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损伤论文_张赞鹏,文冲,贺献崇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损伤,模型,塑性,重力坝,管片,地震波。

混凝土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张赞鹏,文冲,贺献崇[1](2019)在《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损伤程度及剩余承载能力鉴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鉴定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损伤程度及剩余承载能力,以某火灾桥梁为例,针对火烧桥特点,利用现有检测技术及手段,在检测基础上建立Midas Civil计算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并通过桥梁动静载试验对剩余承载能力加以验证,从而为桥梁管养部门后期维修加固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刁述红,王风民,田斌,王传波[2](2019)在《地铁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损伤修复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是地铁工程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衬砌结构构件,预制管片生产工艺要求严格,详细介绍了地铁预制管片损伤修复材料、材料配合比、修复方法,为类似地铁管片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22期)

徐存东,高懿伟,程昱,张锐,田俊娇[3](2019)在《超声波平测法在混凝土盐冻损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损伤层厚度和损伤层平均应力变化的角度研究盐冻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能损伤劣化规律,将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在室内进行快速侵蚀冻融试验后,运用超声波平测法检测并拟合不同冻融次数混凝土的未损伤层、损伤层时-距关系曲线,进而求出混凝土损伤层厚度h_f及损伤层平均应力f_d,并与试块损伤的实际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研究表明:应用超声波平测法检测计算得到的h_f、f_d能够反映出混凝土损伤劣化程度,试件随侵蚀时间增长,h_f呈现出逐渐增大,f_d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规律性变化趋势,不同冻融介质中hf的大小关系为3%NaCl>3%NaCl+5%Na_2SO_4>5%Na_2SO_4>清水,f_d的大小关系为清水>5%Na_2SO_4>3%NaCl+5%Na_2SO_4>3%NaCl,检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相关研究可为寒旱地区混凝土耐久性能损伤劣化规律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1期)

薛军鹏[4](2019)在《硫酸盐-氯盐复合因素对混凝土的损伤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工程应用中尤为重要。本试验分别研究了硫酸盐、氯盐,以及硫酸盐和氯盐复合因素、海水等作用下对高性能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的损伤特性。氯盐较高的扩散系数可对硫酸盐侵蚀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提高,在海水侵蚀下,由于多种离子的相互作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损伤过程相对缓慢。(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白银,叶小盛,刘海祥,吕乐乐,宁逢伟[5](2019)在《冻融循环与水流冲磨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季寒冷地区与水流接触的混凝土,常常会受到冻融循环和水流冲磨的双重作用,二者耦合后的作用机理及损伤进程尚不明确。研究了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和水流冲磨耦合作用下的损伤进程,从混凝土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出发进行混凝土损伤评价,详细分析了C40、C50、C55混凝土分别在单独冻融循环、单独水流冲磨以及冻融-冲磨耦合作用下的损伤进程。结果表明: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表面剥落严重,且质量损失超过了单独冻融循环和单独冲磨作用下质量损失之和。同时,冻融-冲磨耦合作用下的相对动弹模下降较多,C40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低至52%,加快了混凝土的失效过程;冻融循环作用导致混凝土结构疏松,进而促进了水流对混凝土的冲磨作用,使混凝土损伤加剧。(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明超,张佳文,张梦溪,闵巧玲,史博文[6](2019)在《地震波斜入射下混凝土重力坝的塑性损伤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南强震区建设有大量混凝土坝,复杂地形条件下地震波入射角度对混凝土坝动力响应影响较大,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以线弹性模型为主,在合理考虑坝体的真实破坏状态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以Koyna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建立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了基于黏弹性边界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结合塑性损伤模型分别分析了地震P波和SV波斜入射下坝体的动力响应,并提出地震破坏评价模型对震后坝体损伤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地震波入射角度及波型对坝体动力响应影响较大,P波入射下位移应力和损伤在60°时达到最大,SV波入射下在0°时达到最大,证明了考虑地震波入射角的必要性;采用塑性损伤本构结合损伤评价指标合理地反映了坝体破坏程度,并针对薄弱地区提出抗震设计改进。因此,在同类型工程的安全评价中应该综合考虑地震波斜入射和筑坝材料的非线性特征。(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兵,刘泽良,卓晓晖,李慧剑[7](2019)在《基于声发射的叁点弯曲混凝土梁损伤演化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声发射多角度分析了叁点弯曲作用下混凝土梁损伤演化特征。通过声发射事件计数、振铃计数、能率和幅频极值等多参数分析,定性研究了混凝土梁叁点弯曲作用下损伤累积过程;提出基于声发射幅频极值的损伤量,对损伤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声发射事件定位点和损伤量,对混凝土梁受载过程中损伤累积过程进行了量化表征。结果表明,损伤主要发生在塑性阶段,在受拉区产生、聚集,快速向受压区发展,形成损伤带,导致试件脆性断裂。研究为混凝土梁灾变破坏预警和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性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杨书灵[8](2019)在《ABAQUS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塑性模型有限元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塑性模型、混凝土与钢筋塑性的计算方法以及混凝土损伤因子的计算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以钢筋混凝土梁为中心,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式,对其所具有的结构进行了探索,有效对有限元计算与理论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为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21期)

孟二从,余亚琳,张旭,苏益声,陈宗平[9](2019)在《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再生混凝土短梁框架抗震性能及损伤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再生混凝土短梁框架的抗震性能及损伤演变,以取代率为变化参数,设计制作了3榀不同取代率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并基于Park-Ang双参数损伤评估模型,对其损伤演变进行分析。主要研究表明:不同取代率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再生混凝土短梁框架试件的破坏形态均为脆性的剪切破坏;试件滞回曲线呈饱满的梭形,试验结束时试件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均达到0.3以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耗能性能;随着取代率上升,试件骨架曲线下降段有变陡趋势;相比于取代率为0%的试件,50%及100%取代率试件的平均屈服及峰值荷载波动幅度均在5%以内,而延性系数则分别下降了9.70%及20%;试件屈服时的层间位移转角在1/107~1/95之间,可以满足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的舒适度要求,破坏时的层间位移转角在1/39~1/36之间,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取代率对试件刚度退化影响较小,不同取代率试件的刚度退化曲线近乎重合;加载初期,取代率对试件损伤演变影响不大,但随着加载位移增大,试件损伤程度随取代率增加而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0期)

谢明,刘方,吉延峻,李刚,罗滔[10](2019)在《型钢混凝土界面随机损伤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型钢混凝土试件黏结滑移性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型钢与混凝土黏结面上黏结应力的分布特征和构成黏结力叁部分(化学胶结力、摩擦阻力和机械咬合力)之间的转化规律;根据型钢混凝土黏结面上叁部分黏结力的相互转化规律,建立了基于弹簧-摩擦块单元的细观模型;考虑到黏结面上混凝土性能的离散性和缺陷的随机性,应用随机损伤理论,建立了型钢混凝土黏结面随机黏结损伤本构模型。通过与大量型钢混凝土拉拔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合理地反映型钢混凝土黏结面的损伤特性。(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0期)

混凝土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是地铁工程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衬砌结构构件,预制管片生产工艺要求严格,详细介绍了地铁预制管片损伤修复材料、材料配合比、修复方法,为类似地铁管片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张赞鹏,文冲,贺献崇.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损伤程度及剩余承载能力鉴定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9

[2].刁述红,王风民,田斌,王传波.地铁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损伤修复关键技术[J].山西建筑.2019

[3].徐存东,高懿伟,程昱,张锐,田俊娇.超声波平测法在混凝土盐冻损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2019

[4].薛军鹏.硫酸盐-氯盐复合因素对混凝土的损伤特性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9

[5].白银,叶小盛,刘海祥,吕乐乐,宁逢伟.冻融循环与水流冲磨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进程[J].水利水电快报.2019

[6].李明超,张佳文,张梦溪,闵巧玲,史博文.地震波斜入射下混凝土重力坝的塑性损伤响应分析[J].水利学报.2019

[7].王兵,刘泽良,卓晓晖,李慧剑.基于声发射的叁点弯曲混凝土梁损伤演化表征[J].硅酸盐通报.2019

[8].杨书灵.ABAQUS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塑性模型有限元分析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9].孟二从,余亚琳,张旭,苏益声,陈宗平.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再生混凝土短梁框架抗震性能及损伤演变[J].振动与冲击.2019

[10].谢明,刘方,吉延峻,李刚,罗滔.型钢混凝土界面随机损伤本构关系研究[J].混凝土.2019

论文知识图

循环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试验装置构件523的应变云图与矢量图混凝土的本构模型钢筋混凝土柱竖向荷载-位移曲线剪力墙墙肢截面纤维

标签:;  ;  ;  ;  ;  ;  ;  

混凝土损伤论文_张赞鹏,文冲,贺献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