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论文_王晓冬,袁野,韩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苏州古典园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园林,古典,苏州,手法,目的论,日语,拙政园。

苏州古典园林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冬,袁野,韩星[1](2019)在《禅宗思想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禅宗是佛教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从禅宗传入到发展兴起,广泛的影响着我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方面,同时其哲学内涵也深深地影响并体现在了苏州古典园林之中,苏州古典园林之中无处不体现出禅宗思想的精髓,具体体现在:园人合一,心在园中;假山迭石,尽显禅意;扁额题名,意蕴无穷;花木配置,象外之境;建筑布局,融于自然。文章通过对狮子园与拙政园的分析,进一步解读禅宗思想对苏州古典园林各个方面的影响,总结禅意在我国造园中的应用手法,以期将传统禅意造园与现代造园手法相结合,寻找一种更加具有特色的现代造园方法。(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陈加麒[2](2019)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是现代主义"空间"概念在1960年代中国的延续,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中包含"空间"一词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在与《中国住宅概说》《江南园林志》等书中的相关文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试图提炼出《苏州古典园林》在使用"空间"概念讨论园林时的所指与所为,并将其与现代主义"空间"概念进行比较,提出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空间"概念其实是转译园林"诗情画意"的媒介。(本文来源于《建筑师》期刊2019年05期)

李文娟,徐力[3](2019)在《“点”作为视觉主体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点是设计中最简单的几何元素,任何视觉艺术的形式都是由最基本的点构成的。严格来说,点没有大小,但是可以在空间中表示一个位置,因此在视觉关注中,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甚至是一座房子都可以视为一"点"。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存在着许多能视为"点"的景观,本文将提取园林中的"点"元素,对其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观赏角度。(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18期)

胡雯[4](2019)在《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的运用——以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分析了造景手法的定义、要素以及造景手法类型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以苏州拙政园为例,分析古典园林中的不同造景手法,并且对拙政园中不同的景进行细化解析,更深入地了解造景手法的精妙之处。希望造景手法可以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并且可以让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吸取更多的精华,得到传承和发展。(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9年09期)

范姝婧,梁晶[5](2019)在《苏州古典园林意境在服装店设计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购物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选择物品的层面上,更加注重整个购物过程中的体验感。因此商业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设计别致的商业空间可以为业主带来更多的效益,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实体店面临巨大的威胁。实体店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将园林设计文化融入当代服装展示空间是希望可以为传统文化增添一些新的活力。(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8期)

蒋瑾[6](2019)在《苏州古典园林对室内设计课程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大都延用西方的构成设计原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传统审美倾向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探讨将苏州古典园林元素融入室内设计教学的方法,以传统文化发展为新契机,对室内设计教学提出见解。(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6期)

卫范敏,许临扬,徐国强[7](2019)在《苏州市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清代古典园林日语标识译写状况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景点中出现的外语公示语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正确、使用得当的公共标识语对提升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以苏州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中清代古典园林的日语标识语为例,分析和探讨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不规范的日语公示语并尝试为苏州古典园林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提出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6期)

王荷[8](2019)在《江南古典园林的花卉展览设计研究——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卉展览是植物材料布置和观赏活动常用的手法,通过对以苏州拙政园为代表的古典园林花展调查,总结分析了我国古典园林花卉展览设计的方法,应以传统花卉为主题,注重场地规划对室内外空间的应用,在有限空间内利用古典园林山水骨架,和现有植物群落相结合,布展主题花卉和辅助植物材料,发挥花卉展览的观赏性兼具科普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园林》期刊2019年09期)

陶欣冉,朱雅伦,郑玮锋[9](2019)在《自然人文因素对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养生思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与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作为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载体,园林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功能。私家园林的兴建为园林养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古典园林的典范,发掘其所包含的园林养生思想,可对促进现代城市营造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利帮助。在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空间布局、山水和建筑、植物等自然人文因素中所体现的养生思想,总结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在改善居住环境和园林养生方面的运用,对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顾然[10](2019)在《目的论和文本分析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翻译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苏州园林的名称与景点介绍的翻译不统一,存在各种漏译、误译或不恰当的翻译现象。本研究以目的论和文本分析理论为指导,致力于归纳苏州园林翻译的常见错误,总结翻译的理论原则,从而为今后的翻译过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让苏州园林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苏州古典园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是现代主义"空间"概念在1960年代中国的延续,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中包含"空间"一词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在与《中国住宅概说》《江南园林志》等书中的相关文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试图提炼出《苏州古典园林》在使用"空间"概念讨论园林时的所指与所为,并将其与现代主义"空间"概念进行比较,提出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空间"概念其实是转译园林"诗情画意"的媒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州古典园林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冬,袁野,韩星.禅宗思想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探析[J].安徽建筑.2019

[2].陈加麒.《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辨析[J].建筑师.2019

[3].李文娟,徐力.“点”作为视觉主体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皮革.2019

[4].胡雯.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的运用——以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

[5].范姝婧,梁晶.苏州古典园林意境在服装店设计中的表达[J].大众文艺.2019

[6].蒋瑾.苏州古典园林对室内设计课程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9

[7].卫范敏,许临扬,徐国强.苏州市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清代古典园林日语标识译写状况调研[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8].王荷.江南古典园林的花卉展览设计研究——以苏州拙政园为例[J].园林.2019

[9].陶欣冉,朱雅伦,郑玮锋.自然人文因素对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养生思想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9

[10].顾然.目的论和文本分析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翻译初探[J].轻工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梁园群星草堂的平面B梁园群星草堂的...: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自《中国美...:颐和园涵虚堂,天津大学颐和园测...:网师园万卷堂的语言世界,采自《...留园的空间分割的层次变化,达到分而不...中央布置法示意图——沧浪亭(引自刘敦...

标签:;  ;  ;  ;  ;  ;  ;  

苏州古典园林论文_王晓冬,袁野,韩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