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失败”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霜[1](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杨玥[2](2021)在《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全球经济发展表明,国家的竞争力已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自主创新、知识资源开发等成为经济增长和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动力。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已经从战略层面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创新主体,如何践行宏观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微观企业的主动创新行为是社会创新的关键,而员工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和核心力量,因此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国内很多企业一方面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无不大力地推进组织的创新价值观建设,但实际的效果是创新价值观的推行常会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开始寻求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的措施,开展人力资源创新活动、推崇不同类型的领导、激发员工创新热情、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等,但这些外在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管理者对如何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的策略捉襟见肘。学者们逐渐把关注的视角转向内在动机因素,分析人格、认知、思想等。本研究认为内部动机是激发员工热情并进行创新的最重要原因,内部动机与价值观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学者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常常未考虑价值观的因素,其影响机制和作用过程的文献极其少见。同时,本研究认为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个体所感受到的组织环境并不一致,个人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动机具有显着影响,特别是与个体和组织产生密切联系的组织价值观体系对个体的角色扮演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其中组织创新价值观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探索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找出两者之间关系的“桥梁”,做好“价值观转化成行为”机制的理论研究,不仅仅可以指明创新行为领域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也可以为企业有效地提升和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新的路径,还能为各类组织的价值观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具有非常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确立了“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主题,以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4家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综合分析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研究,构建了“创新价值观-自我决定因素-创新行为”的理论框架,并深入分析工作自主性、人际信任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探讨创新价值观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过程和权变因素。收集了中国部分省份的46家企业51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和MPLUS等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跨层分析,研究成果不仅充实了创新行为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企业规章、激励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管理参考。遵循科学合理的研究范式和流程,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论。第一,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创新价值观作为一个组织层面的变量,能够通过理念、思想和价值观对员工的动机进行影响,进而影响到员工的创新行为。这一结论为管理者在组织内部实施创新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第二,工作自主性、人际信任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价值观和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组织创新价值观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自主性。当员工的自主性需求得到满足时,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内部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创新行为。在一个具有组织创新价值观的团队中,成员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人,积极地将自己的工作与其他人讨论,寻求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成员将倾向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信息,这种人际信任会推动成员之间观点传达、反馈以及获取他人帮助等,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组织创新价值观让员工充分认识到他们是组织价值实现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强,会对自我的创新行为投入更大的精力。该模型的提出为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勾画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员工心理路径,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第三,组织创新氛围正向调节了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工作自主性和人际信任的影响。组织创新氛围越好,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工作自主性和人际信任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大。然而,组织创新氛围对组织创新价值观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并不具有调节效应。同时,组织创新氛围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创新价值观通过工作自主性和人际信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于如何促进员工创新行为提出了以下三条路径:第一,组织要有一套设计合理的创新价值观。企业管理应该注重以组织创新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构建,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更好的增加员工创新行为。第二,增强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升人际信任整体水平。组织要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自己做主,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创造,将有创意的意见进行采纳。工作自主性、同事间的信任和工作的自信心能够实现联动,通过提升员工的心理感知,提升员工的创新行为。第三,要注重组织创新氛围的营造。组织应积极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培养组织创新氛围的措施和行为,避免一个组织提出的价值观停留在口号上。本研究不仅用新的视角构建了“价值观驱动行为”的理论模型,而且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也对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企业管理者提升员工创新行为提供实践帮助。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对有关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关系的文献总结,创建性地提出中国情境下组织创新价值观的概念,构建“创新价值观→员工行为”的驱动模型以及利用问卷调研数据进行检验,提出了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关系模型。本文也为组织价值观影响员工行为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起点,将组织创新价值观作为员工创新行为的一个前因因素,也为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冯超[3](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1)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始终把人才资源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后,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人才问题,关注人才的成长、重视人才的培养、依靠人才发展、优化人才环境,逐步确立形成了理论化、系统化的人才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体系建设及其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既有一般人才观的基本属性,又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和实践的表达系统,更蕴含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以“为什么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为逻辑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为思想基础,以中国古代传统人才观的精华为历史传承,以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理论为有益借鉴,体现出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民族与世界相融合、全局与重点相兼容的鲜明特点;在引导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2)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对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和深刻贯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共党史学、教育学、哲学、人才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着眼从确立向度、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主要特征、战略价值和实践推进等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第一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逻辑基础。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观的继承发展,中国古代传统人才观的精华提炼,国外人才观的有益借鉴等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理论逻辑;从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等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历史逻辑;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迫切渴求、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消除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的必然要求等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现实逻辑。第二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形成与发展。以习近平工作实践为线索,梳理并总结出其人才观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渐进过程,指明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确立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底蕴和扎实的实践基础。第三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基本内容。以“为什么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才”这一逻辑理路,系统梳理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内容构成,揭示这一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第四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主要特征。着重从历史性与时代性、全局性与重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既具有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具有反映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实践品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1)第五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战略价值。着重从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统一的维度,深刻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以及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第六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实践推进。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全面分析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明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需要紧密结合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科学把握这一人才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实践推进的根本原则及其相关对策。
徐心吾[4](2021)在《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文中指出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创新至关重要。在管理学界,有诸多学者尝试以定量研究的方法发掘员工创新行为的前因变量,其中许多研究关注激发员工创新的那些领导行为或风格。但是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领导行为,尽管学界对真实型领导可以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其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具体机制和作用条件研究不足。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下,企业创新发展的任务尤为艰巨,同时更加需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真诚、理智的真实型领导,研究真实型领导究竟可以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本研究深入中国制造业企业实践,探索组织中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边界条件,弥补现有研究对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机制探讨不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讨真实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首先深入典型的几家中国制造业企业,运用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到宝贵的一手的定性资料,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系统的数据编码过程,发现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是通过组织创新氛围、员工道德认同、组织程序公平等中间机制实现的,从而初步探索了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引入整合视角和交互视角,构建了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整合理论模型,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理论文献,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最后,通过小样本和正式研究,分步骤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到领导和下属评分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真实型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等概念的维度和测量方式,并综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线性回归等定量方法,对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真实型领导可以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氛围和员工道德认同分别从组织和员工个人层面对这一关系起到中介作用,其中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更强。(2)真实型领导的四个子维度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和中介效应存在差异:真实型领导的四个子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显着的向影响,其中自我意识的影响最强,关系透明度的影响最弱;另外,组织创新氛围和道德认同在自我意识、内化道德观、平衡信息处理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关系透明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直接效应不显着,组织创新氛围和道德认同在关系透明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四个子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员工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强于组织创新氛围。(3)程序公平对真实型领导与道德认同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当组织内存在较高水平的程序公平时,真实型领导行为才会促进员工道德认同的产生。进一步,真实型领导、程序公平、员工道德认同和组织创新行为之间可能存在被调节的中介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并且验证了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整合模型,不仅弥补了已有研究对于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机制探讨不足的问题,还对实际中应该如何提高真实型领导水平、如何积极设置组织因素促进真实型领导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思路,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张倩[5](2021)在《列宁群众观及其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列宁群众观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导。列宁始终强调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苏维埃政权得以建立的关键所在。同时,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开展也要依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列宁认为执政党应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为人民服务也成为列宁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准则。列宁群众观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国内外各种挑战和考验,党员干部更应该保持思想上的清醒,立场上的坚定。对列宁群众观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牢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关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基于对列宁群众观的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为列宁群众观的形成,主要探讨了列宁群众观形成的背景及理论来源。第二章为列宁群众观的科学内涵。主要从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党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以及强化人民群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三个层面论述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人民群众的重视,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第三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内容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三个方面。第四章对列宁群众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分别论述了继承和发展的具体内容,并对继承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
逯东,余渡,黄丹,杨仁眉[6](2020)在《内部培养与外部空降:谁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团队人员的个人履历数据,将其划分为外部空降和内部培养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反映企业管理人才选拔观差异的变量,考察不同的管理人才选拔观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从外部空降管理人才,重视从内部培养来选拔管理人才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一方面,重视从内部培养来选拔管理人才的企业能够建立更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即不仅提高了高管薪酬与创新业绩之间的敏感性,还降低了短期业绩下降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从而激励管理团队努力创新;另一方面,重视内部培养选拔管理人才能够更好地通过激励高管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创新。本文首次全面深入探讨了企业的管理人才选拔观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丰富和拓展了有关企业创新影响因素领域的理论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要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是重视内部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培养,该结论对于当前中国推行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整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郗玉娟[7](2020)在《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宏观环境变化程度不断升级、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在稳态环境中形成的静态平衡不断被打破,原有竞争优势已不能应对日趋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企业迫切需要重构适合不同市场环境的能力体系,增强其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传统的资源基础观不足以解释企业如何在诸多变化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鉴于此,学者们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来表示企业感知变化、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资源以提高营运效率的能力,解释在新生劣势和高度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Teece et al.,1997)。知识管理理论指出,知识创造为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成为解决企业动态能力问题的新逻辑起点。然而,已有研究仅强调知识对于动态能力的重要性,随着知识的异构性和模糊性愈加明显,企业对新知识的饥渴需求与组织行为的矛盾凸显,新知识如何转化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任重道远。学者Eisenhardt&Martin(2000)曾根据惯例基础观(Routine-based view)指出动态能力是一系列组织惯例的集合,惯例成为解释知识向动态能力转化的重要元素。由于环境变化的瞬时性和复杂性,组织惯例也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做出改变以减少组织行为发展停滞与环境变化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故而组织惯例更新应运而生,成为影响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新节点。在组织惯例不断更新的基础上,企业新创造的知识逐渐转化为应对变化的动态能力。因而,探究组织惯例更新对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关系的影响极富价值。近年来,关于知识创造的研究在学术界异军突起,学者们对其也愈发重视。组织文化、领导者行为和能力、企业导向、组织学习等属于组织内部元素的因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研究较多,而从组织外部资源视角剖析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的研究匮乏。知识创造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既受企业原有知识存量的影响,又借鉴外部资源的推动,成功的知识创造需要打破传统的内部资源重组固化模式,及时利用组织外部资源创造新知识。然而,获取知识创造所需的外部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仅凭自身的力量,企业很难在突变的环境下有效从外部获取有价值的知识。社会资本的存在消除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模糊性,可以提供适合企业实施知识创造的条件和资源。个体或组织等行为主体利用社会关系而具备的资源即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拓宽知识基础、实现知识突破十分关键(Inkpen&Tsang,2016)。同时,当前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升级体制提供了适合本文相关研究的一片沃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甚至不同组织之间对各种社会关系十分重视。对于组织来说,社会关系体现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结之下,在某种程度上是组织实现正常运转的保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当前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剧烈的情境下,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理论、惯例基础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旨在解决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促进企业创造新知识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构建与知识创造相关的前因和后果理论模型,探究社会资本、知识创造、惯例更新、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围绕两条主线: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以及知识创造—动态能力,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是否具有关联且对知识创造的作用路径是否存在差异;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中介作用;知识创造影响动态能力的边界条件(组织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针对上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了375份有效问卷,综合运用SPSS22.0、AMOS21.0、LISERL8.70以及PROCESS3.2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为:(1)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之间相互关联,且对知识创造的作用路径各异,存在结构性效应。即结构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关系型社会资本;同时,结构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分别积极影响知识创造,但认知型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不存在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可以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的链式中介变量。(2)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而且知识创造中介作用的实现以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为前提。即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也可以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变量。(3)知识创造对动态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组织惯例更新正向调节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结论将完善并丰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第一,本研究对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及其对知识创造的结构性影响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已有研究认为结构型、认知型、关系型社会资本之间互不影响,且三者分别与知识管理过程的直接关系研究较多,如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Filieri&Alguezaui,2014)、认知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吸收(García-Villaverde et al.,2018)、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张生太和刘露露,2018)等,忽视了三者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未能全面揭示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导致无法深入分析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结构性影响。本文根据社会资本理论,聚焦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研究,重点关注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它们对知识创造的不同作用路径,完善了与社会资本内部结构相关的研究。第二,本研究把知识创造作为连接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的关键变量,聚焦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明确了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已有研究强调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直接影响(Blyler&Coff,2003;Zheng et al.,2011;刘力钢等,2017;Lee et al.,2018),忽视了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桥梁作用。本文从资源—行为—能力视角,全面检验了知识创造在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不仅拓展了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研究,而且为知识创造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第三,本研究引入惯例更新的概念,将其作为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调节变量,完善了动态能力边界条件研究。已有研究较多聚焦知识属性、知识管理过程与动态能力的关系分析(Bitencourt et al.,2020;卢启程等,2018),对于知识如何转化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不足,忽视了惯例的隐性作用。本文从惯例视角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理论,将惯例更新作为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关键调节变量,明确了知识创造如何影响动态能力的边界条件,丰富了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
黄冰冰[8](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及其对新时代青年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本质、青年发展特点、青年价值、青年教育目标、青年教育内容、青年发展途径等的科学观点。它对认识青年发展规律、做好新时代青年发展工作、发挥青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形成、发展、基本内容、基本特征、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消极影响、青年自身发展的社会困境、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萌芽、完善、总结三个阶段。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青年个性论、青年成长论、青年教育论、青年道德论和青年情感论。它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阶级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其次,本文结合新时代背景和青年发展的现实,阐述了新时代青年发展的鲜明特征、发展困境及其现实成因。它的鲜明特征主要包括新面貌、新使命和新观念。它的发展困境主要包括青年自身历史定位的模糊化、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青年实践能力的薄弱化和青年自我发展问题的差异化。它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社会环境风险的威胁、青年教育发展的不全面和网络虚拟扩张对青年的负面影响。最后,本文回应现实,运用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指导新时代青年发展工作,从而揭示寻找到新时代解决青年发展困境的路径。它的路径主要包括促进社会经济平衡充分健康发展、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降低社会环境风险、促进青年教育全面发展和加强网络建设和监管。
高欢欢[9](2020)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断向人们敲响警钟,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生态运动也迅速兴起并不断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思想和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才能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做出解释和回答,并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生态观和价值观。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他们就已经预见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扩张性将会带来的生态危机,并对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论述,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人类自身对这一问题的反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理论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研究热点。因此,笔者将学术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实践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这个研究思路,将本文内容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问题的来源和研究思路,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检审与回顾,说明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甄别研究难点并找出应对之策,同时对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首先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身关系的论述,然后回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生态自然观、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论和布哈林平衡论的生态文明思想,最后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及习近平等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内容呈现出来。第二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性奠基,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正义论原则和文化学基础。第三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性指引,论述从政治经济学到生态政治学的理论转变,从工人运动到生态运动的实践转变,以及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的价值转变。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角度对西方工业化进行现实性批判,指出不同类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厉批判增长主义、消费主义和浪费主义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第五章论述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及发展道路的创新,从执政方针调整、国家政策实施、环保立法保障这三个方面梳理并归纳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化推进过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后,结合当代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思考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期有所收获。
刘成喆[10](2020)在《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同与历史性尊崇,并指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党的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运。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总结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启示,是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进程分置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百年来的变迁历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认识等维度分析和阐释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的表现及其深层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了客观的评述,阐明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意义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除引言外,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为起始点,以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阶段节点。选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作为阶段节点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抗战开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从而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后经历了惨痛的大革命失败和艰难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两个时期虽然略有差异,但并未出现大幅度变化,因此将1921-1937年作为第一个考察阶段是比较科学的。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起始于1937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深入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抗日战争的新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重要历史节点。第三章,对建国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起点,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为节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变迁过程,也正是这一曲折过程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为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重新步入科学、理性的轨道,并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为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五章,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起点,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新时代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观予以深入解析,阐明其科学性、先进性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六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本章所总结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秉持“去粗取精”方针、坚持文化自信和与时俱进等经验启示,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理性、客观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不同“失败”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失败”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认知理论 |
二、自我决定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员工创新行为 |
二、组织创新价值观 |
三、工作自主性 |
四、人际信任 |
五、创新自我效能感 |
六、组织创新氛围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理论预设 |
第二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探索性研究的意义 |
二、案例选择 |
三、数据来源和收集 |
四、探索性案例研究的企业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主要发现 |
一、组织创新价值观特征 |
二、员工创新行为特征 |
三、工作自主性特征 |
四、人际信任特征 |
五、创新自我效能感特征 |
六、组织创新氛围特征 |
第四节 探索性案例的研究结论与初始命题 |
一、组织创新价值观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二、组织创新价值观、工作自主性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三、组织创新价值观、人际信任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四、组织创新价值观、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五、组织创新氛围的影响作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一、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二、工作自主性的中介作用 |
三、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 |
四、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五、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效应 |
六、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一、调研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研方法 |
第二节 变量测量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中介变量 |
四、调节变量 |
五、控制变量 |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预试样本 |
一、数据收集情况 |
二、数据控制 |
三、一致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企业特征分布情况 |
二、员工个体特征分布情况 |
第二节 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三节 假设检验 |
一、直接影响效应检验 |
二、工作自主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三、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检验 |
四、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
五、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效应检验 |
六、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启示 |
一、理论贡献 |
二、实践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证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3)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逻辑基础 |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理论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观的继承发展 |
(二)中国古代传统人才观的精华提炼 |
(三)国外人才观念的有益借鉴 |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初步形成 |
(二)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持续深化 |
(三)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丰富发展 |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现实逻辑 |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必然要求 |
(二)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
(三)完善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客观要求 |
第二章 习近平人才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萌芽期 |
(一)7 年知青岁月的成长体验 |
(二)生活学习的独立探索 |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发展期 |
(一)正定工作期间的初步实践 |
(二)福建任职期间的推进发展 |
(三)浙江上海主政期间的积极拓展 |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成熟期 |
(一)中央执政后对“为谁培养人才”的进一步明确 |
(二)中央执政后对“培养什么样人才”观念的科学发展 |
(三)中央执政后对“怎样培养人才”的全新阐释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基本内容 |
一、深刻诠释人才培养的目的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
二、科学界定新时代人才标准的全新语境 |
(一)以德为先的全新阐释 |
(二)德才兼备的全新阐释 |
(三)实践检验人才的全新阐释 |
三、不断完善人才选用体系 |
(一)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培养目标 |
(二)坚持“人人尽展其才”的选用目标 |
四、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 |
(一)巩固党执政的先进基础 |
(二)壮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力量 |
(三)肩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情怀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主要特征 |
一、在历史与时代的贯通中把握人才建设的基本趋向 |
(一)善于总结人才观的历史经验 |
(二)科学把握人才观的时代要求 |
(三)坚持历史与时代的深度融合 |
二、在全局与重点的统一中把握人才建设的推进主线 |
(一)以统筹思维推进人才建设 |
(二)着力培养关键人才队伍 |
(三)在整体推进中突出问题导向 |
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把握人才建设的创新动力 |
(一)推动人才理论创新发展 |
(二)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三)积极促进理论与实践生动结合 |
四、在民族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人才建设的总体格局 |
(一)彰显人才观的民族性特点 |
(二)拓展人才观的世界性视域 |
(三)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协同发展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战略价值 |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理论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的最新成果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为科学认识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提供了根本遵循 |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实践价值 |
(一)为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明确了基本要求 |
(二)为增强中国核心竞争力指明了发展方向 |
(三)为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 |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世界意义 |
(一)为促进世界人才理论的科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二)为发展中国家破解人才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经验” |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力量” |
第六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实践推进 |
一、科学把握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现状 |
(一)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取得的主要成就 |
(二)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三)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困境的主要成因 |
二、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 |
(一)明确党管人才原则的科学要义 |
(二)完善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
(一)准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内涵 |
(二)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
四、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
(一)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
(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
五、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一)改革完善人才体制机制 |
(二)加强急需紧缺型人才和海外人才资源建设 |
(三)构建新时代人才建设法律体系 |
六、营造良好的人才社会环境 |
(一)重视改善人才社会环境的价值意蕴 |
(二)贯彻落实人才社会环境的全新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结构安排 |
2 真实型领导、员工创新行为相关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索 |
2.2 员工创新行为文献综述 |
2.3 真实型领导文献综述 |
2.4 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探索性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数据收集 |
3.4 范畴的提炼和模型构建 |
3.5 研究发现 |
3.6 本章小结 |
4 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研究模型 |
4.2 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 |
4.3 组织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 |
4.4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
4.5 程序公平的调节作用 |
4.6 本章总结 |
5 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 |
5.1 小样本调查 |
5.2 正式研究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探索性研究的样本信息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正式研究调研问卷A(领导评价) |
正式研究调研问卷B(员工评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列宁群众观及其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列宁群众观的形成 |
一、列宁群众观的形成背景 |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
(二)西方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 |
(三)俄国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
二、列宁群众观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 |
(二)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
第二章 列宁群众观的科学内涵 |
一、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力量源泉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实力量 |
(三)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坚实的阶级基础 |
二、党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
(一)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
(二)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 |
(三)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心声 |
三、引导群众参与国家管理 |
(一)以共产主义教育引导群众 |
(二)从工农群众中选拔培养人才 |
(三)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监督工作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一)发展为了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
(二)发展依靠人民:社会主义建设依靠群众力量 |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
(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主体地位 |
(二)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
(一)保持中国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
(二)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
第四章 列宁群众观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
一、列宁群众观在新时代的继承 |
(一)共同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二)共同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三)共同的价值取向: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
二、列宁群众观在新时代的发展 |
(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培育人民群众主体意识 |
(二)建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 |
(三)党员干部要勇于自我革命,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 |
(四)创新群众监督机制 |
(五)依靠法治建设维护人民权益 |
(六)以共享发展理念保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
三、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列宁群众的现实启示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二)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
(三)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内部培养与外部空降:谁更能促进企业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说 |
1. 文献综述 |
2. 研究假说 |
三、研究设计 |
1. 内部培养高管人才的变量设计 |
2. 主要变量定义 |
3. 实证模型 |
四、实证分析 |
1. 样本和描述性统计 |
2. 回归结果 |
3. 进一步分析 |
4. 路径机制分析 |
5. 稳健性分析 |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
(7)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社会资本理论 |
2.1.2 知识管理理论 |
2.1.3 惯例基础理论 |
2.1.4 动态能力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2 知识创造的相关研究 |
2.2.3 惯例更新的相关研究 |
2.2.4 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模型构建 |
3.1 变量界定 |
3.1.1 社会资本概念界定 |
3.1.2 知识创造概念界定 |
3.1.3 惯例更新概念界定 |
3.1.4 动态能力概念界定 |
3.2 概念模型提出 |
3.2.1 变量间作用机理 |
3.2.2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
4.1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 |
4.1.1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 |
4.1.2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 |
4.1.3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 |
4.2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 |
4.2.1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
4.2.2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
4.2.3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
4.2.4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
4.3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 |
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
1.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链式中介作用 |
2. 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知识创造的链式中介作用 |
4.5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样本选取 |
5.1.3 数据收集 |
5.2 变量测量 |
5.2.1 社会资本的测量 |
5.2.2 知识创造的测量 |
5.2.3 惯例更新的测量 |
5.2.4 动态能力的测量 |
5.2.5 控制变量的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6.3 无反应偏差分析 |
6.4 信效度分析 |
6.4.1 信度分析 |
6.4.2 效度分析 |
6.5 假设检验 |
6.5.1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6.5.2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检验 |
6.5.3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检验 |
6.5.4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检验 |
6.5.5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检验 |
6.5.6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检验 |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1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讨论 |
6.6.2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讨论 |
6.6.3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讨论 |
6.6.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讨论 |
6.6.5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及其对新时代青年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一)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形成背景的研究 |
(二) 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
(三) 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基本内容的研究 |
(四) 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基本特点的研究 |
(五) 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意义的研究 |
(六) 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对青年工作的启示的研究 |
二、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一) 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研究 |
(二) 有关青年观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消极影响 |
二、 青年自身发展的社会困境 |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发展 |
一、 在与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中萌芽 |
二、 在关怀青年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
三、 在自身实践过程中总结阐发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
一、 青年个性论 |
(一) 青年个性方面具有的共性特征 |
(二) 无产阶级青年个性方面具有的特征 |
二、 青年成长论 |
三、 青年教育论 |
(一) 教育对青年发展具有指向作用 |
(二) 青年教育内容和方法应该是全面的 |
四、 青年道德论 |
(一) 道德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制度 |
(二) 青年应加强道德修养 |
五、 青年情感论 |
(一) 关于青年爱情的认识 |
(二) 关于青年婚姻的认识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基本特征 |
一、 显着的阶级性 |
二、 鲜明的科学性 |
三、 深刻的实践性 |
四、 独特的创新性 |
第四章 新时代青年发展的鲜明特征、发展困境及现实成因 |
第一节 新时代青年发展的鲜明特征 |
一、 务实、开放、新潮的新面貌 |
二、 伟大、特色、崭新的新使命 |
三、 主体、民主、先进的新观念 |
第二节 新时代青年发展面临的发展困境 |
一、 青年自身历史定位的模糊化 |
二、 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 |
三、 青年实践能力的薄弱化 |
四、 青年自我发展问题的差异化 |
第三节 新时代青年发展困境的现实成因 |
一、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
二、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 |
三、 社会环境风险的威胁 |
四、 青年教育发展的不全面 |
五、 网络虚拟扩张对青年的负面影响 |
第五章 解决新时代青年发展困境的路径 |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
一、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青年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
二、 构建青年发展机制打造青年发展生态系统 |
三、 加大青年社会救助完善青年社会保障系统 |
第二节 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坚定青年共产主义信仰明确青年自身历史定位 |
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化解青年思想边缘化问题 |
三、 营造公平公正的文化环境助力青年的思想解放 |
第三节 降低社会环境风险 |
一、 建立以青年为重心的社会治理结构妥善解决风险问题 |
二、 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降低青年社会环境风险 |
三、 加强青年社会实践培养青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
第四节 促进青年教育全面发展 |
一、 建立全程、全面化的教育机制促进青年教育全面发展 |
二、 发挥多元主体参与力量助力青年教育发展 |
三、 促进青年身心和谐塑造青年和谐人格 |
第五节 加强网络建设和监管 |
一、 进行网络多维治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
二、 推进青年网络阵地建设正确引导青年适应网络 |
三、 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高青年网络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一、 个人简历: |
二、 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9)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回顾与检审:学界研究状况 |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 |
2.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
3.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
(二)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提出 |
1.现实的紧迫性 |
2.理论的滞后性 |
(三)批判与建构:分析框架与研究构想 |
1.分析框架 |
2.研究构想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五)难点与对策:研究难点与应对之策 |
1.研究难点 |
2.应对之策 |
(六)核心概念界定: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 |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生态文明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与发展 |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2.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3.人与自身的辩证关系 |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1.列宁生态文明思想 |
2.普列汉诺夫生态文明思想 |
3.布哈林生态文明思想 |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1.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
2.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 |
3.江泽民生态文明思想 |
4.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小结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性奠基 |
(一)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 |
1.自然之于人类的价值 |
2.人类之于自然的价值 |
3.剩余价值对生态价值的浪费 |
(二)生态正义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正义论原则 |
1.维护生态系统整体性 |
2.实现自然解放 |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实现共产主义 |
(三)生态启蒙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学基础 |
1.哲学基础 |
2.人类学基础 |
3.政治经济学基础 |
小结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性指引 |
(一)从政治经济学到生态政治学 |
1.关注重点的转移 |
2.基础理论的回归 |
3.价值理论的革新 |
(二)从工人运动到生态运动 |
1.工人运动的减少 |
2.生态运动的增加 |
3.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的对比 |
(三)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 |
1.国家治理理论 |
2.科学技术评判 |
3.人类实践行为 |
小结 |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西方工业化的现实性批判 |
(一)大量生产——增长主义省思 |
1.经济扩张式大量生产 |
2.市场失灵式大量生产 |
3.资源抢占式大量生产 |
(二)大量消费——消费主义省思 |
1.享乐式大量消费 |
2.从众式大量消费 |
3.便捷式大量消费 |
(三)大量抛弃——浪费主义省思 |
1.农业中的大量抛弃 |
2.工业中的大量抛弃 |
3.第三产业中的大量抛弃 |
4.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抛弃 |
小结 |
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及实践创新 |
(一)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
1.政治制度保障 |
2.经济制度保障 |
3.文化建设保障 |
4.社会建设保障 |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的创新 |
1.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 |
2.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
3.“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
4.“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演进 |
1.中国共产党执政方针的调整 |
2.国家环境治理政策的全面实施 |
3.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逐步完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以专着形式所进行的相关研究 |
2. 以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形式进行的相关研究 |
3. 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为线索的专题研究 |
4. 相关纵向历史研究 |
5.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研究 |
2. 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研究 |
3. 对中华文化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 |
三、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早期认识(1921-1937) |
一、 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的批判 |
(一) 对传统文化持激烈批判的态度 |
1. 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
2. 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
3. 瞿秋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
(二) 文化政策对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的摒弃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初步认识 |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原因分析 |
(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
(二)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
(三) 国内复杂斗争形势的影响 |
(四) 传统文化自身的保守性不适合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评价 |
(一)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进步性 |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局限性 |
(三)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历史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与运用(1937-1949) |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一) 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 |
(二) 对传统文化政策上的转变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认识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 土地革命经验的总结 |
(二) 抗战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
(三) 国共两党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需要 |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先进性 |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波折(1949-1978) |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徘徊 |
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 |
3. 文化大革命时期 |
4. 拨乱反正时期 |
(二) 传统文化政策效果的反复 |
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收效显着 |
2. 文革期间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的严重波折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波折 |
二、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波折的原因分析 |
(一) 对国内外形势评估不当 |
(二) 早期反传统思想的影响 |
(三) 对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积极作用 |
(二)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发掘(1978-2012) |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正视和明确化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
(二) 对传统文化在政策上的重视与扶持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发展 |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分析 |
(一)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需要 |
(二) 文化政策重新调整的需要 |
(三)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需要 |
(四) 应对改革开放后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需要 |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发展 |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科学传承与创新(2012-至今) |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
(一)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肯定与时代性推崇 |
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地位的高度评价 |
2.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冲击作用的高度评价 |
3. 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
(二) 政策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到治国理政高度 |
1. “中国梦”执政理念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
2.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深化 |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创新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 实现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 |
(二) 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需要 |
(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
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重大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 秉持“去粗取精”方针理性认识和运用传统文化 |
三、 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之间的界限 |
四、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
五、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
六、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不同“失败”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2]组织创新价值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玥.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研究[D]. 冯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D]. 徐心吾. 武汉大学, 2021(02)
- [5]列宁群众观及其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D]. 张倩.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内部培养与外部空降:谁更能促进企业创新[J]. 逯东,余渡,黄丹,杨仁眉. 中国工业经济, 2020(10)
- [7]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D]. 郗玉娟. 吉林大学, 2020(01)
- [8]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及其对新时代青年发展的启示[D]. 黄冰冰. 华侨大学, 2020(02)
- [9]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高欢欢.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D]. 刘成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