能存在连续性。而尾须和阳具基背片的聚类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类群、台湾类群和日本类群没有明显分开,说明叁个类群的关系比较近。这一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及支序分类结果有所差异。5、蹦蝗属的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具有明显的分类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梁铬球,贾凤龙,谢委才,吴金火,陈晖[6](2007)在《江西省蹦蝗属一新种记述 (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江西上饶叁清山的蹦蝗属1新种:叁清山蹦蝗Sinopodisma sanqingshana,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本文来源于《昆虫分类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郑哲民,任国栋[7](2005)在《贵州省小蹦蝗属一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贵州省小蹦蝗属一新种,即赤水小蹦蝗Pedopodismachishuiensissp.nov.该新种近似于佛坪小蹦蝗PedopodismafopingensisZhengetHuo,主要区别为:1)复眼纵径为眼下沟长的1.4(♀)~2(♂)倍;2)前翅不到达中胸背板后缘(♂)或到达中胸背板后缘(♀);3)雄性下生殖板短锥形,顶尖;4)雌性下生殖板后缘中央具一个叁角形突出.文中并附有中国小蹦蝗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王文强,李新江,印象初[8](2004)在《中国蹦蝗属一新种 (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采自我国湖南的斑腿蝗科Catantopidae蹦蝗属SinopodismaChang 1新种 :小尾片蹦蝗S .microfurculasp .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新种近似于贵州蹦蝗S .guizhouensisZheng及卡氏蹦蝗S .kellogii(Chang)。与前者的主要区别为 :(1)体较大 ,♂18 3~ 2 3 9mm ;♀ 2 8~ 31mm ;(2 )雄性触角中段一节的长为宽的 2 6~ 3 1倍 ;(3)雄性前胸背板的沟前区长为沟后区长的 1 96~ 2 2 7倍 ;(4)雄性尾须顶近圆形 ;(5 )阳具基背片桥拱浅 ,桥面略凹 ,前突内倾。与后者的主要区别为 :(1)雄性触角中段一节的长为宽的 2 6~ 3 1倍 ;(2 )雄性腹部第 1节背板不具刻点 ;(3)雄性腹部末端尾片微露 ;(4)雄性尾须顶侧扁、近圆形 ;(5 )阳具基背片桥拱浅 ,桥面略凹 ,前突较短。(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孙继英[9](2004)在《蹦蝗属部分种类染色体核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分布于湖南省境内的蹦蝗属Sinopodisma部分种类山蹦蝗S. lofaoshana、武陵山蹦蝗S. wulingshana和针尾蹦蝗S.sinopocerca、及其在湖南省内分布的不同种群染色体C-带核型作了初步分析,并与该属在分类上关系较近的卵翅蝗属,远缘类群突颜蝗和斜窝蝗进行了染色体方面的比较分析。在形态学的基础上,以C-带带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核型显现的35个性状,进行了似近系数的分析,探讨了该属种间及其与近缘属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文还对山蹦蝗、武陵山蹦蝗、针尾蹦蝗的不同种群(8个)之间C-带多态性进行比较,初步探讨了湖南省内分布的叁种蹦蝗8个种群分化的情况。结果如下: 1.叁种蹦蝗的外型特征 通过常规的形态解剖,对叁种蝗虫的雄性尾须和外生殖器进行观察并绘图。在外型上,山蹦蝗雄性的尾须较宽,顶端明显凹陷,形成上下两枝,上枝顶钝,下枝顶尖;武陵山蹦蝗雄性的尾须基部较宽,长圆柱形,中部不狭细,顶端尖圆形略扁,向内弯曲;针尾蹦蝗雄性的尾须宽扁,顶端上角圆钝,下角呈尖刺状。叁种蹦蝗的阳茎基背片的差异见附录:图2。 2.叁种蹦蝗的核型差异 本实验采用了雄性的精巢为研究材料,制片方法在Soer 1972的基础上略微改动。统计了5个分散较好的细胞,叁种蹦蝗的染色体数目为2下20+x0,大多数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分组情况相差无几,X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及其C带的位置在叁种中都相似,常染色体的带型上的差别较大,部分常染色体的差别成为区分种的特征。选取了核型的35个性状做为参数指标,采用谭远德的方法,进行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见聚类图),在DPS上进行数据处理,作者认为核型,特别是带型的特征作为种间差异,有较好的区分度。 我们还发现不论在何种材料,哪条染色体上,端部C带和着丝粒C带的长度都是稳定的,其比值范围在1:1.503倍之间。3.种群分化的探讨 通过对叁种蹦蝗8个种群的C带带型的分析和数据的处理,每种蝗虫不同地区种群之间的带型显示出一些差异。这些种群间的差异可充分体现种间多态现象。结合蹦蝗属小翅型这一特征,说明种群进化和地理隔离理论是相符合的。(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4-04-01)
王文强,李新江,印象初[10](2004)在《中国蹦蝗属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检查标本和总结文献资料,首次研究报道了现已认识的蹦蝗属SinopodismaChang共26种的名录及分布地,编制了中国蹦蝗属分种检索表,为蝗虫分类学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蹦蝗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记述了中国台湾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1940 3个新种。新种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同素木蹦蝗S.shirakii(Tinkham,1936)近似,但前胸背板的眼后带下缘具长方形黑斑和体较大,体长雄性为21.3~21.8 mm,雌性29.3 mm。新种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nov.近似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沿中隆线缺黑色纵带纹,后缘中央具浅的凹陷,前胸背板黑色眼后带下方具倾斜纹,腹板中隔长等于最狭处。新种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nov.近似台湾蹦蝗formosana(Shiraki,1910),不同之处为体较细,黑色眼后带在前胸背板下缘具长方形突出带,向后到达腹部未端,腹板中隔长为最狭处的1.2倍。列出了产于台湾的蹦蝗属8个种的检索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蹦蝗属论文参考文献
[1].印象初,杨蕾,智永超.中国湖南蹦蝗属一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J].Entomotaxonomia.2015
[2].印象初,叶保华,印展.中国台湾蹦蝗属叁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J].昆虫学报.2014
[3].黄年君.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蹦蝗属雄性运动器官形态变化及模块性集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印象初,郑方强,叶保华.中国四川省小蹦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12
[5].魏婷婷.蹦蝗属几个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态分化及分类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梁铬球,贾凤龙,谢委才,吴金火,陈晖.江西省蹦蝗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J].昆虫分类学报.2007
[7].郑哲民,任国栋.贵州省小蹦蝗属一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王文强,李新江,印象初.中国蹦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04
[9].孙继英.蹦蝗属部分种类染色体核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10].王文强,李新江,印象初.中国蹦蝗属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