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曹越[1](2021)在《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新技术与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各类移动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因此移动情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本地生活O2O服务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新一个万亿级市场,移动O2O开始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拓展到教育、医疗、养老、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大大加速了全社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作为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线上线下交互的新型商业模式,移动O2O能够充分发挥手机的便携性、位置的可追踪性、高互动性等优势,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优质服务。技术进步带来了信息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异质性、复杂性的激增,然而个体的认知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当代网络用户面临着严重的信息超载问题以及巨大的信息搜寻压力,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搜寻效果、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传统的基于PC端的网络信息搜寻相比,移动O2O情境下的信息搜寻场景和内容更加复杂,且在用户的需求动机、搜寻渠道、方式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与内在逻辑,可见有必要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然而,对于这种融入了线下场景的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目前学者们尚未给予足够的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理论成果有待补充。故而,本研究以移动O2O情境为切入点,将用户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搜寻行为有机融合,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整体理论模型及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揭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探寻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和优化策略,为移动O2O平台和商家改进信息服务及推荐系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全面梳理信息搜寻经典理论、模型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全局视角出发,构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从产生信息需求到结束信息搜寻行为的全过程及行为机理,包括信息需求认知、信息搜寻渠道选择、信息搜寻策略选择、信息筛选与评价和信息搜寻结果五个阶段;并总结归纳了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信息素养、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情感因素等主观影响因素,以及情境因素、技术因素、社群影响、任务特征和产品特征等客观影响因素。新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拓展了信息搜寻研究情境,是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后续定量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2)从搜寻动机角度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挖掘用户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外生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在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作为参考,引入信息需求、感知成本、感知风险、情感因素等新变量,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借助SPSS 21.0,Smart PLS 3.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信息需求、努力期望、情感因素和社会影响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意向的正向影响显着,而感知风险则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搜寻意向、便利条件和搜寻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只有在三者兼备的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才会发生。(3)从搜寻过程角度出发,通过用户实验方法探索了个体特征与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影响。采用半受控形式的用户实验方法,在尽量还原真实移动O2O情境的前提下,邀请了48位被试者完成4个模拟情境下的信息搜寻任务,并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屏大师APP)辅以出声思考法采集信息搜寻行为数据。然后以个体特征和任务特征作为自变量、信息搜寻行为指标作为因变量采集相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在不同任务情境下、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用户如何选择信息搜寻的渠道、方式和策略,探索相应的行为规律。其中个体特征通过大五人格特征量表(NEO-FFI)进行测度,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五个维度,任务特征则通过复杂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有助于移动O2O平台与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任务情境和用户群体改进搜索系统和交互界面、优化信息资源提供方式,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推荐以及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从搜寻结果角度出发,基于信息增益理论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文献回顾与用户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提取出涵盖用户、信息、技术、环境与渠道五个维度的一共57个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得到313个有效样本。然后运用信息增益理论对各个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借助SQL软件计算各因素的信息增益值并进行排序,由此识别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16个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便捷性、信息有用性、个性化需求满足、位置相关性、经济性、需求认知能力、产品/服务差异性、信息筛选能力、信息时效性、信息技术能力、周边环境、商家服务态度、渠道信任度、界面友好性、可操作性和信息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VM算法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预测模型,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分类精确度达到了86.7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由此也验证了通过信息增益理论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移动O2O平台和实体商家角度出发,兼顾用户、政府和行业监管方等多个视角,分别提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策略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提升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效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参考。
胡小丽[2](2021)在《信息沟通策略下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两大挑战:全球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短缺。提供充足和负担得起的新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和改善人类福祉至关重要。核能作为重要的可替代性清洁能源,已然成为同时解决这两大问题的一种合适且有效的可行性选择。然而,居民担心潜在风险会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产生负面影响,而激发嫌恶情结,形成“邻避效应”,这种现象导致许多国家无法享受到新时代核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因此,探究周边民众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对核能政策的推广和核电站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多样化、信息内容多元化、信息需求复杂化,信息对个体心理感知和行为决策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结合核电项目中的信息策略和邻避效应的实证研究仍然较为匮乏。有鉴于此,本研究聚焦核能风险情境,从信息识别、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和信息反馈等四大方面探索信息沟通策略在核邻避效应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从而为核能研究和相关政策调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信息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联合影响。本研究基于防护型行为理论建立新的概念模型,实证探索了核信息通过心理感知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的交叉联合作用。研究表明,风险信息与防护行为意向正相关,利益信息和技术信息同时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负向作用;心理感知在核信息和防护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具体而言,风险信息通过风险感知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作用,利益信息通过利益感知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负向作用,技术信息通过防护行为感知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负向作用;信息饱和度对心理感知与防护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具有增强效应。(2)信息处理策略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建立在保护型行为决策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基础上,强调了信息处理策略在核邻避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和信息需求对预测信息寻求和防护行为意向都有直接影响。此外,信息处理在信息寻求和防护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系统式处理受到信息寻求的积极影响,对防护行为意向有消极影响;启发式处理与信息寻求负相关,与防护行为意向正相关。(3)信息分享下心理动机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探索核信息分享策略在心理动机到个体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风险评估通过不同防护动机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威胁评估通过“需要”动机和“应该”动机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影响,应对评估通过“应该”动机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共享作为调节变量出现,其中,信息获取对“需要”动机与防护行为意向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信息供给对“应该”动机与防护行为意向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是需要前提条件的,个体内部人身份感知越高,信息供给对“应该”动机与防护行为意向的调节影响越强烈。(4)关键人物信息反馈在群体核防护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涌现理论,通过构建跨层次的理论模型,尝试明晰个体特征对群体防护行为决策的渗透效应、渗透过程及其边界条件。研究表明,群体盲思在群体防护行为意向形成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个体认知能力通过群体盲思对群体防护行为意向产生负向作用,个体从众压力通过群体盲思对群体防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作用。关键人物信息反馈对群体层面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其中基于政府威权的积极性反馈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专家威望的发展性反馈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将信息沟通全过程延伸到邻避效应中,所得的创新结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科技风险情境下信息、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研究在信息识别、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反馈全链条中循序渐进,形成以核信息为“起点”,以防护行为为“终端”的纵向演进方式,从而系统地阐述信息沟通策略在核邻避效应中的重要作用。(2)文章创新性地将技术信息纳入自变量群,三种信息交叉融合的“饱和状态”所产生的联合效应为核风险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在核信息处理过程中要考虑到系统式信息处理和启发式信息处理两种不同的策略;将“需要”动机和“应该”动机作为同维度自变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群体中的个体防护行为的形成过程;将涌现理论引入核风险情境,探索个体特征到群体盲思的跨层次作用机制,并比较政府和专家的不同调节干预机制。(3)客观信息与主观心理相结合、个体层次与群体层次同呈现,为风险沟通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有效的核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实践依据。
汪帆[3](2021)在《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剧,制定有效的能源政策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鉴于核能“低碳高效”等优点,中国政府将核能作为重要的能源战略之一。然而,核事故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使得公众核能接受度已然成为核能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政府信任在风险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公众判断风险技术可接受性的重要的参考标准。因此,深入剖析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的影响机制以及探索如何提升政府信任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的影响备受学术界关注。虽然已有文章就政府信任与核能接受度间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就实证结果而言,仍存在诸多争议。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忽略了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产生作用的边界条件;二是对政府信任类型的关注度相对不足。另外,尽管核能接受度研究领域强调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的重要作用,但就如何提高政府信任,也即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尚不充分。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将关注如下三个问题:(1)政府信任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即水平集体主义、垂直集体主义、水平个人主义和垂直个人主义是否会对政府信任与公众核能接受度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2)政府信任的不同类型,即政府能力信任和政府诚信信任,是否会影响公众核能接受度?核能认知(风险和利益感知)和核能情感(积极和消极情绪)是否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3)政府信任的形成机制,即动机性因素,如换位思考是否能够影响两类不同的政府信任?文化价值观,如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是否会起到调节作用?本文将通过三个子研究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子研究一: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影响的边界条件。基于启发式理论,探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水平和垂直维度是否对政府信任和公众核能接受度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1)政府信任正向影响核能接受度;(2)水平个人主义和垂直个人主义弱化政府信任对核能接受度的正向影响;(3)水平集体主义和垂直集体主义弱化政府信任对核能接受度的正向影响。子研究二:政府能力信任和政府诚信信任对核能接受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认知-情感处理系统理论,探讨两类不同类型的政府信任对核能接受度的作用机制,以及分析核能风险感知、核能利益感知、核能积极情绪和核能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通过层次回归和拔靴法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政府能力信任和政府诚信信任均正向影响核能接受度;(2)核能利益感知对两类政府信任与核能接受度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3)核能风险感知对政府能力信任与核能接受度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而在政府诚信信任与核能接受度间的中介作用不显着;(4)核能积极情绪对两类政府信任与核能接受度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5)核能消极情绪在两类政府信任与核能接受度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子研究三:换位思考、政府信任与核能接受度的关系研究。基于动机性信息处理理论,探讨换位思考对两类政府信任的影响,并最终影响核能接受度,同时分析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在换位思考与政府信任间的调节作用。运用层次回归得到主要结论:(1)换位思考均正向影响两类政府信任;(2)权力距离强化换位思考对两类政府信任的正向影响;(3)不确定性规避则弱化换位思考对两类政府信任的正向影响。本研究共有四点理论贡献,具体为:(1)引入集体-个人主义的水平和垂直维度作为调节变量,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深化了政府信任影响公众核能接受度的边界条件的认识;(2)关注两类政府信任(政府能力信任和政府诚信信任),加强了对不同类型政府信任与公众核能接受度间关系的认识;(3)同时考虑两类核能认知(风险感知和利益感知)和两类核能情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两类政府信任与核能接受度间的中介作用,从情感的视角加深了政府信任与公众核能接受度间内在机制的认识;(4)探索换位思考在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的调节下对两类政府信任的影响,从动机性视角拓展了政府信任的前因,并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丰富了政府信任形成的边界条件。本研究为核能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提供了四点管理启示,具体为:(1)政府应当从能力和诚信两方面同时着手提升公众的信任,从而发挥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的积极作用;(2)改善核能宣传方式方法,保证核能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在强调核能利益的同时,也应既科学又通俗地介绍核能的潜在风险,使得公众能正确认识核能的优点和风险;另外,核能管理者应增加公众与核电站的接触,增强对不实谣言的监管,从而减弱公众对核电的消极情绪、增强公众对核电的积极情绪;(3)鉴于换位思考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公众站在政府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思考核能,从而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最终使得核能政策顺利实施;(4)注重国家文化价值观塑造的同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应尊重当地集体或个人的价值观念。
刘世东[4](2021)在《视觉不确定性信息处理及其在移动机器人定位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机器人系统为了安全完成工作要求,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通过传感器测量获取工作环境的知识,然后从这些测量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建立环境模型、明确自身位置的基础。传统的移动机器人观测模型基于理想的假设,如在基于视觉的感知方式中,通常假设环境噪声和测量噪声是各向同性、独立同分布的高斯噪声,无法全面地反映环境变化和传感器噪声等多源不确定性信息对感知过程的影响。为保证移动机器人在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干扰下感知环境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移动机器人对感知不确定性信息的适应能力,研究多源感知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方法对于提高移动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视觉的感知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法和特征法,点特征由于提取过程简单、匹配过程速度快在特征法中被广泛应用。考虑到多源不确定性信息影响图像成像模式,进而影响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的情况,论文以移动机器人视觉感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将视觉感知过程中的多源不确定性信息融合到基于特征点法的移动机器人的定位过程中,以提高移动机器人对不确定性信息的适应能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考虑特征点的深度不确定性与方向不确定性的视觉感知系统建模。相机噪声影响特征点的深度估计,论文通过特征点邻域内的高斯混合模型建立特征点的深度不确定性模型;环境噪声影响图像的成像模式和特征点的检测,论文通过仿射矩阵建立特征点的方向不确定性模型,同时将深度不确定性模型融合到方向不确定性模型中,最终对特征点建立多源不确定性模型。2.融合多源相似性指标的特征点匹配的证据方法。论文根据证据理论处理多源信息的优势,建立了衡量特征点相似性的多源评价指标,再运用证据组合规则融合多评价指标,得到多个匹配点对之间的基本概率指派函数(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最后根据融合后的结果在匹配点对之间进行选择。针对传统证据冲突因子表达证据冲突的局限性,论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冲突程度度量,并将其运用在对匹配点对的筛选过程中,给定运动初值,以虚拟特征点为中心进行搜索。3.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移动机器人位姿求解目标函数构建。在证据融合得到的匹配点对的基础上,结合建立的特征点多源不确定性模型,将多源不确定性与位姿求解的目标函数进行融合,使得原始目标函数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最终通过旋转参数和平移参数的计算,使得目标函数能够适应不同程度的多源不确定性。论文对图像建立了特征点的多源不确定性模型,模拟了多源不确定性下的位姿求解过程,用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的相对误差来衡量位姿求解的准确性,验证了论文方法的可行性。
张金艳[5](2020)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转型经济背景下,面对诸多挑战,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创新,除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传统创新方式之外,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方式,以其独有的优势被企业所认可。但是,企业要不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何时创新?以及如何创新?等问题一直未被解决。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商业模式创新的设计者,为了制定可行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常常向咨询公司、合作伙伴、朋友等进行咨询,以期获得更多的建议和信息来帮助他们决策。那么,高管团队的这种建议寻求行为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决策制定有何影响?很值得思考。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以行为决策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紧紧围绕“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这个问题,深入探讨行为视角下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首先,本研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并对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借助三个典型公司探寻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初始研究命题。然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提出更细化的研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最后,严格按照问卷调查法的原则和程序,进行问卷设计、小样本调研,通过正式问卷发放来收集相关数据,并利用一系列科学的实证方法,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进行有效地检验和论证。根据有效的实证分析,主要的结论包括:第一,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具体地,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和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均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但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而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则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第二,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是不同的解释所起的中介作用不同。具体地,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能够通过提升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机会解释,进而对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但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通过提升威胁解释负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另外,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通过提升矛盾解释正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负向影响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第三,高管团队异质性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是,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以及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更容易受到高管团队异质性的影响。第四,环境动态性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强度不同。相较于外部建议寻求,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更容易受到环境动态性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高管团队行为视角出发,探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联机制,超越了以往仅用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或个人层面的相关属性特征来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第二,从辩证视角出发,将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划分为机会解释、威胁解释和矛盾解释,弥补了仅从极端维度(机会解释和威胁解释)考虑战略行为的遗憾;第三,提出了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明确了高管团队建议寻求通过其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进而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过程。最后,根据得出的相关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管理启示,并阐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所要研究的内容。
唐研[6](2020)在《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视角》文中认为在当前全球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过时节奏加快、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下,产品快速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多主体合作是企业实现产品快速创新的有效途径。虚拟整合是企业与外部合作主体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实施的一种非产权的外部整合,是一种多主体合作形式,其广泛存在于实践领域中。在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使得新产品开发模式的转变几乎影响到新产品开发的方方面面的当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实施虚拟整合势必会对新产品的开发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现有文献对外部整合加快产品创新速度的相关问题做了丰富的探讨,但通过梳理和分析仍发现:在新产品开发中,企业与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不同程度的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可能具有不同的影响;比较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的研究没有定论;有关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外部整合如何影响产品创新速度的问题受到的关注不多;产品创新速度与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多是情景化的,但有关环境的影响的研究还需丰富。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为:(1)企业前后向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作用机制是什么;(2)在充满需求动态性、市场竞争性的一般环境下,前后向虚拟整合如何影响产品创新速度;以及(3)在对相关利益者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的新产品开发任务环境下,企业间非正式关系在需求动态性、市场竞争性对前后向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影响中,有何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视角构建了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随后基于369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1)前后向虚拟整合对加速产品开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信息共享作为较为基础的虚拟整合,对加速产品创新无积极作用;前后向知识协同与创新作为深层次的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有积极影响。后向虚拟流程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有负向影响;前向虚拟流程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有显着的积极作用,且对加速产品创新的影响至关重要。(2)不同的环境不确定因素在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需求动态性显着地调节了虚拟流程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但市场竞争性对两者关系无显着影响;市场竞争性显着地调节了前后向信息共享、以及后向知识协同与创新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的关系;但需求动态性对这些关系无显着影响。(3)在市场竞争性较高时,企业间非正式关系较为密切的情况下,前后向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被放大。研究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对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探讨和解释,推进了外部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现有研究,丰富了产品创新的相关理论,也丰富了组织信息处理理论在供应链整合与产品创新中的应用。研究还丰富了环境不确定因素对外部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郭捷楠[7](2020)在《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视角》文中认为当前,建筑业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逐步由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企业逐渐由资产、资金驱动转型升级为管理、技术驱动。面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建筑企业确保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在每个项目中都形成一支具备内在知识技能和外显适应能力的高效项目团队。作为承载建筑企业项目活动的基本主体,项目团队能力的提升和绩效的改善可以有效解决建筑企业诸多弊病,巩固建筑企业竞争实力,而形成高效项目团队的归因离不开项目经理这一关键的团队领导角色。项目经理是项目团队的核心,其对项目目标的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成就模式,影响着团队互动过程和整体团队效率,决定着项目团队成员目标、项目短期绩效目标和建筑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程度,因而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成员个体、项目和企业而言都显得尤为重要。以此研究背景为出发点,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构建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以社会信息信息处理理论的“社会信息源-社会信息处理过程-社会信息处理结果”为逻辑框架,将项目经理目标取向作为社会信息源,感知凝聚力和团队学习分别作为社会信息的判断过程和学习过程,项目团队绩效作为社会信息处理结果,构建出项目经理目标取向经过感知凝聚力和团队学习两项社会信息处理过程对项目团队绩效的作用路径,再结合有关理论并通过逻辑演绎的方式提出17条研究假设。本部分是统领全文的核心理论框架。第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的作用机理。基于静态时点下收集的260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和Amos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再分别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方法对变量间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展开假设检验,进一步讨论实证结果及其原因。本部分是为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动态影响研究和对策建议研究提供支撑。第三,利用仿真实验方法模拟项目经理目标取向的动态影响过程。根据实证研究确定的作用路径,借鉴传染病动力学模型,通过修正和调整提出一个改进的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影响扩散模型,求解模型的阈值并配置模型参数,利用Matlab模拟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在项目团队系统内产生的动态影响,并从系统前期、中期和后期对仿真结果展开讨论,更完整地呈现项目经理目标取向扩散及影响的全过程。本部分是全文理论层面的落脚点。第四,提出项目经理目标取向改善项目团队绩效的对策建议。依照实证研究和仿真分析的结果,立足于项目经理、项目团队和建筑企业三重主体视角,指出改善项目团队绩效的管理策略和保障机制。本部分是全文实践层面的落脚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拓展了改善项目团队绩效研究的领导视角,将目标取向理论引入分析框架,重新解读了项目经理目标取向三重维度(发展员工目标取向、绩效趋近目标取向、回避失败目标取向)的内涵,提供了理解项目经理影响项目团队绩效的新思路。其次,创新性运用了社会信息处理模型来解释项目经理目标取向作用于项目团队绩效的逻辑关系,不仅预测了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终端结果的影响,同时从社会信息处理的内在过程视角出发,将社会信息的判断过程(感知凝聚力)和社会信息的学习过程(团队学习)囊括在内,进一步解释了项目经理目标取向的传导机制。再次,发现了项目经理持有的不同目标取向对感知凝聚力、团队学习和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作用具有差异性,发展员工目标取向能够通过感知凝聚力和团队学习对项目团队绩效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绩效趋近目标取向不仅能促进感知凝聚力和团队学习,而且能绕过团队的信息处理过程,直接并显着地提升项目团队绩效;回避失败目标取向的预测作用较弱,对感知凝聚力、团队学习和项目团队绩效的负向影响均略微有限。最后,构建了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在项目团队系统内部的动态扩散模型,解决了以往无法掌握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动态扩散机理的难题,揭示了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在项目团队系统内部的演进规律。本研究在社会信息处理的思想下,较为合理地解释了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途径,深入分析了项目经理目标取向构成要素的作用机理,进一步丰富了目标取向理论,拓展了项目管理理论研究领域的分析视角,提出的措施建议对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管理启示。
李爽[8](2020)在《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第一,农产品物流资源碎片化严重,农产品物流运输效率较低;第二,农产品物流运输环节管控不足,农产品损耗率较高;第三,农产品物流运输管理粗放化,农产品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但是,当前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却无法有效解决目前的困境,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迫在眉睫。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将共享经济的思维与物流相结合,为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提供了思路。基于共享经济与信息平台带来的发展机遇,本文对农产品共享物流这一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填补农产品共享物流领域的理论空白,为农产品共享物流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明确了农产品共享物流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运作原理。其次,提出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的理论机理。随后,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进行价值创造的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理论模型。再次,为本文涉及到的新变量设计了信效度均符合要求的量表。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本文提出的11个假设全部获得了支持。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信息管理、激励约束和监控管理是平台进行价值创造的关键活动。信息管理包含了信息整合、智能匹配和流程管理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司机提供订单匹配、路径优化、方案设计的服务,帮助司机寻找契合订单,完成物流服务。激励约束包含了评价、激励和约束三方面内容,可以对司机开展评价并对司机进行相应的奖惩,以规范其物流行为。监控管理是平台对司机的行为与路径进行全流程监控的活动,旨在约束司机的不规范行为。(2)信息管理通过实现资源供需匹配和提升物流敏捷性促进了物流绩效的提高。平台能够利用其信息整合和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司机找到契合的订单,提升了物流资源供需匹配的准确性。此外,信息管理还能帮助司机获悉环境变化并提供调整方案,实现了物流敏捷性的提升。物流资源供需匹配和物流敏捷性的提升,对于提高车货匹配效率,降低成本十分重要,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物流绩效。(3)激励约束通过提升了物流规范化程度促进了物流绩效的提高。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会根据司机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激励或惩罚措施。通过对司机施加不同的强化措施,能够激励司机重复规范化的行为,减少不规范行为。而物流规范化程度的提升,对于保证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可靠性,提升物流绩效十分重要。(4)监控管理通过提升了物流规范化程度促进了物流绩效的提高。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通过对司机与车辆实施监控管理,能够降低货主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得司机采取不规范行为的成本和难度都有所增加,从而促进了物流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并且进一步提升了物流绩效。(5)农产品共享物流是契合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创新模式。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采取了信息管理、激励约束以及监控管理三类价值创造活动。其中,信息管理活动实现了物流资源供需匹配和物流敏捷性的提升,从而提升了物流绩效。此外,激励约束和监控管理活动都有助于提高物流规范化程度,进而实现物流绩效的提升。可见,农产品共享物流能够实现农产品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能够解决当前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困境,契合农产品物流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获得了以下四点创新:(1)揭示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创造价值的三大关键活动。本文揭示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创造价值的三大关键活动,即信息管理、激励约束与监控管理,弥补了当前的学术界对于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活动的认知不足。本文的研究结论,揭开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深入研究的一角,为日后学术界开展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及其价值创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揭示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进行价值创造的三大中介机制。本文对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的中介机制进行了深入挖掘,揭示了三大机制,即物流资源供需匹配、物流敏捷性与物流规范化。本文的研究结论,揭开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机理的研究黑箱,加深了学术界对于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的理解,对于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进行了丰富与拓展。(3)构建并实证检验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模型。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和相关理论构建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成功揭示了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进行价值创造的理论机理,填补了农产品共享物流领域的价值创造研究的空白点,丰富了农产品共享物流的理论研究。(4)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为涉及到的新变量开发了信效度俱佳的量表。本文遵循Churchill(1979)提出的量表编制方法,为文中涉及到的新变量,即“信息管理”、“物流资源供需匹配”、“激励约束”、“监控管理”、“物流规范化”,开发了信效度俱佳的量表。本文的量表开发工作,能够为农产品共享物流的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测量工具,有助于后续的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相关研究的开展。本文作图9幅,作表45个,参考文献268篇。
赵地[9](2020)在《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化的前因及其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企业寻求员工多样化的进程,团队内成员异质性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异质性团队的有效管理,差异化行为成为团队领导的普遍选择。团队领导根据成员们的能力、可信任度及其对团队的贡献等与其发展不同质量的交换关系(Leader-member exchange,LMX),并根据关系质量分配资源和任务。通过施行LMX差异化,领导能够对多样化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和“因才施管”,从而实现领导目标。然而,对于提升员工创造力这一关键管理目标,LMX差异化扮演着“双刃剑”角色。一方面,LMX差异化建立起“能者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激发员工创新动机;另一方面,LMX差异化违背公平原则、破坏团队和谐,阻碍员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发挥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的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成为团队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管理者和领导者既要了解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以提出针对性举措;又要清楚团队异质性如何促使领导选择差异化行为,以及时调整LMX差异化水平。对于以上现实问题,现有研究提供的理论指导较为有限。虽然LMX差异化逐渐成为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其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情境条件和中间路径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且现有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这将使领导者在利用LMX差异化发展员工创造力时面临困惑。同时,团队异质性对LMX差异化形成的影响缺乏实证证据,LMX差异化形成过程中的情境条件也亟待补充,这将难以帮助管理者及时有效地提升或降低LMX差异化程度。基于以上现实背景和理论研究现状,本研究将结合领导理论和社会信息处理理论,通过三个子研究系统分析团队成员异质性对LMX差异化形成的影响以及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子研究一主要探索LMX差异化的形成机制。根据情境领导理论,子研究一选择代表员工工作成熟度的职业能力,以及代表员工心理成熟度的自我效能,探索团队内这两类成熟度的异质性对LMX差异化形成的影响。此外,考虑到团队内外部环境特征对领导行为形成的影响,子研究一还探索了团队间竞争和团队凝聚力两类情景变量在LMX差异化形成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子研究二主要从情境的角度剖析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根据路径目标理论,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受到文化价值观导向这一员工特征的影响。子研究二选取集体主义导向和权力距离导向这两大最受关注的文化价值观,探索其在LMX差异化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发挥的情境作用。子研究三主要探究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中间路径。LMX差异化可能同时通过正向路径和负向路径作用于员工创造力。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子研究三选取员工内在动机和感知领导德行,探索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的正向作用路径(增强内在动机)和负向作用路径(削弱感知领导德行)。同时,综合子研究二的研究结论,即LMX差异化的作用受到情境条件的影响,子研究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重要组织特征,验证了员工感知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LMX差异化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共对55家企业中的179个团队开展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多元回归、跨层次分析、跨层次调节检验和跨层次中介检验等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检验本研究的三个理论模型。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团队内成员的职业能力异质性和自我效能异质性均显着正向影响LMX差异化。团队间竞争正向调节职业能力异质性与LMX差异化之间的关系,而团队凝聚力负向调节自我效能异质性与LMX差异化之间的关系。(2)员工的集体主义导向和权力距离导向显着正向调节LMX差异化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对于集体主义导向或权力距离导向较高的团队成员,LMX差异化与其创造力显着正相关;对于集体主义导向或权力距离导向较低的团队成员,LMX差异化与其创造力的关系不显着。(3)LMX差异化显着正向影响员工的内在动机,显着负向影响员工感知的领导德行;员工的内在动机及其感知的领导德行均与员工创造力显着正相关;员工感知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显着增强LMX差异化的正向作用,显着削弱LMX差异化的负向作用。通过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主要对相关理论做出了以下重要贡献:(1)通过探究不同团队内外情境下团队成员异质性对LMX差异化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 LMX差异化前因及其发展情境的相关研究。(2)通过检验员工集体主义导向、权力距离导向和感知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拓展了 LMX差异化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的情境因素研究,并为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提供了可能解释。(3)通过综合正向作用路径(增强内在动机)和负向作用路径(削弱感知领导德行)探索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本研究补充了中间机制的相关研究,同时为LMX差异化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提供了另一可能的解释。除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还为组织管理者和团队领导提供以下建议:(1)要重视LMX差异化对于培养员工创造力的关键性作用,全面考虑LMX差异化的“双刃剑”角色,根据LMX差异化发挥作用的中间路径和情境条件,有效地趋利避害。(2)应提升员工的内在动机和感知领导德行,充分发挥两者对员工创造力的促进作用。(3)应使LMX差异化与员工的高集体主义导向和高权力距离导向相匹配,提升员工感知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水平,为LMX差异化发挥积极作用创造有利条件。(4)可以利用团队成员职业能力和自我效能异质性、团队间竞争和团队凝聚力等调整LMX差异化水平,促使领导在有利环境下提高差异化水平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在不利环境下则避免差异化对待员工以规避其消极影响。
石珂[10](2020)在《异质知识付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民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线上数字产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可交易的产品形态。自2016年知识付费兴起伊始,中国的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断完善、线上支付为知识付费提供技术支持、消费升级推动文化支出增加等驱动因素的推动下,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知识付费的未来发展令人期待。研究用户知识付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对于知识付费平台的健康成长、支持知识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知识付费用户群体中,用户对于知识付费产品的需求异常多样,需求程度也有所不同,用户对知识付费相关信息的精细加工可能性并不一致,可以认为知识付费用户之间存在异质性。基于此,本文采用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参考知识付费自身特征,通过对过往文献进行梳理,筛选出合理变量加以分析,并引入涉入度衡量知识付费用户异质性讨论其对用户态度改变路径的调节作用,最后构建知识付费用户使用意愿研究模型。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用户知识付费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各影响因素间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在己有成熟量表基础上,设计了各个变量的测量量表。经问卷调查,共收回318份的有效问卷,之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后使用SmartPLS2.0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最终结果显示,中心路径下感知质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成本以及边缘路径下的社会影响和信源可信度影响用户态度,用户知识付费使用意愿受用户态度影响;涉入度对感知质量、感知有用性、社会影响与态度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说明用户在进行知识付费活动时,并不严格按照某单一路径决策,而是综合各类因素进行考虑。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在最后一章中,本文对我国知识付费产业发展提出了策略建议。
二、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概念界定 |
1.4.1 移动O2O |
1.4.2 信息搜寻 |
1.4.3 信息搜索与信息搜寻的区分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1.2 认知理论 |
2.1.3 人机交互理论 |
2.2 信息搜寻行为经典理论与模型 |
2.2.1 问题解决理论 |
2.2.2 意义建构理论 |
2.2.3 ASK理论 |
2.2.4 信息搜寻行为模型 |
2.3 国内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综述 |
2.3.1 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2 国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3 信息搜寻研究述评 |
2.4 移动O2O研究综述 |
2.4.1 移动O2O概述 |
2.4.2 国内外移动O2O研究现状 |
2.4.3 移动O2O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分析 |
3.1.2 研究方法介绍 |
3.2 数据收集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3 数据分析工具 |
3.3 编码过程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性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5 模型构建与阐释 |
3.5.1 信息搜寻行为过程 |
3.5.2 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分析 |
4.2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2.1 “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 |
4.2.2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 |
4.2.3 研究模型构建 |
4.2.4 研究假设提出 |
4.3 研究方法设计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4.4.4 模型验证 |
4.5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过程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样本选择 |
5.2.3 实验任务设置 |
5.2.4 研究变量测度 |
5.2.5 实验流程设计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个体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3.2 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4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2 数据采集 |
6.2.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影响因素集 |
6.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6.3 基于信息增益理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模型构建 |
6.3.1 信息增益值计算 |
6.3.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3.3 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4.1 支持向量机(SVM)建模 |
6.4.2 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与优化策略 |
7.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策略 |
7.1.1 触发用户信息需求 |
7.1.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
7.1.3 改善信息搜寻环境 |
7.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优化策略 |
7.2.1 提高信息质量 |
7.2.2 提升服务质量 |
7.2.3 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过滤式问卷 |
附录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3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信息沟通策略下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邻避效应 |
2.1.1 邻避效应的内涵 |
2.1.2 邻避效应相关研究综述 |
2.2 心理动机与行为决策 |
2.2.1 防护动机 |
2.2.2 防护行为 |
2.2.3 心理因素与风险应对行为 |
2.3 信息沟通策略与风险应对 |
2.4 涌现理论 |
2.4.1 涌现机理 |
2.4.2 邻避效应中的群体互动 |
2.5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述 |
2.5.1 核风险应对研究的科学研究图谱 |
2.5.2 总体评述 |
第3章 不同信息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联合影响 |
3.1 引言 |
3.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
3.2.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3.2.2 核信息和防护行为 |
3.2.3 心理感知的中介作用 |
3.2.4 信息饱和度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方法 |
3.3.1 问卷调查 |
3.3.2 变量设置 |
3.4 研究结果 |
3.4.1 测量模型 |
3.4.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3.4.3 假设检验 |
3.4.4 稳健性检验 |
3.4.5 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处理策略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
4.2.1 HSM和PADM的整合模型 |
4.2.2 风险感知的主效应 |
4.2.3 信息需求的主效应 |
4.2.4 信息处理的中介效应 |
4.3 研究方法 |
4.3.1 问卷设计和测量工具 |
4.3.2 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 |
4.4 研究结果 |
4.4.1 测量模型 |
4.4.2 结构模型 |
4.5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分享下心理动机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
5.2.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5.2.2 认知评估与防护行为 |
5.2.3 防护动机与防护行为 |
5.2.4 信息共享与防护行为 |
5.3 研究方法 |
5.3.1 数据收集 |
5.3.2 测量工具 |
5.4 研究结果 |
5.4.1 测量模型 |
5.4.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5.4.3 主效应和中介效应 |
5.4.4 调节效应 |
5.4.5 二次调节效应 |
5.5 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关键人物信息反馈在群体核防护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
6.2.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6.2.2 个体特征和群体防护行为 |
6.2.3 不同主体的信息反馈 |
6.3 研究方法 |
6.3.1 数据收集 |
6.3.2 测量工具 |
6.3.3 数据分析 |
6.4 研究结果 |
6.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6.4.2 假设检验 |
6.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变量测量表格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3)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技术路线和内容结构 |
1.3.1 技术路线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启发式理论 |
2.1.2 认知-情感处理系统理论 |
2.1.3 动机性信息处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公众核能接受度 |
2.2.2 政府信任 |
2.2.3 核能风险感知与利益感知 |
2.2.4 核能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
2.2.5 换位思考 |
2.2.6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
2.2.7 权力距离 |
2.2.8 不确定性规避 |
2.3 小结 |
第3章 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影响的调节机制研究: 集体/个人主义的调节作用 |
3.1 引言 |
3.2 理论假设 |
3.2.1 政府信任与核能接受度 |
3.2.2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设计 |
3.3.1 样本收集 |
3.3.2 研究工具 |
3.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3.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2 共同方法偏误检验 |
3.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4 假设检验 |
3.5 结论和讨论 |
第4章 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核能认知与情感的中介作用 |
4.1 引言 |
4.2 理论假设 |
4.2.1 政府能力信任与核能接受度 |
4.2.2 政府诚信信任与核能接受度 |
4.2.3 核能利益感知与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 |
4.2.4 核能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收集 |
4.3.2 研究工具 |
4.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4.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4.2 共同方法偏误 |
4.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4 假设检验 |
4.5 结论和讨论 |
第5章 换位思考、政府信任与公众核能接受度: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的调节作用 |
5.1 引言 |
5.2 理论假设 |
5.2.1 换位思考与政府信任 |
5.2.2 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 |
5.2.3 不确定性规避的调节作用 |
5.2.4 政府信任与核能接受度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收集 |
5.3.2 研究工具 |
5.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4.2 共同方法偏误 |
5.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4 假设检验 |
5.5 结论和讨论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一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研究二调研问卷 |
附录三 研究三调研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视觉不确定性信息处理及其在移动机器人定位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机器人感知 |
1.2.2 视觉不确定性信息处理 |
1.2.3 移动机器人不确定性信息融合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视觉感知模型及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方法 |
2.1 引言 |
2.2 相机观测模型 |
2.2.1 针孔相机模型 |
2.2.2 点的不同坐标之间的转换 |
2.2.3 图像畸变 |
2.3 证据理论的理论基础 |
2.3.1 辨识框架 |
2.3.2 信任函数 |
2.3.3 似然函数 |
2.3.4 证据理论合成规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征点的多源不确定性分析与不确定性模型建立 |
3.1 引言 |
3.2 视觉里程计图像特征点提取 |
3.2.1 FAST关键点 |
3.2.2 BRIEF描述子 |
3.3 特征匹配 |
3.4 特征点多源不确定性分析与建模 |
3.4.1 特征点深度不确定性分析与建模 |
3.4.2 特征点方向不确定性分析与建模 |
3.4.3 特征点的多源不确定性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源不确定性模型的特征点匹配的证据融合方法 |
4.1 引言 |
4.2 多源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图像特征点 |
4.3 不确定性条件下特征点相似度的评价准则 |
4.3.1 特征点形状特征 |
4.3.2 局部熵 |
4.4 融合多评价准则的特征点匹配证据方法 |
4.4.1 多源证据合成规则 |
4.4.2 改进的多源证据合成规则 |
4.4.3 评价准则生成基本概率指派函数 |
4.5 实例分析 |
4.5.1 实验设计方案 |
4.5.2 特征点的证据融合结果 |
4.5.3 匹配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特征点多源不确定性模型的位姿估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求解相机位姿Pn P方法的目标函数 |
5.3 多源不确定性下改进的目标函数 |
5.4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5.4.1 实验设计方案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行为决策理论 |
2.1.2 信息处理理论 |
2.2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1 商业模式的起源与内涵 |
2.2.2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2.3 商业模式创新的分类 |
2.2.4 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相关研究 |
2.3.1 建议寻求的原因 |
2.3.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内涵 |
2.3.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来源与分类 |
2.3.4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 |
2.4 解释的相关研究 |
2.4.1 认知基础研究 |
2.4.2 解释的概念 |
2.4.3 解释的分类 |
2.4.4 解释的影响因素 |
2.5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相关研究 |
2.6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
3.2 案例设计 |
3.2.1 理论预设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2.4 数据分析 |
3.3 DQ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3.1 DQ公司简介 |
3.3.2 DQ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3.3 DQ公司案例内分析 |
3.4 FZ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4.1 FZ公司简介 |
3.4.2 FZ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4.3 FZ公司案例内分析 |
3.5 SJ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5.1 SJ公司简介 |
3.5.2 SJ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5.3 SJ公司案例内分析 |
3.6 跨案例分析与命题提出 |
3.6.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 |
3.6.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解释 |
3.6.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与商业模式创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构建 |
4.1.1 高管团队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联系 |
4.1.3 理论模型构建 |
4.2 假设提出 |
4.2.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4.2.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影响 |
4.2.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4.2.4 解释的中介作用 |
4.2.5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4.2.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思路与结构 |
5.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
5.1.3 问卷的偏差控制 |
5.2 变量的测量 |
5.2.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测量 |
5.2.2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5.2.3 解释的测量 |
5.2.4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测量 |
5.2.5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 |
5.3 统计分析方法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3 因子分析 |
5.3.4 相关分析 |
5.3.5 回归分析 |
5.4 预调研实施与结果 |
5.4.1 小样本的收集与选择 |
5.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数据收集与统计 |
6.1.1 调研对象 |
6.1.2 数据收集与选择 |
6.1.3 样本描述 |
6.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2.3 量表的效度检验 |
6.3 相关性分析 |
6.4 假设检验及分析 |
6.4.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
6.4.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实证分析 |
6.4.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
6.4.4 解释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5 高管团队异质性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7 稳健性分析 |
6.4.8 研究假设检验汇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果讨论 |
7.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结果分析 |
7.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影响结果分析 |
7.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结果分析 |
7.4 解释中介作用的结果分析 |
7.5 高管团队异质性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
7.6 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管理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 |
1.3.1 虚拟整合 |
1.3.2 需求动态性和市场竞争性 |
1.3.3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 |
1.3.4 产品创新速度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产品创新速度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
2.1.1 产品创新速度的特征 |
2.1.2 产品创新速度的概念界定 |
2.2 产品创新速度的相关研究回顾 |
2.3 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
2.3.2 企业内部资源因素的影响 |
2.4 虚拟整合及其相关研究 |
2.4.1 虚拟整合的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
2.4.2 虚拟整合的理论视角及与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研究 |
2.5 研究切入点及理论基础 |
2.5.1 研究切入点 |
2.5.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3.1.1 前后向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 |
3.1.2 需求动态性和市场竞争性的影响 |
3.1.3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的作用 |
3.1.4 概念模型的建构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1 前后向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的关系 |
3.2.2 需求动态性和市场竞争性的调节作用 |
3.2.3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的作用 |
3.3 研究假设汇总与框架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问卷设计过程 |
4.2 变量测量 |
4.2.1 前后向虚拟整合的测量 |
4.2.2 产品创新速度的测量 |
4.2.3 需求动态性、市场竞争性的测量 |
4.2.4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的测量 |
4.2.5 控制变量的测量 |
4.3 预测试数据分析及量表修正 |
4.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2 测试题项的信度检验 |
4.4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
4.4.1 样本选择 |
4.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数据的质量评估 |
5.2.1 未回复偏差检验 |
5.2.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研究分析工具选择 |
5.3.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5.3.2 研究分析工具的选择 |
5.4 构念有效性检验 |
5.4.1 信度检验 |
5.4.2 效度检验 |
5.5 路径分析及假设检验 |
5.5.1 前后向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假设检验 |
5.5.2 需求动态性和市场竞争性的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
5.5.3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的作用的假设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果讨论 |
6.1 研究结果汇总 |
6.2 研究结果讨论 |
6.2.1 研究问题一的结果讨论 |
6.2.2 研究问题二的结果讨论 |
6.2.3 研究问题三的结果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理论贡献 |
实践意义 |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大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思路与结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社会信息处理理论 |
2.1.1 社会信息处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2 社会信息处理理论的研究内容 |
2.2 目标取向的研究综述 |
2.2.1 目标取向的基本解释 |
2.2.2 领导目标取向的研究 |
2.2.3 目标取向的效能机制 |
2.3 感知凝聚力的研究综述 |
2.3.1 感知凝聚力的概念 |
2.3.2 感知凝聚力的相关研究 |
2.4 团队学习的研究综述 |
2.4.1 团队学习的概念 |
2.4.2 团队学习的相关研究 |
2.5 项目团队绩效的研究综述 |
2.5.1 项目团队绩效研究的双重视角 |
2.5.2 项目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
2.5.3 项目团队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框架的构建 |
3.1.1 社会信息源: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 |
3.1.2 社会信息处理过程:感知凝聚力和团队学习 |
3.1.3 社会信息处理结果:项目团队绩效 |
3.1.4 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1 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与项目团队绩效 |
3.2.2 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与感知凝聚力 |
3.2.3 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与团队学习 |
3.2.4 感知凝聚力的中介作用 |
3.2.5 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 |
3.2.6 假设关系模型和假设汇总 |
3.3 本章小结 |
4 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静态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原则 |
4.1.2 问卷设计流程 |
4.2 变量测量 |
4.2.1 自变量的测量 |
4.2.2 中介变量的测量 |
4.2.3 因变量的测量 |
4.2.4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3.1 数据收集过程 |
4.3.2 样本特征描述 |
4.3.3 正态分布检验 |
4.3.4 共同方法偏差 |
4.4 模型质量评估 |
4.4.1 模型的内在质量: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2 模型的外在质量:拟合优度检验 |
4.5 实证研究模型的假设检验分析 |
4.5.1 直接作用检验 |
4.5.2 中介效应检验 |
4.6 实证结果的讨论 |
4.6.1 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的主效应讨论 |
4.6.2 社会信息处理过程的中介效应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动态影响的仿真分析 |
5.1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1.1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原理分析 |
5.1.2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适用分析 |
5.2 基于SEIR的动态影响模型构建 |
5.2.1 动态作用模型假设 |
5.2.2 动态作用模型构建 |
5.2.3 动态作用模型说明 |
5.3 模型平衡点、阈值及稳定性分析 |
5.3.1 模型平衡点求解 |
5.3.2 模型传播阈值及稳定性分析 |
5.3.3 传播阈值的内在机理分析 |
5.4 仿真实验 |
5.4.1 模型参数设置 |
5.4.2 模型数值仿真 |
5.4.3 仿真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发挥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作用的对策建议 |
6.1 基于工程项目经理个体层面的对策建议 |
6.1.1 项目经理应加深对目标取向的理解认识 |
6.1.2 项目经理应充分发挥目标取向的影响力 |
6.2 基于项目团队层面的对策建议 |
6.2.1 发展员工目标取向的推进策略 |
6.2.2 绩效趋近目标取向的实施策略 |
6.2.3 回避失败目标取向的权变策略 |
6.3 基于建筑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6.3.1 建立制度提升工程项目经理领导能力 |
6.3.2 合理授权确保工程项目经理能力发挥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共享物流 |
2.1.2 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组织信息处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强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产品物流创新 |
2.3.2 共享经济 |
2.3.3 共享物流 |
2.3.4 商业模式 |
2.3.5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案例分析的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 |
3.1 扎根理论 |
3.2 研究设计 |
3.2.1 访谈与资料收集 |
3.2.2 资料编码分析 |
3.3 农产品共享物流商业模式分析 |
3.3.1 多案例分析 |
3.3.2 商业模式分析结果 |
3.4 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分析 |
3.4.1 多案例分析 |
3.4.2 价值创造的理论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价值创造的假设提出及理论模型构建 |
4.1 相关变量界定 |
4.1.1 信息管理 |
4.1.2 激励约束 |
4.1.3 监控管理 |
4.1.4 物流资源供需匹配 |
4.1.5 物流敏捷性 |
4.1.6 物流规范化 |
4.1.7 物流绩效 |
4.2 研究假设提出 |
4.2.1 信息管理与物流资源供需匹配 |
4.2.2 物流资源供需匹配的中介效应 |
4.2.3 信息管理与物流敏捷性 |
4.2.4 物流敏捷性的中介效应 |
4.2.5 激励约束与物流规范化 |
4.2.6 监控管理与物流规范化 |
4.2.7 物流规范化的中介效应 |
4.3 理论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测量工具与预测试 |
5.1 测量工具 |
5.1.1 题项开发 |
5.1.2 初始量表形成 |
5.2 预测试 |
5.2.1 问卷设计 |
5.2.2 量表验证与修正 |
5.2.3 正式量表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6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6.1 正式调研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测量变量 |
6.1.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2 测量模型检验 |
6.2.1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6.2.2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6.2.3 信效度分析 |
6.3 描述性统计 |
6.4 假设检验结果 |
6.4.1 主效应检验 |
6.4.2 中介效应检验 |
6.4.3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6.4.4 研究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方案及提纲 |
附录B 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研究——司机感知价值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化的前因及其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LMX差异化综述 |
2.1.1 LMX差异化的概念 |
2.1.2 LMX差异化的层次与测量 |
2.1.3 LMX差异化的相关研究 |
2.2 相关变量与研究综述 |
2.2.1 团队成员异质性 |
2.2.2 团队间竞争 |
2.2.3 团队凝聚力 |
2.2.4 员工创造力 |
2.2.5 集体主义导向 |
2.2.6 权力距离导向 |
2.2.7 内在动机 |
2.2.8 感知领导德行 |
2.2.9 感知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 |
2.3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3.1 情境领导理论 |
2.3.2 路径目标理论 |
2.3.3 社会信息处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团队成员异质性对LMX差异化的影响研究:团队特征的调节作用 |
3.1 引言 |
3.2 理论背景与假设推演 |
3.2.1 团队成员异质性与LMX差异化 |
3.2.2 团队间竞争的调节作用 |
3.2.3 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设计 |
3.3.1 样本与数据搜集 |
3.3.2 变量测量 |
3.4 数据分析结果 |
3.4.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4.2 共同方法偏误处理 |
3.4.3 描述性统计 |
3.4.4 假设检验 |
3.5 结论和讨论 |
第4章 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员工价值观的调节作用 |
4.1 引言 |
4.2 理论背景与假设推演 |
4.2.1 LMX差异化与员工创造力 |
4.2.2 集体主义导向的调节作用 |
4.2.3 权力距离导向的调节作用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与数据搜集 |
4.3.2 变量测量 |
4.4 数据分析结果 |
4.4.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4.2 共同方法偏误处理 |
4.4.3 描述性统计 |
4.4.4 假设检验 |
4.5 结论和讨论 |
第5章 LMX差异化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正负作用路径 |
5.1 引言 |
5.2 理论背景与假设推演 |
5.2.1 LMX差异化与内在动机 |
5.2.2 LMX差异化与感知领导德行 |
5.2.3 内在动机与员工创造力 |
5.2.4 感知领导德行与员工创造力 |
5.2.5 感知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与数据搜集 |
5.3.2 变量测量 |
5.4 数据分析结果 |
5.4.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4.2 共同方法偏误处理 |
5.4.3 描述性统计 |
5.4.4 假设检验 |
5.5 结论和讨论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问卷(员工填写——第一阶段) |
附录B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问卷(领导填写——第一阶段) |
附录C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问卷(员工填写——第二阶段) |
附录D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问卷(领导填写——第二阶段) |
附录E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员工创造力问卷(员工填写) |
附录F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员工创造力问卷(领导填写)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异质知识付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知识付费研究概述 |
2.1.1 知识付费概念辨析 |
2.1.2 知识付费发展概述 |
2.1.3 知识付费研究综述 |
2.2 用户异质性相关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3.1.2 涉入度 |
3.2 模型构建 |
3.3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
3.3.1 中心路径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
3.3.2 边缘路径对使用态度的影响 |
3.3.3 使用态度对使用意愿的影响 |
3.3.4 知识付费涉入度的调节作用 |
4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问卷设计与投放 |
4.1.1 问卷变量测量项 |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2.1 样本基本信息 |
4.2.2 样本知识付费整体情况 |
4.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 数据分析 |
5.1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1.1 信度检验 |
5.1.2 效度检验 |
5.2 模型分析及检验 |
5.2.1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2.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2.3 涉入度调节作用检验 |
5.3 结果讨论 |
5.3.1 基本假设讨论 |
5.3.2 涉入度调节作用讨论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发展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知识付费用户使用意愿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 曹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2]信息沟通策略下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D]. 胡小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政府信任对公众核能接受度的影响研究[D]. 汪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视觉不确定性信息处理及其在移动机器人定位中的研究[D]. 刘世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张金艳. 山东大学, 2020(04)
- [6]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视角[D]. 唐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工程项目经理目标取向对项目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视角[D]. 郭捷楠.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农产品共享物流平台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D]. 李爽.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化的前因及其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异质知识付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石珂.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