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股市道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股市,道德,蛛网,主要特点,理论,办法,论文。
股市道德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梁碧[1](2003)在《“发散的蛛网”及其遏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股市参与者的价值理念和利益追求,必然会引发一定的道德关系,形成某种道德运行状态。理论上讲,股市道德必然呈现叁种运行状态,即“收敛的蛛网”、“封闭的蛛网”和“发散的蛛网”状态。当股市道德运行于“收敛的蛛网”和比较接近均衡点的“封闭的蛛网”状态时,股市可以得到有序发展;而当股市道德运行于“发散的蛛网”或远离均衡点的“封闭的蛛网”状态时,则股市道德问题将对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道德产生“蝶蝴效应”,从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们研究股市道德的目的,就是要摆脱“发散的蛛网”状态、争取实现比较接近均衡点的“封闭的蛛网”甚至是“收敛的蛛网”状态。 要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的股市道德问题,首先要探究股市道德的一般内涵。一般的股市道德包括股市道德原则和股市主体道德两部分。股市道德原则包括股市诚信原则、股市公开原则、股市公正原则和股市公平原则。诚信包括人格意义上的和制度意义上的,虽都强调诚实不欺和信守承诺,但股市诚信是制度意义上的诚信,它具有更重守信用、更制度化和契约限制化。没有公开就没有制度意义上的股市道德,公开原则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政策要公开透明、上市公司信息要公开透明、中介机构的信息要公开透明。公正是股市道德的重要制衡机制和具体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分配公正、规范公正和差别原则,即要克服随意性和兼顾各方利益。公平是股市道德追求的主要目标,公平原则的主要内容是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平等的受到保护、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和同股应同权。 与股市主体分为股市的融资者、投资者、服务者和管理者相适应,股市主体道德包括股市融资者道德、股市投资者道德、股市服务者道德和股市管理者道德四个方面。股市融资者应该遵守的道德主要是进行正常生产经营和为投资者谋利;股市投资者应该遵守的道德是投资而是不投机,股市投资获利是具有其道德合理性的。股市服务者应该遵守的道德主要是忠于职守(它可以包括实质性的职守和程序性的职守两种)、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和不从事不正当交易等。股市管理者应该遵守的道德主要是以正确的政策引导股市、以有利的条件服务股市和以严厉的制裁保障股市。 为了对股市道德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对国际股市道德发展的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在世界股市发展史上,股市道德问题始终是比较突出的:西欧国家经历了早期的“郁金香球茎疯狂”、“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等事件,使股市消失了100多年;美国经历了1873年铁路股票投机狂潮、1929年华尔街风暴、1987年“黑色星期一”和1999年的“网络股泡沫”等,出现了周而复始的股市狂热和大崩盘,并产生了一大批索罗斯式的投机狂;亚洲出现了日本政府的股市丑闻、关联交易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全民炒股等问题。 我国股市的产生比西方国家迟了300多年。解放前我国的股市道德问题高度突出,股市是腐朽堕落的代名词;解放后我国禁止股市的存在达30多年之久;当代中国的股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恢复的,它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而重新出现的,经历了萌芽、规范试点、制度化推广几个阶段。由于不利的道德因素、经济因素及法律和行政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出现了许多违背股市主体道德和股市道德原则的问题。总体而言,当代我国的股市道德问题具有“发散的蛛网”的特征。这些股市道德问题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融资者造假大要案不断出现、服务者参与造假、投资者热衷于投机以及管理者造成的“政策市”等问题,这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股市秩序以及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了遏制我国股市道德呈“发散的蛛网”运行的问题,我国应该建立有效的股市道德作用机制,利用各种力量来优化我国股市道德的内在结构,强化我国股市道德的实现机制、健全我国股市道德的制衡机制,把宣传机制、自律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结合起来,把股市内外的力量结合起来,把“软”约束和“硬”约束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认真分析西方国家所出现过的股市道德问题,以便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的股市道德问题。 本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资本市场理论和伦理学理论相结合、纵横比较、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我国股市道德的相关理论、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其主要创新点有:对股市道德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股市道德的“蛛网理论”,对我国股市道德运行现状作出了新的判断,即我国股市道德运行于“发散的蛛网”状态,进行了“以德治市”的战略思考,并提出了遏制我国股市道德问题的制度化办法。(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股市道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股市道德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梁碧.“发散的蛛网”及其遏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