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传播论文_李淑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行病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猪瘟,流行病,非洲,流行病学,泄殖腔,多粘菌素,等比数列。

流行病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李淑英[1](2019)在《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及传播扩散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洲猪瘟是一种感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野猪与家猪引发急热性传染病,发病与死亡率极高,一旦暴发会带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沈阳首次确诊后4个月内,全国发生50余起疫情病例,严重冲击了中国养猪业。该病临床表现与猪瘟相似,且暂无有效治疗措施,发生只能扑杀,间接经济损失难以预测。因此,研究该病的流行病学与扩散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邹丽容[2](2019)在《2013-2017年广州人群中偏肺病毒的流行病学、演变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人类偏肺病毒(hMPV)于2001年首次被发现,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病毒性呼吸道病原体。关于病毒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的进化和传播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扩增了2013-2017年hMPV的32个G基因和51个F基因序列。结合公开的h MPV G基因(952)和F基因(767)序列进行时间和空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990年、1990-2005年和2006-2017年hMPV在全球的分布和传播模式不同。2017年广州地区h MP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11%),主要是由h MPV B1系引起。广州地区的h MPV株与日本的hMPV株亲缘关系密切,表明这些地区间h MPV的传播较为频繁。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了解h MPV的演变、传播和空间分布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亚洲是2005年后hMPV传播和新变异出现的新中心。在亚洲国家开展hMPV分子监测对了解hMPV的全球循环和未来疫苗设计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新发与再发传染病研究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24)

潘蕴蛟,陈亮,连巧龄,张明雅[3](2019)在《福建省2011—2017年HIV/AIDS异性传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福建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异性传播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1—2017年当年新报告异性传播的HIV/AIDS数据。结果福建省2011—2017年累计报告异性传播HIV/AIDS 8 273例,年均增长率19.6%,环比呈下降趋势;性别比3.3∶1;≥50岁组占比呈上升趋势,而20~39岁各年龄组占比呈下降趋势;男性病例接触史以"商业性性行为"为主(68.6%),而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为主(50.5%,χ~2 =1 200.19,P<0.01),不同特征病例的接触史构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应加大暗娼人群的打击与干预,加强中老年人群AIDS知识普及,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制定精准的干预措施,以减缓HIV经异性传播。(本文来源于《海峡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贾晓炯[4](2019)在《携带NDM-1基因阴沟肠杆菌的耐药传播机制及流行病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Carbapenem)的广泛使用,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流行和播散已呈现全球化趋势。与美国、欧洲和南亚的CRE种属分布(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不同的是,本地区2011-2015年CRE临床分离株以阴沟肠杆菌为主。加之,阴沟肠杆菌具有强大而复杂的遗传成分,使其能够在不同的代谢环境中定殖和生存,因此其治疗和预防比其他院内致病菌更加困难。相关报道已证实,产碳青霉烯酶(Carbapenemase)是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CR-ECL)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以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最受人们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携带NDM基因的细菌能够表现出超强的耐药性,能够降解几乎全部的β内酰胺酶抗生素。此外,该类基因大多位于质粒或可移动元件上,能够在不同的细菌种属之间相互播散。目前全球关于NDM-1的研究多集中于大肠埃希菌(CREO)和肺炎克雷伯菌(CRKP),阴沟肠杆菌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目前携带NDM-1阴沟肠杆菌的流行情况、水平传播机制及感染危险因素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1.了解本地区2012-2016年CR-ECL临床分离株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机制;2.分析携带NDM-1基因的CR-ECL临床分离株的水平传播机制;3.研究阴沟肠杆菌NDM-1和IMP-8的基因周围环境;4.分析NDM-1阳性阴沟肠杆菌的克隆相关性,并在中国首次报道携带NDM-1基因的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爆发;5.评估感染阴沟肠杆菌NDM-1基因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转归情况。方法:1.收集本地区四年间经VITEK2 Compact鉴定的阴沟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确定CR-ECL实验菌株;2.采用PCR扩增耐药基因、膜孔蛋白基因以及外排泵抑制实验对CR-ECL菌株进行耐药机制分析;3.运用E-test纸片法验证NDM-1阳性菌株的金属酶表型;4.通过质粒接合和转化实验初步判断NDM-1基因的位置并评估该基因的转移能力;5.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估携带NDM-1基因的转化子和接合子的耐药性,PCR扩增转化子和接合子的耐药基因;6.采用复制子分型技术对NDM-1菌株进行质粒分型。7.采用PCR mapping的方法对NDM-1和IMP-8的基因周围环境进行测序分析和比对注释。8.运用DiversiLab分析本地区NDM-1菌株是否存在爆发流行,并用多序列位点分型(MLST)分析菌株ST型别。9.对20株NDM-1阳性CR-ECL携带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NDM-1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1.本地区2012-2016年共收集到138例CR-ECL临床分离株,所有菌株对厄他培南(Ertapenem,ETP)均耐药,对亚胺培南(Imipenem,IMP)和美罗培南(Meropenem,MEM)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中20株阴沟肠杆菌携带有NDM-1基因。2.20例NDM-1阳性菌株的金属酶表型结果均为阳性,并且所有携带NDM-1基因均定位于质粒上。3.NDM-1基因均能成功进入转化子和接合子,但药敏结果与原始供体菌存在较大差异,未能完全表达其耐药表型。4.质粒分型结果发现,多数NDM-1质粒为IncFⅡA型。5.我们发现一株同时表达NDM-1和IMP-8基因的CE-ECL分离株,该菌表现出超强的耐药性,仅对替加环素(Tigecycline,TIG)和多粘菌素(Colistin,COL)敏感。耐药基因方面,PCR检测证实该菌中bla_(NDM-1)、bla_(CTX-M-9)、aac(6’)-Ib-cr,aac(6’)-Ib均能通过接合和转化实验进行质粒水平转移,而bla_(IMP-8)、bla_(TEM)、qnrS仅能通过转化实验获得。6.基因环境分析显示,所有携带NDM基因的质粒均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即bla_(NDM-1)-ble_(MBL)-trpF-tat,经比对发现,该序列不仅与中国分离的不动杆菌序列相似,而且与澳大利亚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NDM质粒非常相似。我们推测该序列可能是导致NDM基因在不同菌种和不同地区间迅速传播的主要基因结构之一。此外,转座子元件IS26、intI1和tniC在促进IMP-8的转移和传播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7.多序列位点分型(MLST)显示,ST88是本地区NDM-1菌株最常见的克隆型别(6/20,30.0%),其次是ST93(5/20,25.0%),ST78(2/20,10.0%)等。8.DiversiLab结果显示,20株产NDM-1阴沟肠杆菌可以划分为15个不同组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四例NDM-1菌株来自我院呼吸内科,均为同一克隆型别ST88,呈现爆发流行现象并导致其中两人死亡。9.危险因素结果显示,转院病人和碳青霉烯先前使用是产NDM-1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该类病人临床转归整体较差。结论:1.携带NDM-1基因的阴沟肠杆菌表现出超强的泛耐药性,并且基因背景极为复杂,通常合并多种耐药基因,耐药功能相互迭加,导致细菌耐药程度更高。2.CR-ECL携带的NDM-1基因均定位于质粒上,IncFⅡA是本地区最常见的质粒型别。3.携带NDM基因的质粒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即bla_(NDM-1)-ble_(MBL)-trpF-tat,该序列可能是导致NDM基因在不同菌种和不同地区间迅速传播的原因之一;转座子元件IS26、intI1和tniC也可以促进IMP-8的快速移动和传播。4.转院病人和碳青霉烯先前使用是阴沟肠杆菌携带NDM-1基因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祝瑶[5](2019)在《动物源大肠杆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流行病学及传播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菌药物是人类和动物对抗细菌感染最重要的武器,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最大的威胁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迟缓,而细菌的耐药性却不断出现。多粘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于可转移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发现,使得多粘菌素耐药性问题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目前,虽然有我国部分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mcr-1耐药基因流行情况的研究报道,但对mcr-1在我国的流行特征和传播机制仍缺乏了解。本研究拟在调查我国东北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中mcr-1流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mcr-1基因在动物源大肠杆菌中的传播机制。本研究分析了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从东北叁省分离的猪源、鸡源和奶牛源大肠杆菌mcr-1的携带和流行情况,结果发现鸡源和猪源大肠杆菌的mcr-1携带率明显高于奶牛源大肠杆菌的携带率,并显示绝大多数mcr-1阳性分离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特别是对四环素、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多重耐药性十分严峻。利用两种分子分型方法探讨了mcr-1阳性分离菌的分子流行特点,结果显示mcr-1阳性分离菌的PFGE谱型和MLST序列型具有显着的多样性,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分析了mcr-1在分离菌中的定位情况、接合转移能力、接合转移频率以及质粒稳定性,结果显示,mcr-1基因在质粒和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但主要定位于大小不等的质粒上,质粒大小在~30kb至~430kb之间,质粒分型结果发现五种不同类型的mcr-1阳性质粒,其中以IncX4型、IncI2型和IncHI2型叁种质粒为主,接合转移频率范围在1.4×10~(-6)-8.8×10~(-2)之间,稳定性试验表明五种不同类型的质粒均能稳定存在于受体菌中。通过对分离菌基因组草图和代表性质粒全序列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本研究五种代表性质粒与国内报道的相应类型质粒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这些质粒已在我国多个地区流行。同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首次发现了携带mcr-1的毒力—耐药杂合质粒,推测其可能是由IncHI2型耐药质粒与IncF型毒力质粒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融合而成。此外,对mcr-1基因环境研究发现,Tn6330转座子是介导mcr-1基因在不同类型质粒间以及染色体上传播的主要方式。对分离株中mcr-1基因序列对比发现两个新的mcr-1突变体,功能研究显示突变没有改变MCR-1蛋白的催化活性,表明突变的两个位点不是决定其功能的关键氨基酸残基。本研究为揭示mcr-1在动物源大肠杆菌中的传播机制,为多粘菌素耐药菌及耐药基因转移扩散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汪金生,龚磊,李贤相,高伟林,宋丹丹[6](2019)在《安庆市13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播媒介蜱虫监测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安庆市13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媒介蜱虫监测结果,为制定该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37例SFTS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布旗法捕获游离蜱,查体法捕捉宿主动物体表寄生蜱。结果 2011—2016年间对安庆市137例SFT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死亡病例8例,实验室检测阳性率38.57%;病例首发症状发热99.26%,体温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M(IQR)为39(38.8,39.5)℃;大部分病例有乏力(84.33%)、全身酸痛(62.41%)及畏寒(60.94%)等非特异性症状,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发生率在20%~50%之间,5%~25%的病例有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及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发病至就诊M1天,发病至住院M5天,70.63%的病例首次就诊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平均就诊2.48次以上;74.36%的病例外周血白细胞减少,94.92%的病例血小板降低。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或丘陵(88.32%),39.13%的女性病例2周内有采茶史,发病前2周有蜱虫叮咬史的占13.14%;2017年媒介蜱虫监测安庆地区游离蜱密度29.60只/h·布旗;宿主动物羊群染蜱率为76.92%,寄生蜱密度为3.53只/宿主,蜱种鉴定长角血蜱占98.39%。结论安庆市SFTS病例分布广泛,该地区游离蜱寄生蜱密度较高,长角血蜱为优势蜱种,采茶等野外作业是高危因素。(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04期)

顾霍铮,王远萍,叶楚楚,刘丹,徐红梅[7](2018)在《一例由隐性感染者传播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2017年4月PD区一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发现感染来源,明确传播关系。方法对一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病过程、流行病学接触史及家居卫生环境等影响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病前7 d,该重症病例无可疑外出史,但与同村一儿童有密切接触,该儿童就读班级因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而停课,其本人未出现症状,对重症病例、该可疑接触者及其班级首发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EV71阳性。测序分析发现该3例样品均属于EV71 C4a分支,重症病例与其可疑接触者序列完全一致,可疑接触者与其班级首发病例高度同源。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病例排毒时间长,隐性感染比例高,应重视隐性感染者在疾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集体机构采取关班等措施后,病例/隐性感染者在停课期间可能存在向社区传播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刘维,盛利[8](2018)在《我学者以猪流感为例提出流行病传播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成都11月22日电 (刘维 记者盛利)记者22日从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数据研究中心博士刘权辉联合美国东北大学,以猪流感传播为例提出,流行病传播要受亲友、社区及更广范因素的影响,并据此建立了一套新的流行病传播计算机模型,以实现更准确追踪、预测流行(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11-23)

庞笑语,王建昌,王金凤,于芳,刘聚祥[9](2018)在《禽腺病毒4型垂直传播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禽腺病毒4型(FAdV-4)可引发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1])。该病主要发生于20~30日龄的肉鸡,死亡率达20%~30%,20~70日龄以及200~300日龄的蛋鸡也有发生,但死亡率低于肉鸡,同时临床也有3~7日龄肉鸡与蛋鸡发病的报道。为了证实禽腺病毒4型是否通过种鸡垂直传播。本研究采集了种鸡泄殖腔棉拭子与种蛋,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1)

王赛,刘子龙[10](2018)在《基于复杂网络的SEIA流行病传播模型最优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病的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如何正确建立流行病传播模型,进而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传统流行病传播模型中常含有恢复部分,但该部分是虚拟的,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实际上其中包括了易感染类与免疫类。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复杂网络的SEIA传染病传播模型,在深入分析模型可控性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最优控制律。采用该控制方法可使病毒携带者、发病者数量最少,治疗成本最低,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8年11期)

流行病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人类偏肺病毒(hMPV)于2001年首次被发现,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病毒性呼吸道病原体。关于病毒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的进化和传播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扩增了2013-2017年hMPV的32个G基因和51个F基因序列。结合公开的h MPV G基因(952)和F基因(767)序列进行时间和空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990年、1990-2005年和2006-2017年hMPV在全球的分布和传播模式不同。2017年广州地区h MP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11%),主要是由h MPV B1系引起。广州地区的h MPV株与日本的hMPV株亲缘关系密切,表明这些地区间h MPV的传播较为频繁。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了解h MPV的演变、传播和空间分布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亚洲是2005年后hMPV传播和新变异出现的新中心。在亚洲国家开展hMPV分子监测对了解hMPV的全球循环和未来疫苗设计至关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行病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李淑英.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及传播扩散风险[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2].邹丽容.2013-2017年广州人群中偏肺病毒的流行病学、演变与传播[C].新发与再发传染病研究论坛论文集.2019

[3].潘蕴蛟,陈亮,连巧龄,张明雅.福建省2011—2017年HIV/AIDS异性传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9

[4].贾晓炯.携带NDM-1基因阴沟肠杆菌的耐药传播机制及流行病学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

[5].祝瑶.动物源大肠杆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流行病学及传播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6].汪金生,龚磊,李贤相,高伟林,宋丹丹.安庆市13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播媒介蜱虫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9

[7].顾霍铮,王远萍,叶楚楚,刘丹,徐红梅.一例由隐性感染者传播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8

[8].刘维,盛利.我学者以猪流感为例提出流行病传播新模式[N].科技日报.2018

[9].庞笑语,王建昌,王金凤,于芳,刘聚祥.禽腺病毒4型垂直传播流行病学调查[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10].王赛,刘子龙.基于复杂网络的SEIA流行病传播模型最优控制研究[J].软件导刊.2018

论文知识图

流行病传播路径的示意图[66]个体迁移模式对流行病传播的影...流行病传播系统日日91949计算机模拟起源于越南的某流行病的传...反应-扩散模型示意图

标签:;  ;  ;  ;  ;  ;  ;  

流行病传播论文_李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