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基论文-邓星,罗莉娅,苟立平,温倩雯,汤明海

薄荷基论文-邓星,罗莉娅,苟立平,温倩雯,汤明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薄荷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辣薄荷基厚朴酚,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稳定性

薄荷基论文文献综述

邓星,罗莉娅,苟立平,温倩雯,汤明海[1](2019)在《采用UPLC-MS/MS法研究辣薄荷基厚朴酚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辣薄荷基厚朴酚浓度的方法,并探讨其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方法:分别将辣薄荷基厚朴酚溶解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启动的人、大鼠、小鼠、猴、犬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置于37℃水浴中进行孵育,分别于孵育的0、2、5、10、15、20、30、45、60 min时用甲醇终止反应,以厚朴酚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各孵育体系中辣薄荷基厚朴酚的质量浓度。色谱柱为Acquity UPLC~(TM)CSH C_(18),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μL;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401.2→331.1(辣薄荷基厚朴酚)、m/z 265.1→247.0(内标)。以孵育0 min时辣薄荷基厚朴酚的质量浓度为参照,计算其在不同孵育体系中的药物剩余百分比、体外代谢半衰期(t_(1/2))和固有清除率(CL_(int))。采用化学抑制剂法探讨辣薄荷基厚朴酚的代谢途径;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采用一级全扫描以正离子方式检测,初步分析其体外代谢产物。结果:辣薄荷基厚朴酚质量浓度检测的线性范围为3.91~500.00 ng/mL,定量下限为3.91 ng/m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准确度为87.40%~103.75%,基质效应不影响待测物的测定。辣薄荷基厚朴酚在人、大鼠、小鼠、犬肝微粒体中代谢明显,而在猴肝微粒体中代谢不明显;孵育30 min后,其在各种属肝微粒体的药物剩余百分比趋于稳定。辣薄荷基厚朴酚在人、大鼠、小鼠、猴、犬肝微粒体中的t_(1/2)分别为12.07、17.68、17.59、216.56、61.88 min,CL_(int)分别为0.115、0.078、0.079、0.006、0.022 mL/(min·mg)。细胞色素P450(CYP)2A6、CYP2D6、CYP2C19、CYP3A4、CYP2C9、CYP2E1、CYP1A2酶对该化合物代谢的抑制率分别为55.76%、93.94%、96.01%、93.69%、71.81%、23.25%、28.04%。辣薄荷基厚朴酚在人肝微粒体中两个主要代谢产物的准分子离子峰分别为m/z441.2([M+Na]~+)、m/z 337.2([M+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辣薄荷基厚朴酚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的研究。该化合物在人、大鼠、小鼠、猴、犬等5种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有差异,且其代谢过程可能与CYP2D6、CYP2C19、CYP3A4、CYP2C9等酶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02期)

陈路易,江丹,陆跃乐,朱林江,陈小龙[2](2018)在《L-薄荷醇的升级产品L-薄荷基-α-D-葡萄糖苷》一文中研究指出L-薄荷醇需求量巨大,广泛应用于烟草、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然而L-薄荷醇易挥发、水溶性差,阻碍了其更大规模的应用,而将其糖苷化后可以有效弥补上述缺陷。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L-薄荷基-α-D-葡萄糖苷的检测、生物合成、提纯方法等,比较了相关方法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制备该产品的最佳催化条件,希冀该产品在国内日用化工行业能有更广泛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香料香精化妆品》期刊2018年04期)

周忠洋[3](2016)在《手性薄荷基苯基氧膦用于构筑不对称碳磷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磷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药学、生物工程、农业等各个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对于手性含磷化合物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论文讨论了(RP)-薄荷基苯基氧膦和亚胺的加成反应、(RP)-薄荷基苯基氧膦的非消旋烷基化反应、以及不同含磷化合物还原方法的探索研究。本论文论述了手性薄荷基苯基氧膦构筑不对称碳磷键方法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我们自己的工作基础及研究思路,以及从(RP)-薄荷基苯基氧膦为基础原料合成α-氨基磷酸化合物、非消旋的磷-烷基化合物。并且对不同含磷化合物还原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本论文研究了光学纯的(RP)-薄荷基苯基氧膦与不同取代基的亚胺席夫碱反应合成一系列的α-氨基磷酸化合物。通过反应条件的探索,我们发现此反应只需80℃加热就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率与对映选择性。并且不需要任何溶剂和催化剂,12小时即可完成反应。通过对单晶数据的分析,磷原子构型保持,与磷相连的亚胺上的碳出现手性,并且我们发现亚胺的构型直接影响产物的对映选择性,据此我们推测此类反应为(RP)-薄荷基苯基氧膦和手性亚胺双不对称诱导加成反应。本论文还研究了光学纯的(RP)-薄荷基苯基氧膦与不同官能团的烷基催化反应。该反应用氢氧化钙,碘化钾催化,DMF作为溶剂,在室温或70℃下反应,可以得到较高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实验表明光学纯的(RP)-薄荷基苯基氧膦在不同碱和溶剂下不发生消旋。在此基础上,(RP)-薄荷基苯基氧膦可以和单取代及双取代卤代物反应分别得到单磷和双磷化合物。最后还对不同含磷化合物的还原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其中对叁苯氧膦,薄荷基苯基氧膦化合物,以及我们合成的叔膦化合物进行还原。我们采用四氢铝锂,苯硅烷,草酰氯/硼氢化钠等还原剂对上述化合物进行还原。通过还原剂,溶剂等条件的优化,初步实现了上述化合物的还原。(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6-04-01)

李宏伟,陈朗秋,刘灯峰,曾森,陈静[4](2014)在《L-薄荷基-D-吡喃木糖苷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L-薄荷醇(e)的热稳定性,合成2种薄荷基糖苷类香料前体。以D-木糖(a)为原料,经乙酰基保护、选择性脱一位乙酰基、转变成叁氯乙酰亚胺酯(d)、与L-薄荷醇(e)进行偶联,立体专一性地合成L-薄荷基-2,3,4-叁-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苷(f)。全乙酰基-D-木糖(b)在4种路易斯酸催化下,与薄荷醇(e)直接偶联得到L-薄荷基-2,3,4-叁-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苷f和(或)L-薄荷基-2,3,4-叁-O-乙酰基-α-D-吡喃木糖苷(h),f和h分别脱保护,获得相应的L-薄荷基-β-D-吡喃木糖苷(g)和L-薄荷基-α-D-吡喃木糖苷(i)。实验结果表明:以FeCl3为催化剂,全乙酰基-D-木糖b与L-薄荷醇(e)直接偶联,立体专一性地获得L-薄荷基-2,3,4-叁-O-乙酰基-α-D-吡喃木糖苷h;以BF3.Et2O为催化剂,使全乙酰基-D-木糖(b)与L-薄荷醇(e)直接反应,可较为简便地获得L-薄荷基-2,3,4-叁-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苷(f)。薄荷基糖苷(g)和(i)经NMR,MS,TG,熔点和旋光分析得到确证。2种L-薄荷基吡喃木糖苷(g)和(i)的热稳定性均明显地比L-薄荷醇(e)的热稳定性强。(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8期)

韩鲁娟[5](2014)在《含薄荷基的手性液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液晶是目前液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手性分子的引入对液晶的宏观物理性质有着极为显着的影响。液晶的许多物理特性依赖于手性而产生,如:线性和非线性的光学性质,铁电性、反铁电性和压电行为的产生,以及新织构的出现。此外,应用于光学元件的液晶大多数含有手性结构,比如,胆甾相液晶的热致变色,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和近晶相的铁电和反铁电开关等。本论文主要是合成了一系列含薄荷基的手性液晶单体及硅油侧链聚合物,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表征。本论文分为叁个部分进行论述。在第一部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薄荷醇为手性基元,以戊氧基为末端基、苯酯联苯为液晶核、不同二元酸间隔基的液晶单体PB4MB、 PB5MB、PB6MB、PB8MB、PB10MB,讨论不同二元酸间隔基对液晶单体的影响。通过测试表明,升温过程中,所合成的液晶单体PB4MB、PB5MB呈现油丝织构,PB6MB、 PB8MB、PB10MB呈现彩色、油丝织构:降温过程中,PB4MB呈现蓝相、焦锥织构,PB5MB、PB6MB、PB8MB呈现现焦锥、指纹织构,PB1OMB呈现指纹、纹影织构。在第二部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薄荷醇为于性基元,以丁二酸为间隔基,不同长度的烷氧基基团分子链长度为端基的一系列手性液晶化合物4MOBnB(n=1-10,12,14, 16,18),讨论不同端基长度对液晶单体的性能影响。通过测试表明,所合成的液晶单体升温均呈现油丝织构,降温4MOBnB(n=1-4)均呈现先蓝相后焦锥的织构,而4MOBnB (n=5-18)呈现先蓝相后焦锥织构,最终转变为纹影织构。在第叁部分,合成了一系列以薄荷醇为手性液晶中心的,端基具有可反应烯烃双键的液晶单体M1、M2,并将之与环状硅油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接枝聚合。DSC以及偏光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P1,P2升温的时候为油丝织构,降温的时候为焦锥织构;聚合物P3,P4,P5升温的时候为油丝织构,降温的时候为蓝相织构、焦锥织构;聚合物P7升温的时候为近晶相的纹影织构,降温的时候为胆甾相的彩色扇形织构。(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4-06-01)

周亚[6](2014)在《聚薄荷基丙烯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羰基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催化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手性催化剂按其种类可以分为小分子手性催化剂和聚合物手性催化剂。现在被报道的小分子手性催化剂绝大部分都比较昂贵,且又不便于回收利用,使得催化成本很高。聚合物类催化剂由于其在完成催化反应后容易回收再生且能重复使用,因而被人们广泛开发和研究。我们课题组吴诗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螺旋聚合物聚薄荷基乙烯基酮(poly-MVK),这是一种单手性高旋光的不饱和酮类聚合物,其聚合链上含有活性羰基,通过对羰基进行相关反应,修饰了聚合物的结构;并开展了修饰后的聚合物在对醛和酮的不对称催化方面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有:(1)首先通过对薄荷基乙烯基酮(MVK)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了聚合物poly-MVK;然后通过选择合适的还原剂将poly-MVK还原得到了聚薄荷基丙烯醇poly-MPO;再将poly-MPO依次与环氧氯丙烷、胺反应得到了7种接枝于聚薄荷基丙烯醇的氨基醇聚合物(poly-MPO)-APO。(2)将上述7种接枝于聚薄荷基丙烯醇的氨基醇配体(poly-MPO)-APO应用于醛的不对称Henry反应中,考察了这些配体对不对称Henry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诱导作用。研究发现:聚薄荷基丙烯醇的氨基醇配体(poly-MPO)-APO对不对称Henry反应有着中等的诱导效果;为了考察聚合物的回收利用,我们将回收的聚合物进行了重复实验,研究表明:回收的聚合物对于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诱导效果基本没有降低,说明该类聚合物可以回收循环利用。(3)将上述7种接枝于聚薄荷基丙烯醇的氨基醇配体(poly-MPO)-APO应用于酮的不对称还原及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考察了这些固载于poly-MVK的氨基醇配体对酮的不对称还原及不对称加成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诱导作用。研究发现:聚合物配体对酮的不对称还原的诱导效果不佳,但是对于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却有着比较好的诱导效果;同样将聚合物开展了循环使用实验,研究表明:回收的聚合物对于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诱导效果基本没有降低,说明该类聚合物可以回收循环利用。(4)为了确定poly-MVK被还原后的构型,合成了poly-MPO的单体单元1-薄荷基丙醇。通过气质联用分析仪确定了其dr(非对映异构体比)值为68:32。将1-薄荷基丙醇与已知物1-薄荷基乙醇的两种构型进行了比对,得到了1-薄荷基丙醇中含量较多的构型为S型。因此我们推断poly-MVK还原后的主要构型也是S型。(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4-04-10)

岳海波,梁娅,陈义坤,戴莉,郭春生[7](2014)在《薄荷基甲酸薄荷酯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以薄荷基甲酸与亚硫酰氯为原料,制得薄荷基甲酰氯;然后以薄荷基甲酰氯和L-薄荷醇进行反应,用无水吡啶为溶剂和缚酸剂,一锅法制得薄荷基甲酸薄荷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优化条件为:n(L-薄荷醇)∶n(薄荷基甲酸)=1∶1.5,n(L-薄荷醇)∶n(无水吡啶)=1∶6,反应温度为60℃,搅拌反应3 h,平均收率达83.91%。得到的目标产物经过IR,1HNMR及MS对其结构进行确认,通过感官评价可知薄荷基甲酸薄荷酯具有较好生理凉感,味觉凉感阈值为1.5 mg·L-1,100 mg·L-1的薄荷基甲酸薄荷酯溶液浸渍的滤纸条能在口中维持凉感的持续时间约为20 min。(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4年03期)

周亚,张劲,刘艳玲,杨利文,阳年发[8](2013)在《接枝于聚薄荷基丙烯醇的手性氨基醇的合成及其对Henry反应的不对称催化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新型的旋光活性的氨基醇类聚合物被合成出来.以旋光活性聚薄荷基乙烯基酮为原料,将聚薄荷基乙烯基酮用氢化铝锂还原后得到聚薄荷基丙烯醇(poly-MPO),poly-MPO与氢化钠反应后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固载环氧丙烷的poly-MPO.将固载环氧丙烷的poly-MPO与各种类型的胺反应得到接枝于聚薄荷基丙烯醇的手性氨基醇(poly-MPO)-APO.将其应用在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中得到了高产率、中等选择性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3年06期)

陈义坤,郭春生,岳海波,王娟,刘华臣[9](2013)在《凉味剂薄荷基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合成得到新型凉味剂薄荷甲酸乙二醇酯,并对其凉感进行感官评价。以薄荷基甲酸和氯乙醇为原料,用薄荷基甲酸与Na2CO3成盐,吡啶为溶剂和相催化剂,亲和取代反应制得薄荷基甲酸乙二醇酯,确定优化条件为:n(薄荷基甲酸):n(氯乙醇)=1:1.5,n(薄荷甲酸):n(碳酸钠)=1:1,n(薄荷甲酸):n(吡啶)=1:17,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4 h,收率达86.41%。目标化合物经过IR,1HNMR及MS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薄荷基甲酸乙二醇酯具有较好生理凉感,味觉凉感阈值为1.4μg/mL。(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3年04期)

卢高超,陈朗秋,唐秋娥,刘灯峰,李宏伟[10](2013)在《L-薄荷基-β-D-乳糖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进L-薄荷醇的热稳定性和水溶性,对其分子结构改造成糖苷化衍生物。以L-薄荷醇和α-乳糖为原料,经过乙酰化、偶联、脱保护叁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L-薄荷基-β-D-乳糖苷(4),总收率达到42.3%。中间产物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熔点和旋光度的测定、核磁共振、质谱手段表征。热稳定性和溶解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4热稳定性高,水溶性强。(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薄荷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L-薄荷醇需求量巨大,广泛应用于烟草、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然而L-薄荷醇易挥发、水溶性差,阻碍了其更大规模的应用,而将其糖苷化后可以有效弥补上述缺陷。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L-薄荷基-α-D-葡萄糖苷的检测、生物合成、提纯方法等,比较了相关方法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制备该产品的最佳催化条件,希冀该产品在国内日用化工行业能有更广泛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薄荷基论文参考文献

[1].邓星,罗莉娅,苟立平,温倩雯,汤明海.采用UPLC-MS/MS法研究辣薄荷基厚朴酚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J].中国药房.2019

[2].陈路易,江丹,陆跃乐,朱林江,陈小龙.L-薄荷醇的升级产品L-薄荷基-α-D-葡萄糖苷[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8

[3].周忠洋.手性薄荷基苯基氧膦用于构筑不对称碳磷键研究[D].聊城大学.2016

[4].李宏伟,陈朗秋,刘灯峰,曾森,陈静.L-薄荷基-D-吡喃木糖苷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韩鲁娟.含薄荷基的手性液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

[6].周亚.聚薄荷基丙烯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羰基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4

[7].岳海波,梁娅,陈义坤,戴莉,郭春生.薄荷基甲酸薄荷酯的合成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4

[8].周亚,张劲,刘艳玲,杨利文,阳年发.接枝于聚薄荷基丙烯醇的手性氨基醇的合成及其对Henry反应的不对称催化作用的研究[J].分子催化.2013

[9].陈义坤,郭春生,岳海波,王娟,刘华臣.凉味剂薄荷基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J].现代食品科技.2013

[10].卢高超,陈朗秋,唐秋娥,刘灯峰,李宏伟.L-薄荷基-β-D-乳糖苷的合成[J].食品科学.2013

标签:;  ;  ;  ;  

薄荷基论文-邓星,罗莉娅,苟立平,温倩雯,汤明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