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巩静[1]2013年在《宝莱坞模式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考》文中认为印度电影从拍摄第一部故事片《哈利什昌德拉国王》发展至今刚刚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因其每年电影产量巨大被称为“电影王国”。印度电影一直以其俊男美女载歌载舞极具视听效果的特色在世界电影中独占一隅。1995年印度建成了以宝莱坞为核心的电影工业基地,宝莱坞多彩多姿华丽的表演,五彩缤纷的豪华场面,出色的明星阵容,俊男美女风花雪月的场景,不但风靡印度还外销至其他国家,在全世界掀起一股宝莱坞风潮,俨然成为印度电影的一面新旗帜。宝莱坞的成功是基于印度电影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之前电影的发展经验之上又结合新的文化思潮并有所超越,在新世纪开篇之时打破传统再次将印度电影推向高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满足了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上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2003年中国电影开始有意识的向产业化的方向靠近。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电影始终还没建立完善的产业化发展体系,并且成为全国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立足我国电影发展实际,围绕宝莱坞电影取得的成就,总结印度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方法,从中国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为其他的学者和影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实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论题加以论述。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以探究的眼光回顾宝莱坞电影的发展脉络,从逻辑上了解其产生、发展的一般特性,多视角透析它获得成功的原因。第二部分,分别从制片、发行和放映叁个环节概述中国电影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中国电影进程发展中的不足。第叁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通过对宝莱坞电影模式上的分析,并提炼发展过程中的优势,针对我国电影产业化运营中的产业链问题做深入探讨。另外,结合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状况,提出从市场、制度审查和资源整合叁个方面的意见和实施对策,以期对我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有所观照。

张步丞[2]2016年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文化产业化发展导向的确立,中国电影获得了空前的产业发展机遇和契机。电影是国际公认的产业化发展最为成熟的文化领域,然而由于经济体制的历史原因,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才刚刚起步,正处在由事业化发展向产业化发展转型的关键进程中。在这一进程中电影的产业市场唤醒了电影投融资的需求,市场开始主导电影其作为艺术产品的最终命运。在国家电影产业政策的强力引导下,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已经初见成效,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巨大的市场空间对资本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基于对电影产业利润的追逐,大量资本涌入了中国电影产业之中,电影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融资风险也随之而来。正是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双方的相互角逐,直接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然而中国电影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进程中,产业化发展环境还不健全,电影投融资呈现出的风险不断增加,电影生产制片成本不断攀升,这无疑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融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规模,显然如何控制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如何让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保持持续的投资热情和关注,如何实现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进程总必须解决的3个基本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中国电影产业才能够实现健康的产业化发展。解决这些电影产业化进程中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系列可以保障中国电影产业长期发展利益并对电影投融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产业机构和制度,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协作形成系统组合的机构和制度总和就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完善的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是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投融资机制的本质是对成熟的投融资产业运行规律的总结,是产业完善发展的方向,本论文以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投融资机制为研究主题,以实现建构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为研究目标,旨在深刻理解投融资机制建构意义、原理的同时提出有效的建构方法。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建构的意义首先在与实现对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风险的控制和提高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其次在与提升中国电影产业的产业间资本竞争能力,让更多的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产业。对抗风险是投融资机制建构的核心目的,电影产业中存在的风险可以分为产业风险和市场风险,产业风险是电影产业内部发展完善程度的体现,而市场风险是由电影市场需求和竞争带来的风险,通过完善投融资机制产业风险是可以被降低甚至消除的,电影的市场风险也将会被最大程度的规避,实现高水平的电影产业化发展。针对于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需求特点,电影投融资机制包含两项核心功能,既投融资模式和产业资本服务,投融资模式是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产业的通道,电影的投融资双方是通过投融资模式实现产业合作的,而产业资本服务就是针对投融资模式中的风险而进行的投融资双方的服务保障,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电影产业的投融资风险并提高电影的产品质量。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获得产业资本服务的支持,而产业资本服务随着投融资模式对风险控制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完善,成熟的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模式将资本导入电影产业,再通过完善的产业资本服务降低电影投融资风险,最终实现投融资双方的共赢和产业发展。基于中国电影还处于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这一特点,以形成机制的核心功能为目标,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实现应采用分层建构的方法逐步完成,首先以基础框架层的建构为基础,确保中国电影具备稳固的产业基础,从政府体制支撑、法制环境支持、跨界人才储备、电影金融服务、产业管理咨询、资本服务平台、电影工业化发展等多个层次进行基础框架层的搭建,其次以基础框架层为支撑进行应用功能层的建构,最终实现投融资模式和产业基本服务的机制功能,完成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建构。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建构和完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产业化发展的风险控制需求是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发展的动力,其实现路径是以政府产业管理体制为导向,产业利润和资本避险需求为驱动,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完成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实现,最终形成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生态的建立和持续进化,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艳[3]2006年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华诞,也是中国电影在产量、票房、发行、放映以及国际获奖等各个方面成绩斐然的一年。回望中国电影走过的道路,我们深知所有这一切的取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中国的电影产业于20世纪初起步,到1920年左右初步建立了产业基础,这个基础主要是指由电影观众组成的电影市场的形成。但因时局动荡、战乱频繁使得中国电影产业一直都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国电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向前发展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影以市场为中心的产业格局结束,开始步入计划经济时代,此时的电影作为一项社会主义事业完全处于政府管理之下。电影创作生产虽然有所提高,但同时也潜伏了严重的隐患和危机,不断的政治运动和叁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国民经济困难,则更加重了电影事业的危机。十年文化大革命使电影产量大大萎缩,导致产业状况倒退数十年。直到1978年,中国的经济建设重新走上正规,在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电影产业才再次回到市场的怀抱。中国电影自1993年开始进行全面的改革,旧的体制、旧的格局在一次次的改革中被打破,不断进行着结构性的调整和重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旧在产业危机的漩涡中徘徊,中国电影仍然处于低谷。2004年1月,中国电影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政策正式出台,由此开辟了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新纪元。

刘双印[4]2004年在《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背景入手,分析了电影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观念转变问题,剖析了产业化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因素。如,市场主体、政府作用、精品化和市场化、应立足本土着眼世界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了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实施电影基地建设和实施二元化市场发展战略。根据目前中国电影业的实际情况,将中国电影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划分为实施振兴战略、成长战略、国际战略叁个既相互衔接,而工作重点又有所不同的阶段。

海静[5]2010年在《中国电影社会认知的思考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现实语境下,中国电影面临着走与国际市场相接轨的道路,走电影产业化道路。在追求电影产业化道路的同时,电影的产量在逐年增加,但满足电影的产量的同时却品质不一。在这一时期下的中国“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群体,追求电影产业化的同时形成的是一种以“个人主导为中心”的电影发展模式,而忽视了受众对于电影的需要。本文拟对当代中国(国产)电影社会认知的问题做一番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的一些理论基础,结合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的具体情况,以电影受众为研究视点进行调研分析,对当今中国国产电影社会认知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以求解决其当今电影创作问题。本文总体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第一、二、叁章)主要是借助于前辈们在电影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影社会认知的概念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不同时期社会认知发展的历史演变作历史的阐述和本质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研究电影社会认知的问题上必须以受众作为研究的视点,因为电影在走产业化的道路上,作为一种产业其最核心的部分是受众,因此中国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受众的心理结合起来,才能去解决中国国产电影的创作问题,从而指出本文所研究的重点及创新点所在。本文的后半部分(第四、五、六章)主要是利用市场调研的数据并且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对电影社会认知进行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置于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群体所创作的电影范围之内,以“知觉层面”、“故事层面”、“思想文化层面”作为论点,深入解析20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创作上的表现,研究分析不同阶段下中国电影与社会认知的流变,分析受众对当前中国电影的社会认知。基于调研结果的分析,笔者辅以搜集数据和分析案例等方法,分别加以总结对中国电影现状以及中国电影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直观地展示,并且确立如何提升中国国产电影社会认知的方法,尝试指出中国电影的努力方向,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发展提供建议性意见。本文的意义在于期望人们更加地去认识与了解在当今中国电影的创作走向,电影创作者能够创作符合时代审美文化,符合大众审美化的电影,能够顺利的使中国电影走上国际市场,让全世界人民去了解中国的电影文化,走上电影产业化的道路。

孙乐乐[6]2016年在《新千年产业化进程中的主旋律电影的生存状况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80年代主旋律电影被正式命名,当时基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现实状况,具有意识形态宣教功能的主旋律电影受到政府格外的重视和扶持。借助于政府的“九五五〇”工程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以及借助献礼契机,上世纪90年代涌现了多部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也成为了主旋律电影的辉煌时期。然而过多地强调电影的政治功能,忽视了电影的商品属性,整个电影行业陷入了低谷。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与十四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主旋律电影政府包办的模式已不再适应自由竞争的市场,主旋律电影开始寻求变革。新千年入世以来,美国电影的引进由原来的10部增加到20部,加上国内以《英雄》为代表的商业大片的崛起,主旋律电影在市场上更是举步维艰。借助政府政策和资金等先天的优势,主旋律电影开始加入类型片的元素,人物塑造也逐渐摆脱高大上的伟人形象向平民化的普通人转变,开始聚焦小人物的命运。新千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主旋律影片,同时丰富了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生存经验。但是主旋律电影的政治宣教功能与院线的的商业性存在的矛盾性严重阻碍着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主旋律电影尝试采取措施来调节缓和矛盾,如借助嫁接类型元素,从普通个体叙事视角出发,抛弃一元化的英模形象,使用数字技术等方法来重塑红色经典,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本文通过对新千年产业化进程中的主旋律电影的生存状况的分析,从产业链的一角反观当今主旋律电影在市场下的生存优势和不足,对主旋律电影现下的市场化发展提出针对性的策略。绪论部分,简单介绍新千年产业化进程中的主旋律电影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主体部分由以下叁章构成: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的兴盛和电影产业低谷的状况,以及主旋律电影在新千年产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生存挑战,并将新千年以来的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拟划分为叁个高点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是针对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状况的评论与分析。指出主旋律电影与商业院线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好莱坞电影为参照来调节矛盾。同时列举了新千年主旋律电影为适应市场化生存自身所采取的策略,以及从主旋律电影的生存历史经验中获得一些启示。第叁章,主要探讨了产业化进程中主旋律电影发展的策略。首先提出作为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人员应该坚守好底线,改变旧的观念,向新的观念转变。其次借助主旋律电影丰富的取材资源对其进行资本化的打造,可以向数字好莱坞时期的漫画改编的英雄大片借鉴经验。最后提出遵循市场规律,探究主旋律电影的吸引力模式,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来改述红色奇观,借助互联网实现云销模式,并且指出了年轻观众群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对新千年产业化进程中的主旋律电影的生存状况以及发展策略的探究,希望主旋律电影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真正成为受观众喜爱的主流电影中的一员。

冯诗懿[7]2016年在《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进程:2002-2015》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电影也进入了产业化进程和商业化运作,在缺乏商业电影生产土壤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国电影类型化创作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不断探索,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随着电影产业的健全和成熟而不断发展,在此,笔者梳理了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以来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进程,根据电影产业化的进程和变化将其分为叁个阶段: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作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的探索期,在这一时期,电影产业市场机制刚刚启动,电影主体正处于不断整合之中,武侠动作类商业大片成为该时期颇具票房号召力,也表明国产商业电影创作进入探索时期,而中小成本商业电影类型意识逐步显现,且在中外合拍片尤其中港合拍片的带动下,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创作越发成熟,从2007年至2012年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进入发展期,在该时期,电影政策进一步放宽,电影产业整合力度加大,尤其融资力度加大,无论国有还是民营电影企业,纷纷上市,电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为电影产业链的整合形成打下基础,由此带来更多商业电影创作具备类型意识,国产商业大片在类型创作上更加注重艺术质量,中小成本商业电影不仅类型种类日益丰富,且每一类电影都有成熟的代表性作品出现,中外合拍片在此时合作更加密切,且在文化融合上更加默契,2013年至2015年作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的逐渐成熟期,该阶段有互联网渗入电影产业的每个环节,加大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力度,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电影生产力,IP电影的出现带动了电影类型的拓展,中小成本商业电影类型更加成熟,合拍片也提升了国产类型电影的水准,本文在每个阶段会以该时期电影产业化状况为前提和背景,总结该阶段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态势,从宏观上了解不同制作成本和方式下的商业电影类型化状况,电影类型化程度是电影产业化程度的有力指征,电影产业机制的成熟也会带动类型电影的生产越发成熟。

李宗彦[8]2008年在《论产业化进程中的主旋律电影(2002-2007)》文中提出主旋律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2002—2007年的主旋律电影,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主旋律电影概念;在电影产业化转型面前,主旋律电影采取的应对策略及其作用;作为主旋律电影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战争片和英模片,本文分析了其在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突破。第一章观念论主要探讨了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及转型期核心价值观。本文认为主旋律电影有两重意义:作为政治战略的主旋律电影和作为电影形态的主旋律电影。本文用逻辑学的模糊概念考察主旋律电影的内涵和外延体现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特点。本文对主旋律电影的论述认可“四个一切”的表述,在具体作品上主要以军事战争片和英模片为例,同时兼及以传统道德伦理关照当代日常生活的影片。转型期核心价值观是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文化价值命脉,本文论述了转型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含义,进而分析了儒家文化成为建构转型期核心价值观文化资源的优越性和以儒家文化为价值依托、旨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伦理叙事。第二章产业论主要论述了电影产业化转型和主旋律电影对此采取的应对策略。本文具体分析了电影产业化转型的外因和内因。在转型中,主管部门颁布了大量法规政策,电影产能得到极大释放和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产业化是主旋律电影的生存环境,主旋律电影采取了多项策略来适应产业化转型:在评奖方面,华表奖更加重视影片的经济效益,入选影片更加多样化;在产业主体方面,引导国有和民营企业都加大对主旋律电影的投资;在营销方面,针对个人消费市场,主旋律电影探索出了叁种成功的营销模式。这些策略促进了主旋律电影在产业化转型中的发展。第叁章创作论(一)主要论述了产业化进程中军事战争片的创作状况。近年来,史诗性战争片的思想认识更加客观公正,艺术表达上突破了全知视角,将个人记忆缝合进集体记忆。在价值基调上,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在军事战争片中都得到了表现,爱国主义的“国”不仅指狭义上的新中国,也包括广义上的中华民族;英雄主义则明显突出了战胜自我、关爱他人等现代性价值;人道主义表现在通过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以悲悯之心审视战争。军事战争片的电影语言运用得更加摇曳多姿,整体风格设计、特技制作、剪辑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多项新技术也在军事战争片中得到应用。本文还从类型片角度考察了军事战争片的创作状况。目前史诗性战争片较成熟,战争喜剧片也呈活跃态势。军事战争电视剧在适应观众心理需要和塑造英雄人物方面给军事战争电影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为类型片重要组成部分的明星制也在军事战争片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第四章创作论(二)主要论述了产业化进程中英模片的创作状况。部分英模片创作存在以下问题:思想方面,将国家意志和个人幸福对立、片面强调国家意志;艺术方面,人物形象类同,叙事模式僵化。本文把近年的英模片分为四种并一一进行了分析。政治英模片:要认真对待并设法解决观影过程中观众与英模人物的身份认同问题。民族英模片:采取民族立场,通过塑造民族英雄达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目的。道德英模片:描写了普通群众中践行传统道德精华的英模人物。现代英模片:英模人物敢于向不合理的生存环境与社会秩序抗争或者挑战自我,体现出强烈的个体意识、自我实现等现代性价值。本文以《天狗》为例分析了近年来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情况,并简要论述了主旋律电影、类型电影、现实主义的相互关系。在情感基调方面,苦情开始淡出英模片的主体部分,昂扬乐观等符合时代精神的情感成为后叁类英模片的主要选择。

陈盛璋[9]2006年在《中国电影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影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但是与美国、法国、韩国等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相比,中国的电影产业竞争力还不强,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对我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探讨,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辅助以比较分析方法。本文着重研究电影产业的竞争力问题,较全面系统地阐述有关传电影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并结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可以明显看出当前在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存在着以下危机:产业化的观念和制度并没有真正确立、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国际电影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票房份额严重失衡等。本文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的实践经验来分析我国电影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探讨提升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的现实意义、目标方向和主要途径。

曹锐[10]2011年在《中国电影产业化思考》文中提出本文从中国电影业的现状出发,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揭示了了美国电影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与启示。从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秩序、提升产业规模与产业质量、加强电影人才的建设叁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宝莱坞模式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考[D]. 巩静. 陕西科技大学. 2013

[2]. 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D]. 张步丞. 上海大学. 2016

[3].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考[D]. 李艳. 四川大学. 2006

[4]. 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考[D]. 刘双印. 河北大学. 2004

[5]. 中国电影社会认知的思考与研究[D]. 海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6]. 新千年产业化进程中的主旋律电影的生存状况及发展策略研究[D]. 孙乐乐. 西南大学. 2016

[7]. 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化进程:2002-2015[D]. 冯诗懿. 重庆大学. 2016

[8]. 论产业化进程中的主旋律电影(2002-2007)[D]. 李宗彦.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9]. 中国电影产业竞争力研究[D]. 陈盛璋.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10]. 中国电影产业化思考[J]. 曹锐. 发展. 2011

标签:;  ;  ;  ;  ;  

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